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明星在深山种田-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间蓝色,在蓝色的中央又有一个黄色圆斑,花被片基部合生成筒。
看上去非常漂亮。
尤其是数量多的时候,一整片都是紫蓝色、紫红色相间的花。
非常漂亮!
可是说是一种非常好看的观赏性浮水草本。
另外,水葫芦全株也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毒、除湿祛风热,以及外敷热疮等功效。
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浮水草本。
第一百五十一章 种出了一个民间故事
李建树把拌桶放进堰塘。
拌桶如船一样,浮在水面上。
“建树叔,我来帮你吧。”李悠然说道。
现在时间还早,李悠然又没什么事做。
索性决定帮李建树清理水葫芦。
李建树连说不用,表示他一个人就可以了。
李悠然让李建树不要客气,说他现在反正也没什么事情,正好找点事情做。
李建树同意了。
李悠然将铁环还给杨二娃,让孩子们自己玩。
孩子们连声说“好”。
然后,和李建树一起,如上船一样,上到拌桶里。
拌桶的排水量挺大,可以轻松的载起两个成年人。
两个人一人一边,各自都拿了一根事先准备好的竹棒,当船桨用,将拌桶往长满水葫芦的区域划去。
还挺好玩的。
到了长满水葫芦的区域,两个人直接用手,将水葫芦从水面上抓起,然后放进拌桶。
水葫芦已经开花,紫蓝色、紫红色相间,且花朵不小。
无论是之前远看,还是现在近看,都十分漂亮。
就这样将其破坏,感觉还挺可惜的。
但没办法,必须是要清理的。
李悠然在考虑,以后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的院子前面,挖一口堰塘?
然后丢着水葫芦进去,任其生长。
想法是不错,就是工程量有点大。
以后看吧。如果想挖了,就开始挖。
一天挖一点,总会挖成的不是。
清理起来,速度不慢。
没用多长时间,拌桶里就装满了水葫芦。
这个时候,拌桶的吃水也比较深了。
必须要靠岸将里面的水葫芦清理出去了。
两个人将半桶慢慢划到池塘边上,将里面的水葫芦全部清理出去。
之后继续划着拌桶去抓水葫芦。
如此反复了十来次之后,水葫芦基本被清理干净了。
还剩下少数一些,就不清理了。
堰塘里还是要留一些水葫芦的,不能清理得绝种了。
两个人一起将拌桶拖上岸。
李建树连连道谢之后,扛着拌桶离开了。
孩子们没滚铁环了,但还在这里玩。
见李悠然忙完了,又纷纷围了过来。
李悠然和孩子们玩闹一阵之后,离开村子,回到了家里。
时间下午五点。
弄晚饭吃时间还早。
李悠然便从屋里拿出一把弯刀,准备继续练习劈篾条的技术。
没事的时候就多练练。
说了要将背篼编成,那肯定就是要编成的。
等能够可以熟练的劈出可以用的青篾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编背篼了。
感觉希望就在前方不远。
一个小时之后。
感觉还不错。不过? 已经到了可以弄晚饭的时间了。
先去弄饭了。
吃,终究才是最重要的。
李悠然今天卖菜的时候,特意留了一点牛肝菌? 准备晚上炒着吃。
既然如此? 晚上就炒牛肝菌吃了。
不多时,一盘鲜美的素炒牛肝菌出锅。
与此同时。
出云城里? 那些今天有幸得到白松露的客人们,也陆续准备好了今天晚上要吃的菜。
然后? 他们兴奋而又期待的将白松露拿出。
他们已经在网络上搜到了白松露的吃法。
知道可以刮些碎屑洒在菜上。能够让菜的味道? 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极为期待。
小心翼翼的切了一些? 然后弄碎? 将其洒在菜表面。
虽然他们仅仅只有薄薄一片,但并没有一次性就用完。
他们舍不得? 想要多吃几次。
然后满怀期待的一尝。
顿时? 眼睛巨亮。菜的味道真的变得好吃了很多。
不是普通的好吃,而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好吃。
他们惊喜万分,同时再一次对李悠然充满感激。
如果不是李悠然,他们这一辈子估计都没有机会,吃到这种价格昂贵? 又数量极为稀少的天然珍馐。
他们认为自己真的非常幸运。
白云山。
晚上11点。
李悠然特意等到这个时候还没睡,因为昨天晚上种下的丝瓜,在这个时候成熟。
他要收了丝瓜再睡。
而另外一块地里的豌豆,要等到明天晚上才会成熟。
先把丝瓜收了。
“获得丝瓜一根,农场点1。”
“”
“恭喜宿主收获金丝瓜,获得来自地球的民间传说故事一个。”
李悠然微微一愣。
民间故事?连民间故事也可以掉落吗?
民间故事,顾名思义,就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什么类型的故事都有,或真实感人,或荒诞不经等等。
这个世界从古至今,也有很多民间故事流传。
比如前面说的那个关于背篼的故事,就可以算作是一个民间故事。
不知道现在掉落的这个,来自地球的民间故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既然会掉落,那肯定会是地球上经典的民间故事。
李悠然很期待。
抓紧时间将剩下的丝瓜收完,一共55根,完全放进物品栏里。
然后又选了一种新作物种下。
选的是之前种过的土豆。
他有点想吃炒土豆丝了。
之后,回到屋里,躺在床上,唤出物品栏。
找到刚刚得到的民间故事。
打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
很明显,这是两个人名。是典型的民间故事名字。
继续看内容。
说是在越州上虞县,有一个叫做祝英台的女子。从小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
因为当时女子不能抛头露面,便和丫头银心乔装扮成男子,前往越州读书。
两个人在途中遇到了,同样要前往越州读书的,一个叫做梁山伯的男子。
祝英台和梁山伯二人一见如故,两人便结伴而行。
在越州读书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同床共枕。
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
这有点不合理。但无妨,民间故事嘛。
之后,祝英台爱上了梁山伯,并且主动表明自己是女儿身。
梁山伯当然也就就此爱上了祝英台。
梁山伯去祝家提亲。
但祝家却要将祝英台嫁给一个叫做马才的。
梁山伯思念成疾,最后去世。
祝英台听闻后,悲痛欲绝。然后答应了可以嫁给马才。
只是要求接亲队伍要从梁山伯的坟前路过,她要去祭拜梁山伯。
马家答应了。
接亲队伍到了梁山伯坟前,祝英台下轿拜墓。
突然,梁山伯的坟墓裂开,祝英台毫不犹豫的跳了进去。
坟墓又合了起来。
然后不久,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看到最后,李悠然心里一喜。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让人唏嘘的爱情悲剧,没想到在结尾时,突然峰回路转。
变得不再那么悲情了,反而还显得十分浪漫。
总的来说,当然还是一个悲剧。但最后的结局,却平添了无尽的浪漫主义色彩。
让整个故事显得不再那么悲戚了。
这结局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啊!
李悠然忍不住赞叹出声。
怪不得能够成为地球上经典得民间故事呢。
就凭最后化蝶的一幕,都足以成为经典了。
李悠然在心里感慨。
求月票!求推荐票!
兄弟姐妹们,投一点啊!
第一百五十二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
感慨一阵之后,关灯睡觉。
第二天。
今天没什么可卖的东西,也就不出去卖菜了。
去村里钓点龙虾中午吃好了。
有点想吃龙虾了。
顺便让孩子也钓点龙虾去卖。村里的龙虾在出云城很受欢迎。
到了村子。
“悠然哥,今天这么早就来村子了啊!”
刚进村子,就碰到了东子。
这倒是正好,不用去找孩子们了。
李悠然说道:“准备去钓点龙虾中午吃。你们要不要也去钓些龙虾拿去卖?”
推荐一个app,媲美旧版追书神器,可换源书籍全的 !
东子一听李悠然要去钓龙虾,很是兴奋,说道:“好呀!悠然哥,我这就去找他们。”
李悠然点头,“我在钓龙虾那里等你们。”
“好!”东子答应一声,跑开了。
李悠然到了钓龙虾的沟渠,在旁边的竹林里,找到以前放在这里的钓竿,再从旁边一块田里找了几个螺蛳。
开始钓龙虾。
没钓一会儿,孩子们来了。
“悠然哥,我们来了。”东子、铁娃子、杨二娃等孩子们都在。
大家都很是有些兴奋。
“悠然哥,你钓了多少了?”铁娃子问道。
李悠然道:“钓了十来只了。”
孩子们都点头,钓得还行。
然后,孩子们一番操作,陆续下了一排钓竿。
李悠然莞尔。孩子们这是要干大事啊!
正钓着,一个孩子忽然大声说道:“哇!今天这里有好多笋子虫啊!”
在这条沟渠旁边,有一小片竹林。
钓竿就放在竹林里。李悠然刚刚去拿钓竿的时候,也看到有好几只笋子虫。
只是他没在意。
但现在,孩子们对笋子虫显然很有兴趣。
“咦?今天这里的笋子虫真的有点多。”又一个孩子说道。
“是吗?”剩下的孩子们也不管龙虾钓竿了,全都跑进了竹林。
孩子终究是孩子啊!
李悠然笑着摇摇头。
不多时,孩子们陆续从竹林里出来。每个人手上都逮着三、四只笋子虫。
“悠然哥,你看。好多笋子虫。”孩子们纷纷将手里的笋子虫展示给李悠然看。
李悠然点头。
现在是笋子出土的时节,笋子虫多很正常。
“悠然哥,我们来烧笋子虫吃。怎么样?”铁娃子说道。
李悠然眼前一亮。这倒是可以有啊!
他小时候也经常烧笋子虫吃。
现在已经有好多年都没有吃过了。
烧笋子虫是什么味道?都已经忘了。
只记得很香,很好吃。
现在再尝尝记忆中的味道,或许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于是笑道:“好啊!不过,烧笋子虫吃需要盐。你们谁回去拿点盐来?”
铁娃子说道:“我回去拿吧。我家离这里最近。”
李悠然点头。
铁娃子跑回去拿盐去了。剩下的孩子们则将笋子虫全部装进一个口袋里。
然后又跑进了竹林,“悠然哥,我们再去看看,还有没有笋子虫?”
李悠然无奈,只得帮孩子们拉龙虾。
孩子们下了一排钓竿。不少钓竿都有龙虾在吃饵了。
拉起一根钓竿,收获一只龙虾。
再拉起一根钓竿,又收获一只龙虾。
突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