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而使林德曼获得33的粒子加速航空系统的股权,随即两家公司正式合并,成立全新的原子航空系统公司。
由林德曼出任新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主要从事无人飞行器的研究、设计以及制造业务。
也就是说,在林德曼和通用公司的一番骚操作下,h公司不用几个航空巨头报复就已经成为历史,至于脱胎于h公司的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对不起,那是通用公司控股的关联企业,你们要动,是不是得看看大通用的面子?
被这么一弄,其他几家航空巨头还真有点儿犹豫,通用公司虽然在飞机制造领域屡屡碰壁但实力却不容小觑,尤其是各大航空制造巨头依赖的航空发动机,一半以上要依赖通用公司,所以明知通用想借着控股h公司进军飞机制造业,也是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其他几家航空巨头不知道该不该把林德曼这个老不死的彻底弄进棺材里的时候,林德曼以其高超的手腕,掌握了印尼国家航空制造集团32的股权。
旋即将这块肥肉恭恭敬敬的交到波音的手里。
尽管这点肉还不够波音这个巨头塞牙缝的,不过多少也弥补了波音在这次进军欧洲的损失,当然,更重要的是,波音借此机会将触角深入东南亚,还是非常有潜在战略意义的。
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再追究林德曼和他的h公司了。
失去了波音的背书,已经弱势的麦道和专注军工的诺斯罗普实在是没办法与通用掰手腕儿,只能转过头欺负欺负已经被虐惨的华盛顿邮报。
当然比华盛顿邮报更惨的是印尼国家航空制造集团,因为他们连被美国航空巨头们虐的资格都没有,只一个林德曼就把他们折腾得差点断了气儿。
因为他们加班加点生产的三百多架发现—2无人机,突然莫名其妙的就被林德曼以质量不合格拒收不说,还发起价值二十亿美元的巨额索赔。
由于终端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哪怕是身在美国的印尼国家航空制造集团执行总裁苏西洛都还不知道h公司在欧洲遇到重大挫折,产品卖不出去,反过来坑他们。
日常生产就不怎么规范的印尼国家航空制造集团真以为自己生产的东西质量有问题,顿时吓得魂儿都没了,跑到林德曼面前是求爷爷,告奶奶,希望老爷子能放过他们一马。
林德曼就坡下驴,最后以印尼国家航空制造集团32的股权,了结了此事,当时苏西洛还非常感激林德曼的慷慨。
等这位脑门肠肥的总裁大人回到印度尼西亚,被检察机关逮捕起诉后,方才醒悟,原来自己被林德曼坑得死惨死惨的。
然而一切都尘埃落定,苏西洛想后悔都来不及,就如同行动者公司的宙斯—3,已经在欧洲大陆势不可挡!
第三百五十七章 订单过山车
是的,宙斯—3无人机的魅力真的是势不可挡,作为全球唯一的一款可以在在八千米以上的高空执行任务的长航时无人机,它的出现简直是颠覆性的。
再加上研制生产宙斯—3的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又是一家地道的德国企业,明里暗里得到联邦德国的助力,于是很快就拿下包括联邦德国、意大利、挪威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无人机订单。
意向订单总数有八十六套,总价值比先前h公司的少了近一半,达到五亿八千万美元,毕竟宙斯—2无人机系统的单价才五百万美元,各项零配件有多采购自日本、欧洲供应商的,较之美国产品价格低了许多,因此总体成本控制的非常好。
而且性能非但不比美国的产品差,从某些方面来看反而还高出美国产品一大截,毕竟时至今日美国还有没一款能够飞到八千米以上高空的长航时无人机,光这一点就够鄙视美国一万遍的了。
便宜,性能又好,还是土生土长的欧洲企业,欧洲各国自然觉得宙斯—3无人机系统醇香无比,再加上联邦德国的从中撮合,自然是应者云集。
当然了,欧洲之所以顶着发达地区的名头,却总是在国际舞台上处处落于下风,最重要的不是他们不够发达,而是内部总有些搅屎棍没事作妖
联邦德国这次靠着本国的宙斯—3无人机狙击了美国航空巨头的染指,保卫了欧洲航空工业的同时,再次刷了一波德国制造独步天下的存在感,立马就遭到其余几个国家的羡慕嫉妒恨。
最典型的就是法国,作为欧洲唯一的一个掌握航空工业全产业链的国家,法国一直是以欧洲老大自居的,结果无论是美国利用h公司横扫欧洲,还是联邦德国用行动者公司反杀,法国这个所谓的欧洲老大只能在旁边干看着。
那状态就跟看着别人打麻将,抓耳挠腮就想推开一个自己撸胳膊直接上的资深麻友,心焦的要命,却又没办法让人挪开,因为这货口袋比脸还干净,没钱你怎么打牌?
法国就是这么尴尬,不管他们在战斗机和客机上建树如何,无人机方面就是个大大的空白,没有金刚钻自然就揽不了瓷器活。
本来跟几个欧洲国家联合搞的欧洲战斗机项目就闹得很不开心,如今在无人机领域又被边缘化了,以至于不少国家都觉得法国在航空工业方面已经落伍,这让骄傲的高卢雄鸡自尊心很受伤。
于是抱着我丢脸也不能让你们一起好过的心态,先是跟联邦德国一起反对h公司的进入,提高欧共体关于核防化无人机标准,把美国这头巨兽踢走之后,就一屁股坐到德国对立面,说宙斯—3无人机不符合法国本国国情,准备自己另起炉灶搞个更好的。
如果只是法国一家闹的话也就罢了,偏偏这时候英国站在法国一边,于是两家很快打成一片,准备联合搞个对标宙斯—3的新型无人机。
分工更是明确,由法国负责总体设计和机体制造;英国一如既往的提供他们最擅长的航空发动机。
如此一来欧共体三驾马车两个捆在一起跟联邦德国对着干,偏偏联邦德国还是二战的战败国,天生就比英法两国低一头,这就导致不少国家开始动摇。
最显著的便是靠近法国的卢森堡、比利时,由于跟法国太过密切,早已经被法国深度捆绑,因此也是最先改弦更张的国家,随后便是北欧的瑞典,经历了h公司的施压,借着宙斯—3赶走了猛兽,这个北欧工业强国当然不甘寂寞,自己战斗机都能搞,无人机自然不在话下,于是干脆宣布自己研制生产。
再加上西班牙、葡萄牙倒向法国以及逐渐增多的观望国家,导致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还没捂热的八十六套订单瞬间就少了一大半儿。
等到最终落到庄建业手中的正式订单就只剩下三十八套,其中德国十二套、意大利十六套、希腊八套、奥地利两套。
看得是庄建业直嘬牙花子,这n就是一份欧洲轴心国名单好不好。
实在是没想到联邦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第一的存在,影响力居然还是这么可怜,二战都结束这么久了居然还没出圈儿,实在是让人没话说。
“早知道如此,当初我就定居法国了,只可惜我不懂法语,所以……”
在位于西平零度厂附近,腾飞厂新建的飞机生产厂的行政办公室内,埃文斯一脸闷的直叹气,八十六套一下子就剩下三十八套,总价值从五亿八千万美元,到如今只有两亿六千万美元。
订单就跟坐了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折磨人不说,最后竟然是这么个结果,说不失落那是假的,可埃文斯也没办法,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层次太高端,他一个没跟脚的商人根本就参合不起,于是埃文斯非常后悔,早知道联邦德国这么没用,当初留在法国多好。
翻了翻埃文斯给的订单简报,然后放到办公桌上,庄建业笑着摇了摇头:“只要你在欧洲,去那个国家都一样,总是会有搅屎棍出来捣乱的,不然以欧洲的经济技术水平,真要捏合在一起,世界就不是美苏两极格局了,而是三极,只可惜欧洲人没那个本事,所以你能有三十几套,二百多架的订单已经很不错了。”
庄建业这话还真没错,欧洲自从二战后就开始搞联合,联了半个多世纪,看似成果斐然,但却越联越弱,究其根本便是内部始终完成不了类似中国、美国这般大一统的整合。
外部竞争加剧,内部处处掣肘,久不久英国这样的搅屎棍作个妖,很难形成统一的步调,大到整个的战略规划,小到航空工业莫不如此。
所以美国为什么不怕欧洲,甚至还有点鄙视欧洲,根子就在这里。
你搞联合我打南联盟,让你裂痕重重;你搞欧元国际结算,我就打伊拉克,削弱你的货币属性;你与俄罗斯你侬我侬,我就掀翻乌克兰,让这个烂仔成为俄罗斯和欧洲的痔疮,折腾你们拉屎都得咬牙切齿。
每当这个时候,欧洲连出声抗议的没有,是他们不想说嘛?问题是内部的声音根本无法统一,怎么说?
只能是单独国家各占立场,于是看似完整,且牢不可破的欧洲水晶球,实则用放大镜一看,上面全都是裂纹。
第三百五十八章 红眼睛
埃文斯并不知道这是庄建业的话是发自肺腑,还以为是刻意安慰他,感激的笑了笑:“庄,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不过我这次判断失误也是不争的事实……不……你不要再说安慰的话。”
眼看庄建业还想说什么,埃文斯连忙打断:“我很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庄,我非常感激你对我做的一切,非常感激,所以,该是我的错就是我的错,不过你放心,我会继续加强宙斯—3的销售,争取回去后,在挪威和丹麦哪里下下功夫。”
看着埃文斯愧疚的眼神,以及深刻的反省,庄建业只觉得很无语,自己根本就不是安慰好不好,大实话也能这位身高八尺的日耳曼汉子感动成这样?
这也难怪庄建业会如此,如果他要是跟林德曼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老怪物近距离接触久了,就会知道,自己真的可以用仁慈来形容,所以也很容易让埃文斯和欧文这样陷入过中年危机,没啥大追求,就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凡男人归心。
当然了,这一点庄建业多少也清楚些,只不过不怎么在乎,因为归根到底他跟林德曼手里的牌不同,h公司骨子里一个皮包公司,除了有点儿闲钱其他一无所有,换了他去坐林德曼的位置估计更加绝情,因为那样经不起风浪的企业不用手段是很容易玩儿脱的。
可腾飞厂却不一样,经过几年的发展,掌握的可是无人机领域的核心技术,即便现在还在低调的蜗居国内,苦练内功,但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h公司再跳能跳到哪去,腾飞厂左手倒右手,就轻松完成技术迭代,h公司跳的越高摔得越惨。
埃文斯与欧文成立的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也是一样,宙斯—3无人机别看腾飞厂只是负责机体制造,以及部分的控制系统的组装,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很多部件都不是自己生产。
但腾飞厂却是牢牢掌握整个系统的核心技术,虽然说不上随心所欲,可想要搞个迭代升级却是易如反掌。
要知道这几年腾飞厂在新机型的研究上一直没闲着,林光华挂靠导师的风洞实验项目还在继续,各大航空研究所来腾飞厂培训飞机设计软件更是络绎不绝。
再加上几个特殊渠道提供的零散航空零部件,这么好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