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奉打更人-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守卫识趣的跑进楼里。

    得到侍卫的确定答复后,许七安单手按刀,登上台阶,看见魏渊端坐在桌案后,蕴含着岁月洗涤出沧桑的眸子,温和平静的看着他。

    他还是一袭青衣,但上面绣着繁复的云纹,胸口是一条青色蛟龙。

    这是魏渊上朝,或进宫面圣时穿的朝服。

    “你只有一盏茶的时间,有事快说。”魏渊和心腹说话,语气不怎么客气。

    “既然魏公这么赶时间,我就长话短说了。”许七安心肠也不好,直接掏出玉石碎片,轻轻一抖。

    啪嗒无头尸体坠落在干净整洁的茶室了,污染了洁净的地板。

    魏渊有些被惊到了,眼角轻微抽搐,沉声道:“怎么回事。”

    “李妙真今日抵达京城,目前借宿在我府上。”许七安道。

    “嗯!”

    魏渊颔首,对此并不关心,盯着无头尸体看,淡淡道:“但和这具尸体有什么关系?”

    许七安咧嘴:“关系大了,这具尸体是她在距离京城八十里外发现的,被人一刀斩去首级,干脆利索。

    “李妙真这个人呢,又好管闲事,于是召唤死者残魂,问明情况。谁知”

    他刻意顿了顿,想卖个关子,但见魏渊脸色不太好看,心里一突,害怕自己下下下个月的工资会因为出门先迈左脚,而被扣除,当即说道:

    “魂魄说了一句话,嗯,魏公您自己看吧。”

    他取下李妙真给的香囊,解开红绳,一股青烟袅袅浮出,于半空化作一位面目模糊,眼神呆滞的汉子,喃喃重复道:

    “血屠三千里,血屠三千里,请朝廷派兵讨伐”

    魏渊瞳孔倏然收缩,紧盯着残魂,目光锐利无比。

    他沉默几秒,道:“你有什么线索。”

    这不是疑问句,是肯定句。似乎笃定许七安必定有所发现。

    果然,他赏识的小银锣从未让他失望,许七安汇报道:“卑职初步断定他是北方人,进京报信的途中遭遇杀害。”

    把自己的推测详细的说了一遍。

    “大奉近来并无战事,除了北边,魏公,北方的局势恐怕比我们想象中的更糟糕。可朝廷却没有收到相应的塘报?”

    “没有。”

    魏渊摇头,眉头微皱:“你怀疑镇北王谎报军情?”

    许七安看了眼魏渊,“这并不值得奇怪,卑职奇怪的是,如果镇北王谎报军情,为什么衙门没有收到情报?”

    打更人的暗子遍布九州,血屠三千里这样的大事,怎么会完全没有消息?

    “年初时,我把大部分的暗子都调配到东北去了,留在北方的极少,消息难免堵滞。”魏渊无奈道。

    暗子都调派到东北了?魏公想干嘛,打巫神教么许七安恍然,不再追问,“那魏公觉得,此事怎么处理?”

    魏渊看一眼屋角摆放的水漏,道:“我先进宫面圣,尸体和魂魄由我带走,此事你不必理会。”

    等许七安点头,他又道:“李妙真既已来了京城,那么天人之约很快就会结束,京城的治安会好很多。

    “这段时间不知道混进来多少打探情报的谍子,好在有监正盯着,翻不起什么风浪。

    “你让李妙真注意些,非常时期,不要随意出城,不要惹是生非,防备一下可能会有的危险。”

    “可能会有的危险?”许七安反问。

    魏渊再次看了眼水漏,语速极快的说道:“我只告诉你她可能遭遇的危险:一,危险来自朝廷。二,危险来自别国谍子。原因你自己想,我必须得进宫了。”

    他劈手夺过许七安手里的香囊,快步离开茶室,边走边吩咐吏员:“带上尸体,与我一同入宫。”

    御书房。

    除元景帝外,首辅王贞文、户部尚书以及其他三品大员、公爵勋贵和都给事中,总共十六人齐聚。

    脸色苍白的褚相龙站在群臣之间,微微低头,默然不语。

    他服用过司天监术士给的药丸,很快就能下床行走,但经脉俱断的内伤,短期内无法恢复。不过,只要不运气动武,好生调养,月余就能恢复。

    元景帝皱眉道:“魏渊还没来,不必等了!”

    而后,他扫过诸公,道:“镇北王向朝廷讨要三十万两军饷,粮草、饲料二十五万石。诸位爱卿是何意?”

    户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道:“元景36年,江州大水;荆州大旱;州闹了蝗灾,朝廷数次拨粮赈灾。

    “豫州、漳州两座大奉粮仓所剩余量不多,凑不出来了。”

    元景帝沉吟道:“从各州调配呢。”

    户部尚书回答:“即使有漕运,从各州募集粮草,耗时耗力,人吃马嚼的,等运到楚州边关,恐怕剩不下一半,此非良策。”

    正说着,宦官走到御书房门口停下来。

    元景帝抬了抬手,打断户部尚书的话,望向门口的宦官:“何事。”

    “魏公来了。”宦官道。

    元景帝喜怒不形于色:“让他进来。”

    宦官退下,十几秒后,魏渊跨入御书房,照例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

    元景帝不悦道:“这样不行,那也不行,众卿只会反驳朕吗?”

    左都御史袁雄心里一动,抓住机会,跨步而出,道:“臣有一策。”

    元景帝颔首:“袁爱卿请说。”

    袁雄道:“朝廷可以临时添加一项徭役,叫运粮役。责令百姓负责押运粮草。”

    元景帝眼睛微亮,这确实是一个秒策。

    所谓徭役,是朝廷无偿征调各阶层民众从事的劳务活动,如果让百姓负责押运粮草,官兵监督,那么朝廷只需要承担官兵的吃用,而百姓的口粮自己解决。

    如此一来,不但能保证粮草在运到边关时不耗损,还能节省一大笔的运粮费用。

    “此为良策!”元景帝笑道。

    袁雄松了口气,只要陛下采纳他的计策,龙心大悦,那么在科举舞弊案中的后遗症,就会减到最轻。

    殿试过后,一旦许新年取得良好成绩,可以想象,必然迎来东阁大学士赵庭芳的反扑,魏渊的落井下石。

    他这个左都御史的位置还没坐稳,说不定就要被撸下去,得自救。

    王首辅跨步而出,作揖道:“此计祸国殃民,袁雄当诛!

    “陛下,时值春耕,百姓农忙之时,不可再添徭役。自古民以食为天,任何事,都不能在春耕时打扰百姓。

    “另外,去年天灾连连,百姓余粮不多,此计无异于火上浇油,把人往死路上逼。”

    左都御史袁雄眉头一跳,正要反驳,便听褚相龙冷笑道:“王首辅爱民如子,末将佩服。只是,难道楚州各地的百姓,就不是大奉子民了吗。

    “王首辅对他们的生死,视若无睹吗。”

    王首辅淡淡道:“朝廷在北地屯军八万六千户,每户给上田六亩,军田多达五千顷。每年”

    “边关久无战事,楚州各地历年来风调雨顺,即使没有粮草征调,按照楚州的粮食储备,也能撑数月。怎么突然间就缺钱缺粮了。

    “怕是那些军田,都被某些人给侵占了吧。”

    楚州是大奉最北边的州,紧邻着北方蛮族的领地。

    褚相龙仗着亲王撑腰,毫不畏惧,冷哼道:“读书人除了动嘴皮子,打过仗吗,领过兵吗?尔等在京城享受,却不知道边关将士有多苦。

    “陛下,此次蛮族来势汹汹,早在去年尾就已发生过数起大战。王爷神勇无敌,屡战屡胜,若是因为粮草紧缺,后勤无法补给,耽误了战机,后果不堪设想啊。”

    元景帝颔首:“淮王神勇,朕自然知晓。而今北方战事如何?”

    褚相龙抱拳道:“王爷用兵如神,骁勇无双,那些蛮族吃过几次败仗后,根本不敢与我军正面对抗。

    “只能仗着骑军快捷,四处劫掠,我军虽然占尽优势,却疲惫不堪。请陛下发放军饷粮草,也好让将士们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劳。”

    王首辅皱了皱眉。

    自去年年尾指责镇北王守城不出的弹劾后,北边发来的塘报确实说镇北王屡打胜战,蛮族对边关的侵略得到了遏制。

    曹国公当即道:“镇北王劳苦功高,我等自不能拖他后腿。陛下,运粮役是两全其美之策。再者,若是军饷发不出来,恐怕会引起军队哗变,因小失大。

    “即使有不妥之处,也该秋后再算。不该在此事扣押粮草和军饷。”

    几位勋贵纷纷表示赞同。

    战场之事,他们是行家,比文官更有发言权。

    王首辅沉声道:“陛下,此事得从长计议。”

    元景帝不理他,道:“诸位爱卿觉得呢?”

    见状,诸公们纷纷松口,回禀道:“自当全力支持镇北王。”

    陛下的倾向很明显,他们多说无益。

    王党的几名骨干悄悄给王首辅使眼色,让他谨言,陛下对镇北王有多信任,朝堂上下是有目共睹的。

    不然,当年也不会赐予镇北王镇国宝剑。

    元景帝看向魏渊:“魏爱卿,你是军法大家,你是何看法?”

    王首辅立刻看向魏渊。

    ps:查了查资料,更新晚了。

 第九十七章 苏家往事

    魏渊出列作揖,朗声道:“无战时,军户耕种军田可自给自足。一旦战事开启,需朝廷调配粮草、军需,此乃至理。”

    王首辅眯了眯眼,目光深沉的看着魏渊。

    褚相龙闻言,露出了笑容,在战事方面,这群只会动嘴皮子的读书人,说一百句,也不如魏渊说一句。

    讨要来粮草和军饷,他此行回京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

    左都御史袁雄松了口气,有些意外魏渊竟会支持他的计策,要知道如此一来,他就能避过科举舞弊案的风波,置身事外。

    转念一想,此事符合陛下心意,内有勋贵助阵,外有蛮族大军“施压”,属于大势所趋,就算是反对此事的诸公也看明白了形势。

    岂料,魏渊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在此之前,微臣有件事要启奏陛下。”

    众人循声看了过来。

    魏渊表情不变,对诸公的视线不加理会。

    元景帝道:“说。”

    “手底下的铜锣在京城郊外发现一伙江湖人士死斗,便上前喝止,谁知道人多一方非但没有罢手,反而将围杀之人斩首,逃之夭夭。”

    魏渊说的掷地有声,仿佛事情真相就是他口中所言:“死者临终前,高呼一声“北方有变”。”

    听到魏渊的话,在场诸公,包括元景帝,脸色一变。

    褚相龙猛的扭过头来,盯着魏渊,旋即又收回视线,不敢冒犯,梗着脖子道:

    “北方自然有变,蛮族四处劫掠,挑起战端”

    魏渊脸色平静,“所以,蛮族在北方血屠三千里,褚将军一句烧杀劫掠便搪塞过去?”

    这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大惊失色,元景帝更是从大椅上起身,直勾勾的凝视着堂下的青衣:

    “魏渊,你把话说清楚,何为血屠三千里啊?!”

    褚相龙忙道:“陛下,绝对没有的事”

    “你闭嘴!”

    元景帝抬手打断,冷冰冰的看了他一眼,转而望向魏渊:“你有何凭证。”

    魏渊伸手往怀里,摸出香囊,解开红绳,一道青烟袅袅娜娜的浮出,在半空扭曲变化成一个面目模糊,目光呆滞的汉子,喃喃道:

    “血屠三千里,血屠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