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奉打更人-第8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七安顺势起身:

    “晚辈先告退。”

    厉王府。

    “永兴糊涂啊!”

    年迈得厉王听闻消息,拄着拐棍,颤巍巍的站起身,连拍桌子。

    堂内,是一众亲王、郡王。

    “乱臣贼子是正统,那我们算什么?祖宗们算什么?”誉王语气低沉:

    “陛下太怕事了,云州想要的是钱粮土地,咱们就算咬死了不放,本王就不信他姬远敢真的离京。”

    “谁让他是皇帝呢。”

    这时,有人低声说了一句。

    众亲王、郡王扭头看去,说话之人正是炎亲王。

    历王看了他一眼,淡淡道:

    “行了,云州以势压人,陛下能有什么办法。”

    他扫了一眼满脸愤懑的郡王、亲王,沉声道:

    “而今之际,是虚与委蛇,等待开春。只要朝廷缓过这口气,什么都好说。只要我们这一脉坐稳了江山,说他黑他就是黑,说他白,他就白。”

    尽管心里无比恼恨永兴帝,但历王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稳一稳宗室的情绪。

    国家大事,皇帝能做主,但祖宗的事,就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永兴帝的决策,是把大家的祖辈推向不义。

    三天后,云州和朝廷谈判结束,这场议和正是进入尾声。

    不管中低层京官是什么态度,京城百姓是什么态度,京城学子是什么态度。

    在所有人看来,这次议和已经是板上钉钉。

 第一百零四章 造反(22000/10万)

    御书房。

    永兴帝展开文书,仔细审阅着双方的“协议”,协议内容繁杂,涉及到的细则极多,第一个条件不变:

    自永兴一年起,大奉每年向云州进贡白银五十万两,绢六十万匹。

    细则上的延伸、改动:

    头一年只需要进贡十五万两,绢三十万匹,来年必须还清。

    第二个条件不变,和谈结束后,大奉朝廷要立刻朝各地衙门发邸报,承认云州一脉是中原正统,并张贴告示,昭告天下。

    第三个条件,扯皮最久。

    云州方面要求朝廷割让雍州、禹州和漳州。

    雍州再往北,就是京城地界,因此雍州是不可能割让的,这是原则性问题。。

    谈判过程中,姬远再次以云州超凡强者施压,但这一次不管用,礼部尚书和鸿胪寺卿死不松口。

    禹州和漳州,前者铁矿资源丰富,后者是大奉三大粮仓之一,此二洲若是割让给云州叛军,可想而知会有什么结果。

    但保下了雍州,禹州和漳州就不得不让出去,从地理位置来说,这两州距离京城还算遥远,不及雍州这般致命。

    第四个条件,监正的炼器手札。

    永兴帝昨日已经派人去司天监取,出乎意料;司天监的宋卿很痛快的就给出来了。

    痛快的仿佛这不是亡师的遗物。

    “陛下,虽然和谈顺利达成;但云州叛军狼子野心;不能轻信啊。”

    年迈的历王;此刻也在御书房内,他是在场唯一被赐座的人。

    “叔公放心!”

    永兴帝的脸上终于有了几分以往的笑容;语气轻松的说道:

    “此事,朕早已与诸公商议过,等送走了云州使团;朕会亲自找许银锣,让他去南疆搬救兵。蛊族和妖族都有不少超凡强者。让许银锣把他们请来便是。

    “再有一月便是春祭,春祭后,大地回春,寒灾可解;局面一定会好起来的。”

    历王闻言;微微颔首:

    “本王听说前些日子;陛下与许银锣闹的不愉快?”

    永兴帝摆摆手:

    “小事而已;朕平日里敬他三分;但国家大事,朕自有主张。不容他逞匹夫之勇。”

    至于搬救兵的事,永兴帝完全没想过许七安改怎么请;难不难请,似乎一切都是许七安应该做的。

    就像他把蛊族和妖族发展成盟友。

    厉王“嗯”了一声,脸色稍松;缓缓道:

    “原来陛下早有计较,那本王就放心了。”

    永兴帝打的是什么主意;刚才说的一清二楚;先议和,稳住叛军,再让许银锣豁出脸去请南疆盟友援助。同时等待开春,消退寒灾。

    厉王同样也没考虑过任务难度。

    城门外;六骑策马狂奔而来;他们披着斗篷,骑乘快马,呼啸着穿过城门。

    入城门,马匹奔驰速度锐减;为首一骑勒住马缰,回首望向城墙。

    他脸色僵硬;缺乏表情,像是石头雕刻而成。

    杨砚!

    楚州屠城案后,杨砚便留在了那里,朝廷任命他为楚州总兵兼楚州都指挥使。

    即使在魏渊死后,他也一直留在那里楚州,不曾回京。

    “召集所有潜伏在京城的兄弟,等待命令。”杨砚侧头,看向左边的下属。

    “是!”

    下属双手抱拳,接着拽住马缰,轻轻一拽,与队伍分离,朝另一条道疾驰而去。

    义父生前没能扶上六皇子登基,如今,该是我们这一派执掌乾坤了杨砚移动视线,顺着宽敞的主干道,眺望皇宫方向。

    打更人衙门。

    四名金锣齐聚一堂,门窗紧闭。

    金锣赵锦盯着对面的银锣宋廷风,眯了眯眼,道:

    “许银锣真的这么说?”

    许银锣已经成为一种称号,而非官职了。

    在大奉,只要说出“许银锣”三个字,谁都知道指是哪位。

    宋廷风笑道:

    “如今中原动荡,朝廷也处于危机之中,几位金锣能否在这场洪流中抓住机会,就看今日选择。

    “宁宴是魏公的弟子,四位大人与他亦有交情,并不陌生,还怕他坑你们不成。再说,讲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如今大奉,效忠谁最有前途?

    “不是坐在金銮殿里,向云州叛军摇尾乞怜那位,而是我的兄弟。”

    赵锦和其他三位金锣对视一眼,沉吟一下,道:

    “许银锣为什么不自己来?”

    宋廷风不答,而是取出一张纸条:

    “看完你们自然知道。”

    赵锦接过,展开纸条看了一眼,先是松口气,评价道:

    “是他的字迹。”

    接着,眸光一凝,盯着纸面看了许久。

    赵锦深吸一口,压下内心翻涌的激动情绪,不动声色的把纸条交给另外三名金锣,传阅完毕后,他说道:

    “你回复许银锣,只要他没骗我,我赵锦可以把这条命交给他,但我们要和他见一面。”

    驿站。

    姬远握着传音法螺,道:

    “无趣!

    “大奉的小皇帝无趣,朝堂诸公也无趣,国子监学子更无趣。

    “我听说当初镇北王尸体运回京城时,元景闭宫不见百官,有个叫许新年的庶吉士,堵在午门从早骂到晚,骂的元景妥协开门。

    “可惜朝堂上没有见到此子,谈判中亦没见着,许是位卑言轻,没资格与我同案辩论。”

    关于许新年的事,他是从这几天的谈判中,偶尔听到有人私底下嘀咕说:

    那云州来的小子牙尖嘴利,如果翰林院许大人能来,定骂的他当场痛哭流涕,乖乖滚回云州。

    传音法螺里传来葛文宣的笑声:

    “那你怕是没机会见到了,许新年此人,是许七安的堂弟,元霜和元槐的堂哥。

    “他并不在京城,而是随大奉军在青州打仗,嗯,青州失守后,他被卓浩然砍了一刀,生死不知了。”

    姬远啧啧摇摇头:

    “一介书生,硬挨卓将军一刀,怕是凶多吉少。不提他了,葛将军,那姓许的至今没有现身。”

    葛文宣沉吟一下,道:

    “看来与我们之前猜测的差不多,姓许的黔驴技穷了,默认了和谈,想着争取时间熬过寒冬,然后向南疆求援。”

    这是很容易就能推理出的事情,大奉超凡战力紧缺,尽是些三品之流,根本不可能与一品、二品强者争锋。

    而到了超凡境,从三品开始,再想晋升,那可就难了。

    资质差的,就像武林盟寇阳州,五百年才勉强晋升,成为二品武夫。

    资质拔尖的,比如国师、洛玉衡之流,年纪轻轻就是二品,但也在二品境卡了足足二十年。

    既然短期内无法靠自身晋升来追平战力,那么求援是许七安唯一的选择。

    姬远嗤笑一声:

    “南疆蛊族受限于蛊神之力,难以诞生一品,七部中只有天蛊婆婆是二品,却不擅长战斗。南妖的超凡强者更是稀少的可怜。

    “那具可怕的残尸不可能离开南疆,九尾天狐倒是有可能会插手中原之争,可是,她如果来了中原,那西域便没了牵制,亦可分一部分兵力进攻中原。

    “其实唯一的变数在巫神教,纳兰天禄脱困后,巫神教便有了一位大巫师,一位雨师。

    “他们如果和大奉结盟,倒是有些头疼。”

    “九公子聪明。”葛文宣笑着说:

    “我亦是如此认为,但老师说,暂时不用理会巫神教,至于缘由,我便不知了。”

    顿了顿,继续说道:

    “许七安既然甘愿做缩头乌龟,便由他去吧,一个三品武夫,翻不起什么风浪了。明日离京?”

    姬远“嗯”了一声:

    “明日早朝交换文书,而后便可离京返回云州了。”

    这是必要的流程,谈判结束后,双方交换文书,然后在朝会这种公开场合“告别”。

    传音结束,姬远把传音法螺交还许元霜,笑眯眯的问一旁的许元槐:

    “元槐,京城教坊司里的花魁,个个都是拔尖的美人,今日离京,趁着还有时间,九哥带你去享受享受?”

    许元槐并不搭理他。

    姬远毫不在意,把玩着折扇出门,他也就随口一说,可不敢真去教坊司,万一遇刺怎么办。

    次日,朝会。

    卯时,天色漆黑,文武百官井然有序的穿过东西两座侧门,过金水桥,京官候在丹陛、台阶和广场,诸公迈入金銮殿。

    今日早朝专为云州使团举行,主角是姬远和一众随行者。

    二十多名身穿云州官袍的“谈判团”,迈入金銮殿,趾高气昂,带着胜利者的强势和傲然。

    永兴帝高居御座,不痛不痒的聊了几句后,便让人交换文书。

    “承蒙陛下和诸位大人款待,本官此行甚是开心。”

    姬远笑容满面的朝永兴帝作揖,朝诸公作揖。

    金銮殿内,众臣脸色难看,只当看不见他一脸的嘲弄和肆意张扬的气焰。

    “对了,京城近来民怨沸腾,公然辱骂朝廷,辱骂陛下。在下建议,该杀就杀,以儆效尤。”姬远笑道。

    身侧的许元霜则想起,九哥这几天时常打探民间消息,日日听着京中百姓、国子监学子怒骂云州使团和潜龙城一脉,当时他手摇折扇,看似毫不在意。

    原来是暗暗记在心里了。

    永兴帝现在只想赶紧送走云州使团,道:

    “不劳姬使节操心,朕自会处理。另,银两和绢已经筹备妥当,可由姬使节带走。”

    至于割地,后续还有一堆工作,比如通知当地官府,撤走乡绅贵族以及当地军队等等。

    不可能立刻完成。

    “如此,便谢过陛下”

    姬远话音方落,忽听“轰隆”一声,火炮声从遥远处传来,紧接着,密集的鼓声也同步传来,是宫门方向。

    殿内众人大惊失色,其中包括姬远为代表的云州使团。

    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

    永兴帝眼里慌张一闪而逝,强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