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修炼手册-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童子应声而去。

    不多时许境亭与谢鸢娘走了进来,二人看了一眼莲池中欢快玩耍的许幼蓉一眼,随后上前朝灵秀仙子与江遗月拜道:“见过二位仙子。”

    江遗月颔首回礼,灵秀仙子则笑道:“蓉哥儿就在莲池之中,你们去看她便是。”

    许境亭笑道:“多谢仙子恩准,只是我夫妇二人此次并非是来看她的,而是奉掌教之命,前来接蓉哥儿转世。”

    “咦?”江遗月好奇地看着二人道:“转世?你们不是舍不得她吗?”

    许境亭与谢鸢娘苦笑道:“在舍不得也要去转世成人,以魂魄存世终究不是办法。”

    灵秀仙子也点头道;“的确如此,既然这样,你二人可带了容纳魂魄的法器?”

    谢鸢娘取出一根青竹枝道:“掌教赐下这条青竹枝,可容纳蓉哥儿魂魄。”

    “好。”灵秀仙子与江遗月站了起来,随后来到莲池边轻轻招了招手。

    一道清影飞了过来,随后显出了许幼蓉娇俏可爱的身姿面容。

    “爹娘,你们来啦。”许幼蓉朝许境亭与谢鸢娘叫道。

    灵秀仙子对她说道:“你爹娘来接你转世了。”

    “啊?”许幼蓉一怔,随即脸上的笑意逐渐散去,“我不去。”

    “为什么?”许境亭惊愕地道。

    许幼蓉道:“转世了就见不到爹娘,也见不到灵秀姐姐和月姐姐,也不能再和李恒一起喝酒了。”

    整个太玄宗,也只有许幼蓉直呼李恒的姓名。

    听到许幼蓉的话,许境亭与谢鸢娘面上露出一丝伤感,就连江遗月也有些怅然。

    但很快许境亭便说道:“不会,你转世之后还在你娘的肚子里,以后还会再回来的。”

    灵秀仙子与江遗月讶异地看了许境亭夫妇一眼,随后便笑了起来。

    “真的吗?”许幼蓉问道。

    谢鸢娘柔声道:“真的,掌教亲口说的。”

    许幼蓉闻言,顿时大喜,“好好好,李恒不会骗我的,我去我去,爹娘我们走吧。”

    说完,谢鸢娘举起那青竹枝,许幼蓉直接飞了上去,并回身朝江遗月和灵秀仙子道:“二位姐姐再见,我去人间玩了,哈哈哈。”

 第十九章 石猴出世名守中

    混周大千界,不朽天庭,掌管轮回的玄灵青霄阴冥大帝近日察觉到有一道特殊的魂魄入世。

    他仔细演算了轮回通道的天机,发现这里面竟然牵扯到一个巨大的因果,而且还与洪荒大千界有关。

    于是阴冥大帝立刻前往重霄金阙禀报了叶天帝,叶天帝在听闻此事后,闭目遍查万界,最后笑道:“无妨,此事与我天庭干系不大。”

    “哦?”阴冥大帝闻言,有些不解地道:“若是洪荒大千界修士侵入我混周大千界,如果是正道还好说,要是邪道”

    叶天帝道:“非是邪道,而是洪荒大千界道门欲传道混周大千界。”

    “传道?”阴冥大帝眉头一皱,“我洪荒大千界各大天域、小界皆有修炼之道传承,何须洪荒道门再来传道?”

    叶天帝笑道:“三千大道,谁能尽知?自当补漏弥缺,相辅相成。洪荒之道与混周之道,也当相互包容借鉴才是。”

    阴冥大帝道:“那若是下界众修抗拒,又当如何?”

    叶天帝道:“想要传道,自然是困难重重,不过此事与我天庭无关,下界众修若是抗拒,也自有洪荒传道之人自己处置。只要不扰乱天庭秩序,便无需管他。”

    “是。”阴冥大帝恭声应道。

    下一刻,叶天帝忽又说道:“其实洪荒传道过来,也是有好处的。”

    阴冥大帝看向上座的叶天帝,只听叶天帝道:“我天庭才是混周大千界主宰,无论是混周大千界道法,还是洪荒大千界道法,皆可为我天庭所用。”

    阴冥大帝眼睛一亮,随即点头道:“天帝之言,贫道明白了。”

    天庭的建设仍在继续,混周大千界天庭刚刚建立,各处都缺仙官神职,阴冥大帝很快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去完善自己的轮回府了。

    这一日,混周大千界下界,真华界。

    混周大千界有主要的六大天域,不朽天、逍遥天、火域天、主宰天、九劫天、武神天,这六大天域都有直接统属的无数下界。

    但混周大千界更有千千万万没有主天域统属的散乱界面,而真华界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日,真华界海云洲拢翠山之上,一座巨大的灵石突然亮起一道金光。

    那金光直冲斗牛,照亮云海,接着一道天崩地裂般的声音陡然炸起,随后那灵石倏然炸裂开来。

    一个浑身金光的人影从乱石中飞出,待其落地之后,金光缓缓敛去,显出一个道人来。

    这道人金发黄须,金发铮铮明亮,黄须根根粗壮,且又浓眉大眼,秀面清雅,九尺之身十分挺拔。

    道人走到水边,先是跳进清澈的溪水中洗了一个澡,随后一身金光收束入体。

    他目光往水边的一丛荷叶看了一眼,随即伸手一点,只见一道白光闪过,那一丛荷叶顿时变成一套合身的丹青道袍,青黑长靴,青绳玉簪。

    道人走出溪水,先是穿上道袍长靴,然后用山间藤蔓捆束头发,最后才用青绳系腰,玉簪定发。

    他站在水边一看,只见水中倒映出一个金发黄须,丰神俊朗的年轻道人模样。

    道人朗声一笑,随后纵身跃入拢翠山山水之中,法力腾转,身形闪烁,畅游于青山绿水之间,潇洒于白云高山之巅。

    一晃便是三日过后,道人终于从数百年的拘束中脱离出来,之后他来到拢翠山之巅,设立香案,用一块木牌刻上‘太衍祖师’四个大字,然后焚香顶礼膜拜。

    少时,一道渺渺白云腾起,一个熟悉的人影缓缓出现。

    道人见到这个人影,无比激动地道:“弟子本为凡俗金灵猿猴,得祖师指点,方能脱胎换骨,成就金仙大道,今后弟子愿终身侍奉祖师,还望祖师不弃。”

    太衍祖师看了他一眼,随后微微一笑,下一刻,太衍祖师的身影缓缓消散,道人面色大惊。

    可是下一刻,却见太衍祖师的身影虽然散去,但却有另外一个身影缓缓出现。

    这是一位女子的身影,仙姿神秀,玉颜倾天。

    “吾乃太衍祖师大弟子,文宣道君杨幼真是也。”那女子身影出现之后,朝道人说道。

    道人闻言,急忙叩拜道:“弟子拜见文宣道君。”

    杨幼真看着道人笑道:“你既受老师点化成道,便也算我衍教弟子。不过如今还有一事要你去做,待功成之日,便是你入我衍教道门之时。”

    道人连忙问道:“敢问文宣道君,是何等样事?”

    杨幼真道:“我洪荒道门将要传道混周大千界,未来会有前往混周大千界取经之人路过拢翠山,你届时拜他为师,护送他前往洪荒大千界东胜神州玄空山道庭求经。”

    道人闻言,立时叩首道:“弟子领命。”

    随即,杨幼真又看着他道:“老师当年可有赐你神通妙法?”

    道人点头道:“有,祖师所赐之法有三门,一为‘金刚不坏’,一为‘水火不侵’,一为‘心转如意法’。”

    杨幼真点头道:“既如此,贫道再赐你一法。”

    说罢,杨幼真伸手一点,一道金光立时没入道人眉心,“此乃‘丈天步’,一步踏出便是八万里之遥。”

    道人看着灵台中多出的一道神通,立时激动地拜道:“多谢道君。”

    杨幼真微微一笑,道:“你可有名姓?”

    道人叩首道:“无名无姓,还请道君赐我名姓。”

    杨幼真沉思片刻,道:“你原为金灵猿猴,受祖师点化,修成‘通慧石猴’之体脱胎换骨,成就仙道。我看你性子稳健,定沉如石,就姓‘石’吧。”

    “我修道之人,当勤于行而纳于言,太上道祖又言‘多言数穷,不若守中’,你就名唤‘守中’吧。”杨幼真缓缓说道。

    “石守中。”道人默默念着这个名字,半晌之后一脸欣喜地道:“多谢道君赐名,以后我就叫石守中了。”

    杨幼真笑道:“日后若有难处,可设坛问我便是。”

    “是,弟子记下了。”石守中应声拜道。

    杨幼真点点头,随后身影散做一片青烟消散而去。

    杨幼真离去后,石守中思量片刻,后便在拢翠山开辟洞府,清修持坐,等候取经人的到来。

    而这一等,就是三百多年。

    张道灵送玉童子转世之后,便变化成一个老道士,在真华界大明国落下脚来。

    三百年中,玉童子一共转了九世,但这九世都没有入道的机缘,自然也无法承担取经人的重责。

    到了第十世时,玉童子转世在大明国国都一户李姓人家,取名‘李惊鸿’。

    而这一世的李惊鸿,却是先天道慧,极有天资。

    张道灵见这一世的李惊鸿有了入道之资,便明白取经启程之日已经到了。

    他掐指一算,于是前往大明国国都,在都城外的一座破旧道观里挂单住了下来。

    大明国历来崇尚道门,相传是数百年前一位从洪荒而来的道人点化了大明国太祖,定下了国基。

    张道灵没有见过那个道人,但洪荒中只要修为达到金仙的修士,都有办法来到混周大千界,所以也不必深究。

    大明国作为真华界最大最强的国家,其国内的修士也是极多的。

    不过和别的国家一样,都是修士势强,皇帝朝廷势弱,很多时候皇帝与朝廷都要看修士的脸色,十分无奈。

 第二十章 历劫脱痴重入道

    李家算是大明国国都的一家豪门,其祖上是大明国的开国勋贵,哪怕到了今天,李家的家主仍是世袭了祖上的开平候爵位。

    所以李惊鸿自小便锦衣玉食,在金汤银匙的环境中长大。

    在李惊鸿五岁的时候,大明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宰相王安之上书皇帝,请求整肃国法,重明上下秩序。

    这道奏疏直接向着那些修士开火了,宰相王安之的意思很简单,这些修士处于人上人的地位,就连皇帝大臣都得敬着他们。

    更别说普通百姓了,而且就算是王侯将相,也不敢随意杀人,但那些修士却不同,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便肆意杀戮百姓。

    比如半个月前,弘昼郡一个修士为了炼制血丹修炼肉身体魄,便将一个县十多万人全部戮炼,骇人听闻。

    而这种事并非个例,但朝廷因为无法与这些拥有超自然力量的修士抗衡,所以大多忍气吞声。

    这次宰相王安之上书,并非是他心血来潮,而是真华界无数年来被修士肆意屠戮的凡人心声。

    而宰相王安之也提出了一个对付这些修士的方法,那就是用一国之力来供奉一些正道修士,然后让他们来帮助大明国对付这些动辄杀戮凡人的修士。

    这篇上书也被皇帝采纳,满朝武也认为可行。

    但,凡人们认为可行,却不代表修士们也认可。

    混周大千界修炼的主流,便是将凡人视作蝼蚁,这在洪荒大千界的修行人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只有那些妖魔邪修,才会动辄杀死凡人。

    但妖魔吃人乃是天理,自不必去说,在洪荒也只有那些邪教修士才会肆意屠戮凡人。

    而在混周大千界则不同,混周大千界所有修士,全都不将凡间生灵放在眼中,只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