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从种土豆开始-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二摆了摆手,长孙无忌便站回了文官一列。

    “经过朕的深思熟虑,打算让在外的将士留守……!”

    “哗……!”

    然而,李二的话还没说完,朝中一片哗然。

    “陛下不可啊!将士们一战数年,如今大获全胜,早已归心似箭,若是让其驻守,恐生军变啊!”

    “是啊陛下,将士们现在都盼着与家人团聚,不可让其继续留守啊!”

    “望陛下三思啊……!”

    ……

    众人纷纷拱手,将李二剩下的话堵在喉咙里。

    当然,对于这种局面李二早已经猜到。

    “若是许以他们世袭的爵位,并把他们的家人一起送到驻守地去呢?”

    李二好整以暇的看着众人,那眼神就跟赵寅一模一样。

    “撕……!”

    李二的话无疑就是一枚重磅炸单,一波接着一波,搞的重老货有些承受不住。

 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上掉馅饼

    “放心,朕绝不强求,朕打算下一道圣旨,让将士们自由选择,若是想留下,便可以得到爵位,但若是实在不想留下了,也可以回到长安,朕也绝不会为难他们!”

    现如今西边和南边的异族几乎都被剿灭,若想封上爵位更是难上加难。

    况且是这种可以世袭的爵位!

    这可就是妥妥的铁饭碗,他们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全都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陛下,老臣的两个儿子现在也随军出征了,长子可以承袭某的爵位,不知另外一子可否留在外地,承袭个爵位啊?”

    李二的话音刚落,尉迟恭便笑呵呵的站了出来。

    他是开国元勋,所以爵位自然可以世袭。

    但一般也只有嫡长子才可以,其它儿子还是要另辟蹊径。

    “可以,这次机会不限身份,只要愿意一直驻守当地,朕便许他爵位!”

    李二大手一挥,立马承诺下来。

    要知道,君无戏言,更何况是这种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所说的话,更加不可能会改口!

    “哗……!”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哗然,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陛下,这样恐怕行不通,毕竟出征人数太多,会给国库增加负担!”

    就在这时,戴胄拱手站了出来。

    其实他也不是不同意,只是站在户部的角度考虑问题,担心到时候拿不出那么多的饷银!

    “戴爱卿要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他们驻守的土地都是大唐的,所产出之物自然也是大唐的,还愁他们那点俸禄吗?”

    李二笑着说道。

    如果不是赵寅指点迷津,他也与戴胄一样,钻到了牛角尖里走不出来呢!

    “况且,若是一位将士愿意留守,我们便派人将他们的家人也送过去,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变相移民,还可以保我大唐江山!”

    李二将赵寅其它想法说了出来。

    这个主意精妙就精妙在一举多得。

    不但可以保护大唐国土。

    又可以变相移民,消化打下来的土地。

    还不用花大唐一文钱!

    “噢!原来是这样!”

    “好主意啊!”

    “陛下天马行空,这个办法当真是精妙啊!”

    ……

    听到这些话后,众大臣豁然开朗,连连称赞。

    “哈哈……!”

    见众大臣全都赞成,李二开怀大笑,同时摆了摆手,“朕可不敢居功,这个主意可不是朕想出来的!”

    “如果老臣所料不差,应该又是驸马的主意吧?”

    戴胄笑着摇摇头,看向李二。

    同时,其它大臣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人明也是驸马。

    也就只有他能相处这样的主意来!

    “没错,众卿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啊?”

    李二捋着胡须,开口询问。

    其实,这不过就是走个形势而已,从刚刚众大臣的眼神中他便已经明白,这事基本就这么定了!

    差的只是实行的具体方案罢了!

    “臣附议……!”

    众大臣互相对视一眼后,异口同声的说道。

    这个建议一举多得,他们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

    “好,既然这样,辅机就再劳烦你一次,给李靖送去消息,让其统计名单,最后制定一个可行的实施方案!”

    赵寅就是这样,每次只管出主意,而后就当起甩手掌柜。

    具体事宜还得这群老臣来商议!

    当然,即便是这样李二也十分满意,起码大方向不会错!

    “是!”

    长孙无忌拱手领命。

    散朝后,老货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全都在讨论谁谁谁送到了军中几个儿子。

    谁谁谁家能得几个爵位。

    有些老货原本只想将儿子塞到军中历练一番,没想到还能给家中挣下一个世袭的爵位来。

    但这也是有代价的,若是真的让儿子留在外地,日后相聚的时间就变的更少了。

    即便如此,他们也愿意让其留下来,毕竟后世子孙不用愁了!

    此事敲定以后,飞鸽传书便已经发向西方,并且在报纸上做了宣传。

    因为不少将士是民间征集的,此事一定要让他们的家人了解!

    ……

    第二天,整个大唐全都为之震动。

    封爵之事已经成了大街小巷必不可少的话题!

    “不知道这次的机会是不是只针对去西方征战的将士?驻守高句丽的行不行?倭国的呢?”

    有些百姓已经开始四处打听。

    “当真所有在外地的将士都有机会啊!”

    为了消除百姓的疑惑,报纸专门刊登了详细条件。

    只要肯驻守在外的,一律可以等到封爵,还可以赠送过去同住的家人大量土地,让其在外扎根!

    其实,只要家人在身边,在长安或是在外地又有什么区别?

    得了这个消息后,百姓自然是十分高兴。

    毕竟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突然能出现一个封爵之人,脸上无比光彩!

    ……

    “这……!”

    李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拿着飞鸽传书看了很久都没缓过神。

    “我说你小子中什么邪了?倒是说话啊!”

    最后还是身边的侯君集推了他一把,这才将纸条递了出去。

    “这……!”

    然而,当他看到上面的内容后,大嘴张的比李靖还大,也是半晌没说出话。

    “朝廷这波动作可是不小啊!”

    李靖后知后觉的感叹道。

    “这可是八十万大军啊,若是都可以封爵的话,实在太恐怖了!”

    这个消息犹如重磅炸单,直接投到了李靖军中。

    就连一向毫无章法的侯君集都为之震惊!

    “朝廷既然给我等传递了消息,想必也是经过一番商议才决定的!”

    其中一位将军在看过书信后,虽然震惊,但也仔细分析着。

    “嗯,既然陛下有旨,我们照办就是,况且不可能所有将士都愿意留在异乡!”

    李靖赞同的点点头。

    但这种好事,别说普通百姓,就连他们都十分心动,估计很少有人会拒绝!

    果不其然,众将士在得知此事后,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这无疑就是一个天大的馅饼,直接砸到了他们的脑门!

    但在兴奋之余,又觉得要背井离乡,开始纠结起来。

    这一幕不仅在李靖这里发生,就连南方的王玄策、北方的高句丽、海外的倭国都有发生。

    将士们都开始犹豫起来。

    高句丽与吐蕃、吐谷浑还好,紧邻大唐,回乡也方便些。

    但西方与南方可就不同了!

    不过,老货们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定制了一系列的规定。

    离家乡越远的地方,封的爵位就越大,离家乡较近的地方,所封的爵位越小!

 第七百六十二章 犹豫不决

    当王玄策与李靖将将士们的犹豫传递回长安之时,长孙无忌等人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找到李二,又将赵寅叫了过去。

    “将士们虽然抗拒不了诱惑,但同时又思念家乡,正犹豫不决!”

    长孙无忌简单介绍了一下问题的关键。

    “这个简单!”

    然而,他们想破脑袋都没想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到了赵寅这里却风轻云淡的说了句简单。

    “驸马有何良策?”

    戴胄开口询问。

    “只要告诉他们,长安准备向西方修建铁路即可!”

    赵寅轻描淡写的吐出几个字。

    “修建铁路?”

    李二眨巴着眼睛,疑惑的询问。

    最近没听这小子提过要修建铁路啊,而且还是通往西方?

    “对,将门现在之所以犹豫,就是因为觉得驻地离大唐太远,但若是修建了铁路,往返两地就方便多了,一定会增加将士们的决心!”

    赵寅之所以出这个主意,就是看透了人心,知道他们的顾虑是什么,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嗯,就这么办了!”

    现在大唐国库充盈,连李二都豪横起来了,铁路说修就修。

    于是,第二日的报纸便刊登了朝廷准备修建铁路的消息,这无疑是给那些正在犹豫的人打了一剂强心剂,纷纷表示愿意驻守。

    有了这些大唐的百姓进驻西方,迟早会将那些土地给消化掉。

    随着这件事情的逐渐落实,戴胄尤为高兴。

    之前为了移民的事情他可是愁白了头,现在竟然轻轻松松完成了几百万人口的移民。

    当然,这么庞大的数字,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整个朝廷全都忙的焦头烂额,只恨不能分身。

    而赵寅在出了主意之后就落得清闲,不过仅限于白天。

    到了夜晚,长乐公主等人就轮番将适龄婢女往他被窝里塞,希望能再多生几个儿子出来。

    就这样,大家在忙碌中渡过了一段时间。

    大约在九月末,一位大人物的到来,打破了这样的日子。

    “也不知道这次到底是怎么了,竟然让我们俩一同前去迎接!”

    李承乾一脸不满的来到了驸马府,说了句不明不白的话,搞的赵寅一脸懵逼。

    “迎接谁?”

    赵寅疑惑的询问。

    “越国公冯盎明日要到长安,父皇命我们两个一起去迎接!”

    一想到这,李承乾顿时蛋疼。

    这个冯盎也不是什么得胜归来的将军,至于派出储君与国之砥柱去迎接吗?

    “冯盎……?”

    赵寅一边嘟囔着,一边搜索关于他的资料。

    当初为保岭南,冯盎率兵守卫有功,但岭南一带的兵只听从他的命令,算是一个地头蛇了。

    “嗯……!陛下这也算是给了他极大的面子!”

    赵寅点点头,也不知道为何李二要如此器重冯盎。

    “没办法,父皇让我们去,也就只能去了!”

    李承乾虽不情愿,但也不得不去。

    第二天一早,李承乾便与赵寅一同前往城外迎接。

    “哎呦!怎敢劳烦太子殿下亲自迎接,真是折煞老臣了!”

    见到李承乾亲自前来,冯盎赶紧下马,拱手一礼。

    冯盎这不是第一次来长安,上次来的时候,可没受到过这种待遇。

    这不免令人更加惊奇!

    “越国公客气了,您稳定岭南功不可没,自然受的起!”

    李承乾客气的笑道。

    “不敢当,不敢当!”

    冯盎连连摆手。

    “这位年轻人气宇轩昂,想必就是当朝驸马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