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从种土豆开始-第5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确实如此!”
老货们也都反应过来,无奈的点点头。
“那就算了,反正某现在的产业也足够后世子孙花了!”
老货们在这之前已经入股了不少产业,即便是现在退休养老,也是吃不完喝不完,况且这些产业在他们百年之后还能留给他们的子孙后代。
“行了,咱们得驸马照拂这么多年,如果没有驸马,咱们现在还数着那点薪俸,紧巴巴的过日子呢!”
“没错,还是喝酒吧!”
现在朝中的事少,老货们下了早朝后,经常会聚在一起喝喝小酒,回忆往昔。
隔了两天后,赵寅终于将图纸绘制完成,带着图纸到内燃机厂去找林伍。
原本他是打算派人送去的,但想想还是亲自过来吧,刚好也可以看看内燃机厂现在的效率如何!
“下官参见驸马爷!”
林伍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
虽说跟着赵寅这么多年了,该有的礼数他是一次都没少过!
赵寅也经常说不需要这些虚礼,但他始终都觉得不妥!
“现在内燃机的产量如何?可能供应的上?”
赵寅看着车间内一直在忙碌的工人,开口询问。
“回驸马,蒸汽机现在已经停产,所有车间全部改成了内燃机厂,大部分的蒸汽机也已经被替换掉,随着产量的增加,内燃机完全够用!”
林伍拱手回禀。
“好,这是客车和卡车的图纸,你回头带人研究一下吧!”
赵寅从怀中掏出一叠纸,交给林伍。
他的打算是,如果内燃机产量充足,现在就可以开始研制新型车辆,若还是供不应求,客车与卡车还是可以延后的!
“是!可要现在开始研制生产?”
林伍简单的翻阅了图纸后,开口询问。
看图纸上面的内容,与汽车区别不大,动力原理都是一样的,只稍稍改变其外形即可!
“可以,分别建三个工厂,培训工匠,同时开工!”
既然蒸汽机没问题,赵寅便开始了大手笔。
“工厂倒是没问题,但工匠却是个难题……!”
林伍皱着眉头,有些为难。
现在长安城俨然已经成了工业大城,不少外地百姓都来此工作,但即便是这样,工匠还是远远不够!
“又缺人手了?”
赵寅似乎有些意外。
朝廷一直在开设学校,招收学员,技校也在不断扩张,现在竟然还缺人?
“没错,随着各个工厂的建设,每个工厂都缺人,若是再来个三五万人还差不多!”
林伍简单的估算了一下。
“唉……!大唐的人口还是少啊!”
对此,赵寅无奈的叹了口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后世的人口倒是很多,但各大工厂也都一直在招人,好像这一直都是个死结,人手永远都不够用似的!
“如果想要再建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工人的问题,不然这厂就算建起来也没用!”
建上也要花费不少,如果没有工人,前期的投资就等于打水漂。
“铁路沿线有没有贴招工启事?”
百姓不愿意到异地工作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交通的不便利,但铁路沿线的百姓回家倒是挺方便的,或许能招到不少人。
“早就招过了,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来工作!”
林伍的态度还是不乐观。
“好吧,我再想想其它办法!”
赵寅开始沉吟起来。
现如今大唐的百姓都是家中有粮,兜里有钱的状态,根本没人愿意背井离乡去工作!
“或许这件事还得找陛下才行!”
半晌过后,赵寅开口说道。
“为何?”
林伍以为他会在报纸上刊登招工启事,以驸马在民间的威望,估计不少人都会来应征。
“长安城的工厂不少,需要的人数也很大,还是陛下出面比较合适!”
“好,那我下午便去找陛下!”
林伍也没再多问,反正依照驸马的话做就肯定没问题。
……
林伍的动作很快,赵寅走后他便来到了皇宫,向李二阐明此事。
“什么?长安又没工匠了吗?”
与赵寅一样,李二也感到十分奇怪。
“没错,工厂越建越多,对工匠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尤其是那种熟练的工匠,更是难找!”
林伍将现在的情况简单的讲述了一遍。
“那朕便下旨,令个地方官府宣传一下招工的事情,想必会有所缓解!”
李二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即点了点头。
“长安现在需要至少三到五万人!”
“什么?竟然这么多?”
李二原本以为有个几千人也就够了,所以便一口应了下来,没想到竟然缺口这么大。
如此一来就需要商议一番再做决定了!
大唐现在人口并不多,若是调走这几万人,不知会不会对农业有所影响!
“传赵国公、卫国公、卢国公……到御书房议事!”
李二朝身后的王德挥了挥手。
“是!”
王德点了点头,小跑着出了御书房。
大约半个时辰后,所有人齐聚御书房。
“臣等见过陛下!”
众人施了一礼后,李二摆摆手,进入了正题。
“这次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件急事要找你们商议!”
李二略微沉吟片刻后,继续说道:“由于现在工业发展的太快,长安城内的工匠人手明显不足,必须赶紧从外地招人过来,你们有何意见?”
“回陛下,大唐现在已经免除了农业税,工商业必须大力发展,缺人手在各地征调也就是了!”
长孙无忌率先拱手回答。
“朕也正有此意,但林爱卿说这次人口缺了大概三五万,若是这么大一批人调到长安,会不会对当地有所影响?”
他的意见与李二不谋而合,李二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臣认为没什么影响,大唐郡县颇多,现在有了内燃拖拉机,效率又增加了好几倍,这样一来就解放了不少劳动力,只要合力抽调,根本不会影响大唐的根基!”
戴胄拱手禀奏。
“其它爱卿的意见呢?”
李二满意的点点头,又看向其它老货。
“臣附议!”
“臣附议!”
众老货纷纷点头。
看李二这样子就是对此事志在必得,他们又何必阻拦?
况且就像戴胄说的,只要合理抽调,根本不会出乱子!
“好,那此事就交给戴爱卿了!”
李二大手一挥,当即拍板。
第九百零六章 想办法
林伍得到消息后,立马来到了驸马府。
“驸马爷,好消息,陛下已经召集众大臣商议了,最终决定下旨招工,估计肯快就会有工匠到达长安了!”
“嗯,但愿会有效果!”
对此,赵寅倒不是很乐观,毕竟大唐百姓都是不愿意离乡的,即便是李二下旨也没用,毕竟招工是自愿的,不是强制性。
“工厂还是照样建立,至于工人以后再说!”
“驸马放心,下官回去后就开始安排人手!”
林伍高兴的离开了。
自从赵寅发明了电报之后,李二颁布圣旨也不必一道道的派人去送了,直接发电报即可,消息瞬息即达,官府在收到圣旨后也是极力去办,并且还能将每天的数据传回大唐,比之前不知道方便了多少倍!
几天之后,戴胄拿了一张纸来到御书房找到李二。
“陛下,这是各地传回来的数据,招工好像进行的不太顺利!”
“怎么……?”
李二略微一愣,随即说道:“可是有官府不配合?”
除了这个,他还真是想不到其它理由。
“不,臣已经派人到各地去抽查,发现各地官府做的都很到位,是百姓并不愿意外出务工!”
戴胄眉头紧蹙,无奈的说道。
李二也翻看了各地的数据,越是偏远地区,越是没人报名。
“这是为何啊?”
李二不明所以。
长安城内的薪俸给的已经很高了,不应该出现这种状况才对。
“百姓们现在衣食无忧,根本不想离开家乡,所以就导致了招工困难!”
“现在所招的工匠,共有多少人?”
“大概八千左右!”
“距离三五万还差的远啊……!”
李二也十分无奈,“可有其他办法?”
“老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不如将赵国公等人再叫过来,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别的法子!”
戴胄摇了摇头,两手一摊。
“他们?他们更没招,还不如去找赵寅那小子问问看!”
这么多年李二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有事不明白就问赵寅。
“对啊,老夫怎么将驸马给忘了……?”
说到这,戴胄顿时眼前一亮,恍然大悟般说道:“要不要老臣将驸马叫过来?”
“算了,朕也好几日没动了,正好今天天气不错,咱们一起过去吧!”
李二站起身,抻了一个懒腰,抬腿向门外走去。
“是!”
戴胄则是跟在他的身后,两人一同前往赵寅府上。
见到是陛下过来,薛仁贵也没敢拦,直接将其请进府,并派人通知赵寅。
“不知陛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啊!”
赵寅一进来,就开始扯上了闲篇。
“你小子废话少说,朕今日过来是有事要找你!”
李二毫不客气的做到主位的椅子上,端起下人刚送上来的茶水,喝了一大口。
好像赵寅府上什么都好似的,若是不多喝点就亏了!
“何事?”
赵寅眨巴着眼睛,完全不明白的看着两人。
“你来说吧!”
李二朝戴胄使了个眼色。
这种事情毕竟有些丢脸,堂堂一个大唐皇帝,下道圣旨竟然只招了几千人上来,他实在是不好意思说!
“怎么了?”
赵寅只好将目光转向对面的戴胄。
“这次的招工并不顺利,在官府的极力配合下,最终也只招了八千人!”
戴胄无精打采的说道。
“此事你小子可有什么办法解决?”
工业现在是大唐的根本,李二不可能轻易放弃。
“可以多宣传一下长安的优点,让百姓有来长安的欲望!”
“恐怕没用吧?”
“那就只能对这些工厂进行转移了!”
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同时也是未来的趋势。
“转移工厂?”
这件事李二与戴胄是想都没想过的。
“没错,现在的工厂全都集中在长安城,这样是不行的,应该适当的将一些工厂分布到其它地方!”
赵寅一边说,戴胄一边开始记录。
“其实百姓们也不是不想到长安城工作,要知道,工厂内给的薪俸远远超过了他们每年种地的收入,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过来,就是不想背井离乡,所以,既然他们不愿意来,我们可以将工厂开过去,这样一来想必会有不少百姓愿意进厂务工!”
“没错,这主意真不错!”
李二听后连连拍手叫好。
“可若是工厂转移了,根本不方便管理啊!”
“这个无妨,可以派遣愿意去管理工厂的人才,给他们升职加薪,肯定会有人愿意过去的!”
工厂现在缺的是工匠,对于管理人才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