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从种土豆开始-第5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太子还真是多虑了,如今大唐人才济济,他们退休之后还有年轻一辈顶上来,况且大唐现在已经上了正轨,也没有什么内忧外患,根本不是非谁不可的年代了!”

    赵寅不禁笑了起来。

    “是这样吗?”

    听完他的话后,李承乾也开始思索起来。

    “如果太子不信,就等着看好了,他们退休后,大唐不会有任何变化!”

    赵寅坚信这一点,不然他也不会提出退休的事情。

    这些老货在贞观初年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现在一切都已经稳定下来,他们也该休息休息了!

 第九百一十五章 完工

    退休的事情颁布过后,赵寅难得的安生了一段时间,可没多久赵寅又被叫到了御书房。

    “小婿见过陛下!”

    赵寅来到御书房后,发现李承乾也在,但他并没有向其施礼。

    一来是因为两人私下关系很好,二来两人是算是姻亲关系,况且之前都是李承乾向他施弟子礼,叫他先生的。

    随着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熟,他也就没再让李承乾施礼,所以两人就算是扯平了,见面后免了礼数。

    “行了,坐吧……!”

    李二摆摆手,开口说道:“今日传你小子过来,是有件喜事要告诉你,你猜猜是什么?”

    “哪方面的?”

    李二掌管天下事,没个具体方向,谁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事关铁路!”

    李二的情绪显然很不错。

    “看样是东西方的铁路完工了!”

    赵寅看着父子两人的表情,一次便猜中了。

    “驸马还真是神了!”

    李承乾略微震惊了一下,随后便笑道。

    “你小子是怎么知道的?”

    李二也十分意外,原以为他还要再猜上好一阵呢。

    “这有何难?”

    赵寅眯着眼睛,心中暗自腹诽,‘就你们这两个家伙,一撅尾巴要拉几个粪蛋我都知道’

    大唐境内的铁路刚开工不久,现在能让这父子二人如此高兴的,估计也就是东西方铁路了,所以根本不难猜到。

    “这次修铁路采纳了你的意见,将铁路分段进行施工,又消耗了上百万的奴隶,总算是建成了!”

    李二尤其的高兴,因为这条铁路是在他在位期间建成的功劳自然就算他的。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即便是你付出了一辈子的辛劳,但最终没有完成,别人上来没两天便完成,那这个功劳也算不得你的!

    好在铁路今年完成了,他的功绩就又多了一项!

    “还真是挺快的,以后大唐与西方之间沟通可就方便多了,那些移民的百姓也可以时常回大唐来看看!”

    对此,赵寅也很高兴。

    “在军事方面的益处也很大,西方若是有异族举兵造反,朝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派兵镇压!”

    李承乾身为即将几位的储君,连想法都变的不同,处处为大局着想。

    从前大军若想抵达西方,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若是西方真的有叛乱不能平息,等大唐的军队到达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现在好了,只要十天便可抵达,对于守卫疆土方面确实有着很大的益处。

    “没错!”

    李二也正是因此乐的嘴都合不上。

    “陛下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当然是西方传回来的电报了!”

    李二略显得意的仰着头。

    为了掌控西方,电报机研制出来以后,他立马安排人手过去,以便更快的传递西方的消息。

    “好,回头小婿便在报纸上宣传一番!”

    赵寅高兴的出了皇宫,直奔报社,将要报道的内容告诉记者们,让他们来撰写这篇报道。

    记者们的动作也很快,当天便将稿件写好,安排排版印刷,在第二天的早报上与百姓见面了!

    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发布之后自然引起了百姓的轰动。

    因为大唐不少百姓都买了铁路的股份,铁路建成就意味着他们即将开始赚钱。

    另外还有一些百姓是因为铁路的便利而欢呼,他们当中有不少兄妹留在西方的,这样一来探访亲属可就方便多了!

    最高兴的还要属那些老货,他们在铁路上可是没少投资,于是共同相约来到驸马府。

    “贤侄,铁路建好以后,是不是就可以通车赚钱了?”

    程咬金拨开人群挤到前面,率先开口询问。

    “急什么?铁路回本没那么快!”

    看到老货们全都冲到驸马府,赵寅简直就是一个头两个大。

    “可长安至洛阳段不是很快就盈利了吗?”

    老货们就是尝到了那段火车的甜头,再加上这是一个可传世的家业,这才急着询问。

    “两者区别大了去了,长安与洛阳都是十分繁华的地段,旅客与商客比较多,自然很快就能回本,但西方现在人口较少,还未发展起来,自然是要过几年才能回本!”

    赵寅将两者的却别简单的讲述了一番。

    不过他相信,随着铁路的开通,西方一定会发展起来,到时候便会与长安至洛阳段一样,每日有络绎不绝的旅客来往!

    “那大概要多久?”

    老货们眼巴巴的看着赵寅。

    “具体时间也要看发展情况,大概十年到二十年吧!”

    “哈哈……!我还以为多久呢,不过十几年而已,我这把老骨头还等的起!”

    侯君集开怀大笑起来。

    他们入股铁路,就是打算将其当做传世基业留给子孙的,如果十几年就能回本,已经算是很快了!

    “没错,俺身体还硬朗的很,再活个二十年是没问题!”

    尉迟恭拍着胸脯说道。

    “对,对,对,咱们这次过来可不是问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本的,是来驸马府庆祝一番的!”

    铁路开通,也就意味着即将开始赚钱,这的确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额……!”

    赵寅十分无语,这些老货感情是一起来蹭饭的啊。

    无奈之下,只好让厨子多备些饭菜,留老货们在这用了午饭。

    这条铁路的贯通,让整个大唐都为之疯狂。

    有股份的自然欣喜,哪怕是他们这辈人无法见到效益,但是他们的后辈却能见到,至少也能让子孙们生活无忧。

    没有股份的百姓们自然也是十分的高兴,整条铁路的贯通,让他们来往无比的迅捷,交通的速度急剧提升,成为整个大唐茶余饭后的美谈。

    交通的发达,也意味着那些被大唐征服的土地,将会在近期内被开发,移民的速度将会大大的提升。

    虽然最终的结果,这些老货们早就在当初设计铁路的时候,就知晓了。

    可是现在这条铁路的竣工,依旧让这些老货们大喜过望,整个驸马府成为了他们庆祝之地。

    就连李二在得知驸马府的情况后,也马不停蹄的加入进来。

    并且,对于自己的好女婿一点也不见外,大手一挥:“好酒好菜可劲上,务必让诸位尽兴。”

    以往,这群老货来他这里闹腾,他早就闪人了。

    若是简简单单的吃饭喝酒聊天,他也就认了,奈何这群家伙喝点逼酒后,一个个牛逼的不要不要的,非要拉着他仔细的回忆一番他们当年的英勇。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彼此互相拆台,最终的结果,就算一群老货们,谁也不服气,拳脚相交切磋一番,直到筋疲力尽后,在派人各自送回府中,才算完事。

    今日也不例外,若是不赵寅极力的劝阻李二,恐怕这个老货也跳进去一展身手了。

 第九百一十六章 不知道做什么

    “还是驸马这里爽快,某明天还来!”

    这些老货们或许是憋闷的太久了,直到离开时,还纷纷叫嚷着。

    “随时恭候诸位。”

    赵寅无奈的笑着,可是却没有半点的不满,他们需要宣泄一番。

    岁月不饶人,这样的欢闹,他们还能有几次?

    ……

    又是一年冬,整个长安城都被大雪笼罩。

    寒冷的天气,丝毫没有阻挡住百姓们的火热的心。

    眼看又到一年的年关,整个长安城内喧嚣一片,百姓们纷纷置办着年货,享受这一年的收获。

    学着女婿赵寅一样,做上甩手掌柜的李二,越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虽然没有走遍整个大唐的疆土,但是能够如同寻常百姓一样,游走在长安城内,亲身感受百姓的喜悦,李二是由衷的高兴。

    “瑞雪兆丰年,明年会更好。”

    望着漫天的雪花纷飞,李二由衷的感叹。

    “岳父大人此言差矣,长安城中大多数百姓都在工厂工作,已经不需要再靠种地维持生活了,这场大雪的降临,或许还会让他们厌烦,毕竟这回妨碍他们外出工作。”

    赵寅笑呵呵的说道,如今的长安城早已经成为工业之城,任劳任怨工作一个月的薪俸,甚至要比种地一年的收入还要高。

    试问这样的差距,又会有什么人会选择种地呢?

    “你小子曾说过,农业才是根,现在百姓这样的想法,岂不是要自毁根基?”

    听到他的话后,李二的脸色微变,若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应了那句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哈哈!岳父大人多虑了,长安乃是工业城,其发展要慢慢向其他地方扩散的,长安城始终都会是大唐的核心,至于粮食,临邑与辽东等地有着大量肥沃的土地,完全可以成为大唐的粮食基地,尤其是此时的大唐,地广人稀,根本不需要强制所有人都去种地!”

    看到这个老货一脸担忧之色,赵寅忍不住大笑起来,而后开口为其解惑。

    “呵呵!是这个理!”

    李二一愣,随即明白这小的话,不由笑了起来。

    回想昔日的种种,如同过眼云烟,曾几何时辽东之地还需要他小心提防,如今,那里早已经成为了大唐的疆土。

    更加没有让他想到的是,辽东那恶劣的环境中,土地却是异常的肥沃,让整个大唐粮食的产量,急剧的增加。

    “朕再也不用担心百姓吃不饱了!”

    李二的一张老脸此时如同一朵盛开的菊花。

    历朝历代,每一任国君都会担忧粮食的问题,却从来没有一个像他一样,担心粮食吃不了而变质。

    回想自己刚刚做上皇位的时候,关中大旱,导致田间颗粒无收,大量的粮食掌握在世家门阀的手中,粮价飞涨,就连他这个皇帝都吃不上一口细粮。

    如今,哪怕是那些修建铁路的奴隶们,不但可以吃上米饭,甚至时长还能吃上几顿肉,这样的生活,以前他都是不敢奢望的。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望着眼前的、吃着碗里的、看着盘里的、吃着盘里的、望着盆里的、吃着盆里的,惦记锅里的,总之,按照现在的发展,大唐的未来,不可估量,畜牧业现在也是刚刚开始,一旦发展起来后,那些吃不了的粮食,将会用来饲养家畜,今后百姓想要吃肉,随时都能够买到自己想吃的东西。”

    听到这个老货竟然担心这个,赵寅更加的无语了,这老货还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瞎操心。

    “呵呵!这话朕相信,朕也希望,百姓们天天能够吃到肉。”

    李二并没有因为赵寅说用粮食喂养家畜而生气,反而对未来充满的憧憬。

    “这个一定会成为现实。”

    对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