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昆明大捷虽然鼓舞士气,但晋王觉得就这么继续拖下去,拖上个一年半载等到东虏恢复元气重新杀回来,我们还能守住吗?”

    朱由榔的一番质问让李定国陷入了沉默。

    不得不说,这次明军能够守住昆明,固然有天子那一批新式泰西火器的原因,但东虏轻敌冒进,不带任何火炮、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就攻打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如果让东虏这些精锐成功返回贵州和洪承畴汇合,休整几个月后带着火炮、攻城器械杀回来。那时困守昆明的明军将凶多吉少。

    “陛下是想消耗东虏精锐?”

    李定国试探问道。

    朱由榔点了点头:“晋王应该知道,东虏的精锐乃是八旗。再就是吴三桂这种叛臣麾下本家兵精锐。至于绿营兵,不过是一些马前卒炮灰而已。”

    “陛下所言极是,这些东虏精锐人数有限,杀一个少一个。”

    李定国顺着皇帝的话头说道。

    “所以,朕不能让这些东虏精锐活着回到贵州跟洪贼汇合。”

    朱由榔面色一寒道:“所以,朕此次必须御驾亲征。只要朕在,将士们必定士气大振,战力大增。这一仗事关我大明国运,必须大胜!”

    天子如此乾纲独断,李定国一时有些不适应。

    但仔细一想这也是好事情。

    只是他还是觉得御驾亲征有些太冒险了。

    见李定国还要劝阻,朱由榔把双手向下压了压道:“朕意已决,晋王便不要再劝谏了。”

    “臣领旨。”

    见天子如此坚持,李定国不好再犯颜直谏,抱拳领命道。

    “朕的枪炮已经饥渴难耐了,这次就叫东虏好好尝尝新式泰西火器的滋味!”

    守城战中,野战炮尤其是德莱塞步枪发挥的威力有限,这次朱由榔想看看在野战中这些大杀器的威力。

    “朕还听说晋王手中有一队象兵?”

    朱由榔忽然想起一事遂开口问道。

    “是大明的象兵。”

    李定国头冒冷汗,连忙更正道。

    “嗯,朕这次便让东虏尝尝象兵的威力!”

    象兵是缅甸、云南等地的特有兵种,明军手中的象兵虽然数量不多但威慑力巨大,朱由榔决定给吴三桂一个“惊喜”。

 第二十一掌 天降象兵

    天刚蒙蒙亮,孙元富便打着哈欠起身。

    十分不情愿的走出营帐,他十分熟练的解开裤腰带放水。

    憋了一宿倾泻一通后,孙元富舒服了,美滋滋的将裤带系好,他把手指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嗯真香。

    他下意识的想要整理散落的头发,毕竟睡了一夜头发会乱的不成样子。

    可当他摸上去的时候却发现头顶已经是光秃秃的一片,只剩下一条金钱鼠尾,不由得尴尬一笑。

    是啊,几个月前他已经跟着陈将军降清,连带着剃发易服,成为了一名绿营兵。

    剃发乃是新朝之雅政,是必须得遵从的。

    有道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孙元富自然认为脑袋比头发重要的多,故而毫不犹豫的剃掉了跟了他二十多年的头发。

    不得不说剃发后脑袋上舒爽多了,也不容易头皮痒,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把头发看的那么重。

    还整出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鬼话。

    呸!连脑袋都没了,留着头发有什么用?

    思来想去,还是这八斤半最实在。

    孙元富是一名伙兵。

    所谓伙兵就是专门在军中做饭的。

    虽然军饷不如战兵给的多,但胜在安全啊。

    孙元富别的志向没有,就想好好活着。

    在这乱世,人命不如狗,说不定哪天就脑袋搬家了。

    在军中更是危险不不已,当战兵一个月拿一两银子有个屁用,说不定哪天就一命呜呼了,有钱赚没命花!

    倒是做伙兵安逸自在,不但吃的嘴流油,还没有任何危险。

    送死战兵去,他只要负责在后面摇旗呐喊就是了。

    前些时日清军大举围攻昆明,他自然也跟着去了。

    本以为这是一场一边倒的完胜,谁曾想明军竟然做起困兽之斗,甚至战胜了清军。

    这大大出乎了孙元富的意料。

    征南将军赵布泰据说还被明军乱炮炸死。

    不过清军阵营里严禁提及此事,捉到直接按照散步谣言军法论处。

    但越是如此,孙元富越觉得征南将军被炸死了。

    所谓无风不起浪,既然有消息传出,就证明一定有问题。

    这一仗清军损失惨重,光是绿营军就死伤两万多,八旗军据说也死了两千人。

    这可都是清军精锐中的精锐啊。

    这一仗直接把清军打散了,大伙儿四散逃命,唯恐跑的慢了被追击的明军赶上割了脑袋。

    好在平西大将军吴三桂活了下来,一路收拢溃兵,往贵州方向靠近。

    如今虽然他们还在云南,但却没有再次向昆明发起进攻的念头。

    据说平西大将军已经给洪经略写了信,不日贵州的援军就会往云南进发。

    只要援军一到,便是明军的死期。

    要说孙元富对洪承畴还是颇为佩服的。

    不论是仕明还是仕清都能混的风生水起,甚至一度做到了湖广、广西、广东、贵州、云南五省经略。

    当然,封洪承畴这个官职的时候一大半地盘还不在清廷手中。但这并不重要,现在贵州不就姓清了吗?云南也在早晚的事!也就是过程稍微曲折了点。

    如今明廷只有云南、四川两地,还能翻天不成?

    四川虽说有着天府之国的美称,但那也要看跟谁比。

    跟云南贵州比四川是天府之国,跟江南之地比呢?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吧。

    诸葛老匹夫当年不也喊着北伐吗,北伐了那么多次折腾出什么结果没?

    双方家底就不在一个层级,光是靠着江南赋税,清廷就能把明廷压死。

    除非神仙下凡,不然啊这盘翻不了。

    孙元富越想越觉得自己当初剃发降清的举动十分英明。

    趁着明军还在负隅顽抗,他先投诚混个资历。

    等到明廷覆灭再归降,那待遇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孙元富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角便前去埋锅造饭。

    行军打仗讲究的是个效率,故而在吃饭上自然不能像在家中那样讲究。

    不过孙元富却是有着一手好厨艺,尽可能的把有限的食材做的美味可口,士兵们都喜欢吃他做的饭。

    埋锅生火,孙元富熟练的操作着。

    他一边哼着小曲一边熟练的将干柴送将进去。

    听着噼啪噼啪的响声,孙元富十分快意。

    “嘿嘿,干啥都是图的这口饭。便是皇帝老子也不能例外。”

    孙元富砸吧砸吧嘴,一屁股坐在地上等水烧开。

    正当他百无聊赖之时,突然听到一阵低沉的响声。

    嗯?

    起初孙元富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这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便是聋子都能听出是有大军经过。

    难道是洪经略的援军到了?

    这不应该啊。

    平西大将军的信送出没多久,从时间来看洪经略不应该这么快派援军来。

    若不是援军,那

    嘶!该不会是明军吧?

    孙元富生出这个想法后冷汗直流,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一时吓得两腿发软。

    虽说明军获得昆明大捷,但那是背靠昆明坚城的情况下。

    双方野战实力根本就不沾边啊,他们怎么敢出城主动进攻的?

    他一时想不明白,当然这种时候也不需要去想。

    孙元富二话不说起身拔腿便跑。

    在军中做事有两样技能需要具备。

    其一是眼睛尖,其二是跑的快。

    孙元富这两项技能都是顶级。

    见状不妙他果断跑路,没有一丝犹豫。

    清军驻扎的营地紧挨着一片灌木丛,孙元富撒开丫子一路狂奔,直接冲到了灌木从中。

    进入到树林中他已经是筋疲力尽,一屁股瘫倒在地气喘吁吁的靠在一颗树上。

    这贼杀的明军,端是让人连个饭都吃不上!

    所幸现在已经安全了,孙元富可以静静的观潮双方交战的过程。

    若是清军占优他就偷摸摸的跑回去。

    若是明军占优他就在林中避一避风头。

    过了片刻,孙元富等来的不是明军骑兵而是一队象兵,浩浩荡荡裹挟雷霆万钧之势。

    孙元富倒是听说过象兵,但却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一时直是傻了。

    看这数量,得有几百头大象吧?

    妈呀,明军是从哪里搞到这么多大象的?

 第二十二章 象兵的威力

    巨象群冲入清军阵中,瞬间将几十顶帐篷踩翻。

    那些尚在熟睡中的清兵直接被踩成了肉泥,连一声惨呼都来不及发出。

    训练有素的大象丝毫不比马匹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有灵性。

    他们只会遵照命令前行,而不会惊扰同伴。

    这支象兵队是李定国花费颇多心血组建训练的,平常根本不拿出来作战。

    若不是天子下旨亲征,他也不会把压箱底的杀手锏使出来。

    此刻李定国和朱由榔正在距离清军阵营不远处的一座矮土丘上观战。

    相较于肉搏拼杀,一军主帅更需要把控全局,对战场局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陛下,我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已经取得了不小的优势。”

    李定国不是一个贪进冒功之辈,但他此刻也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向天子主动汇报起战况。

    从一名专业统帅的角度看,对敌军造成混乱产生的收益是最大的。

    如今明军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借助混乱的局势扩大优势。

    朱由榔轻点了点头。

    此战的关键是尽可能的消磨清军的有生力量,尤其是八旗精锐。

    自打八旗入关以来,战斗力就直线下降。

    如今能打的八旗士兵数量十分有限,死一个少一个。

    一开始朱由榔还想带队冲杀,在李定国的拼死劝谏下还是作罢了。

    毕竟他是天子,御驾亲征已经是极限,真的上阵杀敌那怕是得成祖朱棣才能做的出。

    而现在朱由榔显然还没有朱棣的威望。

    威望这个东西需要慢慢培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就比如上次昆明大捷后,朱由榔的威望大增。

    此次御驾亲征若是能够大获全胜,他的威望势必又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依晋王之见,吴贼可能组织起反击?”

    虽然前世酷爱读些古代战争的书,但毕竟是纸上谈兵。

    朱由榔现在在拼命学习战场经验,何时该出兵,何时佯攻,何时总攻,何时收兵,个中都是学问。

    而李定国久经战阵,显然是个最好的老师。

    朱由榔丝毫不在乎面子问题,有不懂的地方就问。

    崇祯倒是死要面子,最后生生把自己搞死了。

    要是他当初主动去南京哪怕叫太子去南京监国,大明的形式也不会这么惨。

    “回禀陛下,依臣之见吴贼便是有通天本领也不可能做到反击了。”

    李定国顿了顿道:“东虏昆明战败后,吴贼之所以能够收拢溃兵是在于他还有一定的实力。溃兵们看到旗子会本能的往那个方向靠拢。哪怕他们原本是赵贼的部下。”

    李定国观察了一下皇帝的表情,见猜不出喜恶来,继续道:“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