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现在好了,至少不会再为饭菜发愁。

    当然军营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就是规矩。

    外出要报备,洗澡吃饭都要听统一指挥。

    就连上厕所都要打报告。

    说起上厕所,二人一开始很不适应。

    码头上做工的力棒一般都是随便找个土旮旯或者墙角解决,而在军营里有专门的厕所,必须在厕所里解决。

    军营里人多,有时需要排队急得魏小九和郑大力直冒冷汗。

    以至于两人养成了一大早就去方便的习惯,这样至少不会闹出太过尴尬的事情。

    而洗澡也是一个二人一开始不能接受的事情。

    在码头的时候他们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洗一次澡。洗澡的方式也很简单,跳进河里游个泳就算洗了。

    而在军营里对洗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

    军律严格规定每三天必须洗一次澡。

    军营里有专门的澡堂,洗澡都在澡堂里。

    士兵们两两一组互相搓澡,搓下的泥都能堆成一座小山。

    一开始两人还觉得有些尴尬,等到适应之后却是觉得太舒服了。

    真不知道以前那种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军营十分注重卫生问题,这是二人最直观的感受。

    至于日常训练,二人倒是没有太大的不适应。

    大概是因为他们日常的工作是搬运码头的货物,所以比较能做苦力。

    倒是一些其他新兵叫苦不迭,胳膊酸腿痛,第二天就起不来床。

    但是这种身体的酸胀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失,大部分的新兵都适应了训练量。

    至于那些不能适应的人被军官们当即劝退。

    大明军队不养闲人。

    日常的训练不仅有阵列训练这种基础的训练,还有上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

    郑大力和魏小九对火铳射击训练十分感兴趣。

    哪怕用的只是火绳枪也稀罕的不行,恨不得抱着铳睡觉。

    至于模拟戚家军的多兵种训练也很吸引人,同伴袍泽们彼此之间互相掩护,让人十分激动。

    郑大力和魏小九恰好分到了一组,让他们十分兴奋。

    二人自小玩到大,之后又一起在码头做工,可谓是十分默契。

    在戚家军阵列演练中,二人一个是藤牌手,一个是火铳手,发挥的天衣无缝。

    为此虎贲军总兵赵旭特地嘉奖了他们。

    赵总兵甚至在人前讲了他发迹的故事。

    当初赵总兵也是一个大头兵。

    作为新兵他跟着老兵一点点学一点点摸索,最终做了把总、参将、游击、副将。

    在长沙大战后,天子将赵旭晋升为虎贲军总兵。

    一个小小草根士兵靠着自己的努力最终逆袭成为一军总兵,这实在是太励志了。

    郑大力和魏小九听的热血沸腾。

    乖乖,他们就是和总兵大人一样的草根啊。

    若是总兵大人可以,他们也可以。

    此时此刻,郑大力和魏小九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他们一定要做像总兵大人一样的优秀人物。

    吃过午饭,二人和其他新兵一样前去看文艺队的表演。

    演出的戏目是四明山十三义士。

    这出戏主要讲述的是四明山的百姓在满清推行剃发令的暴政后不甘屈辱揭竿而起的故事。

    主角名叫何守义,是一个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汉子。

    早在永历四年他便跟着十二个好友进入四明山抗清。

    他们慢慢的发展势力,吸纳了不少抗清人士。最盛时四明山明军有两万余人。

    “却说何总兵一人闯入鞑子阵中挥刀便砍。那鞑子被砍掉一臂痛的哇哇乱叫。何总兵毫不理会,抽刀又向另一名鞑子脑袋斩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道白线随之脑袋飞起噗的喷出一道血柱。”

    这番话却是以旁白的形式念出来的。

    紧接着一个身着明光铠的将领在众人簇拥下走了出来。

    新兵们皆是发出欢呼声。

    “何总兵威武!”

    “何总兵霸气!”

    “杀鞑子的好男儿!”

    “杀虏,杀虏!”

    这些新兵原先生活在最底层,没少受到压迫。

    此番看到何守义杀鞑子的戏码却是感同身受,直呼痛快。

    “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

    当“何守义”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新兵们的眼眶湿润了。

    若不是被逼的没有活路,谁愿意去留这丑陋的辫子。

    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他们也是为了活命才留了辫子。

    所以在看到有人站出来抗争的时候,他们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他们虽然做不到成为站出来抗虏的第一人,但跟着先人抗争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也是一个汉家儿郎最起码的坚持。

    “杀虏报国!”

    “杀虏报国!”

    众人纷纷高呼,军营的氛围热烈极了。

    一出戏演完新兵们还停留在戏的情境之中。

    郑大力攥紧拳头道:“我真后悔现在才投军抗虏。鞑子真的都不是人,我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是啊大力哥,咱们都是有种的汉子,可不能做亡国奴。”

    “陛下英明神武,晋王殿下公忠体国,咱们只要跟着陛下和晋王好好干,一定能够驱逐鞑虏,光复大明!”

    “还有国姓爷,还有何总兵!”

    “对有这么多仁人志士,何愁大明不兴!”

    “杀虏报国!”

 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古山东多好汉(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山东登州府,栖霞县锯齿山。

    此山因为形状像锯齿一样而得名。

    山虽然不算太高,但因为地形险峻有不少绿林好汉聚集在此。

    “栖霞把总”于七大马金刀的坐在聚义厅的正首座席上,神情有些严肃。

    就在前不久登州总兵秦明翰找理由抓了一些山贼,都是于七手下的人。

    虽然说这本身名正言顺,但于七心里十分不舒服。

    他和秦明翰不和已久,虽然没有撕破脸但矛盾是世人皆知的。

    秦明翰此番所为就是冲着于七来的。

    于七要是没有一些表示就会被登莱的豪绅巨族笑话死。

    “大当家,这厮真是欺人太甚。若是放在几年前您隐忍不发咱弟兄们什么也不会说。可现在您还有鳌山卫、招虎山等据点可谓是一呼百应。咱们还忍什么啊。”

    陈屠夫愤愤不平的说道。

    “姓秦的仗着自己是旗人就在那作死,我呸!一个汉军旗的真以为自己是鞑子了。”

    于七闭目凝神并没有说什么。

    过了良久太才是长吐出一口气来。

    “寨子里现在有多少人马?”

    “锯齿山有一万两千人,加上鳌山卫、招虎山等地的有三万多人吧一共。”

    陈屠夫想了想道:“兴许还能动员更多。大当家咱们干吧,忍了这么多年被人蹬鼻子上脸,咱要是再不做点什么,以后就会把鞑子挥来喝去了。这种日子我是不会过得。”

    “老陈啊,你跟了我七八年了吧?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鞑子封我这个栖霞把总是想安抚我,我与鞑子虚与委蛇就是为了暗中发展势力。本来想再等等看,可如今看来却是等不了了。”

    于七眼神猛然变得凌厉,振声道:“大丈夫立于世,当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不跟鞑子真刀真枪的干一仗,这辈子我都会后悔。”

    听闻于七真的要出手了,陈屠夫兴奋的挥舞着手臂,朗声道:“大当家威武!大当家威武!”

    聚义厅内一众人等纷纷跟着高呼道。

    于七双手向下压了压,继而说道:“我听说天子打下了湖广,国姓爷拿下了南京、杭州。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猜北边各府县也会跟着起义了。”

    “大当家,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在这山东的地界,在这登莱两府只要您一声令下,绝对是群起响应。”

    陈屠夫这话绝不是拍马屁,于七绝对是登莱最强大的武装势力。

    他们既非官兵也非山贼而是一群有自己地盘的武装势力。

    满清朝廷知道于七这个名字时其已经是尾大不掉了。

    顺治当时急着彻底碾平永历,把各地兵力都抽调去了南边,无暇顾及于七这个山大王便本着安抚的意思封了他一个栖霞把总。

    于七也利用这个机会大肆招兵买马,以锯齿山为总据点,不断向登莱辐射。

    现在他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便是把全部登莱的绿营兵加上也没有他的人多。

    “要想震慑鞑子最好的办法便是找机会斩了他们的狗官,然后控制登州城。”

    于七的思路很清晰。

    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拿下了清廷在登莱的官员,以他的实力很快就能控制这两府。

    “大当家您就吩咐吧,只要您一声令下兄弟们便在所不惜的跟着您干。”

    陈屠夫已经跃跃欲试,兴奋的挥舞着手臂。

    “登州知府张尚贤是个酒囊饭袋,嗜财如命又好女色。我想找个进献礼物的借口进城然后动手。”

    于七顿了顿道:“但是以这个理由进城不可能带太多人手。要想在第一时间控制住局势必须在此之前就安排妥当。”

    稍顿了顿,于七接道:“老陈,这样吧。你之前先带一些弟兄们乔装打扮混入城中。等到我率部进城之后我们再一起动手。”

    陈屠夫想了想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注意。

    一次带太多人进城容易惹人怀疑。

    而分散进城就不会了。

    “行,大当今你放心。我们一定提前埋伏好,只要你进城我们就动手。”

    “若能控制登莱,则可谋算下一步。”

    于七虽然还没有想好具体的计划,但大体是向南和郑成功汇合。

    如果一切顺利可以走陆路。

    若是不顺,还有走海路的可能。

    这也是登莱地区的优势所在。

    对于于七来说这已经是第二次起义了。

    之前他斩杀宁海知州刘文淇一战成名。

    如今他便要拿下登莱威震天下!

    李定国、郑成功能做的他也要做。

    漫漫青史长卷上他定要留下一笔。

    登州府衙内,知府张尚贤趴在床上,两个丫鬟一左一右给他揉肩捶背。

    张尚贤闭着眼睛享受不已。

    啧啧,这滋味真是舒坦啊。

    “知府大人,喜事大喜事啊!”

    张尚贤闻声睁眼去瞧,见师爷李应兆一脸喜色疑惑道:“什么意思?”

    “知府大人,是栖霞把总于七,您寿辰那日他要亲自来赴宴给您送礼。”

    “哦?”

    张尚贤闻言却是吃了一惊。

    别看这于七只是一个把总,他却是登莱这一代最大的地头蛇。

    基本上登莱的大家族都和于七有交往。

    张尚贤要想治理好登州必须和于七处好关系。

    只是于七之前对他态度很冷漠,基本一年也见不上几次。

    现在好了他竟然要主动给自己祝寿。

    于七主动示好的目的是什么,张尚贤并不清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于七是有求于他。

    毕竟张尚贤是一府父母官,手中权力不可谓不大。

    于七兴许是希望张尚贤能够帮他升官吧。

    “这倒算是个好消息。也罢,也就是多添一双碗筷的事情。这件事你着手去安排吧。”

    “只是知府大人,总兵大人和于七似乎不和啊。届时寿宴上会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