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榔也明白制海权的重要性,只是眼下明军其他军队的水师最多能做到内陆河流湖泊的作战,要想进行大规模的海战还是不太行的。这方面朱由榔只能仰仗郑成功了。

    倒是南直隶、浙江南部的一些内陆作战,虎贲军以及各部明军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此刻朱由榔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收复各处失地了。

    全军上下自然也是一片欢欣鼓舞。

    回来了,都回来了啊。

    照着这个速度打下去,用不了一年半载大明就能收复南方失地,和鞑子划江而治。

    稍微休养个一年扩军之后便可以大举北伐。

    仅剩下两省之地大明都能够绝境翻盘,等到了南北对立的时候岂不是更加轻松了?

    李定国、郑成功、夔东诸勋此刻皆是信心满满。

    除此之外,朱由榔倒是有些想去南京了。

    南京毕竟是大明建国时候的国都,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立国之地。

    作为朱家子孙,朱由榔如果能够在孝陵祭拜一番,对于天下仁人志士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激励。

    如果像山东那样的起义情况可以多一些的话,满清的统治基础就会遭到动摇,到了那时明军就有更长的时间休养生息,恢复战斗力。

    这样对于将来的北伐也是极为有益的。

    毕竟经过连番作战,这支主力明军已经十分疲惫了。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休息,迟早是会崩盘的。

    人不是机器,之所以能够连战连捷是因为有这口气在,但朱由榔也不能过于压榨将士们,该有的休息还是得有的。

 第三百六十八章 南下赣江(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南昌战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朱由榔还是低估了明军全歼清军绿营,处死洪承畴的震撼力。

    在拿下九江、南昌等府后,残存江西绿营早已被吓破了胆,跑的跑,散的散明军一路南下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吉安抚、抚州府、建昌府在内的重多府县。

    这也让朱由榔感慨不已。

    他当初力排众议直接攻取南昌,果然是有效果的。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拿下南昌后,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一看风向不对肯定是跑路保命为上。

    这些人都是只能打顺风仗的,一旦落入下风跑的比谁都快。

    如今整个江西只剩下赣州府还负隅顽抗,对此朱由榔当然不会犹豫,大手一挥命大军攻取。

    赣州是江西的南大门,直接和福建广东接壤。

    也就是说不管朱由榔将来想要攻打广东还是福建,赣州都必须攥在手里,其起到的是一个桥头堡的作用。

    赣州与吉安府接壤,赣水穿流而过,孕育了赣州府的一众生灵。

    此时正值汛期,河水的水位涨了不少。

    明军的船只也可以沿着赣水一路向南,省却了许多运送粮草辎重的烦恼。

    一路打胜仗,军队内的氛围自然很不错。

    就连平日里一直不苟言笑的李定国都主动开起了玩笑。

    “临国公,本王听说你们在夔东的时候鞑子经常来攻,可每次都被你们打的灰头土脸落荒而逃。”

    李来亨闻言笑出声:“晋王真是消息灵通啊。不错,鞑子一直看我们不顺眼,隔三差五的就会派兵来围剿。可是夔东多山,地形可谓是易守难攻。鞑子逆流而上又不熟悉地形,肯定是撞得一头包。他们既然来了,本国公自然得好好请他们喝一壶。不然岂不是对不起他们兴师动众?”

    “哈哈哈,妙哉妙哉。”

    李定国赞叹道:“放在一两年前我们还是守势,万万想不到才过了一年时间就已经全面反攻了。这都是陛下的功劳啊。”

    李来亨连忙附和道:“然也,陛下英明神武,领导有方,我们才能将鞑子击的溃不成军。”

    李来亨说这话倒不是全在拍马屁,而是他真的很钦佩天子。

    毕竟天子拧绳的本事一流,这么繁杂的军队都被他拧成了一股绳,大伙儿有劲往一处使,真的是太得劲了。

    “唔,我差点忘了,吉安是文教极盛之地。听说大明的状元有一半都出在了吉安府,不知可有此事?”

    一直欣赏沿江景色的郑成功突然大发感慨道。

    张煌言闻言连忙摇头:“非也,非也,大木这你就是说错了。吉安虽然文教兴盛,但也不可能那么夸张啊。你要说是全江西,还勉强说得过去。不过即便是江西,也未必能够稳稳压过南直隶和浙江。”

    张煌言本身就是浙江宁波人,对浙江的感情自然远非其他地方可比。

    听到郑成功一味吹捧江西吉安,他有些听不下去了。

    “哈哈,这我就不和沧水兄争了。毕竟沧水兄再怎么说也是个举人,本王也就是个国子监监生出身。”

    大明的整个官僚科举体系也是有着一条鄙视链的。

    首先进士肯定是第一级的,举人其次,然后是秀才、监生。

    监生一般都是功臣之后,或者极为优秀的秀才。

    国子监毕业的生员也能做官,但肯定做不到进士出身那种高度。

    只可惜张煌言和郑成功二人一个举人,一个监生都没能在科举上多有建树,毕竟那时候天下已经大乱。

    二人毫不犹豫的投笔从戎,用一双当时还有些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匡扶大明的责任。

    忆往昔,这些碎片化的东西涌上心头,颇是让人感慨。

    “二十来岁的时候本王总觉得五年即可平虏,可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大明的形势竟然跟东虏南下的时候差不多,甚至还要再差一些。”

    郑成功叹道:“当时我们都还年轻,还有从新来过的机会,现在可不能再犯错了。”

    二人说着说着又说到了如今的局势上。

    张煌言点了点头:“如今虽然我军气势如虹,但其实靠的是一口气。一直胜哪怕是惨胜这口气就能续着,但只要输一场这口气泄了再想提起来就难了。”

    “所以本王十分想来江西和陛下合兵,因为只有尽早的寻求决战才能提振士气。我们现在没有时间训练,只能以战代练,鞑子不跟我们战斗,我们便主动找他们战。”

    “沧水兄,你说如果现在鞑子派遣全部主力南下做亡命一波,我们能够顶得住吗?”

    张煌言闻言皱起眉来。

    这个问题可不是很好回答啊。

    虽然没进一路高歌猛进,就连洪承畴鳌拜也抵挡不了他们的兵锋,但实际上清军一次能够动员的兵力也就是不到二十万。

    这个兵力虽然比明军多,但也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而如果满清动员整个北方,几十万的绿营还是能够动员的出来的。加上近十万的满蒙汉八旗,这个兵力可谓是明军的数倍。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应该会打的很吃力。

    这也是为何张煌言建议天子在拿下南方后先休养生息,屯兵练兵的缘由。

    明军实在是太需要时间休养了。

    只有把兵力扩上去,和清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再北伐,胜算才大。

    毕竟自南向北打,历史上也只有太祖皇帝朱元璋成功过。

    “打是肯定能打,不过我估计鞑子不会这么冒进。”

    张煌言分析道:“毕竟对他们来说能够划江而治也不是不能接受。如果尽遣主力来攻,万一打不下来甚至是全军覆没,那就恐怕只能退到山海关外了。”

    郑成功点了点头道:“这么说来,鞑子应该是不会动用北边的兵力了。这样也好,光是一个施琅只能搅合搅合,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等我随陛下平定赣江,再折回浙江去取这贼子首级。”

    张煌言看的出来郑成功对施琅怨念很深啊。

    二人之间可谓是深仇大恨不共戴天,再加上舟山变故,可谓是新仇旧恨加到了一起。

    如今施琅还能逍遥法外,不是因为郑成功惧怕他,而是因为郑成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等到一切安定,郑成功腾出手来,便是施琅的末日。

 第三百六十九章 愤怒的顺治(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近来顺治皇帝的心情很差,济席哈那个狗奴才调集了近十万大军竟然连登莱都拿不下来。

    于七这个毛贼加上郑经带来的些许兵马就让济席哈一头的包,久攻之下兵力疲惫,只能退回青州从长计议。

    当济席哈的奏折递到顺治面前时,愤怒的顺治直接将奏折撕的粉碎。

    没用,这个狗奴才真是太没用了。

    若是放在以前,顺治一定会命人把济席哈这个奴才逮拿回京砍了脑袋。

    但现在清廷实在是没人可用了,就连济席哈这种废物也只能勉强用着。

    现在杀了济席哈又能用谁呢?

    至少这厮还是忠心的一条狗,总比用汉人要放心啊。

    相较于南方,山东因为距离京师距离更近,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顺治是无论如何不能忍受登莱控制在明军手中的。

    因为这意味着明军随时可以从登莱浮海攻击天津卫。

    一旦天津卫失守,京师便危在旦夕。

    头疼,顺治只觉得头疼不已。

    怎么多尔衮主政的时候一切都井然有序,该跑马圈地的跑马圈地,该攻城拔寨的攻城拔寨。

    汉人们就像没有脊梁骨的奴才一样个个跪倒在地磕头。

    到了他亲政,一切就都坏起来了呢?

    他不明白,真的不明白啊。

    难道说他的能力比多尔衮差?

    不,顺治不相信。

    这一定只是巧合。

    虽然大清现在的国运不比十年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之残明,大清还是有优势的。

    只要洪承畴能够守住江西,切断明军的联系,等到顺治解决了山东隐患后派兵南下合兵,便能将其一举剪除。

    饭要一口一口吃,绝不能着急,不然非但有可能吃不饱还可能噎住。

    顺治刚想去御花园走走散散心,便有太监将一封加急奏报送到他的面前。

    “主子,这是从南边来的急报。”

    顺治瞅了一眼,十分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道:“且先拿到一边去。”

    “主子,这是江西来的奏报。”

    “江西?”

    顺治眉毛一挑;“南昌来的?”

    “是赣江。”

    赣江?

    顺治大为疑惑。

    他走到墙边,仔细的寻找赣江的位置。

    墙上挂着一面十分巨大的舆图,他先是找到南昌府,随后在南昌附近找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赣江。

    “这赣江在何处啊?”

    “这奴才也不知啊。”

    那太监哭笑不得。顺治问他,他又该问谁。

    顺治无奈,只能自己仔细的找。

    他足足找了一盏茶的时间才算是找到了赣江的位置。

    咋在这么犄角旮旯的位置?

    上书的还是赣江知府刘敏之。

    这厮不过是一个知府,竟然越级上报。

    赣江的情况不应该先报到南昌,再由洪承畴汇总一并报到京师来吗?

    这些个汉人奴才,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顺治感到十分不悦,但还是把奏报打开来看。

    没办法,现在最让他牵挂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江西,另一个就是山东。

    起初顺治还能够较为平和的看,可看到南昌失陷,绿营兵全军覆没洪承畴被杀时,顺治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险些跌倒在地。

    “皇上小心!”

    那太监连忙上前一把扶住顺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