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榔对李定国放心是因为他是穿越者,开有上帝视角。

    他知道李定国就是忠良死节之臣,所以无条件的对其信任。

    但是王皇后不知道啊。

    这就像玩游戏开图,你总不能跟队友直接报点抓人,开明图吧?

    朱由榔要真是这么说了,怕是得把王皇后活活吓死。

    “皇后多心了,朕觉得晋王不会多想的。”

    “希望如此吧。”

    王皇后有些疲惫的靠在朱由榔的肩上,柔声道:“臣妾等着陛下收复两京中兴大明。”

    …

    …

    翌日一早,朱由榔便和王皇后一起乘坐车驾随大军出发。

    大军紧赶慢赶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建昌城。

    先一步抵达建昌的冯双礼率部出城迎接。

    迎驾众人中既有冯双礼的心腹,亦有建昌当地的官员。

    许多人甚至都没有见过朱由榔,御驾抵达时虽然跪倒在地还是偷偷抬起头瞄上一眼。

    嗯?皇帝陛下果然是贵人之相啊,听说皇后娘娘也在马车里。可惜看不到啊…

    朱由榔当然不知道建昌官员有这么多的想法。

    进入城中后他便和王皇后到临时行宫住下。

    他不会在建昌做过多停留,接下来还要赶往成都,自然不会在行宫条件上做过于苛刻的要求。

    事实上建昌行宫的条件已经比朱由榔想的要好的多了,足以见得冯双礼确实有心了。

    经过冯双礼的汇报朱由榔了解到建昌的粮食储备确实很充足,甚至比朱由榔想象的要多的多。

    这些粮食足够大军几个月使用。

    看来屯田练兵的作用还是体现出来了啊。

    朱由榔决定先歇息一晚,明日再和李定国商议行军事宜。

    可就在朱由榔更衣准备就寝时,内侍韩淼急报,晋王李定国、庆阳王冯双礼请求陛见。

    朱由榔不禁大为疑惑,这么晚了这二人怎么一道进宫来了?

    不管怎么说人还是要见的。

    朱由榔当即下旨,命二人觐见。

    建昌行宫本就不大,很快二人便来到朱由榔寝宫,向天子行礼。

    “这么晚了,不知晋王和庆阳王有何要事?”

    “陛下,臣…臣有负皇恩。”

    冯双礼咬了咬牙道:“臣的部将狄三喜竟然与东虏暗通款曲,企图把陛下亲征重庆的消息透露给洪贼,所幸被臣发现已经制服。”

    朱由榔闻言不禁吃了一惊。

    虽然他知道狄三喜在原本历史中有降清之举,但现在形势与历史上已经大为不同。

    大明已经站稳了脚跟稳扎稳打,一片向好的形势下狄三喜竟然还是选择投靠满清,真的让人难以理解。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已经暗中和满清往来很久了,只是才被冯双礼发现。

    这也能解释为何历史上狄三喜投清后迅速就得到了响应。因为他早就打好基础了啊。

    不过如此看来冯双礼应该是没有降清的念头了,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狄三喜抓起来。

    略略思忖一番朱由榔便理清了头绪,沉声道:“庆阳王抓获奸细,实乃大功一件。何罪之有?”

    他又望向李定国道:“晋王觉得呢?”

    李定国连忙道:“陛下所言极是。”

    他陪冯双礼来入宫觐见就是担心陛下迁怒于冯双礼。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陛下却是没有丝毫怪罪冯双礼的意思。

    这样他就放心了。

    “这个狄三喜…”

    朱由榔沉吟片刻道:“是直接与洪贼联络的?”

    “回禀陛下正是如此。臣在狄三喜住处缴获了一封他刚刚写好准备寄给洪贼的书信。”

    说罢狄三喜取出书信高高举过头顶。

    朱由榔点了点头,韩淼立即走到冯双礼身边取了书信折返回来将书信呈递给朱由榔。

    朱由榔取了书信展开来看,只看了十几个字便不由得皱眉。

    这狄三喜也太没品了,在书信之中对满清谄媚至此,简直读不下去。

    “此獠在昆明之时就暗中给洪贼递送情报?”

    这也好解释为何清军昆明之战落得惨败了,因为狄三喜直接联络的是洪承畴而不是吴三桂啊。

    而那时吴三桂和洪承畴并不在一起。

    洪承畴远在贵州即便接到狄三喜的消息想要通知吴三桂也来不及。

    等到洪承畴把消息送到吴三桂军中,黄花菜都凉了。

    “臣有罪,未能及时发现此贼狼子野心,请陛下治罪!”

    冯双礼以为天子在责怪他失察之罪,连忙主动请罪道。

    …

    …

 第四十一章 将计就计

    朱由榔无奈,这怎么又来了。

    他要是真想治冯双礼的罪早就治了,还需要故作姿态吗?

    冯双礼已经在发现苗头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了,换句话说冯双礼已经做了他能做的一切。

    若是这样朱由榔还怪罪于他实在说不过去。

    那朱由榔不就成了昏君了吗?

    “庆阳王无需多心,朕说了你不但无罪而且有功。此獠若不是庆阳王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朱由榔好生安抚了冯双礼一番,随后话锋一转道:“庆阳王觉得狄三喜该如何处置?”

    这句话让冯双礼本来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该如何处置叛贼还用说吗,这朝廷早有定制。

    陛下这么问该不是在试探他吧?

    “臣以为当对此贼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冯双礼毫不犹豫的说道。

    叛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么回答不会有错。

    朱由榔却是没有立即回应。

    在他看来狄三喜固然罪大恶极,但未必没有可以利用的点。

    一刀把狄三喜杀了固然痛快,但却会错过一个大好机会。

    如今狄三喜虽然已经东窗事发,但洪承畴却不知道。

    如果朝廷继续以狄三喜的名义和洪承畴方面联系,散布一些假消息假情报,或许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朱由榔不是没有想过杀掉狄三喜,找人冒充他代笔。

    但是要想完全模仿一个人的笔迹是很难的。

    洪承畴又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若是被他看出破绽,大好机遇就错过了。

    狄三喜不是不能处死,但在什么时候处死对大明利益最大化,却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见皇帝一言不发,李定国和冯双礼面面相觑,心中直是忐忑极了。

    “朕以为或许可以利用狄三喜起到牵制洪贼的作用。”

    想了良久,朱由榔还是沉声道:“如今我军的重心在攻打重庆上,无论是兵力配比还是粮草供应都是紧着四川方面。贵州方面基本没有涉及,最多是叫水西土司进行一番袭扰。朕担心洪承畴发现情况不对后对重庆方面进行增援。”

    “陛下高瞻远瞩,臣自愧不如。”

    李定国十分合时宜的送上了一记马屁。

    “所以如果能让狄三喜给洪贼写一封信,告诉洪贼我军要主攻贵州,岂不是会取得奇效?”

    朱由榔话音刚落,李定国和冯双礼就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真的是称得上妙计了。

    其实明军是完全有动机攻打贵州的。

    一来贵州是云南的屏障,失去贵州后大明便没了纵深,随时可能面对清军的攻打。这就像失去宁远、锦州的大明随时面临东虏的劫掠,毫无招架之力。

    而清军方面就显得游刃有余,打与不打,什么时候打都由他们来决定。甚至他们可以选择车轮战波波流,活活耗死大明。

    二来贵州产马,水西马名满天下。虽然无法与草原河套马相比,但在西南之地水西马也是十分实用的选择。明军要想养马就必须夺回贵州。

    三是明军在贵州经营多年,基本盘还是比较稳固的。收复贵州带来的利益是足够大的。这比攻下一处新的地盘再重新进行经营来的划算的多。

    而且贵州有太多明军的隐秘,就这么一直被清军攥着,实在是如鲠在喉十分难受。

    至于攻打重庆而不是贵州,是朱由榔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更合适选择,是因为拿下重庆给明军带来的收益更大。

    但还是那句话洪承畴不知道啊。

    尤其是当明军将猛攻贵州的情报从洪承畴的线人狄三喜口中说出时,就更显得真实无比,洪承畴不会轻易怀疑。

    内外夹攻,怎么看都很可怕。

    洪承畴怎么可能一点也不动容?

    洪承畴虽然精明,但也会犯错,只要朱由榔给的信息具有足够欺骗性。

    只要能够争取到一个月的时间,朱由榔便有信心一举拿下重庆。

    信息差便是其中的关键。

    李定国和冯双礼都是统兵多年的老将,自然清楚其中的道道。

    他们纷纷称赞朱由榔的计谋,这次却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拍马屁。

    至于狄三喜如今被攥在手中,能说什么完全看朱由榔的意思。

    即便为了苟活哪怕一日,也一定竭尽全力争取,尽其所能配合朱由榔来演戏。

    只是算算时间这封信得快些送出去了,不然洪承畴只要推算下时间,就会发觉和水西土司内外夹攻的时机不太对的上。

    “这件事朕就交给庆阳王去做了,一定要确保洪贼收到书信。”

    “臣遵旨。”

    冯双礼连忙领旨。

    陛下如此信任他,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到他手上,他一定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

    “陛下臣还有一事请奏。”

    李定国抱拳奏道。

    “晋王但说无妨。”

    “都府方面臣担心…”

    李定国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朱由榔知道是什么意思。

    总兵刘耀和副将杨有才都是老川军出身,对李定国等人是一定有成见的。

    川人性情刚烈,对曾经的西军不说血海深仇也一定不会那么轻易的抹平记忆。

    之前在禄马驿时朱由榔就见到了这一苗头,所幸被他和李定国联手压了下去。

    可到了成都如果双方起了矛盾,风波可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

    毕竟成都好歹也是有一万多兵马的,真要是双方情绪失控发生点械斗后果不堪设想。

    李定国的担忧不无道理。

    要不要提前给刘耀打打预防针?

    朱由榔暗暗思忖。

    “这件事朕会好好考虑的,晋王无需担心。”

    “臣谢过陛下。”

    “朕也有些乏了,今日便先到这吧。”

    “臣告退。”

    “臣也告退。”

    李定国与冯双礼识趣的告退。

    二人走后朱由榔不由得摇头苦笑。

    南明这盘棋是当真不好下啊。

    内忧外患,随时可能崩盘。

    却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朱由榔要想活下去,要想大明百姓有尊严的活下去,不成为满清的奴才,就只能绷紧神经,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虽千万人吾往矣,朱由榔必须承担起责任。

    …

    …

 第四十二章 锦官城

    明军大军在建昌稍作休整,补齐粮草后便继续向成都方向行进。

    一连行军数日,明军几乎都是全速行进丝毫没有拖沓。

    朱由榔这副身子虽然养尊处优,倒也没有拖后腿。

    毕竟早一日抵达成都,朱由榔的计划便早一步实现。

    距离成都越近,村寨里的百姓便越多。

    大抵能够看到一些蜀中全盛时的影子。

    只是这些结寨自保的村民对大军很是警惕,似乎苗头稍有不对就要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