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郎廷佐亲手提拔的下属,刘永芳十分的担忧,追问道:“朗总督怎么样了?究竟发生了什么?施将军你快说啊。”

    施琅早就料到刘永芳会这么激动,不疾不徐的说道:“刘将军稍安勿躁。此事说来话长,且容施某慢慢说。”

    施琅咽了一口吐沫? 继而接道:“这事情还得从叛将苗方霖说起。”

    施琅提到苗方霖? 刘永芳立刻警惕了起来。

    苗方霖是朗总督总督标营的掌兵人? 这件事肯定和朗总督息息相关了。

    “这个苗方霖真是猪狗不如啊。朗总督待他不薄? 可他竟然暗中和明贼暗通款曲,趁着朗总督不备打开城门放明贼入城。”

    施琅作出一副咬牙切齿的表情,配合他的话十分令人信服。

    其实他说的话中半真半假。

    真的是苗方霖确实动了心思想要发动兵变? 投靠明军。

    假的是苗方霖的小动作被郎廷佐尽收眼底,提前镇压了。

    台州城并没有因为苗方霖而告破。

    施琅之所以这么说一来是甩锅给苗方霖,二来是让刘永芳死心。

    毕竟台州城已经破了,郎廷佐便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是死路一条。

    像这种级别的清廷大员,一旦被明军抓获就是死路一条。

    区别只是怎么死罢了。

    施琅来之前已经想过,刘永芳是郎廷佐的心腹,如果施琅不能够把责任全部甩干净,刘永芳是肯定会怀疑他的。

    正好有一个苗方霖摆在这里,施琅自然要加以利用,借机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

    “这个狗贼!”

    果不其然,听了施琅一番话,刘永芳气得跳了起来。

    “那朗总督呢,朗总督怎么没有跟施将军一起来?”

    刘永芳显得十分激动,整个脖子都涨得通红。

    “刘总兵且冷静啊。”

    施琅装出一副极为痛苦的样子,叹声道:“朗总督本来要和施某一起突围,谁料却被苗方霖从背后射了一箭跌落马背。叛贼一拥而上将朗总督绑了去,想必此刻已经献给明贼了吧?”

    施琅说着说着挤出一些眼泪,还用袖子去擦了擦。

    刘永芳听到这里险些一口气喘不上来背过气去。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他实在接受不了这个结果。朗总督可是他的大恩人啊,如今他还没有报恩,朗总督怎么能够死呢?

 第四百五十章 浙江大捷(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刘永芳悲痛欲绝,险些背过气去。

    施琅在一旁极力劝阻道:“刘总兵节哀顺变,朗总督壮烈殉国,我们悲痛之余要想着如何替他报仇,完成他的遗志啊。”

    施琅一心想要吞掉这一万多军队,然后率部投靠郎廷佐。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成功说服刘永芳,让刘永芳信任他跟他走。

    在施琅看来要做到这点并不难。

    因为刘永芳实在是太在意郎廷佐了,在意的都有些失去了理智。

    他只要在一旁煽风点火,提出提郎廷佐报仇云云,刘永芳一定会中计。

    果不其然,刘永芳十分愤怒的说道:“施将军,我这便提兵杀到台州去替郎总督报仇。”

    施琅不曾想这个刘永芳竟然是个愣头青,连忙劝道:“万万不可。施某敢问一句,刘总兵现在麾下有多少将士?”

    刘永芳毫不犹豫的答道:“一万总是有的。”

    施琅点了点头道:“这便是了。”

    “刘将军有没有想过,明贼来了多少人?郑成功号称统率十万大军,就算其中有水分,最少也得有个五六万吧?你这一万将士打过去根本撼动不了郑贼,只是去送死啊。”

    “可是刚刚施将军明明说要给朗总督报仇,这跟末将有多少兵马有什么关系?”

    刘永芳显得十分不解。

    “刘总兵,你冷静一下。施某的意思是我们是要给朗总督报仇,但不是现在,要从长计议。”

    施琅为了搞到刘永芳的一万兵马可谓是掏空了心思,他苦口婆心的劝道:“我们现在去台州就是送死。不如转而南下投奔靖南王耿继茂,借助靖南王之手,方有与明贼的一战之力啊。”

    “靖南王?”

    刘永芳瞪圆了眼睛,显得有些不可置信。

    “可是靖南王不是早在江西的时候就和朝廷闹掰了吗?如果他不撤军,洪经略也不会输的那么惨吧?”

    耿继茂在南昌弄得动静实在是太大,搞得人尽皆知,刘永芳想不知道都难。

    “此一时彼一时。”

    施琅吹起牛来连自己都怕。

    “刘总兵可知道为何靖南王和洪经略闹翻了?”

    “为何?”

    “是因为洪经略睡了靖南王看上的一个歌姬。”

    施琅吞了吞口水,有滋有味的描述道:“那个歌姬是南昌城里十分有名的一个美人,起初是被靖南王看上了,可是洪经略却横刀夺爱把这个歌姬给抢走了。靖南王平白被洪经略摆了一道,如何能忍,这才发狠率部撤离。”

    施琅慨叹道:“这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啊。”

    刘永芳听得直起鸡皮疙瘩。

    “不能吧,这洪经略都有七十岁了吧,还能睡女人?”

    施琅嘿嘿一笑道:“这说明洪经略老当益壮啊。不管怎样,靖南王率部离开是因为洪经略个人的关系。如今洪经略已死,靖南王自然没有理由还揪着这件事不放。我们若率部去投,靖南王一定会很高兴。将来未必没有机会北上替郎总督报仇啊。”

    施琅一直很注重强调替郎廷佐报仇。

    因为他十分清楚刘永芳是郎廷佐养的一条十分忠心的狗。

    要想劝说刘永芳跟他走,就必须反复强调此事,让刘永芳觉得替郎廷佐报仇有希望。

    至于他们真的到了福建以后,该怎么做事就由不得刘永芳了。

    “施将军,你让我再好好想想。”

    刘永芳显得有些犹豫,并没有想好下一步的打算。

    在温州继续驻守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明军既然已经拿下了台州,下一步肯定会来攻打温州。

    靠着一万兵力守住温州?怎么看也不现实。

    只是跟着施琅入闽投靠耿继茂?

    这似乎也是在赌啊。

    施琅虽然说得天花乱坠,可落到实际的几乎没有。

    刘永芳觉得耿继茂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若真的前去投奔很可能被吞的渣子都不剩。

    可是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温州的西边是处州府,可是处州的西边就是江西了。

    如今江西可是在明军手中,也就是说处州被拿下也就是时间问题。

    举目四望,除了浮海出逃似乎只有入闽投靠耿继茂。

    也难怪施琅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耿继茂的身上,是实在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啊。

    思忖了良久,刘永芳方是长叹了一声道:“罢了,刘某便听施将军的。”

    施琅闻言大喜。

    “好,刘总兵真是一个痛快人。事不宜迟,我们还是点齐人马立即南下吧。”

    却说郑成功拿下台州后,立即派兵攻打金华、衢州二府。

    这些地方的清军得知明军来袭立刻望风而逃,四散如老鼠。

    明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二府后继而南下处州、温州。

    这两府的情况也差不多,清兵们跑的连一丝踪影都看不到。

    可以看出,郎廷佐的死对于浙江清军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没有了主心骨,这些清兵都不想再替清廷卖命,优先保住小命要紧。

    郑成功很快控制了整个浙江,第一时间向天子写了捷报。

    身在南京紫禁城的朱由榔收到郑成功的奏报后大喜。

    浙江可谓是东南沿海中极为富庶的一个省份。

    拿下浙江对于大明来说意义重大。

    现在朱由榔终于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淮安、扬州、松江、苏州一代的清军了。

    其实清军这种分地驻防的模式给了朱由榔和明军很多机会。

    如果从一开始清军就集结个几十万大军围攻明军,说不定朱由榔和明军早就凉了。

    人数上的绝对劣势可不是一些火器装备就能挽回的。

    但是清军或者说洪承畴并没有这么做。

    归根到底,还是洪承畴太过大意轻敌了吧。

    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清军已经一统天下,洪承畴觉得便是一两场失利也无伤大雅,最终获胜的还会是清军。

    却不知朱由榔率领下的明军已经是破釜沉舟,通过不断的滚雪球扩大了优势,最终让洪承畴不得不选择集结兵力板命。

    但是那时候已经晚了,江西清军二十余万,明军的绝对兵力并不比清军少多少。

    所以在那场奠定胜局的大战后,朱由榔实际上已经掌控了江南大势。接下来不过是一步步的光复失地罢了。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天子再亲征(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朱由榔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文安之。

    作为朱由榔最信任的臣子,文安之从一开始就被朱由榔委以重任。

    现在虽然局面对大明越来越有利,朱由榔还是没有忘记文安之当初为大明做过的那些事。

    当然,朱由榔召集文安之入宫不光是要和他分享喜悦之情,还要嘱咐文安之一些细节。

    因为朱由榔再次决定御驾亲征!

    如今的南直隶基本以应天府为界。

    应天府以西部分尽在明军掌控之中,应天府以东尚是清军的地盘。

    淮安、扬州、常州、苏州、松江五府之地,可以说是南直隶除了南京之外最繁华的所在。

    只要这五府在清军手中一日,朱由榔便睡不踏实。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把这五府收复,这样明军便能赢得十分难得的休整时间。

    朱由榔之所以决定御驾亲征除了和他有些手痒想要亲临战阵以外,还有一个考量就是让太子尽快的进入到监国的身份中。

    在成都监国和在南京监国所承受的压力和需要处理的政务量是完全不同的,之前朱由榔敲打了太子一番,为的也是太子好。

    但他担心太子少年心性一时承受不来这么大的打击,思来想去还是准备专门营造出一个机会让太子来证明自己。

    如果太子在南京监国期间能够把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那么不管是对朱由榔还是对群臣都是一个交代。

    对此,文安之自然是懂得。

    作为太子的老师,文安之从一开始就在竭尽所能的维护太子的利益。为此不惜和朱由榔起了争执。

    如今看到天子变着法的给太子机会,文安之感到很欣慰。

    父慈子孝,这才是天家该有的样子啊。

    “陛下请放心,只要有老臣在,就不会让南京出任何问题!”

    文安之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保证道。

    对文安之朱由榔自然是很信任的。他之所以迟迟不允准文安之请辞的请求,就是希望文安之能够再带个几年新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许多局面三四十岁的人应付不来,但对文安之这种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来说却是手到擒来。

    如今的大明形势一片向好,但还是很有隐患的。

    如果文安之能够把这些隐患处理好,完成一个过渡,等到了张煌言等人接手,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

    “别的事情朕都放心,唯独是灾民一事上文阁老怕是要多费些心思。”

    朱由榔侃侃而谈道:“朕听说来南京的灾民越来越多,粮食上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