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臣去安排。”

    文安之见天子如此关心军务,心情自然大好。

    这几日他饭量见长,容光焕发,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

    虽然他对延平郡王多少有些成见,但大伙儿都是为了大明好。

    延平郡王也好,晋王也罢。

    只要能够襄助天子匡扶大明,便是有功之臣。

    至于张煌言,文安之一直是很欣赏的。

    或许将来,可以推荐他入阁?

    虽然张煌言曾经拥戴过鲁王朱以海任监国,但毕竟没有上帝号。

    在这点上是和绍武帝有本质区别的。

    所以陛下应该不会记恨张煌言的这一过往吧?

 第四十九章 水师与战壕

    朱由榔抵达奉节后第一时间听取了文安之对于重庆方面搜集到的情报。

    如今重庆方面清军最高指挥是巡抚高民瞻。

    此人乃是总督李国英的心腹,李国英升职后便推荐高民瞻接任巡抚。

    清廷方面本着稳定的想法便接受了李国英的推荐,授予高民瞻巡抚之职。

    实际上,清军对于四川的控制极为有限,基本集中在重庆一代。

    高民瞻这个四川巡抚,说是重庆巡抚还差不多。

    但就是这么一座重庆城,高民瞻都守不好,要不是李国英力挺,他的巡抚官职早就被清廷剥夺了。

    永历十二年,文安之联络夔东十三家进攻重庆。

    高民瞻得知消息后吓得差点弃城逃跑,最终还是总兵王明德一再劝说他才勉强答应坚守。

    要不是谭弘、谭诣叛变杀害谭文,重庆城头如今已经挂了明旗了。

    这种贪生怕死之辈也能做到清廷巡抚,足以见得清廷方面也没有太多的人才。

    山中无老虎,猴子充大王罢了。

    按照文安之的说法,如今重庆城中大概有三万人,其中两万人是高民瞻麾下的绿营兵。

    剩下一万人是二潭带来的原川东明军。

    也就是说重庆方面的守军总共只有三万人,分为重夔镇总兵程廷俊、建昌镇总兵王明德以及二潭统辖。

    这比朱由榔想象中的还要少。原本他以为清军在整合了二潭的兵力之后怎么也得有五万人。

    这么看来进攻重庆的计划胜算又增长了几分。

    重庆地理位置极为特殊,为嘉陵江、长江交汇之地。

    要攻打重庆,自然得有水师。不然即便拿下重庆,不能截断航道,清军也能及时乘船顺江撤走。

    这是朱由榔不能接受的。

    夔东十三家好说,他们都驻扎在长江沿线手中有不少竹筏以及小舟。

    可别小看这些小舟和竹筏。

    在海上福船、广船那样的大船或许很犀利,但在内陆江河上这种小舟往往能够发挥出奇效。

    便是把郑成功的无敌水师调到重庆来,也未必有十三家的小舟、竹筏好用。

    可惜如今奉节方面的船只都被二潭带走,当做送给新主子的见面礼。虽然文安之已经命人加紧赶制,但即便是制造竹筏也是需要时间的。

    利用这段时间朱由榔正好可以跟文安之研究一下进攻重庆的具体策略。

    毫无疑问攻城必须得依靠火炮这样的大杀器。

    文安之他们上次久攻重庆不下就是吃了手中没有火炮的亏。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当时南明已经穷的裤裆掏钱了,君臣上下急的干瞪眼,哪里还能变戏法的整出些火炮给文安之用?

    即便有,就红夷大炮的重量,靠水运都难以运到重庆城下!

    不过自打朱由榔来到大明后,一切就都不同了。

    他手中有不少普鲁士火炮,其中不少乃是轻型野战炮,运输极为方面。

    这次行军朱由榔便命人带来了几十门。

    这些火炮或许无法直接轰倒城墙,但瞄着城门、垛口、城楼等软肋轰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朱由榔手中的火炮基本都是前装滑膛炮,以六磅炮居多,还有一部分十二磅炮。

    六磅炮和十二磅炮的外形极为接近,因为较为轻便能够灵活在战场上运用,其在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期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朱由榔手中的六磅炮、十二磅炮既有实心弹也有榴弹,配比可谓十分完美。

    唯一的问题是昆明守卫战后这些火炮的弹药只剩下了一小半,满打满算也就是够拿下重庆的。

    打完之后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补给的。

    反倒是燧发枪和针击枪因为在昆明守卫战中使用较少,还有较为充足的弹药。

    朱由榔这次行军也带上了刚刚招募的新军。

    其目的自然是要让这些新兵见见血尽快的成长。

    他的枪炮基本都配备在了新军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新兵门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枪炮的使用。

    总体来说火器的使用要比冷兵器简单的多。

    训练一个出色的弓箭手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

    而训练一个火铳手,几个月的时间足以。

    相较于火绳枪繁琐的使用步骤,燧发枪、针击枪在使用方式上已经大大简化,学习起来更没有什么难度。

    至于前装线膛炮就更简单了,简直是新兵的福音。

    当然重庆作为清军在四川的重要据点,城中应该也是有火炮的。

    这些火炮虽然不如朱由榔带来的野战炮灵活,但威力十分巨大,用来守城十分犀利。

    据文安之说,明军上次围攻重庆时不少将士就被飞来的炮弹炸死,让他十分心痛。

    朱由榔觉得应该有必要给他普及普及战壕的作用。

    “督师且看,朕管这东西叫做战壕。其可以给将士们充作掩体,防止从正面过来的子弹和炮弹造成伤害。”

    朱由榔画了一张简易的示意图,朗声解释道。

    “战壕?”

    文安之自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经由天子一番讲解,他确实感觉出了这东西的作用。

    “这和地道岂不是差不多?”

    “不需要挖那么深,将士们也不用彻底钻到地底下,只是充作一个掩体。”

    朱由榔和声道:“挖掘战壕不用耗费太大的力气,但带来的益处却是显而易见的。有了战壕,将士们面对东虏的炮火就能减少很多伤亡。”

    当然,这只是针对清军火炮轰击而言的。

    真想要彻底拿下重庆,还是要冲锋的。那时的伤亡不可避免,朱由榔只能尽可能的把伤亡降到最低。

    “要不要臣命人去试一试?”

    文安之显然还未完全相信这个在天子口中神乎其神的战壕,诚恳的提出了建议。

    从谏如流的朱由榔欣然应允。

    对于这种新鲜事物,要想让文安之等人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令他亲眼看到效果。

    这个时代的火炮基本都是实心炮,靠的是炮弹巨大的动能带来的碾压感或者跳弹攻击。

    遇到战壕,这种炮弹就完全没了威力。

    对战壕,朱由榔非常有信心!

 第五十章 硕鼠

    挖掘战壕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很快将士们便在朱由榔的指示下挖出了一条简易战壕。

    炮弹本就有限,朱由榔当然不会用火炮真的去轰。

    好在他仅仅就着战壕讲了一遍原理,文安之就恍然大悟。

    和其他不问战事的文臣不同,文安之对于行军打仗十分关心。

    也许这是和南明危若累卵的形势有关吧。

    将士们脸上也都露出欣喜的神色,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战场之上火炮的威力。

    往往一炮下去死伤几十上百人。

    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血肉之躯完全无法承受这种伤害!

    但有了战壕就不同了,将士们可以躲在战壕里躲过东虏的炮击,再利用放炮的间歇向前推进。

    毕竟红夷大炮每放一炮,都需要用冷水对炮管进行降温,等到温度降下来才能继续放炮。

    而且东虏的实心炮弹面对战壕毫无办法,完全无法造成杀伤。

    而明军的前装滑膛炮则没有那么多的要求,放炮间隔也较短。

    且榴弹炮炸裂的碎片有可能伤到战壕里的将士。

    可惜东虏没有这么犀利的大杀器啊。

    朱由榔本以为他要大费唇舌的解释一番,不曾想文安之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这么强。

    都说古人刻板死板,不能变通。现在看来,简直就是扯淡。

    毕竟谁也没跟古人真的相处对话过,都是从史料典籍的只言片语中进行推断。

    这样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准确。

    朱由榔感到十分兴奋。

    既然文安之和将士们可以接受战壕,那棱堡应该也没有太大问题吧?

    作为一名常住欧洲的私人博物馆馆长,朱由榔对西式棱堡自然并不陌生。

    棱堡的实战作用十分巨大,在关键地带修筑一些棱堡,能够有效阻止敌军的推进,说是铜墙铁壁也不为过。

    当然这得等明军拿下重庆之后再做筹划。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先拿下重庆。

    朱由榔当即回到宫中命内侍韩淼草拟了一封圣旨,令人誊抄数份分别送往夔东十三家。

    圣旨中明确了各家的职责以及合兵的具体时间。

    最理想的状态是朱由榔亲率大军和十三家部众一起抵达重庆城下。

    朱由榔并不喜欢搞什么分兵的计划,能够一举克敌便倾尽全力,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重庆城,巡抚衙门。

    清廷四川巡抚高民瞻召集诸将一起议事。

    花厅之中再无平日里的欢声笑语,高民瞻和一干将领皆是神情严肃。

    “本抚今日召诸位来,是为了明贼之事。”

    高民瞻扫了一眼诸将,沉声道:“本抚刚刚得到消息,伪明国主朱由榔已经抵达奉节,正在筹划进攻重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议论开来。

    “抚尊,伪明国主带来了多少人马?”

    说话的乃是总兵王明德。

    作为高民瞻的心腹,王明德自然是急高民瞻之急。

    上一次文安之纠集夔东十三家进攻重庆时,高巡抚就差点吓得弃城逃跑,得亏他死命劝说这才作罢。

    王明德生怕高巡抚这次沉不住气,又动了跑路的心思。

    虽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也得看是什么情况啊。

    重庆乃是重镇,又是清军在四川的唯一据点,要是重庆有失,而且是不战而失那高民瞻就是有十个脑袋也得被清廷砍了。

    别说是高民瞻的后台李国英,便是五省经略洪承畴也保不住他。

    而作为高民瞻的心腹,王明德势必也会受到牵连。

    为了自己的前程计,他也得劝住高民瞻。

    “这本抚怎么可能知道确切的数字。不过几万人肯定是有的。”

    高民瞻有些不悦的说道。

    “这样的话倒是没什么可怕的。”

    王明德给高民瞻壮胆道:“我们可以守住一次就能守住第二次,明贼无外乎是三板斧罢了。”

    “可是这次有李定国统兵。”

    高民瞻叹声道。

    “嘶!”

    众人皆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李定国这个名号可实在是太响亮了。

    两撅名王不说,昆明之战还把吴三桂打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若不是吴三桂跑得快,恐怕就交代了。

    这样一位很能打的将领竟然也来奉节了?

    不过仔细一想也就不难理解了,连伪明皇帝都来了,身为伪晋王的李定国岂有不来之理?

    李定国来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