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天子已经认可了自家子侄,大战在即还少的了表现的机会吗?

    “文督师别来无恙啊!”

    面圣之后,夔东诸勋的注意力自然落在了文安之身上。

    袁宗第率先开口道。

    作为一同并肩作战过的战友,他们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文安之见袁宗第主动打招呼,遂捋着胡子笑道:“靖国公气色是越来越好了,不像老夫是半截子入土的人了,能活一天是一天。”

    “唉,文督师这说的是哪里话,您老人家定能长命百岁。”

    “那老夫便借靖国公吉言了。”

    不得不说文安之确实很有人格魅力。

    朱由榔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老头子很不一般,自带号召力。

    难怪他能够把各自为战的夔东十三家、川东明军拉扯到一起。

    至于二谭反叛只是单纯的意外。

    毕竟败类哪里都会有,即便没有二谭也会有别人。

    文安之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殊为不易了。

    …

    …

 第五十八章 铜锣峡(第一更)

    三日后明军水师抵达铜锣峡!

    对铜锣峡这个名字朱由榔自然不陌生,其位于铁山坪山脊南端,是长江切割铜锣山而形成的峡谷。

    其在重庆府城东二十里,两岸峭壁如削,是朔江而上进入重庆府的水路门户,素有东陲屏障之称。自古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在铜锣峡爆发的有名大战实在是太多了。

    嘉熙三年,南宋大将赵暹便在铜锣峡大败蒙古军。

    大明洪武四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平蜀,派廖永忠率兵伐大夏,明升抵抗不住便在此受降。

    但要说如今明军阵中对铜锣峡最熟悉的,莫过于李定国了。

    崇祯十七年春,张献忠率部众号称三十余万,从湖广荆州入川。二月攻下夔门,五月夺取涪陵,六月初抵铜锣峡口,一副势不可挡的姿态。

    当时的四川巡抚知道明军势弱,遂决定在铜锣峡积极防守。

    他在铜锣峡备下火炮、滚木、擂石,并设置铁索封锁峡口江面。

    张献忠见状做出一副要猛攻铜锣峡的姿态,暗中调遣千人由李定国统辖走陆路攻占江津,占领浮图关。

    一下子明军变成了腹背受敌,形势急转直下。

    铜锣峡有一点和潼关、山海关等雄关很像,那就是从外面往里打很难,打从里面往外打不要太简单。

    很快明军防线就告破,张献忠顺利拿下铜锣峡。

    李定国是这次事件的亲身经历者,自然记忆尤新。

    只是这毕竟是他在大西军阵营时创下的,说出来朝廷面上无光。

    故而李定国一直保持着沉默。

    直到朱由榔点名问到李定国。

    朱由榔见清军在铜锣峡悬崖上凿崖壁,牵铁索,擂石置炮,引绳为飞桥,第一时间想到了李定国。

    “晋王觉得如今该如何破局?”

    面对天子的点名询问,李定国自然不好再装聋作哑。

    他清了清嗓子,有些尴尬的说道:“陛下是想要正面强攻还是用奇计取胜?”

    朱由榔毫不犹豫的说道:“自然是用奇计取胜,此战损失越小越好。”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要想正面突破飞桥防线很难。不过臣知道一条小路,可以命士兵们抬着竹筏小舟从南岸白盐山顶伐木开道。这样可以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东虏后方,上下游同时夹击,铜锣峡可破矣。”

    朱由榔心道李定国果然使出了看家本领,还好大明有李定国啊!

    其余诸将如刘体纯、袁宗第皆是哈哈大笑道:“晋王真性情也,此计甚妙。”

    文安之也捋着胡须道:“此真良计矣。”

    朱由榔见没有人反对,遂下旨道:“既然如此,这次便由晋王领奇兵出击吧。”

    “臣领旨!”

    李定国对铜锣峡太熟悉了,回到这里就像回家一样,此战可谓是十拿九稳,得天子信任自然是欣然领命。

    “朕便坐镇大军之中,吸引东虏的注意。”

    朱由榔决定把自己当做诱饵,诱惑清军严守飞桥防线。

    只要朱由榔在,清军的注意力势必不会分散。

    “程将军,您快看,这明军数量怕是有十万之众啊。”

    副将赵节一脸忧愁的说道。

    程廷俊面容冷峻,看不出一丝情绪。

    他看了一会江面,沉声道:“怕什么,铜锣峡易守难攻。我们又设铁索搭飞桥,即便明军皆是小舟也穿不过这道防线。”

    实际上他的内心是有些忐忑的。

    虽说清军上次守住重庆了,但是守住的很险,差一点全部家当就都丢了。

    而且上一次明军虽然兴师动众,但是各部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各自为战的多,清军也好各个击破。

    但看今日的架势,明军却是有备而来,组织性纪律性都极佳,完全就是铁板一块。

    不过高巡抚派他来守铜锣峡,足以见得巡抚大人多他的信任。

    这种情况下程廷俊自然不能皱一下眉头,便是拼死也要守住此关,给自己长脸。

    “那两门大炮运来了吗?”

    从府城出发前程廷俊特地从高民瞻那里讨要了两门大炮。

    虽说铜锣峡易守难攻,但程廷俊为了以防万一还是选择搞两个大炮压阵。

    居高临下,又有火炮加持,程廷俊简直不知道怎么输!

    “启禀程将军,大炮还在路上”

    副将赵节一脸懊丧的说道。

    “怎么那么慢?”

    程廷俊闻言皱眉道。

    他们是一起从府城出发的,如今程廷俊的军队都已经抵达铜锣峡三日了,运输火炮的小队便是再慢也该来了吧?

    “应该是降了大雨,路上泥泞大炮陷进去了吧。”

    赵节猜测道。

    清军的火炮极重,一般都是用来守城的很少运送。

    这次程廷俊讨要火炮来守铜锣峡,只能用马车来拉。

    若是一般时候倒也罢了。

    但恰好赶上了大雨,倾盆雨水浇灌而下,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这样大炮很容易陷进泥地里。

    “他娘的,真他娘的倒霉。这雨早不下晚不下偏偏赶在这个时候下,是存心跟老子过不去吗?”

    少了大炮,程廷俊心里多少有些没底。

    不过事已至此,除了等已经没有太好的办法了。

    其实程廷俊一直不满高巡抚放弃忠县等外围县城,只守府城的策略。

    如此一来看似集中了优势兵力,却是一点缓冲和屏障都没了。

    如果铜锣峡守住了还好,可以慢慢等援军赶来。

    若是铜锣峡守不住呢?

    程廷俊简直不敢去想!

    都是王明德那厮蛊惑的抚尊!

    他自己怕死,便在高巡抚面前妖言惑上。

    唉,眼下也只能硬着头皮守了。

    程廷俊只希望高巡抚派去贵州的信使能够早些到,洪经略收到消息后能立即派援兵来助。

    只要洪经略的援兵到了,那么别管是几万还是十几万明军就都不足为惧了。

    毕竟洪经略手中的军队乃是清军精锐中的精锐,比重庆绿营兵的战斗力高出了不知道几倍。

    就凭明军那些东拼西凑的虾兵蟹将、乌合之众,完全不是洪经略大军的对手。

    如今他只需要拖,拖到洪经略来援便是得胜之时。

 第五十九章 民生之多艰(第二更)

    按照计划,李定国亲率一千猛卒扛着竹筏小舟来到了江畔的白盐山。

    这一千人都是李定国的心腹,更是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极强。

    说是个个以一当十也不为过。

    之所以李定国只带了一千人,不是因为担心明军正面兵力不够,而是因为他这次领兵要的是出奇制胜的效果。

    如果带的人太多了容易暴露,要是被清军发现了对方有了警觉,很容易功亏一篑。

    事实上崇祯十七年李定国带兵奇袭铜锣峡时也就带了千把人。而当时他所率兵卒的战斗力远不如现在的精锐,故而李定国还是很有信心的。

    要想到达铜锣峡清军的背后,他们需要翻过整座白盐山。

    虽然白盐山不高,但抬着竹筏行军还是有些费力的。

    一开始还好,越向山顶走灌木丛越密集。

    李定国不得不下令将士们砍掉那些碍事的灌木。

    不然竹筏小舟会被卡住,到时还得再折腾。

    由于这是一条几乎无人知晓的小路,李定国一路行来并没有看到清军的哨兵。

    不过出于谨慎起见,他还是命麾下士卒衔枚前行。这样可以避免士兵们发出声音被敌军注意。

    老实讲由于身份地位的变化,李定国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亲自率领奇兵打先锋了。

    一般他都是作为统帅统领全局,指挥调度战场兵力。

    这次之所以亲自披挂上阵,一来是天子的信赖,二来是李定国十分清楚铜锣峡的重要性。

    明军当然也能绕行攻打重庆城,但那样就必须舍弃水路改走陆路。

    与水路相比,陆路行军的问题在于粮草、辎重的运输效率实在过低。

    行军速度不但会受到影响,还很容易造成军队被敌军袭扰、切断,首尾不得相顾的情况。

    再加上这次明军乃是十余万人攻打重庆,且分属于不同的派系,调令起来十分困难。

    走水路打旗语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无论如何,铜锣峡必须拿下!

    铜锣峡一旦拿下,明军便有了据点,可以稳步向重庆推进!

    想到此,李定国的眼神又坚毅了几分,迈开的步子更有力了。

    “爹爹,我想吃米。”

    小虎妞吮吸着一根手指,一脸委屈的望着自家爹爹。

    杨正其愣了一愣,旋即叹到:“吃什么米,家里的米缸早就见底了唔,早上给你的饼子吃完了没?”

    谁料小虎妞闻言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妞妞不要吃饼子,饼子硬,硌得牙疼。”

    杨正其心如刀割一般,一把将女儿搂入怀中,安慰道:“爹爹给你上街买米去,妞妞乖在家里等着,千万不要出去。”

    如今世道乱的很,杨正其实在担心女儿乱跑,若是被黑心人抢了去,再想找回来几乎就不可能了。

    他的妻子去世的早,杨正其又当爹又当妈一手把小虎妞拉扯大,唯一的愿望就是看着小虎妞长大成人,嫁个好人家。别的什么都不期望。

    乱世人命贱如草芥,能够活着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杨正其把女儿放在床上,从床底下摸出一些仅剩的碎银子,一咬牙拔步朝外走去。

    如今的重庆城中一副萧瑟的景象,杨正其走了近百步也没看到一个人。

    他心里有些忐忑,但一想到女儿那可怜的样子,信念又坚定了几分。

    无论如何今日必须要买到米!

    他时常买粮食的店铺叫陈记粮铺,离他家就隔着一个坊区。

    很快杨正其就来到了陈记粮铺前。

    见陈记粮铺没有关门,杨正其长出了一口气。

    沿途行来,他见不少沿街的铺面都关了,担心陈记粮铺也是这种情况。

    现在总算是没有白来。

    他刚一进门,老伙计赵良民就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老哥哥你咋来了啊,官府下令全城戒严,我们正准备关门呢。”

    杨正其吃了一惊道:“什么,官府要戒严?什么时候的事?”

    赵良民翻了翻白眼道:“老哥哥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