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勒克萨领兵这么多年,根本没有遇到过这么难缠的对手。

    而且后城竟然摸过来这么多明军士兵,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加派人手,给老子顶住。”

    勒克萨声嘶力竭的怒吼道。

    这个时候要是再不卖力气,真有可能被明军一波端了。

    甚至连他的亲兵队他都派上了。

    别管损失多少兵力,只要能够顶住这波攻势就是值得的。

    滚烫的沸油浇灌下去,发出刺啦刺啦的声响。

    皮肉烧焦的味道随之传来,让人直欲作呕。

    双方皆是杀红了眼,明军士兵刚刚冲上城头就被清兵们压了下去。

    “要想不死,就给老子卖些力气。等到明军冲上来了,我们一个也活不了!”

    勒克萨之所以把主力军队都调集到了鲁阳关,就是想要在此决战,不给明军继续向河南进军的机会。

    万一这个口子放开了,后果直是不堪设想。

    所以这口气一定不能泄掉,要是鲁阳关守不住,开封和洛阳也守不住,河南也守不住。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

    勒克萨深知河南乃兵家必争之地。

    若是河南有失,京畿也守不住。

    这都是一系列连锁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强势如李来亨也不得不承认清军实在太能苟了。

    也许是知道他们这一战输不起,故而清军体现出了罕见的战斗力和韧性。

    他们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直紧紧的咬着你。

    明军死伤已经逾千人,照着这个样子下去,死伤人数还会攀升。

    明军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突破口,一个打开局面的节奏。

    兴明啊,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东边不亮西边亮。

    那边李来亨和清军打的焦头烂额,这边刘兴明却是得到了机会。

    清军一个疏忽让明军士兵登上了城头,虽然一开始只有几十人,却是站住了阵脚。

    随即上百名士兵涌上城头,清兵们连忙赶来想要把明军赶下去。

    可明军已然抱团,哪里会给清军机会。

    他们坚守阵地,一寸不让。

    清军们几次三番杀过来都被赶了回去。

    越来越多的明军涌上城头,勒克萨开始慌了。

    有一有二就有三。

    似乎已经开始了恶性循环。

    再这样下去,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给老子用炮轰。”

    无奈之下勒克萨做出了一个让人震惊无比的决定。

    亲兵们都难以置信的盯着勒克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将军,如今我军和明贼绞杀在一起,若是放炮,恐怕会伤及自己人啊。”

    勒克萨却是冷哼一声道:“都火烧眉毛了,还在这里顾这顾那的。明贼要是攻进来我们都活不了。与其都被明贼宰了,不如放手一搏,断尾求生。再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只要能够取胜,便是死一些士兵又如何。何况是绿营兵。”

    亲兵们心道这能是一个道理吗,自己人杀自己人,真的是绝了。

    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驳,因为他们都是旗人,他们必须对勒克萨唯命是从。

    炮手们颤颤巍巍的将炮口对准了后城城头,最终点燃了火药。

    铅弹呼啸着朝后城飞去,在人群中砸出一个深坑。

    无数士兵直接被砸成了肉泥,铅弹一路碾压过去,所到之处皆为齑粉。

    那些侥幸没被碾死砸死的清兵们眼中透出恐惧的神情,恐惧之外还透露着一丝恨意。

    为什么?为什么勒克萨要对自己人放炮?

    明显后城清军的数量要远超明军啊。

    就这也要放炮?

    凭什么?

    就凭他勒克萨高人一等?

    清兵们觉得自己被卖了。

    或许在勒克萨的眼中,他们的生命连蝼蚁都不如吧?

    就这他们还拼死抵抗,抵抗个什么?还不如投降了呢。

    当然他们现在已经来不及做出选择了,因为明军眼中更加仇视他们这些清兵。

    为求自保他们必须紧紧的攥着手中的刀。

    “杀虏报国!”

    “拿下鲁阳关,替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报仇!报仇!报仇!”

    明军将士们双目通红,杀声震天气势不降反升!

    …

    …

 第六百四十八章 秦王后人(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这几日李国英的心情十分沮丧,虽然暂时逼退了李定国,但明军似乎并未走远。

    武功、蓝田、乾州、兴平、周至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领取!

    西安附近的县城一个个被攻破。

    李定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李国英,不是他没有实力打西安,而是暂时不想打。

    原因嘛自然也很简单,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那副画像。

    在这个君王大于天的年代,对明太祖朱元璋不敬就是对整个大明王朝不敬。

    李定国自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犯如此明显的错误。

    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李定国拿下西安只是时间问题。

    他之所以拖着不进攻,也仅仅受制于此。

    对李国英而言,继续撑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西安变成一座孤城,那么李定国完全可以围而不攻,把西安活活围死。

    届时李定国有整个陕西的粮草支持,李国英反倒是缺粮的那一方。

    细细一想,是何其可悲,何其可叹。

    倒不如趁着现在赶紧跑路。

    李国英仔细想了想,他现在能够跑的只有东边了。

    潼关目前暂时还在清军手中,继续拖下去可就不好说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国英不能继续拖下去了。

    最终李国英还是咬牙下定了决心。

    但为了不打草惊蛇引起李定国的注意,他是分批次偷偷转移的。

    这样等到他离开西安,跑到潼关时李定国恐怕才刚刚得到消息。

    这个时间差对李国英来说是救命的。

    却说李定国得知李国英连夜跑路后,乐得合不拢嘴。

    他在最合适的时间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

    通过清理清军的周边势力使得西安府城变成一座孤城,一点一点的给李国英施加心理压力,逼迫李国英做出跑路的决定。

    事实上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在这种时候都会选择跑路。

    继续留下来并不可能两败俱伤,鱼死网破,只会令清军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跑去潼关嘛还有一线生机。

    李定国第一时间率部进驻西安城,接管这个关中核心。

    对关中乃至整个陕西而言,西安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拿下西安也是一个信号,相信陕地其他地方的清军应该都会望风而降。

    气势这种东西真的一旦打出来就很难消散,李定国也要借着这股劲头一鼓作气光复陕西。

    只是在他刚刚进入西安府城后不久,得到一个消息。

    一个自称是秦王后人的朱姓男子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可以借助李定国的关系联系上朝廷,承接秦藩。

    李定国一时间惊诧不已。秦藩已经灭了很久了啊。

    说起最后一任秦藩大王其实一直都有争议。

    因为崇祯末年的最后一任秦王朱存极在崇祯十七年投降清廷后便被带去了京畿。

    后来他和弘光帝以及一众明宗室亲藩大王被处死在菜市口。

    至此秦藩应该算是断了。但永历三年的时候朱存极之弟朱存木釜赵荣贵奉为秦王攻打贵州。

    朱存木釜自然是没什么能力,跟大部分的明宗室一样是个脑满肠肥的废物,无非是因为血统高贵,而且明宗室被清廷杀得差不多了才赶鸭子上架。

    后来朱存木釜兵败,在紫金河投水自杀。

    至此秦藩算是彻底断了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朱存木釜的王位继承权并非是永历皇帝承认的,而是属于被拥立的。

    所以一直以来,永历朝是认为朱存极是最后一任秦王。

    不管是哪一种,如今秦藩都是断了的。

    这突然冒出来的秦王后人又是什么鬼?

    无论如何,李定国决定看看再说。

    他命人将这个自称秦王的后人带到了总督衙门,决定亲自问询。

    很快这名秦王后人便被带到了总督府。

    见到李定国之后他并没有任何慌张,而是沉声问道:“敢问这位就是晋王殿下吧?小王朱辅焕,乃是秦王嫡系血亲。”

    李定国仔细观察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只见其身材瘦削,但眉宇间带着一抹英气。

    虽然穿的很破烂,但身上带着一股贵公子的傲气。

    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的。

    但从他的名字来说没有任何的问题。

    大明朝历代藩王的字辈其实都被朱元璋排好了。

    就拿秦藩来说朱元璋已经排好了二十辈。

    分别是: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在世人的印象中秦藩十世而亡,也就是到了存这个字辈。

    如今突然冒出了一个朱辅焕,应该是第十一辈。

    只是这位所谓的秦王血脉是哪一支的就不好说了。

    “你说你是秦王血脉,有何证据?”

    朱辅焕闻言立马掏出了一块玉佩,咽了口吐沫道:“秦王殿下请看,这枚玉佩上刻着秦藩特有的印记,还有我的字辈姓名。”

    原来明宗室因为子嗣繁多,为了证明身份就会给每一名宗室分发一块信物。

    秦藩的规矩是一块玉佩。

    因为玉佩可以时常戴在身上,用来证明身份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定国接过玉佩来看,只见玉佩上刻着一行小字。

    确实如朱辅焕所说。

    这玉佩的质地很好,是上等的和田籽玉。

    一般家庭的人根本不可能有,便是达官显贵家也很难有这么好的玉。

    “当今天子英明神武,小王终于等到了王师北伐的这一刻。还希望晋王殿下能够将秦藩尚存的消息转达给天子,以延续我秦藩王统。”

    朱辅焕的态度不卑不亢,李定国听得也很认真。

    清廷将明宗室杀得七零八落,所剩无几。

    如今能够在西安城中突然发现一位秦王后人也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想必这朱辅焕也是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的日子,这才活到了现在。

    李定国倒是觉得把消息告诉天子,会让天子心里乐呵乐呵。

    因为朝廷以为秦王一脉绝了嗣,故而永历之前就将这个封号给了孙可望。

    后来孙可望叛变,投降清廷,秦王封号就被剥夺。

    现如今如果能够有一根正苗红的秦王后人继承这个封号,倒也是一桩美谈。

    不管怎么样,李定国必须要把消息带到,不能把这个消息压在他这里。

 第六百四十九章 朱由榔的困扰(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李定国对朱辅焕也算是态度不错,但远没有到毕恭毕敬的程度。

    虽然这厮也算是秦藩后人,但能否继承秦王的爵位还不一定。

    李定国的出身本就敏感,这种时候若能发现朱明宗室,也算是立了一件大功。

    当今天子如今位置十分稳固,完全不用担心其他宗室藩王威胁到他的皇位。

    何况还是一位秦藩后人。

    自古以来皇位的继承就是跟血统亲疏远近有直接关系的。

    大明更是如此,只要不靠武力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