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珍打仗有一手,但若论处理民政着实不怎么擅长。

    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的百姓,光是安排这些百姓的住处就够让人头疼的了,更不必说还要管这么多人吃喝拉撒。

    贺珍感到自己的头都要炸了。

    怎么会这样?

    他身边要是有一个军师辅佐就好了。

    其实也不用是那种江南谋士,他觉得刘兴明这样的就挺好。

    这小子别看五大三粗的,其实心思和棉花一样细腻。

    有他在身旁出谋划策,贺珍就能安心了。

    可惜啊刘兴明这小子不是一个安分的主,被李定国带去了西域。

    现如今可是炙手可热的李定国心腹,刘兴明怎么会愿意屈尊给贺珍当谋士?

    贺珍如今比起刘兴明来也就剩下资历老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担子他还是要挑起来的。

    贺珍召集来几名心腹商议。

    虽然这几个心腹都是武将,不懂什么谋略。但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多个人总归是多一个商量的对象。

    “大将军,我们觉得这么多百姓肯定不能都让他们进城住。敦煌城不比中原那些大城,总共就那么两条十字街,涌进来那么多人肯定没地方住。”

    “是啊大将军,何况这人多嘴杂,难免会混进来一些闲人甚至是奸细。这万一出了问题,肯定是您的责任。所以还不如谨慎一些,不让他们进城。”

    “对啊大将军,可以允许他们在城外搭帐篷,如果需要水可以去河里取,需要吃的我们可以拿到城外让他们买。”

    “让我想一想。”

    贺珍揉着额角,觉得头疼欲裂。

    比起早些时候他现在考虑问题确实更加全面了。

    但这也意味着遇到事情可能会优柔寡断,一时难以决断。

    现如今贺珍不仅要考虑这些百姓如何安置,还有名声的问题。

    毕竟传将出去,他贺珍的名声是要烂掉的。

    届时别说是在大明军中,便是在夔东军这些弟兄们中贺珍怕是都抬不起来头了。

    但是如果只放其中一部分百姓入城那还不如不放。

    毕竟这样容易引起抵触的情绪。

    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身为苦哈哈出身,贺珍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这样吧,我们帮助百姓们搭起帐篷,再帮他们把锅灶搭起来,这样就算是仁至义尽了。”

    “大将军真是仁义啊。”

    部将们赶快送上了一记马屁。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贺珍也被拍的飘飘欲仙。

    他捋着胡须哈哈笑道:“休说这些没用的。快去吧。”

    …

    …

    朝廷忙着向西域大规模迁移百姓的同时,李定国也没有闲着。

    虽然说人手紧张,但是地不能荒。

    地一旦荒了再想肥起来就太难了。

    李定国暂时指望不上朝廷迁移来的百姓,便下令由士兵们来翻地。

    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就连李定国自己都有主持军屯的经验。

    当然就这方面的能力李定国是不如刘文秀的。

    当年刘文秀经营西川多年,囤积了大量的农田。

    这也是大西军能够撑这么久的根本原因。

    可惜了诸王内乱,刘文秀兵败被软禁忧郁而死,不然西军的实力肯定还会更强一些。

    李定国虽然屯田的能力不如刘文秀,但好歹也是亲眼见过刘文秀一通操作的。

    所以基本的流程他都懂也明白。

    军屯这种事情讲究的是一个效率,只要有效率很快就能开垦一片荒地出来。

    更不必说叶尔羌人本来就开垦出不少田地,所以李定国只用号令士兵们抓紧耕种,不要误了农耕就好。

    李来亨也是主持农耕的一把好手。

    当年在夔东的时候,李来亨号称兴山种田王,说的意思就是他当年种田很有一套。

    兴山条件那么恶劣的地方,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这种情况下李来亨都能养活几万军队和家属,不得不说他的能力确实很强。

    至于刘体纯、袁宗第等人屯田的能力也不差,在李定国的带领下个个发挥出色,很好都接管了一众田亩。

    “哈哈,小老虎咱们应该搞个评比,看看哪个营种地最好。之前在夔东的时候咱们不也搞过类似的活动吗?”

    说话的自然是袁宗第,他拍了拍刘兴明的肩膀道:“兴明年纪小没见过,当年你爹可是第二呢,第一就是小老虎。”

    袁宗第说起这话来如数家珍,刘兴明身为晚辈只能选择应和。

    没办法这里面就他资历最浅,虽然最近风头无两但毕竟不能在长辈面前傲娇。

    刘体纯自然是十分得意的。

    他好不容易在儿子面前抖了一次威风,自然要炫耀一番以此来表现自己伟岸的父辈形象。

    “哈哈,不要这么夸了,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刘体纯捋着胡须道:“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人总不能一直躺在功劳簿上不是吗?我儿是一定会超过我的,是不是啊兴明?”

    被父亲点成这样,刘兴明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儿子不会让父亲失望的。”

    “好!不愧是我刘体纯的儿子。”

    “晋王殿下到!”

    夔东诸将正自聊着,忽然响起一声唱诵声。

    众人翘首看去,只见李定国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来到近前。

    众人纷纷抱拳行礼:“见过晋王殿下。”

    “免礼吧。”

    李定国摆了摆手,大马金刀的走到了中心位置坐下。

    “本王这次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宣布。”

    李定国稍顿了顿,随之扫视了众人一眼。

    “本王得到消息,不久准噶尔人会对我们发起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也许来的人不会太多,但却是一次实打实的挑衅。”

    这下夔东诸将直接炸了。

    “晋王殿下,准噶尔蛮子好大的胆子啊。他们怎么敢的呀?”

    李定国双手向下压了压,沉声道:“诸位先别激动。从目前情况来看,准噶尔人大概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亦或者是说几个月过去了,他们想要试一试我们的底线。”

    李定国侃侃而谈道:“我们要做的就是坐等他们来袭,不管来多少人,都给本王狠狠的打!”

 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锋出击(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众将合计一番后,李定国下令命刘兴明带兵前往查看情况。

    一来是弄清楚准噶尔人的虚实,二来也是尽可能的给刘兴明表现的机会。

    如今李定国已经彻底把刘兴明看做是自己的子侄,但凡是有一点机会,都会竭力给刘兴明表现,让他立下军功。

    毕竟在军中有能力的人多了,但能够真正得到机会成长的屈指可数。

    若是没有刘体纯这层关系,刘兴明要想获得如此快速的升迁速度也是不可能的。

    但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公平。

    有背景的人就是更容易获得成功。

    没有背景的人要想成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刘兴明当然明白李定国的良苦用心。

    事实上,这两年来他的成长速度已经很快了。

    他再也不是曾经那个青涩的少年,因为他很清楚老刘家需要他来挑起担子,承担责任了。

    刘兴明此番由于是前往打探消息,故而并没有带太多人,而是点齐了五千人,前往准噶尔人入侵的乌尔地区。

    乌尔地区其实是一片高山草场,也是叶尔羌很著名的一片草场。

    准噶尔人从这里切入,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

    那就是他们需要放牧的地方。

    伊犁草原虽然也很肥美,但毕竟承载力有限。如今准噶尔人的繁衍速度很快,使得其承载力接近饱和。如果不尽快找到一处新的草场来缓解压力,迟早会有崩溃的一天。

    所以哪怕是刚刚战败不久,休养了几个月的僧格仍然是带着准噶尔人卷土重来。

    没办法,叶尔羌的草场实在是太肥美了,让他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刘兴明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反正他来到西域的时间已经不算短了,又在准噶尔王都待了那么久。准噶尔人心里在想什么,他比谁都清楚。

    无非就是再干一仗嘛,有什么好怕的。

    在打仗这方面如今刘兴明的经验可谓是十分的丰富,根本不会怂。

    他的父亲刘体纯似乎也已经适应了儿子肩抗大旗走南闯北的样子,只嘱咐了几句便没有多说。

    毕竟孩子大了,总归是要出去闯荡的。

    却说刘兴明率部向乌尔地区行去,一路上发现了不少奇特的景象。

    譬如牧民带着牛羊专场。

    这在中原是绝对看不到的。

    刘兴明一时间感到很有意思,便不免多看了几下。

    但后来他渐渐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因为几乎所有牧民专场的方向都是向南去。

    南边是什么地方?

    那是叶尔羌汗国最贫瘠的区域。

    他们舍弃了肥美的草场却毫不犹豫的去到贫瘠的地方专场,没有这个道理啊。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得到消息,准噶尔人马上就要进攻,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很可能就会撞到准噶尔的军队。

    而按照草原游牧部落的习惯,一旦被俘虏就会成为他们的奴隶,不但会失去自由还得做牛做马,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所以叶尔羌的牧民们宁愿逃到南边去也不愿意留守。

    嘶。

    想到这里,刘兴明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若真是这般的话,其实叶尔羌的牧民从一开始就没有信任明军啊。

    他们认为明军不一定能够守住叶尔羌地区,换言之他们认为明军不一定会在叶尔羌地区久留。

    就像以往的那些中原王朝一样,但凡获得机会就会来到西域耀武扬威一番。但耀武扬威过后呢?

    还不是直接又撤回中原去了。

    毕竟相比较于西域,中原的花花世界还是更加有吸引力的。

    可是刘兴明不这么想。

    他们这次来西域是真的想要把西域当做大明的根基来发展的。

    脱离中原文化圈这么久,如果再不能有所作为,那么西域可能真的会和中原渐行渐远。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几代人的扎根才能真正使得西域进入到大明的文化辐射下。

    至于这些举家迁移的牧民

    就由他们去吧。

    有些话刘兴明不想说,或者说即便他说来,别人也不会信。

    这种情况下,确实没有必要强行灌输概念,这样除了引起对方的厌烦外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最好的选择就是先把准噶尔人打服了,打怕了,再让这些牧民去看。

    草原人信奉强者,只有他们亲眼看到准噶尔人在明军面前就像是一只脆弱的羊羔,才会心安。

    越往北走,这种情况越普遍。

    等到接近乌尔地区后反倒是见不到什么人了。

    因为能够迁移走的牧民早就走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走不动的老弱病残。

    这一点和迁徙的牛羊马匹倒是没有什么区别。

    刘兴明放眼望去,只见这片高山草场十分的肥美。

    青青翠翠的颜色重偶然会出现一抹亮色。那是野花的颜色,有这些许点缀使得一片绿幕不会看起来太过的单调。

    “小公爷,我们要这这里扎营吗?”

    “是啊少将军,我们在河畔扎营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