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郝摇旗反而被激发起了斗志,大吼一声道:“跟他们拼了,都给老子顶住,一步也不许退。”

    明军的强势让奥斯曼人目瞪口呆。

    明明他们的人数更多,怎么反倒是明军围着他们打一样。

    这实在是让人理解不了。

    但再理解不了,仗还是要打的。

    奥斯曼人十分清楚这个口子不能开,这个步不能退。

    如果现在退了,岂不是意味着明军可以长驱直入,直捣中军!

    刘体纯也是下了死命令,他和郝摇旗互为犄角,可以互相照顾。

    一方有难,另一方面可以及时的支援。

    “弟兄们,都给我们顶住。”

    “顶住,奥斯曼人就是强弩之末了,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能泄气。”

    “加油,一定要顶住!”

    …

    …

 第九百零九章 何去何从(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两军扭打在一起,碰撞、厮杀,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而言,他们十分清楚战斗意味着什么。

    不是花拳绣腿摆一摆花架子,而是真刀真枪的干仗。

    活下来的人能够享受一切荣耀,而死掉的人只能被割掉脑袋充作军功。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袁宗第、郝摇旗、刘体纯、刘兴明、李来亨等人各显神通,也把彼此之间的默契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当年从西北山沟沟里走出来的老弟兄,十分清楚对方心里头想的是什么,总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重要的位置实行补位。

    而奥斯曼人也不甘示弱。

    他们的战斗力极强,战斗欲望也不低。

    换句话说是明军的出现激发出了他们的战斗欲望。

    毕竟近年来已经少有像明军这样强大战斗力的军队能够让他们提起兴趣的了。

    能够和强手过招当然是很爽的,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到极致。

    至于一旁的波斯军队,相较于这两支军队而言就差了一些了。

    不过他们也在尽其所能的帮助明军分散奥斯曼人的注意力。

    哪怕只是从侧面袭扰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没有人比波斯人更痛恨奥斯曼人的了。

    这百余年来双方之间的争斗不断,总体来说是波斯人处于下风。

    他们可是高傲无比的波斯人啊,被如此凌辱如何能够受得了?

    此番正是报仇的绝好时机,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奥斯曼人却是十分沉着冷静的应对。

    毕竟总人数上他们并没有明显的劣势,野战也是他们最擅长最喜欢的方式。

    他们有什么理由去恐惧?

    干就是了!

    赫伊尔跟李定国毫无疑问是这场战斗绝对的主角。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战场的局面。

    李定国一直在战斗之中保持了一个习惯,那就是观察。

    往往他会骑马在地势较高的位置观察不远处发生的一切。

    有道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李定国这么做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抽身而出,作出更合理的判断。

    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很久了,屡次帮助他在战斗中反败为胜,最不济也能够突围成功全身而退。

    只是这一次李定国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在邻近村庄歼灭少量奥斯曼军队让明军和李定国都产生了错觉,认为奥斯曼人不堪一击。

    但在正面交手之后李定国才发现,奥斯曼人的战斗力远远比他想象中要强。

    这个战斗力不光是体现在爆发力层面,在持续性和韧性方面奥斯曼人也展现出了绝对强大的统治力。

    一场闪击战足足打成了拉锯战,这是李定国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速战速决的重要性。

    本来联军的气势是极盛的,但如果迟迟不能打开局面,士兵们的心态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虽然李定国不必担心波斯军队反水,但拖下去对他们来说总归是弊大于利的。

    这是一个三方混战,战至中盘根本不可能抽身而出。

    所有人都拼足了气力想要克敌制胜。但命运的安排往往就是如此的诡异。

    这一方刚刚占据了优势那一边又及时的把局面扳了回来。

    你来我往,轮番占据优势,谁也无法一拳把对手彻底打倒。

    这令李定国十分无奈。

    如果在开战之前,明军还可以通过投掷土手榴弹的方式给予奥斯曼人以沉痛的打击。

    可现在都已经是近身肉搏战了,土手榴弹自然是不能再投掷了,不然伤到自己人怎么办?

    李定国可不想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

    奥斯曼人的强势之处在于很会合理利用战场。

    他们发现这一片区域鲜有植被覆盖,几乎没有掩体,便从一开始把火炮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而明军和波斯军队显然是轻敌了。

    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用火炮轰射,只是在奥斯曼人动手后才回过神来进行反击。

    这一来一回大不相同,奥斯曼人神不知鬼不觉的在战场之上占据了优势。

    李定国好恨,他一开始就应该把奥斯曼人当做最强大的对手对待的。

    如果他把奥斯曼人当做八旗对待,也不会是现在这种焦灼的局面。

    但是现在说这些显然太晚了。

    李定国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打开局面。

    他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奥斯曼人的右翼似乎薄弱一些,便对身旁的亲兵吩咐道:“传令下去,主攻奥斯曼人的右翼,给本王狠狠的打。”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与其处处打处处不开花,倒不如寻准一个地方狠狠的打,不把对手打残不罢休。

    人有的时候是需要一些决心的。

    李定国很清楚继续熬下去对明军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个时候必须拿出决断的勇气了。

    他是这支联军的统帅,这个时候如果连他都不能站出来主持局面的话,有谁能够信赖呢?

    亲兵自然是领命照做。

    随后明军吹响了号角。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一短两长接一短,这意味着明军要转换进攻方向,从右翼进攻。

    所有人眼神中都闪过一抹决绝的意味,是时候和奥斯曼人死磕了。

    赫伊尔神情十分的严肃。

    他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明军的变化。

    从中军方向向右翼进行转移,随之发起了猛攻。

    明军的攻势犹如潮水一般,一波连着一波,让奥斯曼人很吃不消。

    赫伊尔本人是很清楚明军的用意的,明军是想要先冲溃奥斯曼军队的两翼,然后对中军形成包夹之势。

    虽然奥斯曼人的中军是最强大的,但只要两翼崩了,便是神仙也难救。

    赫伊尔现在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

    中军正处于鏖战之中,若是从中军调军队去支援右翼,毫无疑问中军的压力会更大。

    但若不这么做,等到明军拿下右翼,那个时候奥斯曼军队就会失去一切主动权,而中军由于失去了两翼的庇护,就会成为一块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到底该何去何从,赫伊尔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决断。

 第九百一十章 重建丝路繁华(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保持冷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在战争之中。

    赫伊尔虽然是一名老将了,但是面临如此艰难的处境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而人的想法一旦多了就无法做出冷静的判断,赫伊尔最终选择了撤军。

    其实奥斯曼军队未必没有机会,但是赫伊尔怂了。

    他害怕右翼被冲溃,他害怕被明军包了饺子。

    他害怕稀里糊涂的死在这里。

    之前没有和明军正面对决,让他觉得有些心有不甘。

    但这次正面对决过后,这个想法却是没有了。

    打什么打,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要是在这里稀里糊涂的丢了性命才真的是溴大了。

    赫伊尔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当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赶快突出重围。

    奥斯曼人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赫伊尔下令之后,其余人等立即遵命照做。

    以中军为核心,所有将士积聚在一起,以一个矛头的形状朝外冲锋。

    明军显然料到了这点,从四面八方围拢靠近进行挤压,想要把奥斯曼人包饺子。

    但是他们显然慢了一步。

    求胜和求生的欲望显然是不一样的,奥斯曼人便是求生的那一边。

    在赫伊尔的带领下,奥斯曼人冲破了重重封锁,终于突出重围。

    那一刻,赫伊尔也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不敢高兴的太早,还是要尽可能的撤离的远一些才保险。

    不然等到明军追击上来他还是功亏一篑。

    奥斯曼人逃跑的时候虽说不是丢盔弃甲,但也有些不管不顾了。

    李定国见到这种阵仗,直是一阵摇头。

    看来论韧性,奥斯曼人还是差了一些啊。

    追击是当然要追击的,但是李定国也很清楚,就眼下的情况而言,要想擒获赫伊尔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姿态还是要摆出来的,不光是对自己人,还是对波斯盟军。

    收拾战场无疑是战斗之后必备的环节。

    盟军和波斯军人十分兴奋的收割着首级。

    按照相应规定,他们都能获得一定奖赏。

    这一战联军可谓是大获全胜,狠狠挫了奥斯曼军队的锐气。

    短时间内赫伊尔应该是不敢再进犯了。

    阿巴斯二世和李定国返回伊斯法罕城后,大摆宴席犒赏明军将士,

    在酒宴之上,阿巴斯二世亲自端起酒杯向李定国表示感谢。

    “大明晋王,这一次要不是你们及时出现,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稍顿了顿,他继而接道:“这杯酒是敬给你们的,再次感谢你们的到来。”

    李定国亦是端起酒杯道:“这也是我们该做的。奥斯曼人桀骜不驯,目空一切,也是时候好好教训他们一番了。”

    李定国十分淡定的说道:“经过这一战,想必贵国也对奥斯曼人的真实实力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奥斯曼人最是欺软怕硬。遇到了比自己强硬的对手就怂了。而遇到比自己弱的对手,他们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只敢夹着尾巴落荒而逃。贵国之前和奥斯曼人交手败多胜少,更多是因为在气势上输给了他们。真要是卷起袖子开干,获胜的还不知道是谁。”

    李定国如此接地气的一番话彻底把阿巴斯二世逗乐了。

    他实在没有想到李定国一个堂堂大明王爷,会说话说得如此浅显易懂。

    但是道理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

    奥斯曼人是真的软柿子啊。只要保证自己不软,就一定是奥斯曼人被动挨打。

    “哈哈,大明晋王说的对。看来之前是我们把奥斯曼蛮子想的太过强大了。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跟他们摆出拼命的架势,他们或许真的不是我们的对手。”

    阿巴斯二世夹了一块炙肉送入口中,随后细细的咀嚼品味着。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大明晋王可有想法?”

    击败一次奥斯曼人显然并不能满足阿巴斯二世。

    若不借着明军在萨非帝国的机会痛打落水狗,把奥斯曼人彻底打服打怕了,怕是明军一走奥斯曼人又会卷土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