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王看陛下你也似乎很焦急的样子。”

    李定国难得的打了个趣,把有些严肃的氛围缓和了一些。

    阿巴斯二世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不错,我找大明晋王确实有事,前方战事如何我还不曾知晓,还请大明晋王于我诉说一二。”

    其实阿巴斯二世这话乃是半真半假,他对于前方战况并非完全不了解,两眼一抹黑,只是他想从不同的视角从李定国的口中得到最有用的讯息。

    李定国沉吟片刻道:“截获运粮队的任务基本上都完成了,接下来慌张的一定是奥斯曼人。”

    李定国分析道:“三十万大军人吃马嚼一天耗费甚巨,即便是他们存粮再多,不出半个月,最多一个月粮草也该耗损尽了。摆在奥斯曼人面前只有两个选择,其一是立即再调遣人去运粮,但这一来一回最少要半个月以上。其次就是就地劫掠粮草。前者先不去管,针对后者的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壁清野,保证奥斯曼人从本地搜刮不到一粒粮食。”

    李定国开始仔细的跟阿巴斯二世解释坚壁清野的意思。这一招大明朝廷用的最是纯熟,但波斯人未必能够领悟其中精髓。

    农民军出身的李定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吃过这个苦头,更加明白坚壁清野的重要性。

    阿巴斯二世听的津津有味,在他看来这简直是一次免费的培训机会。

    这种机会若是他不能够抓住,实在是有些对不起自己的身份。

    李定国为了劝说阿巴斯二世同意坚壁清野的策略,讲解的十分仔细,完全没有任何藏私的意思。

    毕竟这里是波斯人的主场,如果波斯人不愿意奉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一切都是白搭的。

    李定国一口气约莫讲了半个时辰才停下来,此刻他觉得口干舌燥,便向阿巴斯二世讨要了一口水喝。

    阿巴斯二世自然欣然应允。

    可以说方才李定国讲解的十分仔细,他也听明白了。

    只要把城外的粮食和人都转移到城内,奥斯曼人就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到足够多的粮食补给和冲锋的敢死队。

    这对于波斯和大明联军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此先他们并未有过如此选择,主要是因为当时奥斯曼军队人数没有那么多,加之大意轻敌被他们各个击破。

    但是眼下的情况却是截然不同了。

    且不说三十万大军是真是假,即便是假的,那想必人数也不会太少。

    加之奥斯曼人势必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不太可能会分兵,这种时候就更加需要以智取胜。

    李定国都已经把法子掰开了嚼烂了跟他讲,阿巴斯二世岂有不听的道理。

    “好吧,就依照大明晋王说的做,不过有一事我还有些疑惑,那就是明军为什么总是袭扰,而不正面进攻呢?”

    这个问题就问的有些尖锐和微妙了,很可能会激怒李定国。

    但思量再三阿巴斯二世还是选择问了。

    因为一直以来都是波斯军队和奥斯曼军队正面对决,明军都是在一旁袭扰,最多是决战的时候半路杀出。

    虽然明军仍然帮助了萨非帝国很多,但阿巴斯二世心底里还是会觉得有些不爽。

    一支以来他都在压抑自己的感情,但是他还是觉得有些憋闷。

    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了机会,他很想要把这个问题亲自问出来,这样也会爽利许多。

    李定国显然没有想到阿巴斯二世会问这个问题,沉默了片刻。

    只不过他虽然沉默却没有停止思考,脑中飞速运转思考着。

    “这个问题问的好,本王觉得可以这样解释。波斯人和奥斯曼人是世仇,百余年间征伐不休,互有胜负。而明军毕竟只是初来乍到,如果一上来就表现的过于强势,自然会有喧宾夺主的意思。”

    “喧宾夺主是什么意思?”

    萨非帝国的宫廷翻译一时间愣住了,虽然他能够听得懂大多数的汉话,但是成语方面就有些迷惑了。

    就比如这个喧宾夺主,他显然听不懂其中的意味,需要李定国解释一番。

    李定国一时间尬住了。

    他吞了一口吐沫,开始解释喧宾夺主的字面意思。

    那翻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在确认这厮已经彻底明白了喧宾夺主的意思后,李定国这才停了下来。

    “原来如此。”

    阿巴斯二世听后恍然大悟,频频点头。

    不得不说,大明这个礼仪之邦在人情世故的处理方面确实十分的到位,基本上不会做出让人不舒服的事情。

    “除了这点,还有一个原因。”

    思考再三,李定国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本王毕竟只是一个领兵将领,有些事情不宜做的太过,我们汉人有一句话叫做过犹不及。尤其是这里距离中原万里之外,消息传递太久太慢了,等到传到了京师也已经变了味道。而我们朝廷庙堂那些御史言官们又喜欢添油加醋。什么事情经过他们一番渲染自然就会变了味道。本王可不希望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文官却在背后捅刀子。所以有的时候就不宜做的太激进。”

    这种话李定国也就是当着阿巴斯二世的面可以说一说吐一吐苦水。

    毕竟身为人臣,这种禁忌是不应该说出来的。

    可是憋在心里太久实在是堵得慌,说出来还是舒服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阿巴斯二世听后可谓是秒懂。

    虽然波斯和大明相隔万里,但是就帝王心术而言彼此之间还是想通的。

    皇帝如此,底下的大臣们自然会忖度君心,那些手握兵权的大将本就受到猜忌,行事做派自然求稳,不敢有逾矩。

    …

    …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谋事在人(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有的时候话说明白了,彼此之间会更加信任。

    经过一番长谈之后,李定国和阿巴斯二世之间确实增进了不少信任。

    双方就策略方面达成了统一,接下来做的事情就容易许多了。

    阿巴斯二世下令,命令全国范围内奉行坚壁清野的策略,绝不留给奥斯曼人一粒粮食。

    即便不能把奥斯曼人饿死,把他们饿疯饿慌也是极好的。

    至于李定国,则返回了明军驻地和陆续返回的明军诸将一同商议接下来的计划。

    他习惯于这种大合议的方式。一言堂有时候需要去搞,但那是在众人争论不休时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不是一上来就要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的时候哪怕是一句话也可能会点醒李定国,给他极大的启迪。

    “晋王殿下,这一次大伙儿截断奥斯曼蛮子的粮道,可谓是占据了极大的先机。都是晋王殿下料事如神的功劳啊。”

    袁宗第最是圆滑,一上来就开始拍李定国的马屁,李定国却是摆了摆手道:“靖国公无需把功劳归到本王身上,这都是大伙儿与将士们用命的结果。眼下奥斯曼人断了粮草补给,肯定会打乱他们的既定部署。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火上浇油,让他们更加慌张。”

    李定国扫了众人一眼道:“还是老样子,别本王一个人说,大伙儿都来说说看,如何让奥斯曼人方寸大乱?”

    刘兴明其实在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腹稿,李定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自然接道:“晋王殿下,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只需要派人前去骂战,捡着难听的骂,相信奥斯曼人一定会按捺不住的。”

    骂战这种策略在中原可谓是由来已久,已经不能算是什么新奇的东西了。

    三国时代就是两军交战最先使用的战术。

    一开始双方确实容易面红耳赤,直接干仗起来。

    但后来也许是这个策略用的太多了,大伙儿都习惯了,最后听到骂战都没有任何感觉了。

    你骂战归骂战,我依旧挂着我的免战牌。

    久而久之,将领们已经忘记了骂战的存在。

    只不过,有些策略在中原是一回事,在萨非帝国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是波斯人不知道坚壁清野的意思一样,他们很有可能也不知道骂战的妙处。

    两军交战,最需要的就是保持冷静。

    偏偏在这个时候通过骂战来击溃对方的理智防线,这样子很容易让对方冲动起来。

    只要对方冲动了,接下来就可能昏招频出。

    李定国觉得有点意思,点了点头道:“继续说下去。”

    得到李定国的肯定后,刘兴明自然感到越发的兴奋。

    “接下来自然就是撤离了,撤的越远越好,让奥斯曼蛮子愤怒的同时又发不上力,他想要出拳,但是只能一拳打在棉花上。这种感觉不用我说也应该知道,非常难受了。”

    李定国越听越觉得可行。

    两军交战很多时候不是靠蛮力,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以少胜多了。

    很多时候靠的是智取。

    在这方面,明军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毕竟中原的兵法早于波斯和奥斯曼人太久,随便拿出来一条都能够玩死他们。

    深吸了一口气,李定国起身背负双手开始踱步。

    “这个法子可以一试,不过要记住,一定不可浪战。我们的目的是激怒奥斯曼人,让他们失去理智从而冲动的应战,但绝对不能因为此而三十太大。”

    刘兴明闻言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晋王殿下放心好了,末将一定会把握好度的。”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你办事我放心。”

    “咳咳,末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支沉默不言的李来亨突然发声,李定国笑着道:“临国公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李来亨清了清嗓子道:“此次伏击奥斯曼人,末将发现了一处不同。奥斯曼人此次带来了不少火炮,恐怕一味守城不是上策。”

    李定国闻言心中一沉。

    李来亨的这句话可谓是说到了点子上。

    上一次奥斯曼人进攻萨非帝国时,除了轻敌之外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带火炮。

    或者说,这也是轻敌的表现之一。

    因为在奥斯曼人的心中,队波斯军队还是轻视的。

    毕竟百余年间,奥斯曼人在对决波斯人的战绩中是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的。

    这种情况下他们孤傲一些也就是可以理解了。

    但他们没想到明军的战斗力高出了波斯人很多,在缺少火炮这种攻城利器的情况下他们最终铩羽而归。

    吸取教训之后奥斯曼人这一次卷土重来,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火炮的存在对城墙是极大的威胁,即便不能直接轰开城墙,也可以极大的影响守城军队的军心。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临国公说的在理。所以我们这一次必须要尽可能的分割战场,绝对不能让奥斯曼人合兵一处。”

    郝摇旗挠头道:“可是吃一堑长一智。奥斯曼人就是再蠢,上一次已经吃过分兵的亏了,这一次多半不会再继续犯错了。”

    “非也。”

    李定国摇了摇头道:“所谓事在人为,有的时候我们努力一些或许结果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可以极力的挑衅,然后撤离,勾引奥斯曼人追击。”

    不得不说这是一步险棋,但是明军却必须要去做。因为不这么做的话,守城军队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