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6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做派和当年的倭寇可谓是如出一辙。

    这令郑成功和李定国感到十分的愤怒。

    二人在来的路上可谓是忧心忡忡,满脑子都在想如何在不劳民伤财的情况下击溃西班牙人。

    可这些当地的官员倒好,受到当地百姓的奉养,一个个养的是脑满肠肥,活的是油光满面。

    可他们的良心当真是被狗吃了。

    百姓们在受到西班牙入侵者的劫掠骚扰,他们却有心思在这里喝着小酒,当真是可恶至极。

    如果李定国与郑成功不加以处理的话,这些人是不会长记性的。

    一时间郑成功面色大变,直接将就被摔碎。

    他大声呵斥道:“你们这些庸官,百姓们受到西班牙人的骚扰你们就什么也不做吗。还有心思在这里摆什么接风宴,本王需要的是这个什么劳什子的接风宴吗。来人啊,把各府州县官员拿下,各打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有明一代除了开国之初武将占据上风,基本上都是文官压制武将。

    但到了永历朝中期情况开始了改变。

    乱世,手中有兵权的自然才有话语权,文官们不懂领兵,武将们善于领兵作战,地位一下子就蹿升了起来。

    更不用说李定国和郑成功这两尊大佛,更是凌驾于所有武将的存在。

    各个文官在他们的面前是丝毫不敢造次。

    因为他们清楚但凡他们有任何不妥的举动,就会被二人狠狠的责备。

    如今这些广东的官员可谓是撞到了刀口上。

    三十大板说多不多,说少也着实不算是少了。

    这些文官本就体弱,一下子打三十大板也算是狠了。

    但是李定国与郑成功有心要让他们长个记性,所以不介意狠狠打他们一顿。

    李定国与郑成功的亲兵亲自负责掌刑,一下子就把几十名官员按倒在地。

    宴会当场没有板子可寻,他们就取来宴会用鼓的鼓锤开始猛击。

    一时间哭爹喊娘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些官员何时受过此等委屈,一个个哭的是稀里哗啦。

    但是李定国与郑成功却没有丝毫心软的意思。

    这些家伙当真是以为百姓们的性命不值一提,他们就要让这些家伙记住,百姓才是最重要的。

    三十板子打完,官员们个个被打的皮开肉绽,血水顺着官袍渗出来,看起来十分可怖。

    那些穿绯袍的还好说,官袍的颜色和血水的颜色相近,但那些穿青袍的、绿色的却遭了灾。

    乍一看去,青红相接,十分的扎眼。

    “都下去吧,这件事就此作罢。今日算是给你们一个教训,若是再敢有下次,本王必定不轻饶。”

    说罢李定国与郑成功拂袖而去。

    。。。

    。。。

    谁也没有料到一场本该欢愉无比的接风宴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收场。

    李定国与郑成功本也不想做的这么绝,可是这些当地的官员实在是太过分了。

    他们若是什么都不做的话,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而且他们也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整顿一番官场的风气。

    既然这些家伙送上门来,他们不介意借此机会敲打其一番。

    事实证明敲打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这些官员低调了许多,而且很快派人向李定国与郑成功汇报了情况。

    西班牙人已经在广东沿海劫掠了数日,活动的范围大概聚集在几处富庶的沿海府县。

    其中汕尾便是重灾区。

    郑成功闻言与李定国商议一番,决定立即出兵汕尾。

    汕尾这个地方沿海,由于岛屿众多,不少渔民在这里打渔。

    郑成功知道这些地方一定会受损严重,他们早一日抵达,百姓们就能早一日过上好日子。

    所以耽搁不得。

    明军的行军速度很快,用的乃是急行军中最快速的一档。

    任何将士都没有丝毫的怨言。

    首先是因为他们一路上乃是乘船,并没有太过劳累。

    二来也是因为他们知道此事耽搁不得,事关百姓生死,他们便是累一些也无所谓。

    对此郑成功和李定国十分的欣慰。

    广州距离汕尾不算远,一路急行军之下,明军不出几日就抵达。

    到了当地的县衙问询之后他们才得知,原来西班牙人这几日来已经前来劫掠了数次。

    他们不仅劫掠金银首饰,甚至连女子都掳掠。

    郑成功当年见识过倭寇的无耻,不曾想这些西班牙人端上比倭寇还要无耻。

    “岂有此理!”

    郑成功盛怒之下责备县衙官员道:“你们就眼睁睁的看着,什么也不做吗。”

    那县令吓得半死,战战兢兢的说道:“启禀忠王殿下,非是下官不愿意去做,实在是做不到啊。县衙之中只有几百老弱士兵,怎么对付的了西班牙人啊。”

    …

    …

    。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来自海丰的感动(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汕尾其实是一个民间叫法,在明代其官方称呼乃是海丰县。

    海丰县隶属于惠州府,位于平海所与碣石卫之间。自东晋咸和六年(336年)置海丰县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这座东南沿海的小县城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却是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的汇聚交织地。

    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织碰撞,孕育出了独特的海丰文化。

    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东南沿海时,海丰也未能幸免。

    在戚继光训练义务新军组成戚家军之前,沿海各地百姓苦不堪言。

    经过一次次的失败经历,海丰百姓逐渐意识到仅仅靠卫所兵想要击溃倭寇是不可能的。

    但不像其他沿海百姓那样只知道躲藏,面对凶悍的倭寇,海丰百姓选择了组建团练民兵,以武力保卫家园。

    这种以宗族模式自发组建的团练民兵竟然武力惊人,击退了倭寇。

    嘉靖皇帝得知这个消息后龙颜大悦,评价道:“天上有雷公,地上海陆丰。”

    从此海丰人骁勇善战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当然了,这些都是前朝旧事,如今是永历年间,不是一百多年前的嘉靖朝。

    海丰人要面临的敌人也不是倭寇,而是武装到了牙齿的西班牙舰队。

    虽然他们仍然自发的组织了团练民兵,但仍然无法抵御的了西班牙人的大炮。

    了解清楚了事情原委以后,郑成功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没有过于的责备知县冯谆年,而是立即带着心腹亲军决定去村子里走走。

    海丰县城毕竟还有一座城池可以倚靠据守,但是生活在乡村的海丰人面对西班牙人的劫掠,他们能怎么办?

    郑成功想想都觉得心痛。

    虽然郑成功是福建人,但是海丰也有一部分是闽南人从泉州、漳州等地迁移过来的。

    所以郑成功对于当地的百姓有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奇妙感觉。

    至于李定国,自然是跟着郑成功走。

    他本以为到了广东,他可以或多或少的获得一些主导权,哪里知道仍然是郑成功占据了绝对的主动地位。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能够击溃西班牙人就行。

    海丰的乡村是以宗族大姓的形式聚集的。很可能一个村子里只有一到两个姓氏。

    因为这种模式,每个村子相对封闭,但也有一个好处外人进不去,寻常的盗贼若是光顾,整个村子的人恨不得全部出来跟你拼命。

    郑成功率部抵达胡家村的时候,整个村子的人都十分警惕,还以为是西班牙人又来了。

    他们最近已经被西班牙人侵扰了不下两次,可谓是不胜其烦。

    但得知是朝廷来援助他们的王师之后,所有胡家村的村民是皆大欢喜。

    村长胡有进带着一干村民亲自来到村口迎接。

    见到是郑成功后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国姓爷啊,国姓爷。我们可算是把您给盼来了。”

    他有些哽咽道:“您不知道啊,这佛郎机红毛贼仗着他们船坚炮利,无所不用其极啊。他们真的是毫无底线可言,抢一些钱财米粮也就罢了,连婆娘也抢啊。若不是我们消息灵通,在他们前来几个时辰及时组织转移,这全村的婆娘估计都得被他们抢走啊。”

    这胡有进看起来在五十岁上下,胡子都有些泛白。

    郑成功闻言十分的感动,亲自把他搀扶起来道:“不怕。老伯不怕。朝廷得知西班牙人入侵东南沿海后,陛下立即下旨命令本王和晋王一道率部前往讨伐。现在王师来了,你们可以放心了。”

    这种情感的碰撞和共鸣有的时候是很难用言语描述的。

    郑成功此刻只有一个想法,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西班牙人打的哭爹喊娘,让他们滚回伊比利亚半岛去。

    郑成功和李定国被人众星捧月似的拥进了村子,又在村长胡有进的带领下进了他的宅子。

    好不容易坐定,郑成功当即让胡有进把具体情况描述了一番。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海丰人和西班牙人争斗了几次,想必对于西班牙人的情况更加了解。

    经过胡有进的一番哭诉,郑成功这才知道原来西班牙人盘踞在捷胜所。

    惠州府有两所一卫。

    分别为平海所、捷胜所、碣石卫。

    其中平海所在西,碣石卫在东,而这捷胜所正好位于两者之间。

    说来也有趣,捷胜产珍珠,宫中皇室所用的珍珠就是捷胜进贡的。

    当时郑成功也被天子赏赐了一个珍珠项链,当时只知道是捷胜产的,却不知道自己会真正因为战事和捷胜结缘。

    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郑成功逐渐开始平复自己的心情,努力分析下一步该怎么做。

    自始至终李定国都保持了一个很安静的倾听者的状态。

    因为他知道郑成功是海战的行家,他就听郑成功安排就好。

    这个时候争个高下没有任何的意义。大局为重才是最为关键的。

    郑成功也十分感激李定国,这辈子能够遇到这种知己,算是不枉此生了。

    “晋王,本王已经把事情了解清楚了。既然西班牙人窃据在了捷胜所,我们不如先不要打草惊蛇,而是慢慢的包围他们。如果可以控制附近几个出海口,把西班牙人困在捷胜所内,瓮中捉鳖岂不是稳了。”

    其实李定国也有类似的想法,当他听到这个方案从郑成功的嘴中说出来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所谓知己不就是这样吗?

    “好,就依照忠王的法子做。”

    郑成功听李定国赞同,心里悬着的一颗石头总算是可以放下了,面上也露出了笑容。

    一开始他还担心和郑成功共同领兵出征,二人会因为意见不和导致一些问题发生。

    但现在看来,确实是他多虑了。

    二人虽然都是十分强势的人,但说到底,他们都是一类人。

    这类人会根据局势调整自己,而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换言之他们都是聪明人。

    “好,那就这么办。晋王,你和本王各负责一个方向可好?这捷胜所地形也算是位于高处,如果离得太近包过去,西班牙人肯定会有所察觉,我们最好先从远处走海路靠近,确保万无一失再发动闪击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