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第一狠人-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军将士们甚至不用瞄准,因为山谷中的清兵实在是太密集了。
漫天箭雨飘下,清兵们被射成了刺猬。
那些侥幸没死的也负了伤,丝毫不敢动弹。
就这?
这就是赵良栋的精锐?
艾承业此刻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不陪他们玩了。
“放火吧!”
山谷的入口此刻已经被巨石封死。
在放火的情况下,清军要想逃命只能拼命往前逃,而在那里等着他们的是明军的长枪阵!
“火,明贼放火了!”
火焰显然比石块和箭雨更令人感到恐惧。
因为在面临火焰时你根本无处躲避!
妈了个巴子的!
这帮明狗忒的狠毒!
孙吉此刻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仅仅靠躲是不可能解决问题了。
如今后路被堵死,要想不被活活烧死、熏死呛死就得赶在火势蔓延之前冲出这个山谷!
“传我将令,所有人掩住口鼻冲出去!”
对于能否冲出去孙吉并没有信心,但他总归是要这么说的,若是连他都没有这个信心,其他人更不会有了。
清兵们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纷纷撕掉一块布掩住口鼻连跑带滚的向前奔去。
山谷里的温度迅速升高,如同一个蒸笼一般。
不时有清兵虚脱倒下,就再也没站起来过。
他们的同伴根本无心理会。
当务之急是赶快逃命!
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要他们能活就行!
更为可怕的是明军又开始射箭!
他们虽然是在移动之中,但箭雨是一阵一阵的,根本是避无可避!
哀嚎声再次响遍山谷。
一些没被烧死的清兵被箭雨射了个透心凉,死的不能再彻底了。
孙吉的运气不错,一直没有中箭。
但见到眼前景象他的心也已经凉了大半。
明军显然是早早就来到这里伏击。
且看他们的伎俩应该是做过周密的筹划的。
孙吉自问若是他来设伏,也不会令敌军有生还的可能。
莫非他今日就要死在这里了吗?
孙吉越想越气,拔刀怒吼道:“冲出去跟明贼拼了!杀一个赚一个,杀两个赚一双!”
妈了个巴子的,即便不能活命,也要拉上几个明狗垫背。这样黄泉路上也不寂寞!
孙吉率先冲锋,带起了绝望清军的最后一波气势。
他们不再哀嚎抱怨,而是不顾一切的朝山谷出口冲去。
相对于入口出口要显得宽一些。
但明军早在此设下鹿柴等阻拦物,严阵以待等着清兵送上门来。
见一帮悍不畏死的清兵果然冲来,长枪手将长枪对准了来敌。
他们手中的长枪乃是用白蜡杆子作枪竿,插了镔铁枪头,长度足足有一人多长,可以封死清兵的所有进攻角度。
一寸长一寸强,在大规模作战中长枪兵相较于刀盾兵的优势大破天。
“弟兄们,杀虏报国的时候到了!”
“为了大明!为了陛下!”
“杀杀杀!”
这些明军长枪兵都是一群莫得感情的杀手,根本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在他们看来这些清军绿营都是八旗的走狗,根本不配活在这个世上。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亲朋好友死在东虏手上,现在却是到了报仇的时候了。
当孙吉率部冲杀,好不容易杀到山谷出口时看到的是一排长枪阵。
那一刻他的心彻底凉了。
“妈了个巴子的,老子跟你拼了!”
ps:第一更送到哈,各位看的爽了给投张推荐票呗,推荐票有点少啊。
第一百二十章 君臣交心(第二更求推荐票)
人在绝望之中往往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孙吉自知必死,倒也无所畏惧,打着杀一个赚一个的心态朝长枪阵杀去。
结果可想而知,他根本碰不到明军分毫便被长枪贯穿了身体。
孙吉被挑了起来,绝望的挣扎着。
没过多久他便断了气。
其余清兵的结局也大多差不多。
在长枪阵面前他们就像一只只小鸡仔一样,根本使不出力。
艾承业见状大喜。
大有一副他还没发力,清兵就倒下了的快感。
山谷之中被烧死的清兵不计其数,尸体的焦臭味道弥漫在山谷上空。
在火势结束之后,艾承业命令麾下士兵将清兵的首级割下以充作军功。
这一战他算是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名堂。
在明军阵中他再不是那个靠父亲荫蔽的二世祖,而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赵良栋得知先锋营全军覆没,孙吉被斩杀的消息后径直昏了过去。
亲兵们好不容易才把他救醒。
赵良栋醒来后一直捶足顿胸,叹息不止。
他早该想到明军不会那么轻易的让他们抵达宜宾城外,一定会在路上处处设伏,处处设障。
这个孙吉可谓是赵良栋的得力干将,左膀右臂。
人就这么没了,赵良栋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可仗还是要打的,不然赵良栋没法跟洪承畴交代,没法跟鳌拜交代,更没法跟朝廷交代,跟皇上交代。
带着十万大军若是打输了,赵良栋都不敢想象后果。
那恐怕他只能自杀谢罪了。
好在先锋营的惨败暴露了明军粗俗的野心,那就是在半路伏击尽可能不让赵良栋顺利的抵达宜宾。
在这种情况下赵良栋自然不可能按照原计划行军,而是决定绕路。
这样虽然绕远了一些,但至少安全有保障。
新行军计划制定之后赵良栋下令立即开拔,以防止明军再度作妖。
只要能够顺利抵达宜宾城下,一切就都容易了。
从这个角度看明军也是对守城没有信心啊,不然也不会想着尽可能在半路上阻击。
且行且战吧,赵良栋发誓要在破城之后把明军对他们做的加倍奉还!
很快,艾承业斩杀数千清军的消息便穿回了宜宾。
朱由榔得知后大喜。
李定国推荐的人选果然有两把刷子,虽然此战未必会使清军元气大伤,却是打出了气势。
就该这样嘛,狭路相逢勇者胜。
只要气势打出来了一切就都解决了。
“陛下,这卧龙岗只是开胃小菜,正菜还在后面呢。”
李定国自然也是心情大好,在一旁笑声道。
“哦?”
朱由榔也来了兴致,和声道:“朕拭目以待。”
其实对于启用艾承业朱由榔起先有些犹豫。
毕竟在原本历史上,艾承业最后投降了清军。
这让朱由榔心里有些不爽。
但那毕竟是永历帝决定流亡缅甸之后的事情。
当时艾承业和冯双礼等人带领艾能奇生前的部众和一部分忠于刘文秀旧部北上建昌,企图和夔东十三家汇合。
之后的结果自然是悲剧。狄三喜发动兵变,抓获了艾承业与冯双礼。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时艾承业和冯双礼已经心灰意冷,未必没有顺水推舟的想法。
但是也不能苛责他们。
毕竟连天子都弃国了他们替谁去作战呢?
李定国的儿子李嗣兴不也降清了吗?白文选最后不也降清了吗?
能像夔东十三家那样坚守到最后一刻,像李来亨那样举家自焚的毕竟是少数啊。
这些将领历史上也为南明政权效死力,只是最后做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
现如今朱由榔穿越,造成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这些名将自然不会像历史上那样降清。
至少朱由榔不能因为他们没有犯下的过错而歧视他们。不然朱由榔将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试想没了冯双礼、白文选、艾承业等人,明军的实力将大打折扣,李定国一人也将独木难支。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平行时空,朱由榔是历史的书写者而不是复刻者。
既然历史已经改变,朱由榔自然没有理由苛责这些为大明尽忠职守的臣子们。
“传朕旨意,按照规制奖赏有功将士!”
在赏赐这方面朱由榔一点也不吝啬。
他十分清楚激励的必要性。
将士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朝廷没理由让他们白白流血。
只是朱由榔心底还是有些担心。
艾承业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啊。
有冯双礼在他身边督导还好,让他独领一营,这肩上的担子是不是压的太重了些?
但见李定国一脸欣喜的表情,朱由榔又不忍去提。
希望不是揠苗助长吧。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罢。”
朱由榔和声道。
“若此次艾承业能够立下些功劳,可否将他调去昆明驻防?”
李定国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
当初延安王艾能奇战死后,永历帝为了安抚其部众,将黔国公沐天波的女儿许配给了艾承业。
当时艾承业尚年幼,过了几年二人才完婚,艾承业也成了沐天波的女婿。
原本朝廷在昆明一切都好,但朱由榔迁都成都后,艾承业跟着冯双礼、李定国一同入川,自然带着家眷。
沐天波作为黔国公留守昆明,与女儿女婿两地分隔自然是分外想念。
沐天波是肯定不能动的,那就只能艾承业动一动了。
朱由榔思忖了片刻笑声道:“朕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这点小事朕现在便准了。待此战过后便将艾承业调去昆明驻防。”
李定国闻言大喜:“臣替艾承业谢过陛下。”
“晋王啊,嗣兴年纪渐长,你也可以带着他多历练历练了。”
朱由榔话锋陡然一转,听的李定国一愣。
陛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有意要提拔嗣兴?
这到底是好事情,行军打仗是李定国安身立命的根本。李定国也不希望自己儿子成为一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
陛下已经如此明示,他有什么理由不带儿子历练一番?
ps:第二更送到,求推荐票!
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兵跑马河(第一更求推荐票)
却说赵良栋在卧龙岗吃了苦头,遂率部绕远行军。
十万大军所过之处,直是如同蝗虫一般。
一些躲闪不及的百姓被清军抓走充作夫子,做最苦力的活计。
比预计多行军了七八日,赵良栋总算抵达了跑马河畔。
作为宜宾附近的第一大河,要想去往宜宾则必须渡过跑马河。
虽然现在不是汛期,但这一段河水甚是湍急。
赵良栋找不到渡船,直是急的一头包。
该死的明贼一定是把这一代的渡船全都迁走了。
临时砍伐木筏渡河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又得耽误不少时间。
赵良栋担心贵州的洪承畴、鳌拜催促,更怕京师的顺治皇帝不耐烦。
是以他派出哨骑沿着河岸打探,希望寻找一处较浅的河湾生渡。
大部军队则临时驻扎在河南岸,稍作休整。
赵良栋统领的这支大军满汉混杂,以赵良栋的资历很难完全压制。
若是一直打胜仗还好,卧龙岗那次惨败后,军中便一直有人议论赵良栋不配做这个统帅。
那些上三旗的旗兵更是心生不满。凭什么一个汉人在这里耀武扬威,发号施令?
不少旗兵开始闹事,赵良栋好生安抚这才算暂且揭过。
可是一到跑马河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