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王何须自责?这事情朕也是有考虑的。”

    朱由榔顿了顿道:“现在还有七八万军队吧?拿出一万来驻守江陵。剩下还有六万,这六万人是不会再动了。”

    “陛下的意思是?”

    “直捣武昌!”

    李定国闻言总算长松了一口气。

    他就担心陛下急于光复湖广,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

    什么都要最后很可能就是什么都丢。

    李定国可不希望最后落得个四处起火的局面。

    “陛下圣明。打下江陵后沿江而下已经没有太大的障碍,完全可以集中兵力攻打武昌。继续缠斗下去对我们毫无意义。”

    “是啊,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朱由榔清了清嗓子道:“必须在入冬之前拿下武昌。”

    贵阳,经略府。

    洪承畴看罢湖广总督胡全才的亲笔信,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永历敢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去进攻湖广。

    这厮倒真是有几份魄力。

    “来人呐,去请鳌大人来。”

    赵良栋刚刚落败,贵州清军急需要时间来休整,这个时候是不太可能发动攻势的。

    永历便利用这个时间主动出击,搅合的湖广一个鸡飞狗跳。

    胡全才是洪承畴的得意门生,有他镇守湖广洪承畴是放心的。

    只是从胡全才的信中可以看出,明军的攻势还是很凶猛的。短短时间内就攻克了夷陵、郧阳。

    照着这个势头下去,外围的这些府县也是难保。

    湖广和贵州毗邻,洪承畴在考虑是出兵援助还是趁机发兵攻打四川、云南。

    四川、云南是明军的老巢,如果能够端掉明军便成了无根浮萍。

    哪怕他打下湖广再多的城池也没有意义。

    清军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再行围剿。

    但如果任由明军这么长驱直入拿下武昌,届时朝廷那边面子上挂不住。

    顺治皇帝是个极好面子的人,自然不能准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真要是发生了,总得有个顶包背锅的人。那个人怕是就是胡全才了。

    哪怕是洪承畴也保不住他。

    洪承畴很是纠结,决定问过鳌拜的意见再做决定。

    毕竟鳌拜手中还是有一支精锐八旗军的,实力不可忽视。

    却说鳌拜风风火火的赶来,有些不耐道:“老洪啊,你叫我来是什么事?他娘的,这蛊毒之事完全就是唬人的,我这些天没吃安氏给的解药也啥事没有。老子这便要领兵灭了他安氏一族。”

    洪承畴苦笑一声道:“鳌大人先不要着急,看看这封信再说。”

    说罢他把信递给了鳌拜。

    鳌拜接过信展开来看,只匆匆一扫便觉得不妙。

    他仔细读了一遍,却是勃然大怒。

    “好个永历小儿,如此阴险歹毒,竟然瞒天过海去攻打湖广了。”

    “依鳌大人之见,我们现在是该发兵援救还是围魏救赵?”

    洪承畴眯着眼睛主动发问道。

 第一百七十三章 鳌拜的决断(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洪承畴把选择权让给鳌拜,看似是对鳌拜的尊重,实则是想让鳌拜背这口锅。

    毕竟若是此次再失败,朝廷中那些官员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人喷死。

    皇上便是再器重他,为了堵住满朝官员之口,也肯定会对他进行处置。

    而如果打赢了,皇上也不会怎么封赏。

    因为皇上会认为洪承畴和鳌拜是在将功补过。毕竟本来就是他们征讨不利捅了娄子,将功补过挽回颜面自然不需要刻意封赏。

    洪承畴综合分析一番后,决定让鳌拜来做决断。

    这样赢了最好,输了有人顶包,岂不美哉。

    鳌拜在朝中是嚣张跋扈惯了的,见洪承畴主动示好心中十分得意。

    “打四川、云南有什么意思。要打就去打明军主力,不然打赢了也不算本事。”

    鳌拜得知蛊毒根本就是个障眼法不会发作后,心里的一颗死结算是解开了。

    其实洪承畴让鳌拜选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两种选择都可以,不存在不能选的选项。

    攻打云贵围魏救赵和增援湖广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此看来,鳌大人是想要生擒永历了?”

    洪承畴仿佛能够看透人心一样,直接点到了鳌拜的想法上。

    果不其然,鳌拜点了点头道:“不错,本官这次就要生擒永历,问问他是谁给他的勇气跟大清作对!”

    其实鳌拜打心眼里是有些不服气的。

    毕竟他率领八旗兵抵达贵州后除了跟土司打了几场小仗外根本没有跟明军主力交手过。

    清军进军四川的统帅是谁?赵良栋那个废物啊。

    虽然赵良栋是洪承畴推荐的,但从实际结果来看他的统兵能力根本就不行。

    非但没有攻城拔寨大获全胜,还被明军斩杀无数士兵,损失惨重。

    不幸中的万幸是八旗军没有太大损失。这可都是上三旗的精锐啊,一个人的性命比十个汉人奴才的都要珍贵。

    若是这些旗兵有什么损失,鳌拜真不知道该怎么和皇上、和京中的满洲权贵交代。

    “既然如此,本经略这就去准备筹措粮草事宜。”

    洪承畴见鳌拜这么上杆子,心里十分得意。

    “且慢!”

    谁料鳌拜却是突然挥手打断。

    洪承畴心中咯噔一声,心道莫不是鳌拜看出了什么?

    不应该啊,就凭鳌拜的脑子不应该有这么多顾虑啊。

    “本官可以率部援救湖广,可贵州怎么办?贵州安稳吗?”

    鳌拜其实是有些担心贵州的安全。

    如果他把主力都调走去援救湖广,那贵州就会相当空虚。

    用屁股想也知道永历东征不可能带走所有兵力,四川、云南还是会有几万驻军的。

    如果这些明贼得知贵州主力悉数出征,他们就真的不会有什么想法吗?

    贵州是清军在西南的重要据点。

    在重庆失陷后可以说是唯一的据点。

    所以说,贵州是一定不能出问题的。

    “鳌大人尽可放心,本经略可以修书一封,叫平西大将军回到贵阳驻扎。”

    “吴三桂?”

    洪承畴不提,鳌拜都快把这个人忘了。

    他当初刚刚率部来到贵州时,和吴三桂闹了一个很大的矛盾。

    当时吴三桂便负气率部离开了贵阳,到安龙一代驻扎。

    现在鳌拜要领兵出征,洪承畴又想把吴三桂找回来充实贵阳防务。

    只是经过了这么一遭,吴三桂真的能够愿意回来吗?

    镜子破了就是破了,要想破镜重圆谈何容易啊。

    “怎么,鳌大人信不过他?”

    洪承畴见鳌拜这幅表情,若有所思道:“如果鳌大人信不过他,本经略再想想办法。”

    鳌拜心道你还能有什么办法,无非是拆东墙补西墙。

    只是现在明军搅乱湖广,各地人人自危,有谁愿意借调兵马给你来用呢?

    李国英?

    这厮虽然顶着个川陕总督的名号,但自从重庆丢掉后,四川就跟他不沾边。

    要从陕西那么远的地方借调兵马来谈何容易。

    从江西借兵?

    这倒是个法子,可是如今永历在湖广折腾,据说郑成功也率部打下了南京。这种情况下江西自己都自身难保,应该也不太可能愿意分兵来帮助贵州清军吧?

    怎么突然之间鳌拜有一种烽烟四起,遍地开花的感觉呢。

    “求人不如求己,赵良栋麾下还有多少兵马?”

    洪承畴略作思忖后答道:“两三万人还是有的。”

    鳌拜摇了摇头道:“这太少了。四川加上云南明军估计能有个五万人。就凭赵良栋这个饭桶还真不一定能够守得住。”

    思来想去,也就是吴三桂适合来救火了。

    再怎么说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也是仅次于八旗军的精锐兵力。

    虽然吴三桂和鳌拜之间有隔阂,但现在鳌拜是要去攻打湖广明军的啊,他又跟吴三桂见不到面,大不了是洪承畴放低身段去贴吴三桂的冷屁股。

    “也罢,如果吴三桂愿意来贵阳,本官也不反对。只要洪经略能够摆平他就好。”

    见鳌拜这个态度,洪承畴微微颔首道:“鳌大人尽管放心,老夫这些年还是积攒了一些人脉的,吴三桂肯定会给老夫这个面子。”

    “那就好。”

    鳌拜叹了一声道:“其实更让我担心的是南京。郑贼占据南京后便可以向四周辐射。南京的意义不仅在于一城一池,而在于象征意义。我真担心江南会变天啊。”

    洪承畴却似是胸有成竹,微微笑道:“鳌大人不必担忧。在老夫看来,只要解决了永历,便是郑成功攻打下了再多城池也不要紧。鳌大人想一想,为什么现在明军的实力比之几年前有了明显提升?不是因为他们一夜之间暴出兵来,而是因为那些原本互相不统属的势力都选择拥护永历,站在残明这一边。李定国如是,夔东如是,郑成功、张煌言亦如是。”

    稍顿了顿,洪承畴接道:“所以,只要我们能够灭掉永历就等于灭掉了他们的心气。一群没有主心骨的乌合之众有何可惧?那郑成功不就是个海贼吗?没了永历你看看还有多少人会选择支持他。”

    鳌拜听罢心情大好,哈哈大笑道:“老洪啊,你这番分析令我茅塞顿开啊。这么看来,本官的选择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灭掉永历便能抽掉这些群贼的脊梁骨!”

 第一百七十四章 舟山失陷(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莽尔多尼率领残部一溜烟的从安庆跑到了九江,进入了江西的地界。

    郑成功光复安庆后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之后率领主力回到南京。

    如今整个南直隶中应天府、镇江府、太平府、安庆府以及滁州、和州等四府二州在明军的掌控之中。其余诸府仍然在清军手中,文武官员奉顺治为天子。

    总体来说郑成功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像凤阳、庐州、扬州、淮安这些大府人口众多,粮食产出也很丰富。

    如果继续耗下去,对明军来说是很不利的。

    回到南京后郑成功第一时间返回守备府,一来是把攻克安庆的好消息告诉张煌言,二来也是想好好歇一歇。

    这一路急行军可是把他累坏了。他已经不是二十多岁小伙子那会了,精力消耗的很快,要想蓄足力气颇得费些工夫。

    “沧水兄,安庆大捷啊!我说什么来着,东虏都是纸老虎,根本不足为惧。你是没看到那场面啊,火烧连营七百里啊。啧啧,我是说的有点夸张,但意思是那个意思,你懂得。”

    见到张煌言后郑成功兴奋的就像个孩子。

    以他和张煌言的关系,那点争执不快早就望到了九霄云外。

    张煌言面色却有些阴沉,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若是往常他早就起身和郑成功打招呼。

    今日这是怎么了?

    正当郑成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张煌言叹了一声道:“大木,有一件事我得跟你说说,你一定要冷静,不要激动啊。”

    嗯?这话是什么意思?

    郑成功更是狐疑了,沧水兄往日不是这个样子啊,怎么吞吞吐吐的。

    “来,大木,你先坐。”

    不管怎么说,郑成功还是对张煌言充分信任的,他撩袍坐定笑声道:“沧水兄,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大木啊,舟山出事了。”

    张煌言悲怆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