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请回答,崩坏的战国七雄!-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中凡有称白起、武安君、上将军者,一律军法从事,斩!”

    “喏!”众将领拱手领命。

    白起继续道:“其二,命人在军中建立起十座高大粮仓,要多高有多高,务必要让赵军斥候远远便可观之!”

    “将军,咸阳是又要有粮草要到了吗?”副将王龁面带兴奋。

    秦与赵两国在长平鏖战至今,纵使秦国有巴蜀粮仓,又有水路运粮,然而为了长远发展,秦军目前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比赵军没好到哪去。

    白起笑着摇了摇头。

    “兵者,诡道也,秦赵两军皆是四十五万大军,正面交锋必定会两败俱伤,即使任何一方险胜,兵力也会大打折扣!”

    “而今赵国粮草不足,肯定想早早结束战争!”

    白起双眼微眯,幽幽道:“不让赵括小儿看见我秦军粮草充沛,他又怎肯西渡丹水,偷袭我秦军大营?”

    赵括此时在故关的谋划,竟然悉数被白起提前预料!

    ……

 第五十四章 苏秦 天下之强弓劲弩尽出自韩

    魏国,大梁

    韩、魏本就接壤,公子韩非和信陵君魏无忌,不知何时又凑到了一起。

    看着金榜上赵括侃侃而谈的模样,魏无忌抚掌大赞:“哈哈,赵括小儿还是有点东西啊,区区数言,便将军心一统!”

    “来来来,非公子,吃饼吃饼!”魏无忌哈哈大笑。

    趁着金榜画面停歇的空隙,魏无忌笑着问道:

    “非公子此番来我大梁,莫非就是为了送老夫这些仿制而出的压缩饼干?”

    因为仙人的缘故,山东六国金榜有名者,或多或少都结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韩非虽然年轻,但他在答题空间中的出色表现,还是令魏无忌极为赞赏的。

    至于韩非带来的这批仿制压缩饼干,也就是打着压缩的旗号而已,实际上和正常饼干差不了多少,顶多也就是分量更足、口味更差而已。

    没有膨化粉,没有高温高压,甚至连面粉都是用捣而不是磨出来的,算个屁的压缩饼干?

    不过好歹也算是仿制出来了,虽然比不上正品压缩饼干,但较之寻常军粮确实节省了很大空间,保存得当的话,也可以保存较长一段时间,因此韩非才有底气来找魏无忌。

    “是,也不是。”

    韩非笑道:“在下此次来到魏国,于私,是拜访信陵君,顺便给信陵君尝尝我大韩新近仿制而出的军粮,也就是这仿制压缩饼干。”

    “那于公呢?”魏无忌笑吟吟的问道。

    “于公,则是奉王上之命代表我韩国,正式与信陵君商讨六国联合抗秦一事!”

    说到正事,韩非正襟危坐,正色道:“仙人已经预言长平结果,然而赵国长平之战必不能败,信陵君比在下清楚,若是真让武安君坑杀赵军四十万,攻占上党,那么不仅是赵国,我韩魏两国也必将走上亡国之路!”

    “然后呢?”魏无忌依旧不紧不慢,笑吟吟的问道。

    韩非不说话。

    魏无忌见状,挥了挥手,屏避左右,厅中只剩下他与韩非二人。

    韩非这才开口,沉声道:“可若要救赵于长平,我五国联军又怎能白白救赵,丧失物力财力,最后徒劳而归?”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救赵是大义没错,然而从秦国手里救下赵国,肯定糜费巨大。

    明面上山东六国合纵抗秦,一副比谁都团结的模样,实际上背地里谁也不肯吃亏,涉及到自身利益,怎么可能就傻乎乎的啥都不要,就跑到长平救你赵国?

    韩非的意思很明显,想提前来和魏无忌通个气,看让赵国答应些个什么条件好,总不能白白去救赵国。

    最好能让韩国在这里面得到和大家相同的利益,这样就再好不过了。

    “哈哈,非公子,老夫倒是很好奇,你韩国能出什么?”

    魏无忌摇了摇头,开门见山道:“说是五国联合救赵,实际上出兵最多的,肯定是我魏国与楚国,而齐国出粮,至于韩、燕两国,凑数罢了。”

    “更何况这上党之地,本就是你韩国献出去的,韩然还好意思派你来和老夫来谈?”

    魏无忌是仁义,但是不傻。

    他一门心思救赵国,除了不想七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外,实际上也想从赵国手里,获取到足够多的利益。

    但是如果没有韩国献出上党之地,祸水东引,秦赵之间哪里有什么长平之战,真要这场战争的说罪魁祸首,是韩国才对。

    现在韩然还好意思来和自己谈救赵之后的利益分配,脸皮也真够厚的,这不是扯淡么!

    “我韩国势弱,献出上党乃是不得已之举,赵国与秦国尚有一战之力,胜负难分,若换做我韩国,恐怕未等到六国联军,就已经灭国了。”韩非似乎早有准备,不卑不亢道:“再者说,秦国若是一举吞下我韩国,那么信陵君的魏国,也就岌岌可危了!”

    魏无忌似乎想说些什么,却被韩非打断。

    “信陵君莫急,且听在下说完。”

    韩非幽幽道:“六国联合抗秦,势必要有合纵约长,我王已与燕王达成协议,只要信陵君愿意将救赵之利益平分,韩燕两国便一致推举信陵君为合纵约长!”

    魏无忌面不改色道:“哈哈,非公子,你是否小看老夫了?合纵约长,区区虚名罢了,老夫岂会在意?”

    “信陵君若是不在意合纵约长之名,在下也不强求,待仙人恢复隔空交流后,在下联系春申君便是。”

    韩非道:“并且我韩国并非什么也拿不出来,除了仙人赏赐的正品及仿制的压缩军粮外,还有数万件精铁打造的韩弓韩弩!”

    听见精铁弓弩几个字,魏无忌眉毛一挑,脸色突变。

    “自韩昭侯以后,你韩国竟然还有精铁弓弩!”

    韩国虽说被秦、魏、赵、楚围在中间,几乎时刻面对他国侵袭,但他在战国七雄中并非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在韩昭侯时期,韩国凭借着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变法强国,又通过资源丰富的宜阳铁山,打造出一支劲旅,曾让其余六国吃过不少苦头,创造出几十年属于韩国的辉煌时代,时称劲韩!

    就连纵横家苏秦也感慨:天下之强弓劲弩,皆出自韩!

    只不过自从申不害死后,韩国的宜阳铁山也被秦国夺取,韩弓韩弩的威名也渐渐被秦弓秦弩所取代。

    韩非笑了:“信陵君的魏国,都尚有大魏武卒,我韩国,又怎会没了韩弓韩弩?”

    魏武卒,赵边骑,齐技击,秦锐士,乃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四大精锐部队!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齐技击与魏武卒相继没落,赵边骑也随着赵武灵王身死,从“胡服骑射”到“沙丘政变”,实力大损,唯有大秦锐士在军功爵制的激励下,愈发勇猛!

    不过大魏武卒虽然没落,却并不代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像赵国边骑,在李牧的训练下,日后依旧焕发出新的光彩。

    就在韩非与魏无忌讨论之时,金榜上关于白起秘密前往长平的画面再度显现。

    二人暂停讨论,将金榜的画面缓缓看完。

    “在下原以为赵兄将长平的局势分析的足够清晰,但没想到,武安君竟然能料敌先机!”韩非大为惊骇:“而且赵军对赵兄的认可,与秦军对武安君的信服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怪不得长平之战赵国败的那么惨!”

    魏无忌沉默良久。

    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赵国必败。

    现在看到白起在军事战争上的恐怖实力,魏无忌忽然感觉,即便六国联合抗秦,也未必能够在白起手下获得胜利!

    魏无忌开始考虑韩国的诉求,沉声问道:“非公子,你韩国想要些什么?”

    ……

 第五十五章 白起 此战我秦军必胜

    第二日,金榜上关于长平之战的画面仍在继续。

    画面里的赵括,似乎已经来到长平十数日,赵军帅营也迁往韩王山一带,主将赵括正在巡营,身后跟着副将田泽。

    走着走着,赵括忽然停住脚步,眉头微皱。

    只见赵括面前是一名个头仅到他胸膛处的瘦小士卒,正值晚食时分,似乎是轮到他放哨,正站在那儿手里抓着一把炒餱,就着凉水而食。

    战国时期行军打仗,最常见的军粮便是这餱,也就是干炒至熟的粟豆等,这个时期人们的主食还是小米、或者大豆,炒熟之后更加方便携带与储存。

    与赵军相必,秦军的随身携带的口粮更好一些,不止小米大豆等,还有特制的锅盔。

    赵括走上前,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位瘦小士卒虽然不认识赵括,但是看赵括一身将军才穿的甲胄,还以为是自己在放哨时不专心,吃东西,惹怒到了这位将军,

    他立马将手里炒餱塞回怀里,语无伦次道:“将军我叫余一,我,我不是故意”

    这瘦小士卒不仅个头只到赵括的胸膛处,身上穿着的军服极不合身,连面容也看起来稚气未脱,明显还是孩子。

    “无妨,饿了填饱肚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赵括笑着摆了摆手,继续问道:“余一小兄弟,你今年多大了,看你这个年纪,不应该投身行伍啊?”

    瘦小士卒见面前这位将军说起话来和蔼可亲,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回禀将军,我是去年与弟弟一齐被征召来的长平,今年刚满十五”

    一听这话,赵括面色微变。

    赵国征召男丁入伍的最低年龄是十六岁,而自己面前这名瘦小士卒才刚刚年满十五,还是去年来的长平!

    也就是说,自己面前这瘦小士卒,十四岁便参加了战争!

    听他说,一同投身行伍的,还有比他更小的弟弟!

    他们才十三四岁啊,持续三年的战争,不仅缺粮,连还未成年的孩童也被征召入伍,我赵国难道已经到了这种田地吗?

    赵括强忍心中怒气,嘴角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道:“多谢余一小兄弟,无事,在下也就是随便问问。”

    说着,赵括也没了巡营的心思,转身黑着脸,与副将田泽返回帅营。

    一路上,赵括一言不发。

    跟在赵括身后的副将田泽,只感觉压力山大。

    “田副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回到帅营中,赵括终于开口,面沉如水:“记得没错,我赵国征召士兵的最低年龄为十六岁,军营中怎会出现十三四岁的孩童!”

    “启禀将军,这也实属无奈啊!”

    田泽抓住机会,苦着脸连忙解释道:“廉老将军坚守此地三载,我赵国境内十六岁以上的青壮男丁已悉数征召,而这些未满十六岁的孩童们,想来应是当地符合要求的青壮年不够,被迫强行征召替代入伍!”

    “末将也无能为力啊!”

    “呼”赵括闭上双眼,长出一口气。

    十六岁以上青壮男丁悉数征召,连孩童也被迫入伍,长平之战,难道真的已经迫在眉睫了吗?

    赵括寒声问道:“可曾统计过,我长平四十五万大军中,像这样被迫应征入伍,至今仍为达十六岁的孩童有多少人?”

    “给本帅一个准确的答复!”赵括第一次以最高主将的身份,厉声喝道。

    田泽硬着头皮答道:“回禀将军,想来应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