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段时间侍卫看护不得力,它跑出了东宫。奴婢等人差点把长安城给翻过来,结果第二天在您的书房发现了它,旁边还有一只断了气的野兔。打那以后啊,奴婢干脆就让猎户抓了一些野兔养在东宫,几乎每个月它都会抓一只叼到您的书房,似乎是在等您回来。”

    听了方胜的话,李承乾笑着拍了拍黑炭头的狗头,给它挠了一顿痒痒。

    再耽搁下去就要失礼了,也不知道老先生有多担忧。

    急匆匆的跑到李纲的卧房,刚一推开门,就见到了也要伸手推门的老先生。

    “李师,弟子回来了。”

    本来肚子里有很多的话不吐不快,可是见到老先生后就全部消失了,就剩下了这句客套不客套,真切不真切的话。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进来,让老夫看看你。”

    推着老先生的轮椅回到屋里,师徒俩人相对,却好久都无言。

    许久之后,李承乾才主动开口:“李师,您的身体还好吧。”

    孙思邈从不说假话,他对老先生的诊断就是油尽灯枯之年,什么时候离世都不奇怪。正因为信任老孙,所以李承乾这次出去格外的担心。

    “呵呵,还能如何,你不在,李泰李恪恨不得跟老夫同吃同睡,天还没凉,就已经给老夫准备冬衣了。”

    听到这话,李承乾忍不住感激的看向李泰和李恪。

    李恪还好些,李泰已经乐得见牙不见眼,一副快来夸我的样子。

    “你这次去草原,没有老实的待在朔方,本来老夫是准备等你回来训斥你的。可是听说了你为伤兵营做的事情,却不得不夸你一声好样的。在老夫看来,军队杀了百万人又能如何,你和孙思邈做的事儿,才是真正有功德的好事。有这件事打底,至少军方将领会给你足够的尊重。天下的百姓,也会知道太子的仁厚了。”

    府兵本就是战时当兵,闲时务农的,战斗结束,他们就变成了大唐的百姓。有他们在,李承乾和孙思邈的事迹绝对会被传遍大江南北。

    “不说这些事儿了,李师,学院如何了?”

    要说李承乾最牵挂的,除了李纲,大概就是学院了。

    作为开启民智的先锋,学院的成败关系着以后全民普及教育的成功与否。而且,作为摧毁豪族根基的一柄大锤,锻造成型以后,才能彻底发挥威力。

    说起学院,李纲就一脸的笑容:“都很好,老夫等人从未想过此生能过上这么舒心的日子。课程表的排列很合理,老夫等人一天最多上两节课程,接下来的时间就都是悠闲的。第一批招收的学子,也很认学,好些平民家的,下了课以后总是会跑到老夫等人的院子来,继续追问。哈哈,让老夫等人烦不胜烦。”

    李承乾也笑了,当老师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学生不来求学的时候担忧,可学生真的总是过来求问,还会烦躁,可是烦躁之余,却也会带着浓郁的欣喜。

    “第二批的招生,很快就要开始了,经过去年的事儿,我等还是决定把招生的事情交给你来办。这一次少招收一点,就收个八百人吧。突然多了太多,老夫担心大家伙儿应付不过来。

    学院的建设也接近尾声了,老夫不知道你为什么到现在依旧要留出扩展的空间。不过这是你的事儿,老夫也就不管。先生们觉得院子受之有愧,听说你要把院子划为他们的私产,跳着脚不接受。所以老夫请示陛下后,把学院附近的院子改为学院所有。住在院子里的先生,能够免费居住。这样,才让他们接受。

    至于工匠的分院,阎立本已经开始组织了。工部那几个工匠制作出来的神力臂,效果很好,算是分院的第一项成就吧”

    老先生从来不喜欢多说话,但是这一次却有些絮叨,听得李泰和李恪都有点发愁。

    但是,李承乾却笑意盈盈的听完了全部。

    人老了,就喜欢唠叨,近乎一年的分别之情难以表达,唠叨,恰巧是发泄的途径之一。

    从下午一直唠叨到了傍晚,更多的时候是李承乾听,偶尔才会回一句,说几句自己在草原上的经历。

    晚饭只能在老先生的卧室吃,今天说话的时间太久,老先生的精力都被耗费,所以吃完饭连散步都没有,就上床休息了。

    替老先生掩上被子,三兄弟蹑手蹑脚的走出了房间。

    “皇兄,青雀马上就要去琉璃作坊,有事可干,臣弟也想找点事儿做,您有什么建议吗?”

    看着外面璀璨的星空,李承乾回头对李恪说:“你啊,就是笨,青雀去琉璃作坊是发挥他的长处,你的长处是什么?不就是武艺嘛!明天去学院,你自己跟那些大儒说。学生一味的苦读书,会变成书呆子。每两天,必须要有一节活动课。不管是带他们爬山也好,带他们练武也罢,反正我不希望他们都变成弱不经风的样子。”

    李恪大喜,虽然不是领兵,可这样的工作,他也很喜欢。

 第一百零三章 挑战

    李泰喜欢动脑,李恪喜欢带人,而这两份工作恰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没有受不了的苦,没有享不了的福。人就是这样,弹性很大。身在草原的时候,确实很苦,但是看到衣着比自己还要简陋,甚至于这样情况下还要上战场卖命的士卒,李承乾却总能坚持下来。而如今回到了东宫,在柔软的床铺上躺着,再想想草原的事儿,顿时就觉得恍若隔世。

    再感慨也不能耽误睡觉,亲自用弓箭干掉敌人后,李承乾就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了弓箭上。近身砍杀肯定不会被人准许的,最多也就是拿着弓箭当一当古代狙击手这个样子。

    第二天一早,没有感受到钻进屋里的寒风,李承乾就醒了过来。

    起身出门,就带着黑炭头,围着东宫开始跑步。这具新的身体因为一直以来都在坚持锻炼,所以比上一世的身体要强壮的多。虽然有的时候不得不爬楼梯,可是有小电驴和电梯在,还是借用工具的时候多。再说,后世十一岁的孩子还是小学,恐怕不会有拉开三石弓的力气。

    在演武场,确定自己已经能勉强拉开三石弓后,李承乾忍不住试了一箭。

    歪了,箭射在靶心下方了。

    “虽说你现在能拉开三石的弓了,可你以前练习的时候既然用得是五石弓,就不能轻易换。箭就是箭,弓却没法替代。朕纵横战场这么多年,手里的横刀长剑马槊换过不知道多少次,可弓就换过一次。”

    听到这个声音,李承乾赶紧放下弓,回身行礼。

    “父皇今日怎么有雅兴到儿臣的东宫来了?”

    “朕虽为皇帝,可也不曾懈怠武艺,每日也是要早起锻炼的。朕看你东宫的演武场不错,以后就把晨练的地方换到这里吧。从寝宫一路走到这边,也算是热身。”

    说完,李世民伸出手,张赟就把一张黑木巨弓放到了李世民的手里。没有缠绕金丝,也没有绑着锦绣,就是一张光秃秃的弓,上面还有一点点腐烂的痕迹。

    可就是这样一张弓,在李世民的催动下,却射出了子弹一般的箭矢,不仅射穿了靶心,甚至还钉到了墙壁上。

    远远的看了一眼自己的战绩,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看样子朕的箭技还没有落下。”

    张赟等人立刻下拜:“陛下武勇依旧,为我大唐之幸也!”

    李承乾也不得不躬身施礼,皇帝就是这样,不管干出什么事儿,臣下都要称赞,哪怕是太子也是一样,毕竟,在皇帝面前,太子虽然是儿子,但还是要自称“儿臣”的。

    不过,李世民也确实值得被拍马屁。要知道开国皇帝擅长武艺的很多,可是如他这般经得住考验的,却是少之又少。

    “来,拿回你那张装了滑轮组的弓,咱们爷俩比试比试。”

    “父皇却是说笑了,儿臣哪能比得上您。”

    话虽这么说,但李承乾还是让于泰把弓拿了过来。有一个弓箭大师在这里,怎么也比自己单纯的练习要好一点。

    连续开弓也是一个力气活儿,所以当靶子终于承受不住箭矢的冲击,最后碎裂一地的时候,父子俩才停手,到立政殿的浴池洗澡。

    没有分开洗,李承乾刚要开口说后洗,就被一只大手给擒住,拽进了屋。

    泡在温热的浴池里,腰间只盘了一圈儿浴巾的皇帝,仰躺在池子边长舒一口气。

    “承乾,草原一行,朕看到最多的将领报告,就是你能跟士卒一起吃苦,从不用太子的身份胡来,深得士兵拥戴。既然边关能吃得苦,为何身在东宫却要这么奢华?要不是你的钱都是自己赚的,单这个浴池就能被言官抓住,狠狠的弹劾你。”

    李承乾也躺在一边,哼了一声后才说:“儿臣自己花自己的钱,谁要是敢弹劾,儿臣就派人去他家,给他家也修建一个。”

    李世民哑然失笑,这个办法实在是有点耍无赖,只要太子这么干,那个弹劾的官员立刻就会被认为是有仇富心理,弹劾的本章也就成了天大的笑话。很多时候,一些看似耍无赖的方法,要比直接硬怼有用的多。

    说完这句话,李承乾忍不住的打量这位皇帝的上半身。军阵里出来的皇帝就是不一样,虽然外面看上去仪表堂堂,可是脱掉衣服,身上的疤痕就像一条条蚯蚓爬在身上,看起来有点恶心,却偏偏能闻到一股子铁血的气息。

    见太子在打量自己身上的伤疤,李世民微微一笑:“看什么,你有机会看看军方的将领,哪个身上没几道伤痕的。你以为战阵之上是怎么回事,王世充、窦建德,哪一个不曾亲自上阵,朕之所以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上,只是因为以前在军中的时候运气好,没有死在阵上罢了。

    你现在是太子,要想平平安安的继承皇位,就不能脑子发热亲自上阵。听说你在突厥人偶遇车队的时候,亲自射杀了二十几个人?也不错,不愧是朕的儿子。不过当时若是白日,你站在车厢上的行为,就是愚蠢了。要知道,突厥人的箭术,随便挑一个,没准都不在朕之下。”

    对于敌人,李世民永远都是慎重的,事实证明没事儿看清敌人的那种人,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李承乾嘿嘿一笑:“儿臣自然知晓,如果是白日的话,儿臣可是打定主意不从车厢里面出来的。”

    李世民这才点了点头:“你母后的话,你不要往心里去,在朕看来,你这一行做的事很对,没什么好指责的。只不过下次你可就别想出去了,学院不是马上就要招生了?作为副院长,你怎么也得过去撑起场子才是。至于朝堂上的事儿,没事儿别往里面掺和,也不要一时生气,就把人家倭国的使节弄死,张俭跟朕报告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李承乾哑然失笑,恐怕这才是自己此行最大的罪责吧!

    伸手敲击了一下水面,李世民奇怪道:“话说你怎么看倭国人那么不顺眼?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两国敌对不杀使节,这是规矩,哪怕是朕,也不能触犯天下公认的规矩。”

    “儿臣只是愤懑于他们的国书而已,听卫公说,倭国也不过是一个岛国,没准儿还没咱们一道大,借着海洋天险才能偏安一隅。如此小国却夜郎自大,自称日出之国,称呼我们中原为日落之国,简直狂妄!”

    没办法把他们还没有发生的罪孽说出来,总不能说他们现在的恭顺,是为了以后的猖獗做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