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李恪只是挂着学院体育教练的工作,就连封地都从不过问,而是交给吴王府的长史全权处理,他则一心等着收钱。就这,李恪还被皇帝夸赞很有才干,当为诸王楷模。

    既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只要不作死,一生富贵是一定没跑了。皇帝要的就是所有王爷都老老实实的,别总是对权力透出染指的欲望。

    李恪跟李泰不同,不管是什么事情,他都能静下心来做。

    难得出宫见面一次,自然是三兄弟齐聚,李泰对李恪妃子的人选也很有兴趣。

    “没什么意外的,母妃断然不可能给我找太出色的家族。”

    在听说自己媳妇出身隋朝无权老臣家中后,李恪并没有感到意外。不过当母亲的都有苦心,那隋朝老臣的闺女虽然家世一般,可是长相却唯美动人。这些可都是杨妃口中透露出来的,她自己就光艳动人,从她口中出来的唯美动人,一定得加个几成。

    “不过,母后已经准备给我成亲了,我这个大的一成婚,你们两个也快了。青雀倒是没什么,反倒是你,李恪,估计你就要去封地了。”

    “意料之中的事情,吴地虽然远,但不是烟瘴之地,反正我是准备丢掉所有吴王的职责,关门宅着了,皇兄,要想让我不无聊,您得给我找点事情做啊。您下的命令,总不会有人来找我晦气。”

    说完,李恪就喝酒一样的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他讨厌宅着什么都不干,因为这会让他从内到外的嗅到一股子腐朽的气息。而想要不无聊,也只能求皇兄给他找点儿活做了。

    喝了一口茶,李承乾敲敲杯子说:“河运的事情,你是一定要做的,不过清理河道一类的工作,得是你的长史去做。另外,吴中的几个家族,需要你看着点,既然你要去封地,就在吴地再开一家银行,也算是为朝廷分忧了。”

    李恪满意的点点头,只要有事可做,哪怕去吴地也没什么不可接受的。

    李泰叹了一口气:“过段时间,咱们兄弟就要天各一方了,只有大典的时候,才能再碰头。哎,三哥,你走之前,不如咱们喝一顿酒如何?醉倒的那种。”

    李承乾毫不犹豫的拍了李泰一巴掌:“喝什么喝,小酌怡情还行,喝多酒,对神经是有损伤的。哦,你不知道什么是神经,只要知道喝酒上瘾会让人变笨就行了。”

    “变笨?”

    李泰立刻像被踩到了尾巴一样跳了起来,让他变笨的话,还不如杀了他来的痛快。要说的话都说完了,兄弟间的夜晚茶会也就到此为止。

    各自回去睡觉,夜了,回长安自然不现实,所以李承乾就住在001号院子。

    早起后还是晨练,坚持了这么多年,李承乾终于感到了一点所谓“瓶颈”的感觉。

    剑术方面也不是没跟亲率队员、张赟之类的较量过,说是大成绝对不是自恋,拳法没有,不过不管是摔跤还是生死搏击,李承乾都自认不是花架子。

    箭法方面,现在虽然没试过,但是狩猎的时候拉拉风还是没问题的。

    骑术也有一直练习,至少没有坠马的恐惧了。

    可是,这种难以寸进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儿?

    张赟自己也是武学的行家,如何不知道这种感觉是怎么回事。说白了就是没有目标了,高处不胜寒。

    不过,就在早晨的一场对练后,李承乾的这种感觉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他被张赟给揍了。哪怕他现在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可是跟张赟真正对打,还是一个照面1就落在下风,过一会儿就直接败北。当然,这还是!!张赟留手的情况下。照他的话讲,他实在没办法对自己的主子心生真正的杀意。

    生死相搏中锻炼出来的,才是真正的武术。

    不过一个太子哪里有跟别人生死相搏的机会,上个战场都只能在远处射射箭,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起来。能自发锻炼到跟张赟这个死变态过几招的程度,李承乾已经很知足了。

    吃过早饭以后,被张赟打了一拳的腮帮子就不疼了,黎达海等候在餐桌边,很是恭敬。

    他家现在在族里也算出尽了风头,一家都在给太子卖命不说,一个儿子现在在岭南担任大管事,小儿子现如今已经摆脱了商籍,是门下省的一个主事,虽说只是从八品下,可是将来前途无量。

    李承乾最讨厌的就是手下人一副奴才样子,明明衣服都没有穿好,一看就是赶着过来的,生嘴硬说已经吃过了。

    喝完一碗稀粥后,李承乾就说:“有什么事儿就说,怕跟孤一起吃饭坏规矩,说完了那些侍卫那里还能吃到饭。”

    黎达海笑了笑说:“跟您一个桌子吃饭,可是折老奴的寿啊。不过这次老奴有要事禀告,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完的,还是等您吃完了再说比较好。”

    两口灌下稀粥,拿起一个包子往外走,李承乾边走边说:“孤已经吃完了,有话快说,别让孤踹你。”

    黎达海知道,太子出脚踹人,已经是很严重的惩罚了,当即也不卖关子,直接说:“殿下,咱们煤场的管事回告说,王家最近也在搞两地运钱的事情,不过,跟咱们不一样,他们是五姓七家联合起来,在各自的族地兑换。您要知道,太原这些地方,都是通州大邑,也不缺商业,不缺富商,他们这么一搞,您的银行可能会因此而受到损失。”

    “呵呵,厉害了,有人模仿我的银行?”

    嘴里嚼着包子,对于五姓七家的所作所为,李承乾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依葫芦画瓢的剽窃行为而已,禁止民间私自放贷的法令已经颁布了,毫无疑问,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佛门和各大家族。和尚还敢怒不敢言,毕竟这不是摆到佛祖面前说的事情,但是大家族可就不管这一套了。

    朝廷颁布这个法令,既然是为银行创造条件,那我也学着银行这么干。放贷不行,储蓄不行,还不允许我倒换银钱了?学着银行这么搞,收手续费,一样能得利。

    至于声望,五姓七家不缺这个东西,别看只有七家,但是绝对不怂江南十一家和皇家联合。

 第二百九十二章 接亲

    推测出五姓家主的想法后,李承乾就大笑不已。毫无疑问,他们这样的行为确实能够得利,仰仗着家族的底蕴和声望,支撑起一个银钱流通的渠道完全没问题。可是啊,一个只收钱,不会给别人带来利益的组织,能够在银行面前撑多长时间?

    对,银行异地存取是会收手续费,可是最重要的是,把钱存在银行,也能因此而得利,而只要是银行的老客户,不用经过严格的审查,就能轻松贷款,缓解一下手头的压力。跟银行一比较,五姓搞的组织只会贻笑大方。

    更何况,自古以来,亲兄弟都不能好好的合伙,更别说五个不同姓氏,七个不同家族了。当某一家享受到短暂的富足,沉迷其中的时候,内斗,就无可避免了。以前还总觉得没有借口不好下手,现在人家自己往死路上走,怨得了谁?

    “放置不管就好,咱们要是出手对付,没准儿会被人说成是打压。老黎,你以为银行现在就是成功了?要知道这些还都只是基础,往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银行还是要不停的向下发展的,什么时候发展到一个县甚至一个大型村都有一家,才算是结束。

    跟咱们相比,五姓能如何?脱离他们的祖地,在别的地方建设别院?别搞笑了,他们迈出这一步都是问题,就算迈出这一步,之后要是不打起来,太阳都会从西边升起来。”

    黎达海拱着手听太子的分析,他发现,太子在看待一些事情上的眼光简直毒辣,他手下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件事产生了警惕,虽然看的开,可是他也有几分忧虑。到底是不如太子大气,能直接无视对手的出招。

    “你今天来的正好,告诉老金,通知长安所有的酒楼,孤估计很快就要大婚了,等到大婚的那一天,孤要大宴长安,只要是对着东宫唱一声礼的,不管是平民还是乞丐,都能入席,不用在意花费,只要当天全城的人都能高兴就成!”

    “大宴长安啊”

    黎达海才要规劝一下,但是想到如今东宫雄厚的财力,顿时又闭嘴了。看样子自己还是没习惯现在的身份,以前难以想象这样规模的大宴,可是现在要大宴长安的是东宫,实在花不了几个钱。

    “老奴知晓了,一定很快就能把事情办妥!”

    应命后,黎达海就笑了起来,终于太子也到了这一天了啊,一想到自己的孙子往后也能为太子的孩子卖命,他就觉得幸福。传承,一向都是最重要的东西,一个家族在老家主耄耋之年都没有直系后代,简直是一种事故。

    李承乾想不通明明是自己结婚,干嘛得到消息的人都笑得这么畅快。不过也罢,皇后老娘的想法他还是抵抗不了的,抵抗不来那就忍着吧。

    才回到东宫,就收到了皇后送来的消息,袁天罡算来算去,觉得七月初三是个黄道吉日,最适合成婚。

    如今虽然只是四月,可是该准备的都要准备起来了,三个月的时间,看似宽裕,实际上也不怎么够用。

    于是,内务府彻底的忙碌了起来,采办的宫女宦官进进出出的没完没了,连李承乾都好奇就是个婚礼而已,能用多少的物资?

    疑惑归疑惑,却不往前凑合,指挥着宫女宦官到处跑是皇后老娘最享受的,她等了十几年才等到这么一天,自然投入了难以想象的精力。

    一直默默等待的李承乾,终于收到了皇后老娘的指派,嗯,出席订婚宴会。

    成婚之前订婚是必须的,这是礼数,哪怕赶着也是如此。于是,皇宫很自然的收到了一大批礼物。太子订婚,群臣无论如何也是要送礼的。

    也是在宴会上,李承乾算是第一次正式见到了自己的“老丈人”—苏亶。

    作为传统文人的苏亶,虽说已经无数次幻想过了,可是真的跟皇帝和众大臣共处一堂,还作为上宾的时候,依旧不知所措。不管是谁敬酒,都实诚的一饮而尽,尽管喝的不是烈酒,依旧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醉倒了。

    看着被抬下去的苏亶,首位上的皇帝并不以为忤,反而大笑着准许他先退场。当初他在设定太子妃的选择范围的时候,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思。汉武帝临死的时候都要带走钩戈夫人,就是因为担忧外戚专权,同样的,大唐也要警惕这个问题。害无疑问,高高在上的皇族,反而是勋贵这些大树底下的沃土,凭借着皇族的滋养,他们能很快的发展起来,霸权一方,甚至于,发展到想要取而代之的程度。

    长孙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明明长孙无忌只是一个户部尚书,可是在朝堂里,只要他参与朝政,别人根本不敢过多的相争。李世民自觉被情谊所累,没法对长孙家下手,也只能给太子戒绝这个祸患。

    像苏亶这样没有家族根基,只有一个小小官位的人,虽然会沾光因此而获得升迁,但也不至于到权倾天下的地步。一个老好人而已,刺史之类的官位,就足够打发了。等到太子的孩子也出生的时候,姥爷家的势力,想要窜起来,难于登天。

    “苏亶这个人,还算是恭敬,朕有意外放他当刺史,你觉得如何?”

    李承乾没想到皇帝会问自己想法如何,只能拱拱手说:“父皇明鉴,在外为官者,都羡慕京官,而在长安为官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