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声音不是很大,可是一直牵绊着长孙也不合适,李承乾只好充当了一次奶哥的角色,抱着小丫头足足哄了半个时辰才哄睡着。

    另一边,彻底放缓心神的长孙又睡着了。

    陪护病人,更多的时候就是跟无聊抗争。幸好苏媛也在,有个说悄悄话的人,李承乾倒也不至于怀念手机。

    “夫君,您说,等妾身生了两个儿子以后,要不要也生一个女儿?”

    倚靠在李承乾的身上,苏媛说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为什么要生两个儿子以后,第一个是丫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可不行,生不出儿子来,妾身可是要被外人笑话死的。”

    “屁啊,媛媛,来,耳朵凑过来,放心,我不咬你你听好啊,这话我只跟你说,其实啊,生不生的出孩子,主要是看男人,跟女人没有关系。这跟你们打的麻将一样,完全是概率性的问题。”

    “可是好多人都不是这么说的啊,再说了,麻将也不单纯是概率问题,还跟运气有关系,否则的话,为什么阎氏总是给妾身点炮?”

    “那是阎氏笨,我家媛媛多聪明”

    “我家媛媛您总是说这些不知臊的话。”

    “有问题吗?你现在可是李苏氏啊!李姓可在苏姓之前!”

    “”

    悄悄话说到了半夜,苏媛终究是扛不住,靠在椅子上睡着了。虽然一样也困的不行,但李承乾还是一直忍着不睡。

    当初吐谷浑之战的时候,他竟然见到了咖啡豆这种好东西,虽然如愿在极西之地的胡商手里拿到了种子,也派遣了一队人带着种子去南诏种植了。可是这玩意儿能不能跟后世一样的在云南扎根生芽,还是问题。

    思考咖啡的时候,李承乾却听到了长孙的声音。

    “承乾,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早点休息吧,让宫女看着母后也就是了。”

    “还早,现在是子时,儿臣还不困。”

    “是子时啊”

    听到长孙重新变得均匀的呼吸声,李承乾也就不走动了,坐在椅子上开始思考乱七八糟的问题。

    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想要跟困倦作斗争,只能硬扛着。这个时候的困倦其实就是生物钟在作祟,他之前的作息实在是太标准了,这也导致他的生物钟比别人的要更固执。对付困倦,最好的办法不是外物的帮助,而是自身的努力。只要抗过那段最困的时间,人反而会变得精神起来。

    当然了,这么干固然能突破人体对自身的限制,但也会提升一下别的概率。比如,猝死

    就在李承乾熬夜的时候,同样熬夜的还有红翎急使。

    李涧一直到皇后平安无事,才敢给皇帝写回信。朝廷中真的拿红翎急使当信使用的,也只有皇家了。登州到长安千山万水的,却只是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把信送到了长安。

    担心之余,皇帝却也为自己喜增一个女儿而高兴。唐朝人表现喜悦的方式很少,吃,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庆祝方法。

    得到信以后,皇帝就下令大宴群臣,搞得接到传旨宦官报信的群臣懵b不已。

 第三百六十一章 别有用心的皇帝

    眼下朝廷平安无事,也没听说边疆哪里传来了战胜的消息,也没听说发生了什么好事儿。到底皇帝是因为什么要大宴群臣?

    难道是因为税收的事情?如果是因为税收的事情,那的确应该好好吃一顿。

    就在去年,户部第一次因为账簿的积压,而没法在年前将税收都处理完毕。农税不算什么,连续几年的时间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新加收的商税,实在是喜人。贞观年初,全国的赋税都加起来,才不过二百多万贯,但是贞观九年,单单商税的收入,就超过了五百万贯。

    当然,这还只是户部年前计算出来的一部分。虽然户部上下准备年都不过,誓要将商税计算清楚,但是皇帝开恩,准许他们休假。剩下部分的商税核查、再加上重新检查的时间,如今快要到三月了,怎么也该算出来了。

    八百万贯,这就是朝中大佬估计出来的数字。直接翻了四倍,朝廷的国库从贫瘠直接变成暴富,而这一切,却并没有从百姓身上剜肉,而是取自商人。十税一,而且是硬性的十税一,这样一来,偷税漏税几乎大部分被杜绝,朝廷第一次尝到了有钱的滋味。

    宴会在太极殿举行,而且规模极其之大,只要是大朝会有站班位置的,在宴会上就会有一席之地。近三月的长安,天气还不是很暖和,殿内的众大臣很自然,外面在微风中被吹拂着的朝臣,就很凌乱了

    宴会开始,皇帝就说出了举行宴会的理由。竟然,只是为了长孙皇后平安诞下一个公主,这真是真是好啊!

    虽然为皇帝的小题大做不满,但是却没人敢多说什么。普通人家添丁的时候,都是重要的大事,这个时候说反话,哪怕只是玩笑话,看会结下死仇的,更别说帝王家了。

    宴会上,皇帝频频劝酒,让不胜酒力的杜如晦等人格外头疼。皇帝高兴,他们这些臣子就得跟着高兴,谁要是在这个时候哭丧着脸惹到皇帝不快,可真是找不自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帝才说了自己今日召集百官大宴的第二个目的:

    “皇后陪着太子外出考察天下商贾的情况,劳苦功高,更难得的是,皇后还怀有身孕,如今她在登州平安诞下一女,朕心甚慰。自吐谷浑覆灭以来,大唐边界虽有些小冲突,却终究没人敢对抗咱们大唐宗主国。

    国内,百姓安居乐业,流民逐渐归拢,各地的匪患正在彻底清除之中,马上,咱们大唐就要迎来一个盛世了。外无敌国侵扰,内无揭竿之忧,如此,我等也算无愧于天下百姓了啊。”

    皇帝的话才说完,房玄龄就捧着酒杯站起来,答话道:“陛下说得有理,内外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确实可堪称为盛世了。自汉以来,虽有称谓为‘盛世’的朝政,却大多是粉饰而已,如今我大唐统一中原,如此广袤的国土依旧能发展到如今的场景,确实堪称盛世了。陛下励精图治,必定载入史册,老臣为陛下贺,为天下贺!”

    说完,房玄龄举起酒杯,随即,所有的朝臣都将杯中酒倒满,站起来。

    难得的是,皇帝这一次也站了起来,一起痛饮了这一杯酒。

    喝完酒也不坐下,李世民漫步走入场间,感慨道:“确实应该庆贺啊,朝中好多爱卿,跟朕一样,都是隋末乱世走出来的。那样人不如猪狗的往事,还是永远不要再度上演比较好。如今大唐盛世拉开了帷幕,这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我等君臣共同的功劳,朕怎敢冒领。来,朕敬你们一杯!”

    皇帝要敬酒,这可是莫大的礼节,刚刚坐下的朝臣们都像是屁股着火的窜了起来,虽然皇帝这是一杯酒换几百杯酒,可这依旧是值得他们骄傲的事情。这酒,不能不喝!

    一杯酒再度下肚,好多不胜酒力的已经摇摇欲坠了。永盛酒坊现在可是大唐内最大的牌子,而且给皇宫供应的都是上等的陈酒,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高度酒。除了少数的几个武将,谁能拿这东西当水喝?

    至于皇帝杯子里的是什么,估计只有皇帝自己和随侍的宦官知道。毕竟皇帝的位置高高在上的,谁也看不到,擅自窥探更是十分失礼的。

    召唤宦官将酒杯再次倒满,李世民这一次来到了房玄龄的桌子前。

    “房爱卿,自你任中书令以来,兢兢业业,从未出现过大错,朝堂上下,对你皆信服无比。朕得你,如多一副臂膀啊!来,朕敬你一杯!”

    皇帝在宴会上的敬酒啊!房玄龄赶紧把酒杯狠狠的倒满,跪倒在地说:“为陛下分忧,为社稷分忧,本就是微臣分内之事,微臣怎敢擅自称功!谢陛下称赞,微臣必不敢自满!”

    说完,房玄龄就一口将酒给闷了。

    可是等他想要给皇帝展示自己空空的酒杯时,却见皇帝已经走到了杜如晦面前。

    “杜卿,世人常常赞誉房谋杜断,你的断事之能,朕颇多仰仗啊!”

    “辅机,这些年来,你作为外戚,一直是众人议论纷纷的对象,但是朕知道,你本来就能坐上尚书仆射的位置,是怕朕遭受非议,才一直固请不担任”

    “魏卿,朕曾言,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些年来”

    “李卿,这两年,常有人称你为战神,朕也觉得这个称呼很是贴切,可惜你无心文职,否则”

    皇帝每敬一个臣子,都必定会一杯换一杯,把中书、门下二省主官、六部尚书、几位老臣都问候到以后,就是七八杯酒下了肚子。

    今日皇帝一人一敬酒,刚开始的时候,殿门附近甚至是门外的臣子还羡慕万分。论资格,他们根本没有被皇帝亲自敬酒的机会,要知道,被一个皇帝敬酒,这可是能写进墓志铭里面的,将来后人追溯祖宗的时候,也与有荣焉。

    可是,越敬酒到后面,旁观的这些大臣就发现了不对劲儿。

    朝中说话管用的大臣,基本都会被皇帝敬酒。皇帝敬酒,用小盅喝,岂不是让人笑话?所以接受皇帝敬酒的,都换上了巨觞,倒进碗里都有两碗。二十几杯酒过后,好多不胜酒力的已经拿脸往菜盘子里杵了,可是喝了二十几杯酒的皇帝,却仿佛越来越有精神。

    二十几杯啊,算起来也能有七八碗了,皇帝有这么能喝?不可能!

    这看样子皇帝喝的不是烈酒,已经能板上钉钉了。虽说这也没什么,毕竟皇帝不可能喝二十几杯烈酒,可是结合皇帝今日的所作所为,王玄策觉得,自己可能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皇帝还在武将那边敬酒,转个圈儿就会到九寺这里来,所以王玄策赶紧伸手轻敲桌子,吸引来唐俭的注意力,低声说:“先生,陛下今天好像有点不怀好意啊!您看魏老头,一大觞酒下去,都有呕吐的迹象了,为了不失礼才一直忍着。作为大理寺卿,您也会被陛下敬酒,要不”

    唐俭微微一笑,伸手在王玄策头上敲了一下:“小子,有的时候看事情不能太清楚,该糊涂的时候,就得装糊涂。陛下亲自敬酒,可是难得的大荣耀,有这个在,就算是圈套,你觉得我应该拒绝吗?这是陛下的阳谋,我等拒绝不了,就只能老老实实接受。

    再说了,往酒水里面掺水,没被人发现还好,被人发现了,这可是重罪,衡量一下暴露以后的下场,这样的小聪明还是不要乱用的比较好。你这个家伙一肚子花花肠子,到鸿胪寺不过一年时间,就混到了主簿的级别。因为平息吐谷浑三个部族动乱的功劳,还被陛下点名参加今天的大宴。仕途上,你可以说是一片坦途了,但是啊,越是这样,就越要谨慎。

    你要切记,你最大的毛病就是总想着用小聪明达到自己的目的。殊不知,唯有正大光明的阳谋,才能让你一直立于安稳,阴谋嘛,对外人用也就是了。”

    对于这个自己一手挖来的学院高材生,唐俭很是亲近,甚至不介意他以“先生”相称。不过,事实上,他也确实是把王玄策当作弟子看待的。

    很快,皇帝就转到了九寺寺卿这边,就连王玄策这个“看看世面”的,也没被皇帝放过,陪着唐俭喝了一大觞酒。

    一圈儿转完以后,皇帝也东倒西歪的回到了本位。如果有人注意一点的话,就能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