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要泰山封禅的消息不胫而走,最兴奋的莫过于山东境内的商人了。不同于皇帝赶来登州的路程,打从登州开始,皇帝肯定是要按照礼仪赶路的。所谓的礼仪,只要一开始,就是烧钱的代名词,不管是装饰还是大军的粮草,商人都能凭此机会大赚一笔。
在补足粮草以后,大军出动,没有上船,而是走陆路,哪怕这样比坐船速度要慢好多。
皇帝祭天的礼节,已经很繁琐了,但是封禅的礼节,就连卢宽这位礼部尚书,也要随时带着一个本子才能记下来。
不过,这些,都不关李承乾的事,在把秀秀和苏媛、齐氏、阎氏都安排跟皇后一起坐一辆马车以后,他才跟阿史那雪一起骑马跟随着大队伍。唐军士兵的打扮,让阿史那雪很是新奇,不这么穿不行,谁家的太子侧妃骑着马抛头露面的?
皇帝要离开登州,让登州的百姓多少都有些不舍的情绪。
明明没多长时间,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接纳这位皇帝了。他没有暴征暴敛过,甚至还打败了高丽人。特别是在他巡幸登州的这段时间里,登州明显变得繁华了。
在登州百姓的夹道相送下,皇帝的马车打头,驶出了登州州府。
李承乾这个太子,很荣幸的分配到了“断后”一类的职务,所以是最后动身的。
骑着马经过城门,见赵毅在一边拱手相送,就拉住战马,停下说:“赵毅,孤等着你实现自己目标的那一天,到时候,孤会亲自为你表功。兖州刺史方宇,跟你是学院前后级的关系,他想着发展兖州的水运作用,就难免会跟你接触,你们两个如果能将水路打通成为一体,可是共荣的关系。”
赵毅清楚,这已经是放到明面上的提点了,当即腰部又弯了几分:“学生谨记殿下嘱托!必不敢懈怠!”
点点头,李承乾也带着亲率出发了。
登州相当于后世的烟台市,而泰山在后世的泰安,这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看不算什么,可是走起来,就格外的艰难了。更何况大唐虽然有“官路”这种类似于高速公路的存在,但山东境内显然没有。
大路到小路,小路到荒野,有的时候甚至要有军队在前开路,才能前进。后退是不行的,礼节开始以后,后退可是对上天的大不敬,所以,队伍也只能咬着牙前进。
虽然会骑马,但是李承乾何时试过一整天都骑马?每天一下马,最先受不了的就是胯间,火辣辣的疼必须得找溪水冷敷一下,才能好受些。
有同样情况的,可不止他一个,李泰、李恪也是如此,文臣也是如此,就连武将里面都出现了两个掉链子的。
惨叫着把凉毛巾糊到大腿根,李泰无奈道:“还是坐车好啊,明明咱们能顺水路去泰山,为啥非要走陆路?走陆路也行啊,干嘛走错了道却偏要走下去?这是何苦来哉啊!”
李恪冷敷以后也是一样的表情,但是没有惨叫出声,听李泰这么说,就训斥道:“闭嘴吧你,这是礼节规定的,怎么规定的就要怎么做!在这跟我们俩抱怨个什么,有本事你跟父皇抱怨去?再不济,你试试把阎氏换下来?”
如今队伍里最舒适的,也就是皇帝的,马车和皇后的马车了。够资格坐马车的只有这两位,苏媛等不过是皇后开恩才能上去。
听李恪说把阎氏换下来,李泰顿时停止了惨叫:“算了吧,男子汉大丈夫的,跟一介妇道人家争个什么,忍忍就好了!”
李承乾很想跟李泰说这样的忍还要持续十几天才行,但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一无所知的赶路更好,要是知道了具体的日子,没准儿反而会更快的崩溃。
帐篷被人掀开,走进来的是孙思邈。老孙也在皇帝的邀请之列,经过连日的骑马,他也没法保持自己的风采了,走路也是别扭的。
那三小袋药膏扔到三兄弟面前,孙思邈道:“把这东西擦上去,能好受的多,明天在马鞍上垫一层棉垫,会好受一些。”
说完,孙思邈就坐到了李承乾的身边,虽不至于奔放的拉下裤子晾,但也时不时的皱起眉来。
与其老实忍受痛苦,还不如聊聊天,所以李承乾主动挑起了话题:“孙道长,您这段时间在登州,可有什么收获?”
孙思邈愣了一下,似乎是惊讶李承乾主动提起这件事,但是旋即明白了,回答说:“你说那个叫海带的东西能治大脖子病,老道找内陆地区的得病百姓试过了,确实有效果。不过你说海参大补,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壮阳的说法更是无从谈起。
不过,老道遍访民间偏方,发现拿鱼肝提炼出来的油脂治疗夜盲和佝偻,确实很有效。就是你,今后也得常吃,你的腿现在虽然看似跟常人无二,但恐怕上岁数以后,还是会生出病患来。”
“您说的自然是金玉良言,不过啊,鱼肝油这东西不好储存,最好还是在登州现弄现吃,或者趁着冬天运货到长安才行”
看皇兄和孙道长聊起来以后,表情都舒缓了很多,李泰也忍不住过来插话了:“皇兄啊,您说三艘船将会沿着海岸线南下,等咱们跟随父皇完成了封禅就南下?”
“是啊,现在东海水师的统领变成了孝恭皇叔,他也是要跟咱们南下的。三艘船就停在胶州海湾,咱们到时候走水路向东顺流而下就行,用不着骑马受罪了”
提起骑马,四人都觉得已经安静下来的疼痛又起来了
皇帝封他的禅,却要带着这么多人受罪,难怪舍得把银行的利益让出来了。不做出这么大的让步,不在出发前就宣布这一行所有人都重重有赏,谁特娘的受得了?
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的试探
抱怨归抱怨,该坚持还是要坚持。
路过一处名叫青龙山的时候,皇帝终于下令全军停歇,可以修整一天。
采办的官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补给,修整的这一天,所有人不仅能休息,还能久违的开一顿荤。毕竟连番赶路,一直吃干粮喝白开水,也太磨砺人的意志了。
中国古代开始就有四圣兽的说法,青龙主东方,代表生机之木。青龙山自然是适合休憩的地方,不过,就李承乾看来,这个所谓的青龙山,估计是大唐境内万千青龙山中的一个罢了,不会如何出彩。
可是,再不出彩,皇帝既然起了雅兴,他也只能作陪。
休息的大好日子,被拽着爬山,谁都不会开心,所以李承乾把笑得幸灾乐祸的李泰李恪也给叫上了,本来的幸灾乐祸顿时变成了沮丧。
“啧,这山脉蜿蜒起伏,确实不愧青龙之名啊!”
站在山顶上,皇帝背着手享受山风的吹拂,志得意满。虽然付出银行的收益换取了泰山封禅的机会,但是在他看来是分外值得的。
汉朝班固《白虎通义》曰:“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五经通义》曰:“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出于政权的目的,泰山封禅的行动,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同时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皇帝号称天子,寻常的祭天礼节只不过影响的是长安,但泰山封禅,却影响的是全天下。
出于私人目的,李世民也渴望着能够封禅。封禅不仅是他虚荣心的表现,同时也是为他正名的最佳方式。玄武门血淋淋的事实无法更改,李家血脉的问题,都是横亘在大唐上方的一根朽木,随时都有崩塌的风险。如今他励精图治,内治外功,都足以彪炳史册,百姓对李氏王朝的拥戴,五姓等世家的没落,这些,都需要一个转折点。
泰山封禅,正巧是最好的机会。通过这个机会,皇家威信将会一举提升到难以估量的地步。
心情美丽之下,自然看什么都顺眼,哪怕看到李泰仰躺在草地上极度不雅的样子,也没有生气。
“青雀,别看你的肥肉少了不少,可是体力还是没法跟你两个哥哥比啊。这样可不行,不如,你别去岭南了,跟朕一起回长安如何?”
听到这句话,李泰一骨碌爬了起来:“别啊父皇,儿臣早就跟皇兄说好了要一起去岭南的,李恪也去,缺了我怎么行?”
见李泰全无刚才筋疲力竭的样子,父子三人都笑了起来。
体力方面,李泰不是没有,就是懒而已。
眼下四下无外人,李承乾才终于逮到机会朝皇帝发问:“父皇,明明您宣扬的是快速赶到泰山,但是,儿臣怎么觉得咱们一直在绕远路?您可别说您没派人探查这一路的路线,封禅这样的大事,您怎么可能一直在走错路?再者说,您也只是训斥领路的斥候和官员,事关封禅大事,您怎么可能这么好脾气?”
这个疑问,李承乾早就想问了,不过在大军之中,特别是朝臣都围在周围,他实在是开不了口。如今在山头,周边全是皇帝的亲卫,不问问他实在是忍不了。
天知道皇帝老爹又在盘算什么?
听到李承乾的问题,李世民忽然笑了:“看出来了?呵呵,看出来的不止你一个,可是,就你一个人问出来了。房玄龄等人,都很清楚朕在干什么,所以他们没有一点掺和的意思。以你的聪明,竟然没有想明白,真是少见。
也罢,朕就告诉你吧。咱们在登州启程以前,朕就派人在大唐四处宣扬泰山封禅的事情。泰山封禅一旦完成,咱们李家对大唐的统治,就将几乎无懈可击。面对这个,恐怕会有很多人忍不住吧。自罗艺、长孙敬业等人以后,谋反之事虽有,却大多是小打小闹。朕很想看看,到底还有多少有野心的人潜伏在大唐这片土地之上。
另外,朕刻意放缓行程,也是给山东的几个豪绅一个机会,如果他们识相的,就应该尽早过来投诚,如果没有,朕就要下重手祛除了。不同于五姓,齐鲁之地,孔氏虽然名望依旧,但是自从五代后梁时期,经历过“孔末乱孔”的劫难,正宗族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已经不负当初的繁荣了。如今取代孔氏控制齐鲁之地的,是地方的一些豪绅。
当初朕平定中原以后,因为五姓的存在,所以不敢对河北之地多加动作,连带着齐鲁这里,也无暇顾及。所以啊,哪怕到了如今,朝廷对这里都不是彻底掌控着的。朕想着,既然没有兵祸之忧,等等也好,但是从武德年等到了如今的贞观十年,这些土财主依旧没有表示,嘿嘿,你觉得朕应该如何做?”
虽然皇帝笑得很灿烂,但是李承乾却从他的话语里感受到了浓重的血腥味。
还能如何?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土地上,有人敢跟自己叫板。五姓叫板是因为他们有那个实力,齐鲁之地的这些家伙,可就是自找苦吃了。他们原本的屏障—五姓自顾都不暇,哪还有精力庇护他们?
如果说之前皇帝还有点担忧的话,自从打败高丽回归以后,就没了一点忧虑。携大胜之余威,他完全可以以雷霆之势,重手处置任何反对的声音。
泰山封禅啊,看起来就是皇帝的一次虚荣演出,谁知道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内幕。
魏征恐怕就是看到了皇帝虚荣外表之下隐藏着的屠刀,才会这么顽固的跟皇帝对着干的吧!
“想什么呢!上山容易下山难,小心摔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