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苏州,就是越州,后世上海的区域,这里是长江出海口,比起登州等地来,更适合建设海港,但是,此时,看不到后世的高楼,甚至看不到一点的人烟。一眼望去,全是芦苇。
“要是谁把这里买下来,啧啧啧,不出意外的话,子孙后代估计能吃老本到世界末日。”
“皇兄啊,你说这地方?怎么可能!就算有金矿银矿,也不可能吃那么长时间吧!”
看了一眼船舷,只见李泰不知道什么时候上了船,李恪也露出了半个脑袋。
笑了笑,李承乾走了过去:“我还以为你们两个能忍到岭南呢,怎么,到了越州这里就忍不住了?”
李泰挠了挠头说:“您是知道的,虽然我有好多的想法,可是在船上也没办法实践。阎氏确实温柔可人,大海也确实辽阔,可是天天看着,也会厌烦的不是?要不是好歹遇到那群倭国人出了一口气,我俩估计都得疯掉。”
看到二人上船,正在船长室里当代理船厂的李孝恭也走了出来,见面就斥责道:“这里是海上,不是晚上落锚休息的浅水区边缘,你二人贵为王爷,怎么能贸然过舟?”
王位上,李孝恭确实低一筹,但是在家族身份上,皇帝都是他的弟弟,所以李孝恭发飙,就是李泰李恪也只能闭嘴挨批。
二人再三保证不再做这种蠢事以后,才终于打发走了李孝恭。
走到船舷边,看着已经渐行渐远的长江入海口,李承乾并没有回答李泰的这个问题。
其实,这也只是一种设想而已。新的商律重新规定了土地的使用,平民还能随便盖房子,官府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商人就不行了。这么大一片地,估计得几个大商人一起,才能买下来,而且,也不是彻底的占有,而是只能租赁。时间到了,国家有权利收回。
其实商人们,包括房玄龄、皇帝等人都不知道,这一条,才是李承乾给商业上的最粗一道枷锁。
在太子号上打发时间,还有什么比射鱼来的更快乐的?一个人玩,再有趣的游戏也会变得无趣,人多了才有意思。
三个人玩了一整天,没有多少收获,但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趁着休息的功夫,李泰小心的戳了戳李承乾,问:“皇兄啊,魏王号上的武器舱,我看了一遍,好家伙,几乎都塞满了,估计李恪和你的船上,也是一样吧。这么多的武器,莫非您打算把岭南打下来?”
“如果岭南人都傻呵呵的在那站着让我轰,确实是够了,可问题是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啊。当初那个僚人首领谈殿,为什么能让冯盎焦头烂额?就是因为岭南有太多的地方能藏人了。之所以带这么多武器,其实就是去威慑他们的。”
听到这个话题,李恪也来了精神,盘膝坐起来问:“怎么个威慑法?”
“岭南对中原的印象,其实都是来自于那些被流放的犯官,真正跟中原保持交流的,只有冯家。冯盎为什么乖乖臣服?因为他很清楚中原有多大的力量,很清楚自己反叛只能以卵击石。可问题是,岭南别的家族不知道啊。
关于岭南彻底收复的问题上,朝廷之所以无限期的搁置,其实就是因为不好收。收了,交通不方便,这片土地跟中原牵连少,还是有背叛的危险。要是动用武力,面对散尽草丛的蚂蚁群,力有千钧又如何?所以啊,咱们这一次来,就是宣示力量的,必须得让岭南的这些家族心悦诚服的归顺,这样,等岭南跟中原的联系打通,才能彻底的变成一家人。”
李泰李恪都拱手表示钦佩,但李泰还是问出了自己的疑惑:“既然冯盎知道咱们中原厉害,为什么他不跟别的家族说?”
李承乾嘿嘿一笑,翻身而起:“其实这也是我想过的问题,最终的答案,自然是利益。别看冯盎这老混蛋归顺了,但是他很清楚一个跟中原只是表面一体的岭南,对冯家能产生什么影响。有了朝廷的支持,他这个岭南的国公,跟岭南王有什么区别?就算有朝一日,岭南会被中原彻底统治,可是在这之前,冯家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家底。没准儿啊,并入中原,能一跃而成为真正的顶级家族。”
李泰不自觉的张大了嘴巴:“想不到冯盎还有这种打算?”
看了一眼西南方,李承乾笑道:“没办法,作为冯家的家主,他只能这么想,也只能这么干。在家主这个位置上,谁又比谁高尚?父皇作为皇族的家主,跟他不也差不多?虽然他有点小心思,但是他对大唐的领土统一做出了贡献,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啊,咱们也没必过度的计较这些。”
李恪拍了拍李泰的肩膀,说:“我现在算是明白为啥青雀说我们两个都不适合成为太子了,遇到一件简单的事情,依旧能深入问题本源,这本事,我们两个都没有。皇兄啊,您现在是越来越像父皇了。”
听到李恪的话,李承乾一愣,但还是释然的笑了。
没办法不像啊,皇帝这个位置,看起来是统治天下人,实际上不也是提防、警惕天下人?
不学会这一套,将来被臣下牵着鼻子走,可就丢人了。毕竟,弱势皇帝被骂的原因,超过一多半要归罪于他的臣子。
皇帝愚蠢问题不大,大臣跟着一起愚蠢,可就完蛋了。
虽然到不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地步,但是一个国家的完蛋,还真不一定是单纯的让皇帝背锅。
黄昏来临,三艘战舰落锚,在海上停泊。
过了越州,已经能清晰感受到气温的差异,如今北方已经有寒气降临了,但这里还是温暖如春。
第三百九十二章 立威
经过越州、台州、括州,从泉州开始,就是岭南的地界了。
泉州没有海港,但是航行在海上,依旧能够看到陆地上人发出的信号。一道道黑色的烟雾,自从三艘船进入泉州海域开始,就一直没有停过。
终于,在泉州的半岛区域,一艘船出现在舰船航行的路线上。
站在船头招手的,赫然是冯盎!
老家伙也不知道是怎么得知了太子将要来岭南的消息,竟然从高州跑到了泉州。别看泉州高州都在岭南地界,就算走直线赶过来,也是;两千多里地啊!
太子号吹响号角,随即在海上停了下来,让冯盎的小船靠近。如果不这么干,太子号的动力能轻易把冯盎的小船给挤翻。
很快,身手还很矫健的冯盎,就登上了太子号。从他满面风尘来看,肯定是不知道赶了多远的路。
没让张赟搜身,对于冯盎,还是有必要保持一定尊重的。
“哈哈,多年不见,想不到太子殿下已经长这么高了。一代新人换旧人,老夫确实是老了啊!”
李承乾笑着迎了上去说:“别的不说,就您刚刚登船那两下,说明您宝刀未老,再顶个二三十年不是问题啊!”
俩人互相吹捧者见礼完毕,冯盎又看向李孝恭,稍稍迟疑一下以后,就惊讶道:“原来是河间王,多年不见,当初老夫前往长安的时候意欲上门拜访,不想您患病在身,不能见客,甚是遗憾,不想今日河间王竟然来岭南做客了,这一次,可一定要让老夫尽尽地主之谊啊!”
李孝恭回了一礼,冷冷道:“老夫在岭南,恐怕没什么好名声吧,就不劳耿国公费心了,这次造访岭南,我等是以太子为首,一切跟太子商量就好。”
冷链贴了热屁股,就是冯盎现在的处境。不过他也只是尴尬了一下,就不再理会李孝恭。他很清楚李孝恭是什么意思,当初不见面,恐怕是因为避嫌,现在不理不睬,还是因为避嫌。事出有因,他也不好见怪。
看到一边的李泰李恪,冯盎换上笑脸,道:“这两位是魏王和吴王殿下吧。”
冯盎认识李泰没什么,但是知道李恪也在,倒是让李承乾惊讶了。
“冯公,您是怎么知道我们兄弟三个过来的?就算父皇有传旨,恐怕您也只是接到旨意,不可能从高州跑到泉州来吧。”
两千里路,就算是日夜不休,也要几天的时间。三艘战舰就算航行速度不快,可是也不至于跟陆地叉开这么大的时间差。
冯盎笑道:“其实,老夫并没有在高州,最近都在泉州。陛下的旨意,几天前就送到了,所以老夫才有时间布置好这一切,也知道三位殿下来岭南的事情。”
“泉州?您不在高州,跑泉州来干什么?可是发生了事情?”
高州可是冯盎的族地,不是有事,他干嘛跑两千里路到泉州来?
说起这件事,冯盎就一脸的无奈:“太子殿下不知,泉州势力最大的,就是刘家。因为泉州临近中原,刘家是岭南实力仅次于冯家的家族。一直以来,刘家都反对归顺,甚至有自立为王的愚蠢想法。老夫好不容易换来了中原对岭南的信任,如何能让他的所为,破坏掉?既然今天跟殿下说了,还望殿下帮着隐瞒一下啊!”
隐瞒?这么大的事情怎么隐瞒?现在还只是不满时期,一旦刘家造反,不血流一地才是怪事。李承乾太清楚皇帝的想法了,他正愁最近几年没有闹事儿的让他杀鸡儆猴呢,一旦刘家谋反,他不抓住机会大做文章,才是怪事。
想到这一点,李承乾严肃道:“冯公啊,谋反这样的大事,就算是孤,也没有胆子包庇下来。刘家既然不识抬举,您又何必帮他担着官司?孤既然到了岭南,正需要立立威,刘家既然撞到枪口上,就自认倒霉吧!河间王!”
李孝恭上前几步,转身躬身,如果不是长辈的身份,此时他一定会单膝跪地。很显然,太子这是准备见血了。
“孤命你挑选出五千人来,带着火药武器上岸,务必将刘家的主事者,一个不漏的抓住,抓不了活的,就地击毙!”
说完,李承乾又看向冯盎:“冯公,既然你是来威慑刘家的,应该带了不少人吧。都是岭南人,恐怕你不忍心下手。既如此,孤命你带人封锁刘家的逃窜路线,你的人用不着参战,只需要围堵就好。”
冯盎叹了一口气,但还是单膝跪地领命。
号角声响起,三艘船就近停船,李孝恭开始挑选上岸的人手。出于私心,他干脆将东海水师两千人抽出来了一千五百人,这可是难得的火药武器作战。保守起见,算上一千亲率,剩下的两千五,他才选择的玄甲军。
船上待的时间久了,难得有上岸活动的机会,除了李孝恭的五千人,李承乾自己也叫了两千人,跟着上了岸。对自己人的作战,李承乾不愿意亲自动手,但是观摩一下李孝恭的作战方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此处距离泉州州府不过十里路,整装完毕以后,李孝恭请冯盎先行出动,断了泉州府的三路,他则带着军队正面压进。这架势,不像是剿灭刘家,更像是要将泉州府都掀翻。
大军围城,泉州刺史发疯了一样冲出州府,跑到大军前方振臂高呼,请求大军停下来,好好商量商量。
但是,李孝恭显然没有商量的意思,就那么带领大军从泉州刺史站立的地方穿过去。等大军经过,只留下了呆在原地的泉州刺史。
跟在后方的是李承乾的队伍,看了一眼跌坐在地上、尿了裤子的泉州刺史,李泰嫌恶的挥挥手,命亲卫将他抬到一边,捆起来。这个刺史并不是朝廷正式派遣的官员,而是从泉州当地任命的一个。刘家造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