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夜笙歌是不错,但是李承乾很怀疑自己能不能扛到长安。实在是
腰疼啊!更别说白天还要骑马了。可是跑到马车上也不安全,明明都适应大唐太子的身份了。然而
车震的想法涌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
终究是理智占据了上风,荒唐的日子也就持续了不到一个月,进入彬州范围内的时候,李承乾就已经把发散的欲望给收拢起来了。
彬州,是岭南跟中原的分界线,走过彬州,才算是正式进入了中原范围。
再往北走,就是衡山了。令李承乾无语的是,苏媛竟然提出要到衡山少林寺朝拜上香。本以为苏媛在他的熏陶下能理性一点,但是没想到,在怀孩子这一点上,女性不管是什么时代,都是疯狂的。不过好歹苏媛还没到见啥拜啥的地步。
李泰的信送去了长安,自然是震惊了帝后,皇帝一连下了二十几道旨意给归程有可能经过的州府,要求各州府刺史必须负责好自己的地段,不得有误。
这已经是乱命了,但是朝堂里却没人敢反驳皇帝。且不说皇帝封禅以后皇威日盛,就是涉及到传宗接代,他们也不好说什么。说到底,皇帝的血脉虽然不少,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太子魏王这两个。皇家出现第四代的血脉,是好事儿,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对大唐社稷而言,确实是有积极作用的。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衡州刺史得知太子即将进入自己的境内,毫不犹豫的就窜到了彬州交界处,更是含泪自掏腰包让沿路百姓将路修整了一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作为边远州府,他们本来是最容易赚“官钱”的,但是唐律的修改,再加上税收的改革,让他们的日子也难受了起来。
经魏征手的律法,在针对官员的一项上,可以说是苛刻到了极点,甚至引发了勋贵的集体反弹。但是,这些反抗却都被皇帝亲自打压了下去。在他看来,魏征大公无私的同时,也帮他达到了制衡勋贵的想法,自然是支持。
而税收,现在就连衡州也有户部银行了,一切税收经银行的手,地方官员不再接手,看似没什么变化,实则变化大了去了。
不过好在官员的俸禄待遇整体提高了不少,要不然这个官也没法做了。
进入衡州境内,就看到了衡州刺史,李承乾却并不意外,没有寒暄,直接让他骑马到自己的侧面。
“微臣衡州刺史刘成江,拜见太子殿下,衡山少林寺的事情,微臣已经给您安排好了,您要直接过去吗?”
李承乾惊讶的看了他一眼说:“你怎么知道孤想去少林寺?孤好像没派人通知你吧。”
刘成江苦笑道:“衡州这么大的地方,恐怕也就衡山少林寺,比较出名了。不然,殿下为何在衡阳不做安歇,而是继续北上?”
回头看了一眼已经走过去的衡州州府,李承乾不由得对地方官员高看了一眼。
这家伙,分明是有备无患啊,要是他在衡阳留下,岂不就不一样了?
“衡山少林寺的情况怎么样?跟孤说说。”
第四百零四章国公又如何
刘成江自然知道太子不是问景色,想了一下才说:“不瞒殿下,如今衡州最出名的,就是少林寺了,衡州地处中原边陲,交通方面虽然占了水利之便,但也只是最近两年才略有发展。可就算如此,衡州最繁华的依旧不是码头,而是衡山。
衡山自古以来就有南岳的称呼,自从僧人们建造了寺庙以后,一直香火不断。不仅是衡州,最远甚至有淮南的人过来朝拜。说实话,微臣看着他们不断增长的庙产,心痛至极啊!”
李承乾看了一眼刘成江,从他眼中,看到了真真切切的嫉妒。堂堂一州刺史,怎么也是有点眼界的人,就这样,还是掩盖不住自己对僧人的羡慕和嫉妒。
不由得他不羡慕啊,李承乾扪心自问也羡慕的很。就算东宫各项产业都算是大利行业,还有暴利行业,可是,这都是要经营的啊。虽然寺庙也需要经营,但是,人家是坐地等利,而不需要来回奔走。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不管是道士还是僧人,都是不缴税的。
因为寺庙道观的特殊性,就连天下大乱的时候,也鲜有人对寺庙道观动心思。曹操够阴损吧,可是他宁愿发死人财,也不愿意这么干。一个是范围挨骂,另一个可是要被大范围的反抗啊。
正是因为不间断的积累,寺庙道观的财富,才不断的积累下来。袁天罡的小金库够吓人吧?这只是明面上的一个而已。僧人凭什么苦修的同时,却能在三山五岳没完没了的盖房子?钱可不是佛陀送给他的。
“或许现在是这样,但是等岭南发展起来,你衡州就等着发财吧。长安作为大唐的京城,注定会成为中心,河洛一带,至今地位都不能被长安彻底压下去,依旧是大唐的商业交流重心。岭南的货物想要经销全大唐,这两个地方是首选。走海路的话确实好一点,但是路程遥远。所以啊,将来岭南到长安和河洛一带,必行会快速发展河运甚至是陆运。
衡阳紧挨湘江,单就水运这一项,就足以支撑他在中原边陲脱颖而出。刘成江,要是衡州能够在你手中发展起来,你的仕途可不止于此啊!”
看着太子饱含深意的眼神,刘成江拱手道:“太子殿下放心,终有一日,微臣会到东宫拜访,拜谢殿下点拨之恩。”
点你个妹啊!
暗骂一声,李承乾依旧保持着笑容,不再跟刘成江说话。这是既定事实,再蠢的人都能看清楚,还用得着点拨?
知道这家伙是在拍马屁,但李承乾也只有接受下来。
虽然看不起坐地收钱的僧人道士,但是既然老婆执意要前去朝拜,李承乾还是没有发作,而是全程保持平静的,跟着她一起朝拜。只不过,不跪就是了。
衡州因为致力于开拓河运发展,所以已经开始清理河道了。原本好多地方都是险滩的湘江,居然也变成了通途。大喜之下的李泰,毫不犹豫的买了最好的渔船、最好的船夫,命大军在岸边前进,他则是坐船陪着阎婉。
过了衡阳,才终于不用披荆斩棘、开拓道路了。事实上彬州到衡阳一带,虽然属于中原,但还是比较蛮荒的。
湘江北上,就是洞庭湖。
说起这个地方,李承乾可算是又爱又恨。恨的是范仲淹这个老龟孙,闲着没事儿写什么岳阳楼记,弄得上学时代还要背诵。但是爱的,却是范仲淹的文笔,说实话,不具备把一个犄角旮旯写成旷世绝景的功力,也登不上教科书。岳阳楼还好些,最厉害的是柳宗元,一个竹林里的泡脚池,都能写出一篇文章,折磨千年后的小朋友。
洞庭湖边,最著名的州城就是岳阳城了,最出名的景点就是岳阳古城楼,也就是岳阳楼。
沿着湖边行船,绕了个大圈子抵达岳阳城,甚至没有理会岳州刺史的拜见,李承乾就窜到了岳阳楼。
虽说这楼已经不是最原始的“鲁肃阅军楼”,而是南朝重新修建的景点楼,可是这依旧不能抵挡李承乾的一腔热血。跟后世翻新的城楼相比,还是最原汁原味的惹人好奇啊。
洞庭湖前,在一众低矮的民居之中,岳阳楼是那么的显眼。可是离得近了,李承乾反而觉得没什么意思了。抵达岳阳楼正门前面,展望湖面
嗯,好大的湖。
挥挥手,李承乾直接把范仲淹也扔到了柳宗元的行列中。不过稍一思索,还是把他拽出来一半。原因就是现在的洞庭湖,实在是太洪荒了。没有渔歌互答,没有迁客骚人,河运没有发展起来的现在,这里湖面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范仲淹文中表现出来的道理还是有可取之处,环境心境,确实是能够相互影响的。
好不容易追上来,岳州刺史王志高喘匀了气,才在一边拱手道:“太子殿下,岳阳楼确实是岳州盛景,可您也不能跑的这么快啊,微臣都要追不上了。”
对于岳州刺史的体力,李承乾还是比较顺眼的。说明这家伙在任上并没有骄奢淫逸,好多时候考验地方官是否尽职尽责,看他们的体力就是最直观的一项。
点点头,李承乾指着洞庭湖水面说:“好地方啊,但是为何没有发展起来?”
王志高叹了一口气说:“要说岳阳占据地利,本应该是最适合建立一座枢纽大城的,奈何,需要的投入太大了啊!微臣已经尽可能的缩减款项,跟朝廷申请了,怎奈,长孙户部一连几次都没有答应啊。”
边说着,王志高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放声大哭。笑话,太子殿下啊,全大唐最大的金主之一,这个时候不哭穷什么时候哭?如果不是见太子身边的宦官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他甚至都要抱着太子的金大腿哭了。
哭,从来都是丢人的,但是在官场,适当的跟上官哭一手,还是很有效果的。最著名的就是某位“皇叔”了,哭着哭着就成了蜀国皇帝。
看了一眼泪流满面的王志高,李承乾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这混蛋的意思,他如何不明白,但是,就算是他,也没资格用自己的钱,插手国家大事啊。
很显然,洞庭湖不是湘江,改造所需的款项是难以计算的,虽然不知道这个具体数目如何,但是李承乾很清楚,以长孙无忌的性子,指定不会通过的。这么大一笔钱的投入一旦没能达成预期目标,就算他是皇帝的大舅哥,也得引咎辞职,没准儿还会论罪。
这两年朝廷致力于巩固边防,精力主要集中在军队上,像衡州这样的要求,还能一咬牙答应下来,但是,岳阳,担不动啊!
蹲到王志高的面前,李承乾无奈道:“行了,孤觉得你不是蠢货,应该清楚,就算是孤,投入全部身家,对整个岳阳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这么浩大的一个建设工程,朝廷不是负担不了,而是不敢负担。就算户部批了你的要求又如何?一旦没能达成目标,你的脑袋都未必能顶得过这海量的投入。”
王志高停止了流泪,见太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小心翼翼的拱手问道:“可是殿下,您不觉得,万事开头难,但是不开头就没有以后吗?洞庭湖是长江的咽喉,岳阳则是洞庭湖的咽喉,岭南的发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没有尽头,作为南北交流的重要地点,岳阳不能一直这么蛮荒着啊。”
这话没错,李承乾也清楚岳阳的重要性,但是重要跟朝廷准许却是两码事。诱惑越巨大,风险就越巨大,谁也不敢轻易下决断。说句实在话,王志高一个小小的刺史,还不够资格为岳阳的投入当保人。
微风吹来,已经入秋的天气,哪怕是岳阳,都略有些寒冷了。
感受到这股略有寒意的微风,李承乾忽然有了主意。兖州的事情,在岳阳上,也不是不能实现。特别是当商律修改,商人只能获取土地租赁权,却不能彻底占有的情况下,就算铤而走险,这个危险也是可以接受的。商人们又不傻,就算朝廷张贴告示,明目张胆的告诉他们是利用他们让岳阳兴盛,他们也只能接受。
毕竟,跟开辟相比较,岳阳能给他们创造的收益,却是他们没办法拒绝的。
想到这里,李承乾斥退左右,走到王志高耳边,跟他说了几句话。
王志高惊讶道:“这样可行吗?微臣不会被朝廷斥责吧!”
李承乾不满道:“地方官当了这么长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