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征的发问,让众人都思索起来。这本就是无解的难题,国库之资动不得,那拿什么来修宫殿?内务府有钱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商业的发展,皇家也经营了不少产业,有钱是一定的,但是皇帝既然开口跟国库要钱了,就只能说明他也舍不得将自己的钱都投入到宫殿的修建之中。那么
似乎,就剩下一个答案了。
果然,在众人的注视下,太子开口了:“没有折中之法,孤的本意就是把两件事区别清楚,首先,两个款项是断然不能用的。而大明宫的修建又势在必行,既如此,若是孤有办法为国库创收,诸位是否愿意从创收中拨出一部分用来修建宫殿?当然,若是不够的话,剩下的部分由东宫支付,也算孤这个当儿子的为父皇母后尽一份孝心,如何?”
“创收?”
长孙无忌惊呼出声,随即连连摆手:“不能,不能,万万不能。十取一于商贾而言,已经引起一些怨言了,若是再加大比例,只为了修建宫殿,不只是陛下,就连殿下的声望都要受到影响,这是下下下之策啊!”
李承乾无语道:“赵国公,孤也没说要给商贾加税啊!”
长孙无忌的惊恐为之一顿,旋即拱手好奇道:“那,殿下准备如何做?”
看向皇帝和目露迷惑之色的群臣,李承乾却摇了摇头:“现在还不能说,稍后不如请赵国公留下来,听孤说说如何?若是不行,您大可代表群臣制止,如何?”
跟房玄龄等人对视一眼,长孙无忌这才点头。
虽然好奇,但是不管是群臣还是皇帝,都抑制住了这股好奇,决定不再提这件事。
各回各家,等群臣都落座以后,李世民才整理了一下情绪道:“稍后,朕会跟赵国公商议一下这件事的,太子说的没错,就算是朕,也不能跟大唐相争,国库中的既定花费,朕不会染指的,诸位爱卿大可放心。”
听到这句话,群臣才松了一口气,特别是魏征,只要皇帝不乱要钱,从国库多出来的盈利中抽用点没什么。毕竟,自贞观元年到现在,皇家所用于国库中抽取的数额一直没有变化。能做到这一点,皇帝已经算是格外能忍耐了。
停顿了一下,李世民才继续道:“朕今日还有几件事要宣布,第一,太子于登州、岭南的功绩,也算有目共睹,朕愿封其尚书令、参与朝政,以彰其功,诸爱卿可有异议?”
没人吭声。
房玄龄站了出来,拱手道:“太子殿下的功绩,微臣等人有目共睹,就是不提功绩,观观政、从政以来,特别是回到长安以后,太子殿下展现的才能,也足以任尚书令。只是,微臣斗胆敢问陛下,太子兼任尚书令一事,今后是否会着为永例?”
房玄龄的问题,算是问出了所有人的想法。尚书令这个职位,因为皇帝曾经担任过的原因,自从皇帝登基以来,也没人敢再提这个位置。作为大唐的继承人,太子担任尚书令都算是勉为其难。可最大的问题是,作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尚书令的位置和其重要,当今太子是表现出了足以担任尚书令的天分,但是不能保证之后的太子也能如当今太子一样。
一旦搞砸了,往小了说会给朝廷带来损失,往大了说,恐怕除了废太子以外,没有别的方式能够赎罪了。所以,这件事必须得问清楚啊。太子参政,并且担任具体官职,确实是好事,甚至于皇位传承而言,也有积极作用。但是搞砸了,可就不是“坏事”两个字能够形容的了。这个,必须得问清楚。
皇帝并不意外房玄龄会这么问,事实上事关大体,就算房玄龄不问,也总有人站出来询问的。
看了一眼底下似乎在思索什么的太子,李世民道:“朕确实有将这件事变成永例的想法,不过,自然不是盲目的,首先,太子在担任尚书令的时候,必须表现出跟这个职位相匹配的才能才可以,否则,尚书令宁可荒废着,也绝不会轻易送给太子。只有包括六部尚书、三省主官在内的所有大臣没有异议,太子才能担任尚书令,这一点,也将着为永例。”
听见皇帝这么说,房玄龄才松了一口气。尚书令的任命关系重大,既然皇帝有所觉悟,那也不是不能同意。毕竟,有尚书令在,他中书省的担子也能松快一点。
见房玄龄回来了,李承乾连忙起身,走到场间站定。
“既然无人有异议,那太子,从今日起,你就正式担任尚书令了。此职位兹事重大,切不可懈怠,你可记下了?”
“儿臣谨记在心!”
应了一声以后,李承乾才回过头,对朝中重臣拱手致意。没人敢轻视,纷纷起身还礼。至此,李承乾终于坐到了尚书令的位置上,还是没人有异议的那种。这说明他在朝堂之中,也算是有所威望了。
回到座位上坐定,李承乾也很好奇跟自己担任尚书令并提的事情,还有那些。
“赵国公、户部尚书长孙无忌何在?”
“臣在!”
长孙无忌答应一声,出班站好。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申国公高士廉,虽体无大恙,但上表请辞,朕感其年事已高,特准其归田。如此一来,尚书右仆射的位置就空下来了。卿自从龙以来,殚精竭虑,有目共睹。今朕许你尚书右仆射、兼职户部尚书,如何?”
“臣,叩谢皇恩!”
面对皇帝的安排,长孙无忌自然是欣然接受。太子兼职尚书令,尚书仆射的位置也就没那么必要了。之所以还留着左仆射杜如晦,就是为了辅佐太子,这一点,谁都能看出来。尚书令不空,尚书仆射也就成了类似于朝散大夫的散官,得到就是荣宠。说实话,他堂堂的国舅,当今皇帝的大舅哥、未来皇帝的舅舅,要是还守着六部尚书的位置,实在是有点掉价了。如今虽然挂个右仆射的名,但是谁都会明白,他的实际地位却是提升到了右仆射的位置。如此,也算不错了。
见长孙无忌答应了,李世民才松了一口气。当初长孙无忌不是没当过尚书仆射,只是因为皇后的劝谏,再加上俩人怄气,才又把他撸了下来。如今他也放弃了分封刺史,封长孙无忌尚书仆射,其实就是想要缓和关系,现在看来,长孙无忌也有此意。
继长孙无忌之后,又是一番侍郎级别的人事调动。事实上若非信任自己的人手,连六部尚书,按照帝王心术,也是应该不停调换的。或许是贞观前期不断调动自己也觉得心烦,皇帝干脆就不换了,最多将侍郎一类的官员调动,免得形成派系。
其实就李承乾看来,这么干其实很没必要,除了涉及到夺嫡的派系之争,官员还是很忌惮结党营私的。毕竟,朝堂中最大的几个脑袋,也不敢这么干。当今皇帝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皇帝啊。
总结大会、人事调动结束以后,就是众议的环节了。几道奏折被筛选出来的作用就是这个,有的是确实需要集思广益的,有的却是被当作典型拿出来讲的,比如司农寺事件。
一番磨嘴皮子,日头不止出来了,还升到了正中。直到三次询问过后,也没人启奏,皇帝才宣布退朝,唯独留下了长孙无忌和李承乾两人。
皇帝起身离开,去了后殿,李承乾才站起来,走到场间说:“孤从今日开始,就正式担任尚书令、参与朝政了。本来已经在酒楼备好酒宴,特别是取出东宫窖藏美酒,准备款待诸位卿家的,奈何父皇将孤留下了,既如此,诸位大可前去饮酒,只恕孤无法作陪就是了。”
对于太子的安排,没人意外,事实上这样大的任职,一般事前都会得到通知,特别是太子还未当官,就已经干活,如今准备好了酒宴更是不意外。到底是太子赐宴,没人愿意拒绝,纷纷表示就算太子不在,也会不醉不归。
将众大臣送出太极殿以后,李承乾才看向阴着脸的长孙无忌。
“殿下说有方法让国库盈利,微臣很是好奇。只是,如果是跟加税一般的方法,微臣可不会答应的!”
不管是“殿下”还是“微臣”,长孙无忌都是加重了说的,这表示他不会徇私。说起来他也没办法徇私,本身微妙身份的原因,他此前可是没少给皇帝背锅。这一次能够留下来商议,他身上可是担负了房玄龄等人的一份的,不只是代表自己。
李承乾微微一笑,拱手道:“舅舅大可放心,咱们这一次不是加税,父皇还在等着,不如我们去见父皇,到时候我再给你们讲述这份利润是怎么获得的。”
长孙无忌点点头,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转身朝后宫走去。
李涧已经等候在两仪门,接引二人直驱甘露殿。
今日虽然是大雪,但是因为地热的原因,最先落地的雪变成了雪水。皇帝所说不是信口胡诌,太极宫除了太极殿等地基高的建筑以外,确实是整体偏低的,若是大雨天,则更是直观。单单清理积水,就够宫内宦官忙活的了。
发现这一幕,李承乾几乎是下意识的想让苏媛回东宫去。东宫虽然也属于太极宫建筑群,但是因为不是同一期地基的原因,地势稍微高那么一点,倒也没有这样的忧虑。
第四百一十五章 货币改革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想想,毕竟两仪殿的取暖环境也不错,并没有挨冻的风险,皇帝在朝堂上说的话,还是有很大水分的。
毕竟,太极宫地势低、湿潮是没错,但是也就影响宫女宦官一类,皇帝怎么可能因此而得病呢?
这么想着,跟随李涧走进甘露殿以后,李承乾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就连长孙无忌,也是哭笑不得的表情。
今日的甘露殿,跟之前是截然不同啊,门窗透风不说,连本来应该生的火盆都没生,看样子皇帝这是准备一演到底。
坐在桌案后边搓手边看奏折的皇帝看清楚来人以后,无奈的一笑。如果是外臣,这样的布置还有点用,但是在太子和长孙无忌面前这么干,就有点过了。
“你们来的正好,朕正不愿意在这殿里待呢。这里的摆设就是给外人看看的,来,咱们去安仁殿叙话。”
哭笑不得中,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也只能跟随皇帝到安仁殿去。
一直以来,甘露殿才是皇帝的寝宫,皇后住在两仪殿,安仁殿虽然曾经分给杨妃,但是杨妃拒绝了,所以这里也就成了闲置的宫殿。未成年没有搬出去的皇子,就住在这里,比如李治。
如今才十岁的李治,还没有开府建牙,跟城阳等人一样,还是住在宫里。不过到底是皇子,还是够资格住在一座宫殿里的。
才到安仁殿,小小的李治就跳出来迎接,拱手施礼的格外得体。
“父皇,舅舅,这个是”
直到看清楚李承乾身上的衣服,李治才大吃一惊:“原来是皇兄!”
“e”
李承乾郁闷无比,相比较李泰,他跟李治相处的时间确实不多。再加上这三年的时间不在长安,李治不认得自己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情理之中的事情,倒是让皇帝和长孙无忌开怀大笑。
长孙无忌显然很喜欢这个最小的外甥,居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礼仪这个东西,就是给外人看的,如今我等都在宫中,就不要拘礼了。许久不见,来,舅舅正好考校一下你的功课。”
被长孙无忌领着,李治显然很是开心,但就算是这样,他也没有多余的动作,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