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地道口,方山嘿嘿的笑道:“或许我等没法杀敌,但是,为殿下争取离开的时间,还是能做到的。殿下放心,不管发生什么事儿,奴婢等人都会护殿下周全的。”

    李承乾笑了笑,没有回答。

    十几年的效忠啊,老一代卑贱者联盟,耿不曲、方胜王晟等人的愿望,恐怕要等自己继位以后,才能实现了。

    准备完全,剩下的就是等待。

    转头看向东北的方向,李承乾期待着边境的战火燃烧起来。

    —幽州

    没有了辎重的烦恼,皇帝一行人前进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抵达了幽州。《尚书》中《禹贡》一篇言: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

    这就是幽州的前身。

    作为一个能追溯到尧舜时期的古城,幽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在大唐,幽州就是大唐东北方最后的底线。

    经过张俭这些年来的经营,营州一线虽然已经牢固万分,但是,保险起见,李世民还是决定先再幽州屯兵,免得暴露军队的行踪。

    久违的重新领兵出战,让李世民感受到了久违的意气风发。

    调配大军前进、安营扎寨,一系列的安排极其的流畅。

    下令甲兵全部囤积幽州,幽州沿线拒绝任何外人经过以后,李世民才召开了战斗会议。

    说是战斗会议,其实跟唠唠嗑的性质没什么区别。毕竟,该讨论的,在长安的时候,就已经讨论完了。

    幽州刺史府里,李世民看着一个个进入的将领,眼神中充满了火热。

    这一次,除了程咬金等人以外,大唐可谓是精锐尽出。程处嗣、长孙冲等,也在将领的行列之中。

    作为皇帝,李世民很清楚,该往下分配的功绩,还是要分配的。所以,对长孙冲等人的出现,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虽说不在意这些,可是看到秦琼也咳嗽着进来,刚坐下就浑身冒汗的样子,李世民还是很吃惊的。

    “秦爱卿,朕不是说过了嘛,你用不着紧跟大军,慢些跟随,也是可以的。”

    秦琼好不容易喘匀了气,拱手道:“当初,微臣就参加过东征,战场上,也曾看到高丽贱夷杀害我中原将士。如今陛下御驾亲征,微臣怎敢缺席。英雄一生,谁知道天下安定以后,就变成了狗熊。既然横竖都是死,微臣倒是更希望能死在战场上。这般,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生有了交代。”

    听着秦琼的声音,所有人都觉得难过起来。

    孙道长的诊断是不会出问题的,既然说了秦琼只剩下半年不到一年可活,那秦琼最坏的情况下,确实看不到战斗打响。可就算是如此,他依然是跟上来了。

    甚至不曾掉队。

    在内心里叹息一声,李世民只能把自己的怜惜收起来。他很清楚,现在给予秦琼的怜悯,对他而言,都是侮辱。

    “既然都到了,朕就说说咱们接下来要做的准备。首先,就是分兵的问题。张亮何在?”

    张亮一身戎装,离座而出,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说:“你对高丽海疆作为熟悉,所以朕命你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东海水师统领李孝恭,为副总管,率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从莱州走海路向平壤进军。

    至于什么时候动手,你们自行决断。但是,登岸以后,朕要你们尽可能的逼迫,给东面战场创造机会。腹背受敌,特别是同时进攻之下,估计就是高丽,也会慌乱好一阵子吧。”

    虽然觉得有些难,但是张亮很清楚,自己其实就是一个负责扰乱高丽心态的队伍,并不需要真的攻打到平壤去。毕竟,四万多的兵力,想要长驱直入,还是不现实的。

    就在张亮领命之际,门外传来了李绩的声音:“末将李绩,迎驾来迟,请陛下治罪!”

    李世民哈哈大笑,亲自亲身走出去,扶起了跪在门口的李绩道:“朕的速度快了太多,没能按时迎接,不是你的过错。你来的正好,来,进来。”

    示意李绩进入大厅,才坐好,李世民就说:“李绩,朕命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张俭为副总管。朕能给你们的兵力是六万,最多,加上兰、河二州归降的胡人,你们沿北路向辽东进军,一方面配合朕的中军作战,一方面,也要提防北方的室韦靺鞨等族。”

    李绩单膝跪地领命,并问道:“若这二族有异动,末将如何自处?”

    李世民的眼睛顿时寒冷如冰:“杀!朕现在不愿他们插手讨伐高丽,已经是仁慈了,要是他们敢阻挠,朕要你打碎他们的胆子!”

    “末将领命!”

    应声以后,李绩就起身,坐到了张俭的旁边。另一边,张亮和李孝恭也坐到了一起。今后会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了,这个时候就得好好相处。

    得到大总管头衔的,毫无疑问能从这一次的战争中分到足够多的功绩。大厅里,投向张俭等人的视线,无不充满了羡慕。然而,没有人嫉妒。灭国之功,撑破肚皮他们也吃不下,还是有很多功劳等着他们的。

    作为中军统帅,总管中的总管,李世民很是相信自己手下将领的能力,最多就是规划了一下行军的时间和路线,剩下的,一概不过问。

    当军略制定的差不多的时候,门外又响起了一个声音:“启奏陛下,幽州城外,有大量百姓集结,请求入城。”

    说话的是幽州刺史方谦(熟悉不),作为一州刺史,他在这幽州就是天,但是当皇帝一行人到了以后,顿时成了小老弟,连议事堂都进不去。

    门打开,方谦走了进来,拱手道:“陛下,这些百姓都携带着武器,请求能够参军,陛下,您看微臣应该如何决断?”

    “百姓请求参军?”

    说起这个,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当即起驾准备到城墙上看看。

    河北道大量征兵的事情,是隐瞒不了当地百姓的。再加上本来是通州大邑的幽州紧闭城门,庄严肃穆,自然是猜到了一些。

    当登上城头的时候,李世民顿时哭笑不得。跟府兵不一样,大唐的府兵,还是有自己的铠甲武器的。但是,城外的这些百姓,都只是拿着木头削出来的矛,好一点儿的,才背着一把刀,还是没有刀柄刀把儿,用布料缠着把手的。

    至于铠甲,就更不堪入目了,好多人的都是绳子串着木块,勉强弄出来了铠甲的样子。

    城头上,皇帝的出现,让底下成千上万的百姓兴奋的呼喊起来。

    “陛下,让俺上阵吧!俺们不要赏赐!”

    “陛下,我也参过军,前朝的时候虽然当了逃兵,但是这一次要是逃了,陛下就砍了我!”

    “陛下。。。。”

    “陛下。。。。”

    。。。。

    一声声的呼喊,就像浪潮一般在城头下此起彼伏,只是听着就让人热血偾张。

    这个时候的皇帝得意万分,这一刻,他忽然有了掘开炀帝坟墓,骑到他的棺材上嘲讽一下的想法。一样是东征高丽,一样是就地募兵,但是,隋朝和大唐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隋朝的时候,是强制征兵,好多适龄的人,为了不被抓去参军,都打断自己的手臂,借此逃避。可是到了大唐,自愿参军的人组成了一支军队不说,就是寻常的百姓,也自备武器,愿意参战,还是不要赏赐的参战。

    说漂亮话的时候,长孙无忌是永远不会缺席的,见皇帝笑得得意,他连忙拱手道:“陛下得万民之心相随,微臣为陛下贺!”

    登上城头的将领们,也知道这一幕的出现有多么的难得,纷纷跟随长孙无忌拍皇帝的马屁。

    沉浸在巨大的幸福感中,李世民的脸颊都微微发红了。

    一只手高高伸起,不只是城头上高声呼喊的将领和士兵闭嘴了,连城地下的百姓也逐渐归于平静。

    拱拱手,李世民道:“各位父老乡亲的心意,朕领了。但是,朕又岂能让非军人的子民上阵参战?诸位放心,朕的中军,都是从河北、河东、河南道招募的府兵,多达十万!十万大军啊!其中或许就有你们的儿郎。朕相信,他们都将是战场上的杀神,会带给高丽人无边的恐惧。诸位有心,不妨回家,安心务农,待到朕战胜归来之时,我等一起摆宴狂欢,岂不快哉!”

    说完,李世民就闪身离开,将场面交给了方谦。

    李世民的声音很大,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虽然很想抗旨不遵一回,但是面对方谦的黑脸,百姓们也只能退去。

    短短的几天时间,这样的事情上演了不止一次。朝廷这一次对高丽动手,是真的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为了避免偏远地区的百姓也往幽州赶来,李世民不得不动用自己的传国玉玺,下了一道告示,奉劝各地百姓不可再来。

    没错,传国玉玺,现在依然在李世民的身边,他领军出征,甚至没把玉玺留给李承乾,以至于现在朝廷各式奏折上,盖的都是太子的玺印和尚书令的玺印。

    时间来到了九月天气已经开始变冷,除了幽州营州虽然已经预备了大量取暖的物资,但是今年的煤矿产出,依旧要紧着皇帝那边先来。

    签署完了取暖物资的起运令以后,已经一整天没能离开书房的李承乾,只好借着抽查军备的借口,得以到军器监喘息一下。

    军器监的作坊和仓库都不在长安,皇城里的院子,其实就是办公区而已。

    不过,他们的院子里,却总会保存一些样品,这一批供给边境的军备,也抽样取了过来,供太子检查。

    陆佑依然是军器监的少监,匠户出身的他,对这个官职已经非常的满意,悠然的准备在这个位置上老死。

    见太子到访,陆佑行礼以后也不啰嗦,直接打开了仓库,命人把样品拿出来给太子查看。

    首先就是横刀。

    在一堆木杖中随手抽出一个,按下绷簧,一点点寒光就漏了出来,再一抽,一把完美的横刀就拔了出来。

    借着日光,李承乾欣赏了一下刀身上的纹路,见院子里就有木桩子,上前一刀就砍了出去。

    已经研磨完毕的刀,是极其锋利的。自上而下的一刀虽然没有劈断木桩,却也劈了好大一条木片掉了下来。

    这个时候,横刀的锻造工艺还没有失传。在工匠精益求精的工艺之下,每一把横刀的成品,都是真正的凶器。倭国人的倭刀,特娘的还是抄袭唐横刀过去,弯一弯,就成了自己的。在这一点上,倭国人也没有一点武士道精神,跟某个棒子国如出一辙。

    再抽出一把横刀,还是一样的锋利,拿在手里完全没有别扭的感觉,哪怕是用力的弯折,也能很快恢复原本的形状。这就是夹钢法打造的好处了,既保持了韧性,又保证了刀身的坚硬。

    横刀,没问题。

    接下来,就是盾牌了。

    不同于贞观初期的木盾和铁皮盾,现在的防箭盾,根本就是直接锻造出来的,整体都由钢铁打造。从横刀砍在上面也只是起一点火星来看,别说是弓箭了,估计就是八牛弩,也拿它没办法。

    宽一米,高两米,这样的盾牌一排排的竖起来,只会让敌人的弓手绝望。

    悠闲了两个月的时间以后,于泰就抛下了怀孕的妻子,又跨上横刀,跑到东宫守门了。

    看到这变态的盾牌,他忍不住感慨道:“这么厚实的盾牌,一旦构成盾墙,岂不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