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5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乾很清楚,弃宗弄赞需要的是现实的承诺,而不是空头支票。不过不管怎么说,他心动了,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这个比自己不过小两岁,就成为一代英主的家伙,李承乾还是很欣赏的。

    看了看弃宗弄赞的脸色,李承乾道:“或许,你自己活到那个时候,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这个头疼,或许跟你们吐蕃的气疫有关。如果你离开高原,在低一点的地方生活,或许就不会被头疼折磨了。”

    弃宗弄赞疑惑道:“不可能,气疫是我们祖先。。。。”

    “你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子曰不语怪、力、乱、神。什么叫你们祖先留给你们的庇护,不信你去别的海拔高一点的地方试试,一样有这个气疫。不然,你觉得我为什么称呼它为高原反应?

    你要是不信,可以再回高原试试,保证没两天你的症状又会起来,而你要是下了高原,很快就能缓解。”

    看着李承乾信誓旦旦的样子,禄东赞和弃宗弄赞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回想了一下疼痛时的痛苦,弃宗弄赞试探着问道:“我想将吐蕃的治所,往大唐的边境靠一靠,如何?”

    李承乾撇撇嘴说:“只要你们吐蕃从今往后老老实实的,就算你把治所设置在松州城底下,孤保证你也不会有危险。那么,现在,你也该给孤一个答案了,对于孤的提议,你觉得如何?当然,吐蕃的贵族可以并入大唐的贵族体系,获得爵位,至于你,吐蕃王爵,并且代代相传,不算辱没你吧!”

    弃宗弄赞摇了摇头,说:“现在,我还无法对你做出任何的保证,因为你也一样没办法对我们做出保证。最多,我可以答应你,在你做出保证以前,吐蕃对大唐,绝对秋毫无犯!”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已经是现阶段最合适的结果了。这种事情,不适合一下子逼迫太甚,没有对比就没有说服他们的理由。

    想到这里,李承乾道:“战后,孤会开放大唐跟吐蕃的边禁,大唐的粮食,会逐渐开放禁制,加大跟高原的贸易量。相信,吐蕃的百姓,会因为这个,好过不少。”

    弃宗弄赞惊讶道:“你们大唐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还要援助我们?”

    李承乾嘿嘿一笑:“那是以前了,你看着,这几年,大唐的粮食产量将会不断的提升。别的不说,多出来的,养活你们高原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见弃宗弄赞一脸不相信的样子,李承乾继续道:“你要是不信的话,不妨将朝政暂且交给禄东赞管理,亲自来大唐见识见识呗。虽然名义上是朝觐,但是,除了正式跟我父皇见一面以外,都可以是孤接待你。

    你既然喜欢大唐的文化,为什么不亲自来学习?更何况,在大唐生活一段时间,对你的病情也有利。当然了,对你的病,我也只是猜测而已,长安的孙道长,相信禄东赞也有耳闻吧,找孙道长看看,多活几年不好吗?”

    弃宗弄赞回头看了禄东赞一眼,禄东赞连忙点头。他也为赞普的病情担心,甚至想过把孙思邈给绑到高原上去。不过想想后果,他还是放弃了。

    如果赞普前往大唐,安全受到保障的话,那么去大唐看病,也是很好的安排。

    想到这里,禄东赞急切道:“如果赞普前往大唐看病,请允许吐蕃军队护送。”

    李承乾摇了摇头:“不可能的,任何武装力量进入大唐,都会被大唐彻底消灭。不过大相既然担心赞普的安全,带时候孤可以派亲率接送,如何?”

    禄东赞清楚,正式论信誉的话,太子的信誉还真的很坚挺。

    不等禄东赞回答,弃宗弄赞就点头了:“可以,另外,我还想问一问,我和大唐公主的婚事,还有效吗?”

    李承乾摇头说:“打从吐蕃对大唐宣战那天起,婚事自然就作废了。不过既然你要去长安,孤倒是可以给你弄个相亲会什么的,如果你能凭本事娶到公主郡主,她又愿意跟你回吐蕃的话,孤倒是乐见其成。

    当然了,你需要影响力的话,单单这一次,突厥让出了土地,一堆小国覆灭,吐蕃却什么赔偿都不用,也足以证明你的威信了。前面刚打完仗,后面就结婚,你不介意,孤还怕大唐的百姓们会介意呢。”

    你倒是不需要赔偿,但是你把整个吐蕃都掂心上了!

    虽然很想这么说,但是禄东赞还是咽下了这口气。

    弃宗弄赞想了想说:“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不如,等此间事了,我就去长安,如何?”

    李承乾道:“乐意之至啊,不过,你的身份却不能显露出来了。或许,你到长安的时候,刚好能够看到一场盛会。”

    自从颉利被活捉,变成了皇帝最欣赏的异族舞蹈家以后,太常寺就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各国的俘虏,组编成一个舞蹈团。这一次举世攻唐,各路将军离开以前,都被太常寺寺卿拜托,多捉一些大人物。

    估计,尉迟恭的目标,就是把禄东赞或者弃宗弄赞捉去扔给太常寺。

    弃宗弄赞大概也猜到了是什么盛会了,如果可以,这种事情应该尽量避开的。

    但是。。。。

    为了尽早治好头疼病,弃宗弄赞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第五百二十二章 战后(求个月票吧)

    吐蕃军队,除了留下五万给弃宗弄赞壮大声势以外,剩下的都被禄东赞带回了高原。吐蕃跟其它国家不一样,漫长的行军路线导致他们想要持续战斗,就必须一直劫掠才行。

    说来可笑,禄东赞主动提出要帮助唐军征伐那些小国,原因就是,吐蕃已经没有军粮了。再浪费一些时间,恐怕连回高原都成问题。

    而弃宗弄赞,虽然只剩下了五万的兵力,却也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全。至少,在禄东赞的眼中,大唐太子正经的时候,信誉还是很有保证的。

    草原道

    李治和魏征作为安抚使,奉旨来到了这里,一方面奖励那些出兵作战、获得战功的部落,另一方面,也是带来户部官员,为草原的牧民们上户籍。

    举世攻唐之下,大唐作为势单力薄的一方,反而获得了胜利,这使得“唐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水涨船高。而从一个下属国,真正融入到这个国度里,对于草原的牧民而言,是最值得庆贺的事情。

    漫步在青翠的草原上,看着一边部落中,牧民们欢呼喝彩的样子,李治忍不住问魏征:“获得大唐的户籍,对他们而言,真就这么高兴吗?”

    魏征呵呵笑道:“晋王这话说的,莫非您不因为自己是大唐人而骄傲吗?获得大唐的户籍,代表他们成为了大唐的百姓,虽然要服从劳役,还有上税的可能,但是,他们却得到了大唐真正的庇护。

    另外,伴随着这些年边关的松禁,草原能够从中原商队换取一些生活姿源,使得他们不必南下劫掠,也能过的很好。劫掠就是战争,战争就是死人。这样不需要战争就能活下去的日子,您觉得,他们能不好好珍惜?”

    李治想了想,点点头,但是随即疑惑道:“可是魏相,他们是草原民族,是突厥人啊,将他们收入大唐,不会有问题吗?”

    魏征笑道:“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您身上,不也有着鲜卑的血统?当初太上皇登基开始,关于李家血统并不纯正的说法,就开始流传。一直到陛下发动了玄武门,这种说法开始不断的传播。

    李家有鲜卑血统,这一点,就是五姓等大族牢牢抓住,肆意使用的一把利剑。可是,现在再有人提出这一点试试?晋王殿下,老夫跟你说个秘密,你可千万要保密啊。

    前两年,陛下秋收大典以后,没有直接回长安,而是带着老夫等人漫步田垄之间。遇到一个老农以后,陛下就隐瞒身份上前攀谈。期间,他故意提起了皇帝有鲜卑血统的事情,结果,被老农啐了一大口,狼狈不已。

    按那老农的说法,皇帝血统纯不纯关他屁事,只要是好皇帝,就是血统纯粹是鲜卑人又如何?

    汉民族,或者说中原最强大的地方,大概就是融合性了。从汉高祖刘邦称帝,到曹丕篡汉建魏,两汉共历时四百二十二年,这是汉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也是融合民族数量和人数最多的一次。

    当时融合的民族包含有北部的匈奴、鲜卑、高句丽人等,南部的诸越族、南蛮、交趾等,西北部的氐、羌、西域等族,西南部的叟、蜀、巴等族。

    西晋末期,五胡乱华,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南北朝时期,北方几乎被鲜卑统治。当时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族所统领的各姓部落一律改称汉姓,北方地区的汉族一下就融入了大量的外族成员。

    除此以外外,还有其他民族加入,北方有高丽、乌桓、柔然,西域等族,西南有天竺、叟等族,南方有巴、獠、狸、蛮、溪、濮等族。

    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血统哪里去了?流入中原的血脉,无一例外的都成为了中原人的养料,让这个族群不断的壮大起来。

    就像是现在,草原新立一道,这些牧民是突厥人没错,但是,在他们突厥人的自称面前,却还有一个总的自称,那就是唐人。草原真正并入大唐,那么紧随而来的就是人口的流动、互相的通婚,用不了前年,草原上这些牧民,就会把‘突厥人’,当成是自己在大唐独特的标签,却不会跟西突厥人扯上关系了。”

    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话,魏征觉得有些口渴,就从怀里拿出一个水壶,喝了几口。

    李治仔细品味了其中的道理以后,对魏征拱手道:“魏相说的有理,大唐既然作为天下的宗主国,就应该有广纳百川的心胸和气度。这些族群,首先是大唐人,其次,才是突厥人。”

    魏征笑道:“晋王殿下不要觉得老臣说的话难听,至少在心胸气度上,您还是跟太子殿下没法比的。提出给草原牧民上大唐户籍作为奖励的,就是太子。跟羁縻一类的政策相比较,这样的做法,才能真正把草原纳入大唐的领土之中啊!”

    闻言,李治苦笑不已。他很清楚自己跟皇兄的差距有多大,曾几何时,他还确实有过为那个位置争一把的心思,但是现在,已经彻底的淡了。因为他发现,支持皇兄继承皇位的,还真不是一个两个。就是淡薄如魏征,现在都旗帜鲜明的成了皇兄的支持者。

    既然争不成,那还是老实的当自己的晋王吧。皇兄继位,自己一个“亲王”的名号,无论如何也是跑不了的。

    看着远处已经开始建立的阴州州府,李治疑惑道:“草原人本就居无定所,为何咱们非要在这里建造一处州城?”

    魏征笑着解释道:“那是因为咱们要让草原人慢慢认可自己是大唐人的事实,州府的出现,使得居无定所的草原人,有了一个固定汇集的地方,这样一来,草原人就不再那么难以管控了。

    不管是交易还是处理纠纷,这座城的存在,都会成为草原的一个中心点。

    说起来,这个,还是学院的一个毕业生,在论文中写出来的。之前他是阴山附近的一个县令,以前,在草原当官,就跟没当一个样子,现在,这小子估计要升迁了。阴州刺史,估计就是他了啊!”

    在草原建立城池,借以管控草原部族,这样的想法,确实有些标新立异。就连李治都不由得敬佩起这个学长来。

    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