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因为如此,举世攻唐结束以来,大唐周边没有一丝烟火气,但其余地区,却战火不停。被大唐赶走的于阗跋禄迦等国,形成了一个类似“联邦”制度的国家,开始在西域小国之间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他们就像是一根烧得炽烈的铁棒,插进了火药桶里,引起了连锁的反应。

    新罗百济前往大唐朝觐的消息透露了出去,有了开头,就有了后续。所以,但凡是“一国”级别的国家,国王都带着最珍贵的礼物,不远万里地来到大唐朝觐。得益于此,西方的战火因此还停了下来。

    动作最快的自然是突厥和吐蕃,所以当深秋来临的时候,阿史那贺鲁和弃宗弄赞都带着自己的使节团,来到了大唐、长安。

    太极殿之内,李承乾没有召集朝会,而是单独接见了二人。都是熟人,好说话。

    吃着兕子果园新下来的苹果,李承乾无语道:“专门挑深秋的时候来长安,你们是打定主意要在长安过冬是不是?”

    相比较新罗女王和百济王,阿史那贺鲁和弃宗弄赞就比较有底气,见李承乾吃东西了,也不客气的一人拿了一个苹果吃了起来。

    咽下嘴里的苹果,阿史那贺鲁叹息道:“因为新罗百济的朝觐,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筹备前来大唐朝觐的事情。就是极西极北之地的那些金色头发的家伙,都把这当成一种荣誉。

    朝觐期间,战火的燃烧自然算是对大唐的不敬。康国和史国,都打到互掘祖坟的程度了,听到消息以后依然停止了战火。普天之下,能达成如此效果的,也只有大唐了。”

    听完阿史那贺鲁的话,李承乾没缘由的想起了奥运会。据说最早的奥运会,就有让各国之间停止战火的作用。这样的话,要不要现在就把它鼓捣出来?

    弃宗弄赞无语道:“不只是西域那边,战主国和迦尸国等,也打的不可开交,天竺各国之间更是战火不休,究其原因,只是因为你当初发告天下,大唐为帝国,余者为王国和不入流。就因为你一句话,现在各国国土扩张的野心,都被彻底的挑动起来了。你说说,这事儿论起来,应当归罪到谁的身上?”

    李承乾撇撇嘴说:“国家彼此之间融合,不是好事儿吗?等后世人发现签证变得简单,就知道朕的好意了。”

    阿史那贺鲁和弃宗弄赞都不知道“签证”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依然认定李承乾这是在给自己推托。

    然而。。。。也就是说说,现在,各国有谁敢说大唐皇帝半个“不”字?如今凄惨无比的大食,就是最好的例子。

    把苹果核也咬碎吃下去以后,阿史那贺鲁道:“我这次来大唐,主要还是受族中各个部落族长和长老所托,问问你,大唐今后是否不会主动入侵地标天枢以外的土地了?”

    李承乾笑道:“这可不一定,别人欺负了大唐,大唐总要打回去吧。而且,你纵观大唐历年以来的战争,哪一次不是还击?”

    阿史那贺鲁顿时气结道:“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大唐有理,是不是?”

    李承乾耸耸肩:“这是事实,打从大唐获取东突厥的草原以来,土地根本消化不来,要不是吐谷浑高昌它们瞎蹦哒,大唐犯得着主动收拾它们?”

    阿史那贺鲁知道自己说不过李承乾,只好叹息一声,说:“我想见姐姐!”

    李承乾道:“早在突厥使团抵达长安的时候,朕就准许她出宫了,待会儿你吃完饭回去,就能见到她了。哦,还有你外甥女和外甥。”

    阿史那贺鲁立刻站了起来说:“反正还要在长安住好长一段时间,跟你吃饭有的是机会,这就告辞了。”

    说完,阿史那贺鲁丝毫不拖沓,直接离开了太极殿。

    看着急不可耐的阿史那贺鲁,弃宗弄赞道:“你就这么放心让妃子出宫见他?不怕泄露机密?”

    李承乾笑道:“大唐的政务,女子是不能接触的,更别说皇宫了。不过,就算阿史那雪会给弟弟泄露出一些机密又如何?或许,她泄露出去的消息,只会让阿史那贺鲁感觉到绝望!”

    弃宗弄赞不置可否,只能拿起一个香蕉吃。

    在吐蕃的时候,他也吃过这玩意儿的干品,自然不会傻到吃皮。

    一根香蕉吃完,弃宗弄赞惊讶道:“这水果,我吃过,似乎只有南方的一些地区有种植的,虽然不知道具体啥样,但是长安必然是没办法种植的,你这新鲜的果品从何而来?”

    李承乾拿出一张大唐的地图,指指岭南到长安的距离说:“用船运输就是了,采摘的时候,专门采摘那些将熟不熟的,经过船的运输,抵达长安的时候,差不多正好成熟。只要不被冻到,保持品相还是没问题的。”

    弃宗弄赞自然清楚岭南到长安究竟有多远,怀疑道:“你们大唐的船,能在三两天以内从岭南开到长安?”

    李承乾摇了摇头:“三两天肯定不行,但是,五六天还是可以的。”

    “可是,五六天的速度,也不可能,难道你们大唐的船会飞不成?”

    李承乾顿时笑了,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找了找,没有图纸,只能给弃宗弄赞画了一个大致的样子说:“我们的船跟别人的自然不一样,你就没发现,大唐的舰队,抵达大食的速度,有点太快了吗?

    要知道,我们大唐的船,都安装着蒸汽机,不需要看风看水,只要是白天看得清航路,就能持续前进,哪怕溯流而上,也能保持不错的速度。”

    听到这些,弃宗弄赞无比庆幸吐蕃境内没有适合航行的河流,不然的话。。。。

    看着弃宗弄赞一阵后怕的样子,李承乾道:“你看,朕刚刚就把大唐的一项机密告诉你了,或许,这连机密都算不上。你说说,要是跟你说说火药司研究出来的新式武器,你不得更害怕?”

    想想皇命雷和之后那会飞的武器,弃宗弄赞无语道:“还是算了,吐蕃将士虽然勇猛,但是没有迎战那些武器的勇气。现在我无比希望我的孩子,不会成长为一个脑子里只有肌肉的蠢货。”

    说到这里,弃宗弄赞道:“对了,我把孩子带到长安来了,按照咱们之前的说法,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在大唐学习。”

    李承乾点头说:“那是自然的,约定好的事情就要做到,你的孩子将会跟朕的孩子一起学习,也会受到皇子一般的待遇。既然大唐跟吐蕃之间的融合,需要等到下一代才有机会实现,不如就从现在开始,让他们彼此熟悉起来吧。”

    说起吐蕃跟大唐融合的事情,弃宗弄赞又是一阵神伤。

    从高原下来以后,他并没有按照礼部官员的安排前进,而是将大唐的边境逛了一遍。令他意外的是,大唐的将领根本没有提防他的意思,甚至准许他登上各个城头。当然,大唐固若金汤的边防,不是他最在意的。

    他最在意的是,大唐边境的百姓,竟然也生活的不错!

    边境,一般都属于一个国家的偏远地区,“穷困”,似乎是这个时代所有边境的代言词。但是,大唐的边境不一样,或许比不上重要州府的繁华,但是,大唐边境的百姓,一般都能吃饱饭,生活很是安稳。

    或许,单从民生上看,大唐已经将其余国家远远地甩到了身后。

    皇帝一般的权力,不是随便就能放弃的,但是,令他无可奈何的是。吐蕃要想留在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过上好日子,除了彻底归顺大唐,根本没有别的出路。

    或许自己短时间里会被吐蕃的贵族记恨,但是时间过得久了,自己反而会被所有平民奉为英雄吧。

    抬起头,弃宗弄赞看向李承乾问道:“我能相信你吗?”

    李承乾毫不犹豫道:“朕觉得,大唐还不至于舍掉面皮去骗你们,只要朕想,或许用不了几个月,大唐的旗帜就能插到吐蕃每一处。”

    弃宗弄赞顿时苦笑,他知道,大唐皇帝并没有吹牛,现在的大唐,有这个实力。而真的开战的话,如今的大食就是吐蕃的下场。

    唯一的不同是,大食周边的国家是为了占便宜,而吐蕃周围的国家,却是为了向大唐献媚。

    彻底下定决心后,弃宗弄赞道:“那就约好了,我的儿子贡松贡赞,就留在大唐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留学生嘛,相信贡松贡赞是第一个,却不会是最后一个。

    可以预见,这次半球级别的朝觐活动,各国的国王必然会带着最出色的后代,带着一万分之一的可能,希望能把他们留在大唐。

    不过。。。。

    文化随便你学习,搬到你们家都不是问题,但是科技方面的东西,就别想着接触了。

    李承乾自认自己就是一个自私鬼,才没有把好东西分享出去的大度。

    或许,土豆玉米等种子会散播出去,让外人也能吃饱肚子,这是仁慈。但是,准许大唐商人带着蒸汽火车到外国赚钱,最起码得等大唐的轰炸机试飞完成吧。

    得到了弃宗弄赞的约定,李承乾也是心情大好。拍拍手,立刻就有一队队美丽的宫女端着金器银器装着的美味菜肴进来。

    看着自己面前摆放的、色香味俱全、一看就是好东西的菜肴,再想想自己在高原之上吃的东西,弃宗弄赞顿时欲哭无泪。

    看到弃宗弄赞的表情,李承乾笑道:“你们高原上气压低,水不到一百度就开了,自然做不出多少好吃的。只是,高压锅现在还造不出来,你要吃到好吃的东西,不如去跟我皇宫御厨聊聊。”

    弃宗弄赞摇头说:“我的臣民好多还吃不饱饭,作为他们的王。我岂能沉迷在美食之间啊。对了,我发现,大唐好多粮商甚至开始往高原售卖粮食了,你看看,能不能扩大一下规模?”

    “过些年它自动就会增加的,这不是朕能决定的。毕竟,怎么也得我们大唐的百姓根本吃不下,才能对外售卖吧。”

    一想到粮食在大唐卖不出去,来到吐蕃却能兑换到不少好东西,弃宗弄赞就更郁闷了。

    这顿饭吃的!

 第五百五十一章 雪灾

    突厥和吐蕃率先来到了长安,余下的各国,却不得不停留在一些地方,准备过了这个冬天再继续启程。原因就是,今年的雪,莫名的有点大。大到了就是李承乾这个皇帝,早晨起来推开门,门口都有一层薄薄的雪。

    至于皇宫内,因为排水系统还没有彻底完成,所有的雪依然要搬运出去。

    张赟和方山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他们这辈子还没有见识过这样的大雪,仅仅是一夜的时间,外面的雪就从膝盖的深度,达到了没胸的程度。而今天虽然是白日,但雪依然没有停下的意思。

    见皇帝起床了,张赟赶紧跑过来说:“陛下,这雪太大了,长安城已经快要被大雪覆盖,如今跟城外已经断去了联系,奴婢虽然下令连夜抢挖,但如今也只是刚刚打通宫门而已。”

    看了看甘露殿外已经堆积起来的大雪堆,李承乾道:“告诉宫女宦官和千牛卫,不必将雪送出皇宫了,往内搬运到咸池殿、千步廊、凝阴阁三处水池,并且在玄武门开挖引水渠,打通西内苑宫墙,将水引出去。另外,令赶入皇宫的大臣们,到太极殿议事。”

    尽管活了也有几十年了,但李承乾这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雪。蝴蝶效应厉害啊,这场本不应该存在于历史上的大雪,如今竟然出现了。

    皇宫的煤炭储备是足够的,所以太极殿依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