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5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这般保护之下,很难出现问题的。”

    李承乾稍稍松了一口气,笑道:“你不知道啊,我不怕保护不周到,是怕父皇自己抽风,你也知道,父皇的心态就是不服老,就想搞点刺激的事情。”

    说这话的时候,看到李泰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李承乾惊讶道:“你别告诉我父皇真的这么干了。”

    李泰无奈道:“您不知道,我刚抵达岭南的时候,母后和一些文臣在岸上,父皇则带着大部分武将坐船出海去了。回来的时候,船上载满了宝贝,据说是出海剿灭了一伙海盗。。。。”

    说到这里,兄弟俩一齐叹了一口气。

    劝说不得啊,这事儿上跟太上皇讲道理,根本讲不通。打从他禅位成为太上皇以后,全地球的道理都是他的。

    看了看李泰,李承乾道:“要不。。。。”

    李泰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不干!您别想着再把我支出去了。我现在满脑子都是飞机,您要是实在担心,把雉奴派去就是了,我要留在长安研究飞机。五年之内要是不能飞起来,我就戒肉!”

    对于无肉不欢的李泰而言,这已经是很恶毒的誓言了。

    李承乾很清楚从陆地到天空的进步,对一个真正热衷科研的人,有多么大的诱惑,只能答应下来。

    “行,那就不派你出去了,不过雉奴那边,正在主持拼音、排版的推广,而我又给他们加了一个简化汉字的工作,估计一两年以内也是抽不开身的。这样吧,等年后,把李祐他们派过去,反正他们在封地也没意思。”

    李泰笑道:“这样也行,心意到了就是了。对了皇兄,说起过年的事儿,您是不是准备在年宴上进行您的计划?”

    李承乾点了点头。

    李泰顿时急了起来:“别的都好说,封地的收益,您收了谁的都行,唯独我的不行。科研院我可是准备传给儿子的,他没了封地的收益怎么行,朝廷发的那些钱根本不够,一直以来我封地还有产业的收益,可都是投在科研院的。”

    看李泰一副心酸的样子,李承乾笑了:“好了好了,哥哥怎么会坑你,今后科研院各个职位,也要纳入朝廷官员体系。尤其是院长,是有很丰厚的俸禄的。”

    李泰好奇道:“有多丰厚?”

    李承乾坚定道:“肯定会让你满足就是了,不只是现在,今后但凡是跟科研有关的人,俸禄都绝不会低。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奖励肯定也会相当地实在,绝不是一两张圣旨就去糊弄的。”

    因为深刻见到了后世s会的病态追星、拜金,李承乾更愿意在自己掌权的现在,在大唐的开头,就彻底的拔高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

    毫不夸张地说,当科研人员,今后绝对会成为比当官还要诱人的选择。

    当今大唐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列,并把同伴远远的甩在后面,过去几百年,几千年,如果还是保持这段距离绝对是耻辱。怎么也要把他们甩的连背影都看不到才是。

    。

 第五百五十三章 亲王

    皇帝和魏王聊了什么,旁人不得而知,只知道魏王出宫的时候,看起来很是得意的样子,甚至出宫的时候还把一批新赶来长安的灾民带回了魏王府。

    李泰研制出来的东西,其实很怪异,属于四不像的一种。它仅适用于如今的环境,因为一旦道路上雪的厚度不够的话,它反而会“搁浅”。

    不过,得益于李泰的陆地船,太原的煤炭很快就运到了长安,长安以南直到金州一半的范围,受灾的百姓也聚集到了长安。

    至于遇难人的统计数据,李承乾选择了不公开,而是下了一道“罪己诏”,将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长安周边受灾并不严重,死者人数是十几人。但是再往南,进入金州境内,就多了,三百多人啊!金州刺史也是个有见识的,他如同长安一样,也组织受灾百姓聚集到了金州州城,一直到朝廷的信使到来以前,甚至没有跟长安求援。

    但是,死了这么多人,总要有个背责任的。

    于是,李承乾到“罪己诏”发出去了,因为雪灾的原因,暂时只能发到长安城内。

    可是。。。。第二天,长安县令就上报,皇帝的罪己诏,被人撕了,撕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来到长安避灾的百姓。

    李承乾才打算叫长安县令进宫问问怎么回事,朱雀门守将程处嗣就进宫禀报,说是皇宫,门前聚拢了大量的百姓。

    “这些人是要干什么啊,朕只是没公布具体死者数量,不至于把朕的罪己诏撕了,再跑到皇宫门口来找朕的麻烦吧。”

    程处嗣摇摇头说:“末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这些百姓都要见陛下,人数太多,末将也不好驱逐。”

    “那就去看看吧。”

    说完,李承乾起身穿上棉衣,跟着程处嗣一起出宫。

    因为城外聚集的百姓实在太多,程处嗣就下令关闭了朱雀门,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百姓聚集起来到底是要干什么。

    登上城墙,看着外面乌泱泱的百姓,李承乾才惊讶于长安竟然能容纳这么多人。

    张赟搬来了一把椅子,让飞鹰退到一边,城上千牛卫全部松开弓箭以后,李承乾踩着椅子站了起来。

    清清嗓子,李承乾大声道:“诸位乡亲,不知道你们找朕有什么事?”

    听到这个声音,尤其是看到那标志性的明黄色,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城门前乌泱泱的百姓,顿时全部跪倒在了地上。

    “请陛下收回罪己诏,此罪在天,不在陛下!”×n

    从最开始的不和谐,一直到最后团结起来成为一个声音,这样的效果还是很震撼的。

    尽管心里也推论出了这样的结果,可是幻想的事情真的出现在眼前,这一刻内心的舒畅还是难以抑制的。

    是让我收回罪己诏啊。。。。

    而且,归罪于天?感情我这个皇帝比老天爷更受欢迎?

    高高在上的站着不是聊事情的态度,还得下去才行。

    下令打开城门,李承乾并没有带太多的千牛卫,只是带着少数几个护卫走了出去。

    眼见皇帝走了出来,灾民们顿时站起来,蜂拥而至,不过好在知道皇帝的身边轻易不能靠近,空出了两米多的距离。

    “陛下,要俺说,这次雪灾都怪贼老天,怎么能怪罪到您的身上呢?”

    “是啊是啊,当初蝗灾的时候,还有人说蝗灾都怪皇帝,是皇帝得位不正引起的。俺不管太上皇当初是怎么得到皇位的,俺只知道太上皇在位期间,俺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了。”

    “就是就是,如今我等遇到了雪灾,陛下不忍心看我们住塌了的屋子,担心我们扛不住寒冷,把俺们叫到了长安来住。不管是吃的还是喝的,都是朝廷掏钱。陛下待我等如此,我等感激还来不及呢,谁要是跟当年一样,敢往陛下身上泼脏水,老子第一个动手捶死他!”

    。。。。

    见到皇帝,百姓们都尽可能的阐述自己的看法,但是不管说的什么,都是一个意思:

    这次是天灾,不怪皇帝!

    看着这些淳朴的百姓,李承乾恨不得掐死发明“刁民”这个词的人。什么刁?怎么刁了?大唐的百姓是最淳朴的,只要对他们好,谁不明白?

    激动之余,李承乾双手虚按,顿时城门前逐渐安静了下来。

    清清嗓子,李承乾大声道:“诸位乡亲,这次雪灾,让你们不得不到长安来避灾。如今距离下雪也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但是雪连二成都没化。看样子,你们都要在长安过年了。

    今年,长安难得汇集了这么多人,虽然咱们彼此间非亲非故,但这并不妨碍咱们一起过年。魏王研究的陆地船,解决了燃料的问题,长安囤积的各种物资,也足够。朕今天很高兴,所以,由朕掏钱,咱们一起过个肥年!”

    李承乾此话一出口,自然引来了大量的反对声音。但是,李承乾却拒绝了倾听,带着护卫转身返回了皇城。

    进入皇城,本来应该在年前就拆除的中书外省等官衙,如今却不得不保留着,作为百姓的收容之地。太极宫的翻新计划自然也包括三省六部的官衙。

    朱雀门外的事情,自然也传到了皇宫里面。

    眼看着承天门到朱雀门的街道上也聚满了百姓,也有下跪的意思,李承乾不得不落荒而逃。

    其实全民过年,也没多大的花销,如今大唐的粮价始终稳定在一个平稳的价格上,花费不会很大。至于肉。。。。事实上如今大唐最大的牲畜家禽贩子,就是他这个皇帝。当年东宫走草原的商队,甚至自己买下了很大一块草场放牧,吃尽了每一分利润。

    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有米有肉,就是过年。

    紧张的救灾活动,在腊月中旬就趋于平静了。而到了除夕的这一天,李承乾不仅照例下令取消了宵禁,甚至连宫门的禁制也解除,方便宫门内外的一家人凑在一起过除夕。

    而太极殿,已经被留在长安整整一年的藩王公主们,再一次齐聚。

    在姑姑叔叔弟弟妹妹们跪迎中,李承乾坐到了首位,开口道:“平身吧,父皇母后今年不在,除了他们,皇族各家的代表,基本都聚集在这里了。”

    等到众人纷纷就座,李承乾继续说:“今天年宴,朕有两件事需要宣布。第一件事,就是云王李恪,进阶亲王。”

    李承乾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就是本来已经拿起筷子等着皇帝动筷的李恪,都吓傻了,筷子就那么滑落,掉到了地上。

    亲王啊!

    这是皇族王爵中最高等级的一个,地位仅次于皇帝。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帝的胞弟,比如李泰李治能够获得,甚至,历朝历代不乏胞弟也没办法获得亲王爵位的情况。

    至于胞弟以外的皇弟获得亲王封号的,也不是没有。皇子的生母如为妃嫔,则视亲王封号尊封为某王太妃或某国太妃,随亲王就藩封国。可是,这是汉朝才发生过的事情。如今,李恪竟然就有幸获得了亲王的封号?

    获得了这个封号,封地相比较之下都没那么重要了。要知道,亲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可世袭,诸子都会被封为郡王,这便宜占的!

    众王爷,尤其是李祐等人,都不由自主的向李恪投向嫉妒的眼神。这个亲王封的,说明皇帝心目中是把李恪当成是胞弟看待的啊!

    反观李恪,反而没有一点欣喜的表情,离席而出,毫不犹豫的跪倒在地:“得皇兄厚爱,臣弟感激不尽,但是,亲王不可轻封,还请皇兄收回成命。”

    李承乾笑而不语,李泰则端着一杯酒走出来,站到李恪的一侧蹲下说:“什么感激不尽,什么厚爱的,皇兄封你为亲王,你谢恩就是了,推辞个什么。要我看啊,这杯酒,一口气灌下去,就是最好的答复了!”

    愣愣的接过李泰递来的酒杯,李恪却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见状,李承乾笑道:“李恪,你以为亲王这个爵位,是朕想封就能封的吗?如果你是一个混吃等死,对皇族,对大唐丝毫贡献没有的人,哪怕你是朕的胞弟,也得不到亲王封号的。

    且不说你现在执掌武院,就职以来从未出差错,就是当初举世攻唐期间,连败薛延陀和铁勒,就是大功。九江皇姑,执失思力将军应该跟你讲过这一战的不容易吧。”

    九江公主作为大长公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