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营台剑-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73章 四战之地

    如果说欧阳志正扯旗造反,是为了给他的妻女报仇,倒也有情可原,毕竟是深仇大恨!那个狗城主说到底也该死。谁让他干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情来呢?

    可是位于荆州南方的楚天教也趁着这个时机造反,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大周王朝也没亏待过他们,真要弄清楚他们为什么造反,还要从一本羊皮秘籍说起。

    荆州江陵是楚天教的教坛所在,江陵城大半都是楚天教的教徒,教中很有一批对楚天教忠心耿耿的修心者。教主有两位,一个叫田文,一个叫田武,是一奶同胞的手足兄弟。正教主田武今年七十有余,处于通境二层,副教主田速六十有五,刚刚晋入通境,还没有完全掌握通境的手段。

    这俩兄弟按照道理来说,日子过得相当不错,在教中位高权重,无人敢于忤逆他们的意思,如同土皇帝的一般,岂不是滋润已极?可这样还不够。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又怎么会有到头的时候呢?

    这兄弟二人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一本羊皮秘籍,秘籍中记载一种可以延长人寿命的方法,被这二人奉为至宝!名有了,利有了,权也有了,寿命呢?没了?那多痛苦啊!

    田氏兄弟认为,上天既然赐给我二人这卷羊皮秘籍,不正是说明,上天也想让二人再多活些年吗?这不是人为的,这是上天安排的!我们不按照书上记载的办法来,是要遭天谴的。

    本着这个信念,兄弟二人开始按着书中记载的办法来搞了。羊皮秘籍上到底记载的什么办法呢?简单,要一万个人的心头血!还必须得是活着采集。活人抓将过来,一刀将胸腹剖开,剜出跳动着的人心,挤出心头之血,将血汇集到一处,积累成一汪血池。口中默念羊皮上记载的秘术,浑身浸泡在血池之中,需沁够七天七夜,方能奏效?

    据羊皮书记载,如此利用血池沁润之人,能重新焕发人的气血,还可增强巩固修心境界,平添一甲子寿数。

    一个人活,就得一万个人死。要是两个人呢?那就得两万人死啊。田氏兄弟不傻,这个账还是会算的。可从哪里去找两万个人让自己宰呢?杀教徒?那肯定是不行的,二人延长寿数本来为的就是享受教众的侍奉,闲着没事杀教众,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自从得了这羊皮秘籍以后,二人可就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当做了自己的头等大事,天天脑子里没别的,心心念念的就是盼着宰人。

    池子早就修好了,一直苦于人头数不够,计划迟迟得不到实施。二人要是不知道这个办法还好,他们也不指望。既然让他们知道了,却办不到,是真难受啊!不亚如百爪挠心。

    一场大灾,给这田氏兄弟二人看到了计划成功的曙光。江陵城的教众不能杀,那灾民呢?灾民不也是人吗?他们的心头血估计也行吧?这算行了!平时想找都找不到他们,如今时逢大灾之年,江陵城富,咱们有的是粮食,不怕他们不来!

    两万人,不是个小数目。这两万人不会老老实实的让你拿刀捅的,他们会反抗,会挣扎。还有宰完以后的问题,尸体怎么处理?谁做善后的事?这都需要人手。

    一个细节考虑不到,都会影响计划的实施,兄弟二人为了做成这件事情,是煞费苦心!愣是聚集了十来万的流民!不管老幼,通通的被这两个人放进了江陵城,为的就是确保自己的计划万无一失。

    兄弟二人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派了自己几个得力的弟子,前去当阳城,寻找在北边造反的欧阳志正。希望能和他结盟,只要他能坚持住,不用多,抗住朝廷两个月的时间,自己这边就能准备妥当!

    到时候血池续命的计划成功,二人再反戈一击!从背后偷袭欧阳志正,向朝廷投诚。拿欧阳志正的人头来向朝廷邀功,朝廷必然不会追究自己等人的造反罪过,说不定还会犒赏楚天教一番。

    两万条人命怎么办?没关系,把事情做的干净一些,也就是了。大灾之年,死几万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要怪也怪不到楚天教的头上。

    这兄弟二人的小算盘打的是叮当乱响,将数万条性命看的如同草芥一般,浑然不觉自己已经堕入了魔道。也怪不得他们,寿命对人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派往当阳城的心腹弟子回来了,还带回了欧阳志正的亲笔书信,在信中,欧阳志正提到愿意和楚天教联盟,共同对抗朝廷,只要当阳与江陵南北呼应起来,绝不害怕朝廷来攻!

    但江陵在南,当阳在北。当阳乃四战之地,肯定会首先面对朝廷的压力,希望楚天教能全力支持处于大前方的当阳。并且十分赏识楚天教派去的修心者,如果能多派一些修心者过去,当阳方面面对朝廷的压力之时,信心会增强很多。听说江陵城富,粮食方面当阳城也是需要的,还请多多益善。

    田文看完这封书信,又将它交给自己的弟弟田武,田武看完呵呵一笑:“哥哥,这个欧阳志正倒是不傻,还知道当阳是四战之地。跟咱们又是要人,又是要粮,胃口还不小。”

    “哈哈,咱们不怕他要,就怕他不要,越要越能说明他抵抗朝廷的决心!这个关头,咱们不能吝啬,他要什么,咱们就给他什么!只要能提咱们挡住两个月,到那时尘埃落定。咱们再从他身上取回来不就行了?”

    “还是哥哥的谋算高,弟都听哥哥的安排,只是咱们派谁去呢?再派的话,咱们自己的人手可就不够用了,势必耽搁咱们自己的计划,那就得不偿失了。”

    “也对,那就派几个庸手。咱们这边才是重中之重啊。”

    送信的弟子并没有停留,领了师父的命令,带着田氏兄弟派出的人手,顺便押送着支援当阳城的粮食就出发了,又返回到了当阳城。

 第174章 三策

    平阳公主的车队一路急行,带起阵阵的尘烟。除了吃饭方便以外,一刻也不加停留!

    端坐在车厢里的李正这两天没有跟平阳说话,每天就是打坐运功,他实在是不知道说些什么。怕自己再次出丑,干脆闭口不言。

    雪梅跪在平阳的身后,轻轻的给她梳理着长发,见殿下和李正都不开口,她也闭口不语。前几天接到的圣旨,让雪梅也感觉到了氛围的凝重。怕是要有大事发生!

    车队如此的急行,李正也没有在意,他的心这几天乱了。脑子里一直回想着前几天的那一幕,自己的表现太怂,实在是枉为男儿郎!区区一介女流,竟然将自己吓成那个样子!算不上好汉。

    说到底还是经验不足导致的,这种事情就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大家是朋友。

    如果上天再给自己从新来一次的机会,李正指天发誓,绝对会拿了灵石就走!而不是听平阳在那里纠缠!说些什么洛水河边的事,她有证据吗?信口开河可不行!

    李正不说话也就罢了,其他两个女人也不说话,弄的李正还有些不习惯。

    平阳公主有自己的心事,自从得知了荆州恶劣的局势,令这个美丽的女子愁眉不展。心中牵挂着灾区的灾民,又恨荆州当地的官员不作为,导致事情发展到如此的地步,也对未来如何处理荆州的乱局感到头疼,发觉无从下手。

    “唉……”两道秀眉紧紧的锁着,想来想去,想的脑仁疼,好似针扎一般。用手按摩着自己的太阳穴,不由得平阳公主长叹一口气。

    “殿下因何长叹?”李正听到这个女人的长叹之声,下意识的问了出来。问完就后悔了,俗话说,是非因是强出头,烦恼都为多开口。不问就可以不知道,不知道就没烦恼,一问全是烦恼。

    平阳正在苦苦思索如何安定荆州的局势,正愁无人分忧,见李正问出来,索性全盘托出,让他和雪梅也出出主意,三个人总比一个强。

    车厢之内,李正认真听了平阳公主的描述,才得知了荆州如今糜烂的局势,以及朝廷救灾派兵的反应,分析出平阳公主叹气的缘由,心中有了底。

    李正也长出一口气,理了理自己身前的衣衫,双手恭敬相奉,口称:“殿下心系灾民,乃大善也。某虽不才,却有上中下三策献与殿下,望殿下斟酌斟酌。”

    “哦?你有何良策?俱都讲来,若令本宫愁眉得展,本宫有好处相赠。”

    “殿下,什么好处?”李正听了好处二字,眼睛都睁开了,他本来没存着讨要好处的心思,你既然这样说,那我不要白不要。

    “你!…你先讲来嘛。”平阳公主压着自己的邪火,让这个胆小鬼先讲他的计策。

    李正娓娓道来。

    方才听得殿下言讲,荆州时逢大灾,流民四起,朝廷平叛不利,竟连吃败仗。局势已然糜烂不堪,看似是天灾作祟,其实是人祸横行其中。想我大周立国六十余载,天下九州大部都是风调雨顺,百姓休养生息,粮食布匹俱都充足,物价十分稳定,这岂不是太平盛世?

    荆州一隅区区水灾,焉能致百姓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若是救灾及时,物资调运得当,百姓绝不会甘冒性命有失之险与朝廷对抗。想必是有身居高位者从中作梗,想牟取暴利,以至于官逼民反。

    在下便是庄户子弟,深知农民之心,深解百姓之意,但凡有条活路,他们也不会走上这一步的。没有人愿意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和朝廷的大军玩命。

    所万幸的是,我大周官家不是昏庸无道之君,及时发现问题,大力支援灾区,后又重新调拨军队入荆平叛,还派了公主殿下作为稳定局势之人,实乃万全之策!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按着朝廷现在的方针,荆州反叛必然会被扑灭,只是早晚的的问题。可早一日平定,百姓流民就早一日安心,晚一日平定,百姓就多受一天罪。

    平阳公主听到这里,眼睛明亮了起来,这个李正所分析的还不错,一双愁眉舒展开来,似静湖般的眼睛盯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某的下策:“殿下立刻派侍卫前去联络朝廷二次调拨平叛的军队,令他们火速赶往灾区,遇灾救灾,遇敌则战!最好能以风雷之速赶到,越快越好!”

    平阳公主正是这样想的!可在李正的嘴里,为何成了下策呢?实在是搞不懂!疑问的神情被李正看见,李正摆手示意别急。

    接着说道:“这样虽快,可风险极大!殿下请想,荆州本地的军队尚且抵挡不住叛军,远道而来客军就能够有把握战胜他们吗?想必是不能的。判军熟悉地理,又有流民作为根基,情报畅通无阻,就等官兵来剿,他们好以逸待劳,客军师老兵疲,必败。到那时局势更难收拾!”

    平阳公主听完李正的分析,有些后怕,随即问道:“既然不能速战,那如何才能去除这体内顽固之疾?叛军占据地理优势,难道说我方就不能进荆了吗?荆州本地的军队本来就不堪重用,对敌屡战屡败,士气极为低落。若是客军也被处处擎肘,不能充当新锐力量,叛军岂不是更加无法无天!就任由叛军为祸一方?”

    “非也,非也,殿下请听我这中策。”

    “快讲!”

    “中策还是要请殿下派出人马,命令各部先不要汇合一处,而是先各自为战,多派出探马,熟悉四方地形,切记不可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