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初,这里只是作为胶西即墨道路的一端,进入了商社的视野。但随后他们就发现这里实在是个好地方,几乎称得上东海控制区的十字路口,使得它的地位急剧提升。
相比鳌山之东的东海地区,蓝村离山河防线更近,便于及时指挥,同时又位于大沽河以东,安全很有保障,所以军委会的前敌指挥部很快设立到了这里。
商务部、后勤部和建设交通部要为前线运输后勤补给,这里又成了物资的集散地。
后来,光报通信塔体系建成,蓝村镇设立了交汇南北两路光报的中心塔,更加强化了这里的地位。
时间进入59年后,军事压力逐渐增大,商社的重心越来越向前线倾斜,张正义干脆带领管委会坐镇到了这里,以就近协调各部关系。
战后,处理与地方的关系、准备征收夏税又显得重要了起来。东海地区和城阳区经营多年,已不成问题,所以管委会又调动了不少人力驻在蓝村镇,准备对付胶西、高密和即墨西北的土豪们。
如此这般,蓝村镇明明从未出现在全体大会的远期计划上,经过自然的发展,却有了一丝行政中心的味道,隐隐已与商社目前的核心地带东海区和城阳区分庭抗礼了。
张国庆一挥马鞭,说道:“嘿,老陈,你们财政部有什么内幕没,听说有人想把管委驻地正式定到蓝村镇,可是真的?这不就是迁都了嘛。”
陈潜刚要回答,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但想了想也不算什么机密,于是说道:“是有这么个说法,这也是为了加强对新地区的控制,我今天去开会就是谈这个的。不过要搬也就是行政口商业口的那些搬,工业重心还是在东部。不管怎么说,真要搬的话,一定会提请大会批准的。”
“这是好事嘛,要我我也会支持的。嗯,我们组的新农场,也是跟这个有关吧?要想多供粮食,得有足够的畜力才行,你可得多给我们批些用马指标啊。”
蓝村镇以北、落药要塞以东的大沽河东岸区域,农业条件很好,但是远离县城,居民不多,有不少荒地。商社在这里圈出了一片三万亩的区域,指令农业组派人过去,利用俘虏作为劳动力,在这里设立农场,保障附近几个要点的粮食安全。
不过新农场面积虽然不小,却没什么水利,地也荒废多年了,现在主要靠俘虏人力劳动,没什么技巧更没什么配合,一时半会也种不了太多。目前那边只种了一千亩土豆,效率很是感人。张国庆来回奔走,就是想多申请几匹马,好多开垦点地。
去年义勇旅抢了不少马回来,东海区的社营农场已经开始用马耕地了。虽然比牛吃得多了些,但只要不求精耕细作,四马协作拉一重型双轮犁,一天可耕四五十亩,算下来效率比牛耕还要高一些。若是有四十匹马,就能在夏耕前的一个多月内垦出一万亩的粗耕地,种上最近需求量暴增的大豆,第一年有这规模也算可以了。
陈潜一皱眉头,叹道:“三千多匹马当初看上去不少,不过一用起来一下子就没了啊。骑兵要用,交通要用,阿猫阿狗各个部门能用不能用的都变着法申请用马,真是麻烦。不过既然是春耕,也确实该向农业口倾斜些,我去帮你争取一下吧,军方现在没那么紧张了,看能不能调拨一点过来。你们可真是用马大户,如果这次又批下来,得占用二百匹了吧,总共都没多少淘汰马额,都快占三分之一了。”
“嘿,”张国庆笑道,“农业是基础啊!多用点是对的。”
虽然东海商社一次得了三千多匹马,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母马,得留着生小宝宝,可不能累着,所以能拨出来自用的并不多。加上之前和之后采购的那些,目前有约六百匹马可用,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军方用了,剩下的大部分都给了农业组,其它的就分散在各个部门用于运输。
“嗯说到春耕,”陈潜突然指着周围的连片农田,上面大多是即将成熟的小麦,在晚春的风中摇曳出阵阵麦浪,“不是,我说,咱们东海那边不是已经开始种粟和豆了吗?怎么这一路过来,即墨这边的农田都按兵不动呢?”
张国庆看也不看,回答道:“这些田是麦粟轮作的,要等芒种前后,收了这茬麦,再种粟。”
陈潜有些奇怪:“那我们怎么现在就开始种了?”
“咳,你还真是坐办公室的大老爷呢。粟分春粟夏粟,夏粟就是刚才说的芒种时收完麦接着种的粟,春粟则谷雨的时候就可以种,不过成熟的时间倒是差不多。咱们那边耕地多,所以可以用不同的地分别种冬小麦和春粟,这样就可以把春种和夏收的时间错开,不需要夏季抢收抢种那么忙。冬小麦收了之后就直接种牧草养个一两年,积蓄肥力,还能养牲畜。”
其实张国庆原先对这些也只是半懂,但是穿越后跟农业打了几年交道,不懂也懂了。
听了这个解释,陈潜就更奇怪了,他指着远处一大片明显的荒地问道:“这边的荒地也不少啊。其实我奇怪很久了,根据我们部的初步统计,即墨县也就一万多户,这么大的平原,户均都得有二百亩地了,为什么他们放着近在咫尺的荒地不去垦,非得在这点地上反复种呢?”
“唉。”张国庆叹了口气,神情严肃起来,“这事情,不下基层是不会懂的。其实我对此是有些想法,准备写个报告的。土地抛荒的事情,原因很多,比如缺乏生产资料、没有水利,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税制。”
“税制?”陈潜听到了跟他们财政部有关的关键词,直起身子来。
张国庆看着远方的荒地,继续说道:“是啊,就是税制。这么多荒地,开垦出来,多种点地,确实是好事。但是每多种一点,县里的老爷们都是要来收税的啊。他们可不会管你收了多少,只会按每亩两斗收税,算上火耗还要更多。要是村民们也像我们那样种地,把二十亩的地分成四十亩种,那可就要交双倍税了,相比之下,夏收夏种虽然辛苦了些,但比交税合算多了。”
听了之后,陈潜沉默下来,半晌过后,才开口说道:“你写的什么报告,要帮忙吗?”
车队接近了蓝村镇,车速开始放慢下来。
蓝村镇相比几个月前实在是热闹多了,气象焕然一新。
整个镇子以刚刚修好的东西大道为中心,北边是建设交通部的基地,他们在这里建设了一圈砖房,驻扎了不少铁道队员。在更北方,一条通向大沽河的小河边,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工地,里面正在建设一座前所未有的庞大轮窑,以为未来的大规模建设提供建材。
大道之南,则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军事基地,也就是前敌指挥部所在地,高大的蓝村中央塔就坐落于它的正中央。本来这里只是安全部少量人员的驻地,结构简陋,后来军委会和管委会相继入驻,又设置了一个新兵训练营,所以安全问题也显得重要起来,开始在这里修建工事。
本来是准备修成一个如同落药要塞一样的四角棱堡的,不过前敌指挥部需要的空间更大,而棱堡出于相互支援的考虑边长不能过长,因此这里只能加多一个角,设计成了五角形。只是由于生产力紧张,这里位于后方优先级低,所以迟迟没有开工,只能暂且由新兵们以战代练,修了一圈五角形的土墙,外围挖出壕沟、拉上铁丝网。
张国庆带着车队继续往北边农场的方向去了,陈潜和三个文书下了车,给门口的卫兵出示了证件,走进了基地中。
文书们回了财政部的临时办公室,继续处理胶西那边浩如烟海的图册,陈潜夹着几份文件去了管委会的办公帐篷。
张正义为了展示高风亮节,在基地中已经盖起几间砖楼的时候,仍然坚持将管委会的办公场所设在帐篷里,而且还是缴获来的旧式帐篷。
帐篷门口也有两个卫兵守卫,其中一个认出了陈潜,通报后示意他可进去了。
陈潜摇了摇帐蓬门上的铃,正要进门,背后张正义和陆平却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陈潜奇道:“首席,陆平,我从东边过来,你俩怎么比我还慢啊?”
张正义一摆手,道:“我们刚从轮窑工地回来,那边出了事故,砸死两个雇工,今天去处理这事了。对了,老季怎么没跟你过来?”
摊子铺得大了,商社没法培养出足够的合格中层管理人员,生产事故也开始频发。
陈潜叹了口气,说道:“季工部那边在搞重大项目,脱不开身,说让我们看着办”
张正义拉开帘门,走了进去,说:“就这样吧,先开会,眼下问题一大堆呢。”
第162章 财政问题(感谢江西胖哥的红包,第八次加更)
1259年,3月16日,蓝村镇。
几人进了帐篷,发现除了有事的季国风、身体不适的张建国和坐镇本土的公安部长吕双卓以外,剩下的管委都已经在这里了。这里条件简陋,也没大型的会议桌,用了十多张小桌围成环形,各个管委在桌后坐着,正在交流最近的情况,见三人进来,纷纷打起了招呼。
张正义径直走到首席的位置,也不罗嗦,拿起桌上的陶杯子喝了一口水,说道:“各位,事务繁多,咱也别多废话了,现在开始吧。陈潜,开场你来,把我们当前的财政状况先总结一下。”
“形势严峻啊。”
这是今天的正题了,陈潜也不含糊,直接拿起手中的本子读了起来:
“我先说开支吧。当前经济活动等级低,月度波动频繁,所以我们暂时只能以年为单位预算。因为之前从三月初一开始做计划,那时正值清明,所以财政部暂且将每年的清明至下一年清明定为一个财年。这有两个好处,一是以阳历年为周期,与农业生产相符合,波动更小,二是清明前后,除了清明本身,既无重大节日也无重要生产活动,所以便于交接。”
他说完这句,见各位都点了点头,放下心来,继续说道:“目前最大头的还是人力开支。截止到二月底,商社有4227名登记劳工,这一财年预计要支出102000贯;现有约两千名外聘雇工,还在迅速增长,以年平均雇佣30000人月估计,预计年支出50000贯;现有武装力量,包括陆海军、铁道队、治安警察共计3413人,如果不继续增长且不进入战时双饷状态的话,年预计支出122000贯,但危机并未完全过去,这不太可能,所以我们按十八万预计。这几项加起来,人力支出总计332000贯。”
听到如此巨额的人力开支,在坐各位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张正义苦笑道:“这就三十多万了,别的也不少吧?一起说了吧。”
陈潜继续翻着本子,说道:“是的。除此之外,还有收购各类原料、矿物、药品等的支出,预计六万贯。收购不自产的小商品、船只、工业半成品以及外包加工的支出,预计五万贯。其他未列明的支出,难以具体估算,暂列五万贯。此外,还有一个大头是海贸时收购贸易品的支出,今年预计十万贯,但这笔支出是会产生很大收益的,我认为不应该算到财政支出里面,或许应当成立一家海贸公司独立核算。”
众人本以为会听到一个天文数字,没想到却还不如人力支出大,高正问道:“呃,怎么这么少?你刚才说的人力支出,是纯薪金支出,还是包括了衣食住行各种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