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必烈一脸凝重。
这时,旁边坐着的郝经趁机劝说道:“大王,顿兵坚城之下,于军不利,不如早日北归以定天下”
他毕竟是鸽派,当初鼓吹忽必烈进军是为了早日一统,可如今蒙哥那边都撤了,再打不也是白打吗?
然而另一侧站着的蒙将拔都儿就不爽了:“撤撤撤,你们这些汉人胆子小得像兔子一样!说什么粮草不够,外面那么多民户,出去缴来不就行了?都打到这里了,连城都不攻就撤,是想让大王成为部民的笑话吗?”
郝经往西边一指:“没看见么,西边汉阳城已经挂起贾旗了,那是京湖制置贾师宪的旗!有他在汉阳调度,四面八方的宋军都会前赴后继,我军纵使能攻下鄂州,不也是被围困的下场?还不如早日回撤,保存实力,这才是天下根本!”
忽必烈看着他们争执不下,有些左右为难,可这时候,外面有怯薛将两个宋兵送了进来。
“这两人是怎么回事?”
“报告大王,是城中有兵出来袭扰,不过被我们的望楼提前发现了,调兵围堵,活捉了这两人。”
“是这样?”忽必烈大喜,又转向郝经,“郝先生,你快问问他们,城中现在有多少兵将?”
郝经无法,只得对两名俘虏问起话来。帐中除了他还有不少会汉话的,所以他也不好遮掩,一五一十问了出来。
听了问话的结果,忽必烈大喜:“原来重兵都在襄阳,鄂州城空虚,兵都是现征的!那姓贾的也只是刚到,汉阳没多少兵!太好了,那还等什么,赶紧给俺攻城!粮草也不用等后方运了,去民间取吧!”
郝经无奈地摇摇头,到底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于是蒙军各部步兵动员起来,开始准备攻城,而骑兵们也没闲着,四出涌向了整个鄂州,“取逃民弃粮,聚之军中,为攻取计。”
当日,各部就开始在北、东、南三面攻城,虽未攻下,但也试探出了墙头虚实,只待第二日
“不好了!”
忽必烈亲自登上望楼,只见浩浩荡荡挂着“高”旗的船队自西边汉水而来,抵达了长江东岸,大量军队下船登陆,进入了鄂州城中!
第194章 鄂州之战
1259年,9月12日,鄂州。
高达看了一眼城东的高大望楼,又回头看看西岸汉阳城头的“贾”旗,不屑地摇摇头,然后对手下兵将们喊道:“入城,定让鞑军在鄂州城下撞得头破血流!”
高达是已故名将孟珙的嫡系。几年前,襄阳曾经一度被蒙军攻陷,是高达提兵北上,才重新收复并重整了襄樊防线,将这道防线经营得固若金汤,多次击败蒙军的进攻,战功赫赫。忽必烈这次不走襄阳,而是自大别山插入,也有高达的因素在。
话说这孟珙真是碉堡了,守襄樊的高达、守钓鱼城的王坚、守扬州的李庭芝都是他发掘出来的,还给理宗举荐贾似道替代他自己的位子,生生给南宋续了几十年啊。
他本在襄阳固守,但怎么也没等到蒙军大举进攻,直到大别山被突破的消息传来才算靴子落地,而等到江防被突破,他更是点兵南下,前来鄂州救援。
鄂州处在“安全的腹地”,防御力量不强,本已岌岌可危。现在高达的到来,立刻为鄂州增添了主心骨,使得守军士气大增,齐心协力加固了城防。
蒙军的攻势受阻,郝经等人要求撤军的声音再次高了起来。但到了九月十七,蒙军大将、世侯张柔率军前来南岸与忽必烈汇合,蒙军实力大增,又继续坚持了下去。
张柔是元初一个强大的世侯,手下精兵无数。他有好几个儿子都相当能干,其中最有名的那个,就是后来“灭宋”的张弘范。造化弄人的是,历史上最后保着宋室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张世杰,也是张柔的族人,是因为犯罪才投奔了宋朝。
有了张柔的加入,蒙军的攻势再度猛烈,接连攻陷了鄂州城外不少营寨,眼看着就要逼入城内了。
但是幸运的是,重庆一带的吕文德因为没有了蒙哥的威胁,带领一部宋军前来支援,冲破了蒙将拔都儿的阻拦,进入了鄂州城,让实力的天平再次平衡。
9月25日。
城外的望台上,忽必烈看着城内处处军营的景象,不由得心急起来。
急躁之下,他叹了口气,转头对身边张柔许诺道:“如今俺就是打猎的,围栏里的猎物打不到,你只要破开围栏,里面的都归你随便取吧。”
张柔先是一愣,然后大喜,道:“大王放心,十月前必将鄂州城给你献上!”
他这才开始真正卖力起来,但之前能试探的都试探过了,宋军防备很足,即使动真格也无隙可乘。所以,他出了一个奇招,一边佯攻,一边派人挖掘地道暗渡,最终成功潜入城中,里应外合夺取了鄂州东南城墙的一角。
可不待蒙军继续进取,城中高达突然带兵赶来,浴血奋战,夺回了城墙。
张柔不甘示弱,再次攻了上去。可高达也跟他硬顶着,挥洒铜钱,身先士卒,最终把张柔的兵一个不剩地逼了出去。
最终时间拖到了十月份,张柔无奈,只能退兵了。
“大王,我攻城不力,请大王责罚!”张柔退回后,如此向忽必烈请罪。
“罢了,不是你的错。”忽必烈叹了口气,又看向城墙上高高竖起的“高”旗,“非是我军不努力,奈何城中有高达啊!不要丧气,择日再战。”
可就在当日,长江之上再度帆樯遍布西岸汉阳城的贾似道整顿好了部属,率军前来鄂州救援了!
贾似道不待座船靠岸,便跳了下去,踏着江水一脚深一脚浅地向岸上走着,对守军高喊道:“鄂州城,我回来了!”
蒙军攻入鄂州后,临安朝廷感受到了灭亡的危机,终于爆发出了巨大的执行力。一向沉迷酒色的赵昀骤然觉醒,下了罪己诏,一次从封桩库中取出了上千万贯的财物,供军事使用。而且大肆放权,一次提拔了大批有为将领和文臣,分头援鄂。
十月初一,赵昀正式罢免了昏庸无能的右丞相丁大全,而再次启用老臣吴潜为左丞相,整顿军政,并且遥拜远在汉阳的贾似道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封茂国公。
就在之前张柔与高达酣战的时候,贾似道得了朝廷的最新任命,勇气大发,果断率军入援。
他进入城中后,得知蒙军挖地洞偷袭的事情,立刻用带来的大量铜钱鼓舞士气、征募城中青壮,于一夜之间在城墙内增建了一整道木栅栏,自从蒙军不能取巧,只能强攻。
忽必烈从望楼上看到这个情况,感叹道:“俺这边怎么就没有贾似道这样的人才呢?”
他旁边的蒙将拔都儿抱怨道:“都是郝先生他们拖后腿,不让屠城,不然我们一吆喝,城内的宋狗不早吓得开城了?呸,汉人儒生屁用不顶,我们蒙古人到底还是弓马取天下的。”
忽必烈当即瞪了他一眼,驳斥道:“贾似道不也是士人,你们谁能说比他还强的?打了几个月都没打下来,是你们的问题,不是士人的问题!”
但说什么也没用了。如此这般,双方势均力敌,战事陷入了僵局。
到了十一月份,双方已经精疲力竭。
蒙军的疫病问题更加严重了。当初忽必烈出兵的时候,害怕南方酷热,故特意选了秋季进军。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南方夏天不好受,冬天同样不好受,阵阵湿冷痛彻骨髓,使得他们不得不封闭营帐保暖。而这一封闭,就为流行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几乎近半的士兵都有或轻或重的症状,非战斗减员比战斗减员还多了几倍。
前不久宋军派水师袭击被蒙军占领的南岸浒黄洲港口,虽然没成功,但也让蒙军感到后怕。
而鄂州的宋军伤亡也不小,更出现了将相不合的严重问题。
高达一向与贾似道有隙。当初他是孟珙的嫡系,一度很有希望继承孟珙的地位,但最后孟珙却是举荐贾似道替代了自己,这就让高达很不爽。而贾似道之前的来援虽然是雪中送炭,但高达却认为城都是自己守的,他来无非是抢功而已。
他在城中威望最重,在他的带领下,一众将领都看不起贾似道这个靠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奸臣”。每当贾似道亲自领战,他们便在后面戏弄,若是贾似道想调动他们,则必须先发足了赏钱才可。
只有吕文德试图攀附贾似道的权势,对他言听计从,与高达对人对抗。但他这几年常打败仗,一直没什么军功,所以不被高达等人放在眼里。
这时候,局势突然发生了两个戏剧性的变化。
首先是,蒙军突然多了一支意料之外的援军。
当初蒙哥制定侵宋计划,派了大将兀良哈剑走偏锋,从西南方走大理安南一线,准备偷袭南宋的西南腹地。
这个计划在普通军事家眼中简直是战略性自杀西南人口不多、道路难行、难以取得补给,这么一大圈绕过去,不用打几个敌人,走路都把自己走死了!
然而这条路,偏偏就被兀良哈走成了!
他率数千部属出发,一人十马,沿途一路劫掠,有粮吃粮,无粮吃奶,无奶吃马,把马当消耗品来用,硬生生克服了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冲入了南宋柔弱的西南方!
实际上这种长途消耗性行军在蒙古人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了,成吉思汗赖以起家的就是这种根本不讲道理的战略机动真的是太不讲道理了,农耕民族的军队即使有骑兵,也要规划补给线一步一步行进,长途行军速度还赶不上步兵,遇上这么玩的游牧民族,不是前头刚集结完,背后就被捅刀子了?!
然而可以给你讲道理,现实就是不讲道理的。这种战略机动性看着代价巨大、难以复制,可当蒙古人真的玩了出来的时候,金朝就是顶不住啊!
现在兀良哈又这么玩了一次,南宋同样也顶不住啊!
这本来只是一步闲棋,却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南宋在西南几乎没有防御力量,只能匆匆召集民夫为兵,根本挡不住兀良哈的铁骑。兀良哈一路劫掠、一路进攻,经过广西、广东、湖南等地,甚至还有游骑劫掠到了江西,将沿途搅了个天翻地覆。
当然,兀良哈自己也不是毫无代价的。一路上即使能抢,也总有吃不上饭的时候,即使面对的都是弱鸡,打一场总也得有些折损,还有南方不可避免的疫病,累计起来损失可不小。最终当他到达湖南潭州长沙的时候,更是遇到宋将向士璧等人的坚决抵抗,整个军队的状态已经岌岌可危了。而就在这时候,他打听到了忽必烈在鄂州,立刻感觉有希望了,于是派人前来知会,准备来鄂州与他汇合。
这个好消息大大提升了蒙军的士气,攻势再度增强。宋军的伤亡猛增,达到了一万三千人之多。贾似道对这种情况感到担忧,派了手下的宋京前往忽必烈军中求和,但是忽必烈此时信心大增,拒绝了他的和谈。
之前月初的时候,南宋朝廷担心鄂州失守后一发不可收拾,曾命贾似道前往下游的黄州组织第二道防线。然而在贾似道看来,鄂州守御仍有余力,前往黄州反而有着不可预料的风险,又因为这个凋令是吴潜直接下达的,他认为这是吴潜想把他置于险地,好借蒙古人的手除掉他,所以一直没动身。
直到现在,和谈受阻,又有背腹受敌之忧,还与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