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255再铸鼎-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海县在我们手里,确实没多大作用,但要是落入李璮手里,他再把海州周边安定下来,好好经营,那岂不是很快就会从我们手里分走一大份贸易额?虽然食之无味,但是弃了可是会伤到自己的啊!

    而且,东海县也不是完全没有经济利益,占了它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以经济封锁为名,强迫过往商船去胶州交易,二是这附近是有水路连接到山东腹地的煤铁产地的,我们可以借此采购矿石,发展我们自己的工业。再加上岛上也有几百居民,多少会有些渔业、林业、盐业、矿业、农业之类的产出,长远算下来,应该能补平少量驻军的支出。未来我们要是向大陆进行干涉,这也是个很好的跳板。”

    她这么一分析,会议室内的风向顿时转了过来,不少人开始表态支持继续占领东海县。

    张正义领头商议了一会儿,拍板做出了决定:“那就这么定了,这个月底商队南下,带着庄山的封舟和商人们一起,把李平安那艘投石机大沙船也带上,还有昌邑带回来的那些蒙古俘虏也别全带上,甄别一下,愿意服软的就留下来给陈远琪,死硬的送过去。就送个三四十人好了,贾似道也才抓了一百多个蒙军,别我们送太多抢了他的风头,这人小心眼,万一被记恨上就不好了。还有那些盔甲、战旗之类的,挑些残破沾了血的送过去,给老赵报报功,让他高兴高兴,我们这也算对得起他了。把东海县的事也跟他一说,再跟他要点铜用用,这么大的功劳,给个十万斤不算什么吧?对了,张船长,你不是说要更改护航用船吗?准备换哪个?”

    张船长笑了一下,说道:“让大寒号和新下水的雨水号去吧。这两艘都是大船,载货量高,但拿来打炮也不比前面的小船强多少,还不如专门跑运输呢。不过按惯例,新型船第一次出远门,得有老船随行才行,所以我们又调了第一舰队的冬至和第二舰队的小雪护航,嚯,这次船队有四艘星火级和两艘顺风级,还有一堆小货船,也真是豪华了。”

    经过海州湾海战的实战检验,海洋部确认了大寒号这样的大型星火级在现阶段并不太适合做战船,而大型货船又有顺风级作为替代,于是调整了造船计划。调整之前,阔马造船厂的双桅船和三桅船的生产比例为1:1,调整之后,全部产能都用来生产新型的双桅星火级,作为两个舰队的主力战船和近海货船。相应的,抽调了部分骨干和人手组建了一个远洋船分厂,专门用来研发和制造大型船只,为未来做准备。

    孔嘉谊这时候又忍不住插嘴道:“啧,要不是有李璮捣乱,本来应该再派四艘星火级过去的。可恶,这得少赚多少钱啊。”

    “呵呵,”张船长笑道,“危机总是有的,我们现在摊子大了,本土总是要有防御的,船还是得越多越好啊。嘿,我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专业海军和商业船队分开了?嗯,现在的两个舰队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不变,再成立一个第三舰队,专门进行海贸?”

    这时高正很不给老大哥面子,笑了出来,说道:“得了吧,你们海军就两个舰队,这就开始有山头了,再来一个还了得?要我看,你们就这几艘船,连两个舰队都不应该划出来,就该学我们的虚拟团配置,舰队只管指挥,船只根据需要调动,省得扯皮,还灵活多了。”

    张船长摇头道:“这不一样啊你们能玩虚拟团,有两个前提,一,作战任务是临时的、短期的、不固定的,不需要常设,二,每个营都差不多,可以随意调换。但是这个商业舰队就正好相反,第一,任务是固定的,也就是贸易,第二,海贸需要专用的海船,这些海船不怎么需要用于作战,所以综合下来,还是设立一个固定的单位更合理。嗯,更别说,这些大星火级戗风性能不错,所以这次过去之后,我们和商务部还计划在胶州和明州之间建立一个定期航线,每月来回一次,这个经济价值可就大了,设立独立单位更有必要。”

    这涉及到专业知识,高正不好直接反驳,只好随便扯道:“嗯听你这么一说,怎么更像个公司什么的?”

    史若云听了眼前一亮,说道:“这个不错,嗯,就成立一个专门的航运企业怎么样?就叫南宋公司吧!”

    这个有些意思,管委们开始讨论了起来,张正义见离题越来越远,连忙打断道:“打住打住,你敢当着赵家的面叫他们南宋,那不得被打死?这个议题再议吧,你们海洋部或商务部要是有方案,就做好了提上来讨论,现在我们还是说外交方面的事吧”

    史若云说道:“所谓外交,其实就两点,一是赚钱,二是花钱。很好理解嘛,要赚钱,一是做贸易,二就是想办法跟赵官家多讨点赏赐。而这个花钱,也是为了更好地赚钱,主要花钱点有两个,一是建立商站、拓展商业渠道,二是跟朝廷大员搞好关系。短期来看,问题不大,魏万程他们之前搞起公关来不吝啬,在临安的声望不差,现在又跟贾似道搭上了线。从历史上来看,这家伙对自己一党一向护短,正好可以借他的名义多揽点好处,商业渠道也可以顺势扩张出去。不过一时摊子也没法铺太大,初期还是先经营临安商站吧。”

    张正义问道:“短期来看,势头很好。那么长期来看,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

    史若云想了想,答道:“这个长期就有些长了,得十年后了吧。我想想,嗯,等我们规模大了,可能会有几个问题。一是钱赚多了,引发权贵的觊觎;二是奢侈品卖多了,挤占了一些既有的市场,引发一些商人和背后权贵的不满;三是从南宋运走的钱和人口多了,会有一些有识之士抗议。”

    张船长扑哧笑了出来:“都是跟当官的杠上了啊。”

    孔嘉谊眉头一皱:“毕竟还是封建社会啊。这问题不可轻视,商务部有什么预案没?”

    史若云敲着桌子说道:“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只能见招拆招吧。首先,我们抱紧贾似道这条大腿,未来几年他就是最大的权贵了。再次呢,开拓市场的时候可以多找几个本地买办,呃,我是说经销商,让他们分润一些利益。还有呢,我们可以在舆论场上发发力,之前林大力就搞得还行,可以把他派过去搅搅混水”

    张正义点头道:“有道理,那这样,你们多研究一下,做好准备。”

    这时高正把双手往脑后一枕,靠在椅背上说道:“都不知道哪年的事,连个影都没呢,管他干嘛?真到那时候,还不知道谁打谁呢。”

    张正义一愣,然后又一笑:“也是啊。”

 第208章 功成归来

    1259年,闰11月3日,临安皇城,大庆殿。

    大庆殿也就是崇政殿,是宋代皇宫中最重要的宫殿。

    今日,这个大殿掌灯结彩,一片好热闹的气氛,与当前南宋朝廷大难当头的气氛极为不合。不是因为适逢什么节日,而是官家赵昀在亲自抚劳从淮西前线上退下来的大功臣,知怀远军、河南招抚使夏贵。

    夏贵在怀远坚守半年,终于撑到了蒙哥身死、塔察儿退兵,为皇宋守住了淮西防线。不然不用等蒙哥或忽必烈攻来,塔察儿自己就饮马长江、直取建康了。塔察儿退兵之后,朝廷上下欢欣鼓舞,赵昀亲自召夏贵入朝,要好生褒奖这个国之柱石。

    本来夏贵应当在上个月就到临安的,只是临行之前,淮安方面突然报告涟水李璮有异动,为免出事,他又在淮西坐镇了一阵子,确认李璮没有进攻的意图之后,才带了少量亲兵南下之行在,然后便获得了在崇政殿赐宴的殊荣。

    “来,夏卿为国有大功,将此御酒赐下!”

    赵昀脸色红润,显然是非常高兴。一个内侍拿了个盘子将一个天青色的酒杯端到了夏贵的小桌子上。

    夏贵脸上有两面旗帜纹饰这倒不是他时髦,而是当年年少时因罪被刺上去的,也就是所谓的“黥面”之刑。如今几十年下来,这也成了他一个标记。

    他将酒杯接了过去,立刻谦逊地说道:“臣何德何能,官家过爱了。”

    赵昀自己喝了一小口酒,说道:“夏卿出生入死,这是应当的,莫得谦逊,来,喝!”

    一个侍女打开酒壶,给夏贵斟满一杯酒,夏贵抬起来喝尽,感觉淡得很,还没前几日友人送的那些龙息酒有味道,不过面上仍然做出赞叹的表情,说道:“好酒!谢陛下赐酒!”

    赵昀又乐呵呵地跟他谈论了一会儿前方战事,突然一个内侍从偏殿疾走了进来,对着赵昀面带喜色行了个礼,然后走上前去,双手递上一份奏章,又低声说了什么。

    赵昀听了,眉眼翘得更高了,打开那份奏章,快速扫了一遍,然后忍不住大声哈哈笑了起来。

    见状,夏贵知道是捧哏的时候了,开口问道:“官家,可是有什么喜讯?”

    赵昀把那份奏章放到桌子上,笑道:“枢密院来的消息,大胜!东海军上月于海州海面大败益都水师,收复东海县!哈,李松寿这下子该焦头烂额了。”

    夏贵一惊,他和李璮也交手过不少次,以前可不是这么好捏的啊。他掐指一算,道:“恭喜官家!难不成上月涟水异动,就是因为此事?这东海国竟如此悍勇,能从李松寿那里虎口夺食?”

    赵昀灌了一大口酒,脸色更加红润,说道:“奏章上说益都水师提督李平安临阵起义,敌军大乱,方才可趁虚而入。呵,也是稀奇,不过就这寥寥数言语焉不详,说不定有甚内情,不过总归是赢了!东海人带了几十蒙鞑俘虏和俘获的大船来报,那李平安也来了,枢密院验过皆是真,光有这些就假不了。嗯,今年刚封了他们,他们就干出这番大事,也算不负朕一片苦心啊。”

    夏贵立刻恭维道:“官家英明!官家对那东海国如此荣宠,他们杀敌以报自是该有之意。”

    赵昀看了看北面临安城的方向,呵呵冷笑了两声,说道:“说起来,这一阵子,那些高官勋贵,嘴上说着要与大宋共存亡,实际上却卖了家产把家人往南边运,害得市面都冷清了不少。反倒是留在临安的那些个东海人声称大宋必胜,大量买入地产。呵,皇宋养士数百年,临到头了他们反不如一介夷人明事理,真是可笑。”

    宋朝没什么正规的情报机构,不过有个“皇城司”,专门收集首都附近的情报,主要是针对官员,其实工作效率也一般,只是魏万程在这几个月大肆购地,动静不小,所以传入了赵昀的耳中。

    眼见气氛有些不对,夏贵连忙拍马屁道:“这不是正说明了官家威名远播,四夷咸服嘛!现在出售临安产业的,将来必然悔不及矣。哈哈,说来老臣也有些心动,等回头寻个牙人,臣也在这临安行在置办一套屋舍。”

    赵昀也觉得不该说这些,举起酒杯笑道:“要不是这阵子朕要起了封桩库犒赏三军,说不得朕也得下去赚一笔。罢了,朕也不好与民争利,那就祝夏卿发财了!”

    夏贵称谢,然后转回刚才的话题:“刚才官家说李平安此人有些耳熟,可是益都李家人?他们李家向来首鼠两端,官家可要小心有诈。”

    赵昀笑着摆摆手道:“朕自知道,现在还不知详情,等过几日召见东海诸人,问清了首尾再议罢。那李平安再有功也是不能大用的,最多给个寄禄官罢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