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昀笑着摆摆手道:“朕自知道,现在还不知详情,等过几日召见东海诸人,问清了首尾再议罢。那李平安再有功也是不能大用的,最多给个寄禄官罢了。不说这些了,小打小闹而已,夏卿之功,才是扶天倾之功,来,喝酒!”
夏贵连忙谢道:“哪里哪里,皇宋顺天应命,官家勤政有为,江山固若金汤,就算没有臣下,也怎么会有天倾之危呢?”
数日之前,11月27日。
冬至号在岸上行人的注目礼下,只升半面帆,灵活地变换着帆向,缓缓地停入了临安城北的码头。水手们放下舷梯,几个穿着蓝白色新式海军制服的军官率先走了下来,然后李涛又带着几名短发的股东下了船。
李涛是海洋部的股东,之前海州湾大战的时候俘虏了益都水师主将李平安,再加上他老家是福州算是南方人,所以这次就带队南下了。他跑惯了海,上陆自然没什么不适应,但另外几个股东立刻摇摇晃晃起来,然后被旁边的军官们一把扶住。
码头上,梳着发髻、穿着儒衫,看上去已经与宋人没什么不同,只是有些发福的魏万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迎了上来,对着他们几人喊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们盼来了啊!”
李涛打量了一下他,啧啧称奇道:“老魏,在这呆了几个月,气质见长啊,嘿,这腰围也涨了不少啊!你在这了多少?”
魏万程苦着脸道:“我这为商社效力,没什么别的娱乐,只能吃了,这增加的肥肉可都是工伤啊。不多说了,码头上不方便说话,先去我们的基地吧。你们这次来了多少船?都谁过来了?”
这次东海商社南下的船队,除了四艘星火级、两艘顺风级和四艘普通货船,还与上次一样,带了几十艘胶州商船随行。
本来今年南北海贸已经恢复正常,再想和去年一样搞个北货托拉斯获取超额利润已经不太可能了,但去年那批商人尝到了甜头,又对独自南下没什么信心,于是今年又问到东海商社那里,看能不能再搭一次顺风船。虽然商社对他们讲明了利润不可能像去年那么丰厚,但他们仍然愿意以出让部分货物为代价,换取商社的护航和销售渠道。
这钱不赚白不赚,商社也乐得同意。只是商人们毕竟是精明的,又派胶西商会出面,跟东海商社讨价还价,最终把护航费用从去年的20降低到了135。虽然费率下降了,但是这次吸引到了更多的商船随行,总体赚到的费用反而多了。
而且他们还议定了,等这次到了明州卖了货物,就集资买块地建设一个“齐鲁会馆”,各家派遣子弟常驻经营,按出资额议事,以后作为“东海国人”在明州的经营和仓储基地。
这个大商队浩浩荡荡到了庆元府。此时明州市舶司主官恰好空缺,之前的沿海制置使吴潜被重新启用当左丞相去了,新任沿海制置使赵葵还没上任就被调去了建康做江东宣抚使整顿军务,现在没人管事。下面的小官已经知道“东海国”的大名,不敢怠慢,没抽多少货物就给了单子。自然,“东海国人”还是懂规矩的,该给的孝敬不会少。
王泊棠和狄柳荫带着胶州商人们在庆元府处理商务,李涛则带着冬至号直接去了临安与魏万程会合,看看他在临安搞得怎么样了,顺便把他接到庆元府处理生意上的事,毕竟他也算半个地头蛇了,这事还是他最擅长。
李涛往后一指,说道:“喏,你要的建筑师和厨师都来了,还给你派了个医生柳木,现在跟王泊棠、林宇、高川他们在明州。年后还会有第二批船南下,更多的人会过来,你申请的资源也给你弄来不少。本来全体大会是不同意给你这边这么多资源和人力的,但是史大姐头舌战群儒,才给你搞到这么多。等你回去,得给她好好烧烧香啊。对了,基地现在怎么样了?”
后面正歪歪扭扭走着的两人,一个是建设部的汤桦树,一个是后勤部的吴子力。魏万程想把临安商站发展成综合的商业中心,所以向商社申请了一堆资源,其中大部分是建材,所以又申请派专业人士来帮忙盖房子,还申请了其他方面的诸多人才,包括厨师、画师、家、财会人员等等。管委会商议后,干脆调了一批人过来常驻,跟魏万程一起组成江南工作组,以后开展工作也方便些。
魏万程回头跟汤桦树和吴子力打了个招呼,两人有气无力回应了一下,他又带着几人朝西边走了一会儿,便指着前面一栋二层回型小楼说道:“那便是我们的基地了。”
李涛吓了一跳:“怎么到这里了?不是还要在西边一点吗?”
临安寸土寸金,以东海商社的预算,买不起城内的房子,只能在城外买。但是临安城外也到处是屋舍,想买块便宜的地也不容易,当初王泊棠和魏万程两人买了一块码头西侧一里地多远的地太近的买不起,地脚比较偏,上面也只有一层矮屋。而现在魏万程指着的地方,不但离码头比较近,还正在一条通向临安城内的小河边上,又有两层小楼,价格一看就低不了!
魏万程嘿嘿一笑,说道:“今年北方噩耗不断,临安周边地价暴跌,这便是我趁机买下来的。”
李涛竖起拇指道:“厉害,抄了个好底啊。不过你钱哪来的?”
魏万程把手指一捻,说道:“当初留了一笔预算,我又跟秦九韶他们借了一点。那时全临安都在抛售房产,有人卖没人接,所以我出价就算低些,房主急着走也就卖了。之后我又雇人修缮了一番,手里没什么货也没法开商店,正好这家原先有个脚店的执照,我便雇了人,开了家酒楼。其实不止这个小楼,西北边这一片,一直连到西边最初那块基地,我准备全都买下来,做成一个大型商业中心。已经入手了一小半,剩余的也基本谈妥了,就等这次来的货卖了钱,就去交割。”
宋朝实行酒水专营制度,定期向商家拍卖一定量的营业执照,拿了照才能光明正大售酒。其中又分了两种,一是“正店”,可以自行酿酒出售,二是“脚店”,不能酿酒,只能从正店买酒再售。自然,正店要少得多也贵得多,一般没什么背景的酒楼大多是脚店。
李涛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见小楼西北边全是些低矮的仓库之类的建筑,其中一些已经被拆除,余出不少空地来,连连咂舌道:“你可真是大手笔等等,这是什么?!”
几人过了一道石桥,走到了一个新建好的牌坊前边,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京东商城”!
第209章 京东商城
李涛指着那四个字目瞪口呆地问道:“你这么明目张胆,没问题吗?”
魏万程嘿嘿笑道:“有什么问题?我们不就是京东路的人?以后这一片要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中心,可不就是商城吗?江南宋人,可是有相当多的人原籍就是京东路,这个名字对他们可是亲切的很。这四个字是我请刘克庄写的,也就你们大惊小怪,别人看了都说好呢。”
“得,”李涛擦了擦汗,“我算是服了你了,走,进去看看吧。你不是搞了个酒楼吗?今天得请我们吃顿好的啊。”
“行嘞,走吧。”
不一会儿,他们走到了那栋小楼面前,此时是午后,但很稀奇的仍然有不少客流。李涛抬头一看,匾额上写着“重阳楼”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似乎写的不错。
门口小二热情地迎了上来,见是魏东家,那就更热情了,连忙将几人迎了进去。
再往里一走,本土来的几人顿时眼前一亮。大堂内的照壁上,装裱着一幅巨幅的山水画,画上绘的是泰山及泰山脚下的场景,远处群山层岚叠嶂,近处屋舍鳞次栉比,与实景几乎一模一样,令人仿佛置身实地,一看就是用了高超的透视作画技巧。
画面的留白处,用草书写了王维那篇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不少士子在此摇着扇子,一边赞叹一边观赏。旁边的角落里,还有几人在对着这幅巨画临摹,身边还放着几幅小号的摹品。
“这是”李涛拉着魏万程,小声地问道:“是赵阿洛画的那副?”
去年来的时候,他们带来了赵阿洛的新一批作品,其中大部分送了或卖了出去,而这副最大的泰山图却一直留着,没想到被魏万程用在了这里。这幅泰山图取材于实景,是当初考察队偷偷用数码相机拍下,带回来之后再由赵阿洛艺术加工绘出来的,艺术价值不好说,但观赏价值显然是惊人的。
魏万程得意地点点头,看了看旁边的士子,小声说道:“是啊,我特意放在一进门最显眼的地方,好震震那些自命风流的文化人,省得他们嫌我们暴发户气质太重,不好好吃饭。”
李涛也跟着点头道:“有道理,不过要是他们知道这是赵阿洛带着学徒拿尺子画的,不知道该有什么感想。对了,那首诗字写得不错,是谁写上去的?”
魏万程更得意了,说道:“哈,这可是有故事的。一开始我请刘克庄来写,结果这老小子看到这幅画之后沉默良久,还是觉得他手艺不够,不能玷污这幅绝世珍品,去请了一位赋闲在家的大家,叫什么张温夫的,过来帮我写字。这张老头一开始还挺牛气的,过来看了之后,震了半天,又住在我这里休养了三天,才敢动笔写字,最后连润笔都没要,还额外帮我题了重阳楼的牌匾。哈哈,怎么样,这首诗应景吧?”
听了他的话,李涛顿时有了一种明珠蒙尘的感觉,摇头道:“你也就知道这首了吧?王维可是山西人啊,人家说的山东,是华山以东啊。”
魏万程有些尴尬,说道:“意思到了就行嘛。好了,这山东只是其一,还有其二呢,你知道茱萸是什么吗?”
茱萸是什么?不是花之类的东西吗?
李涛正有些摸不着头脑,后面的吴子力扶着脑袋插嘴道:“茱萸就是现在用的辣味调料,不过不怎么辣,还有点苦。”
魏万程对他竖了竖大拇指,说道:“不愧是大厨,说的没错。我在这里开饭店,要是按部就班肯定竞争不过本地的老牌餐饮企业啊,必须得搞差异化竞争才行。那么我们该怎么差异化?所以我就想到辣椒了嘛!这年头,这个调料可是我们独一份,所以这重阳楼就是主打辣味餐饮的酒楼。你看,重阳、山东、辣,这首诗不是再合适不过了吗?”
东海人从后世带来两种特色作物,土豆和辣椒。土豆东海商社并没有捂在手里,而是将它推广了出去,因为从长远来看,周边即使是敌国粮食生产率的提升,会对商社的未来发展大有助益。只是这推广的速度比商社预期的慢得多,所谓消息一出全州皆种土豆的场景基本是做梦,农民们对这种新东西很是保守,最多分出一两亩种一下,至少要种过两季,确认过好处之后,才能对周围形成示范作用。就这么一点点地扩散,到现在都还没扩散过墨水河呢。而且现在土豆的产量看着高,可要是把水去了,相比小麦也未必说就有很大的优势。即使是后世,主粮也还是小麦大米呢,这事急不得。
而辣椒则被商社牢牢控制着。这东西只是个调味料,推广出去也不会提升什么社会生产率,反而垄断在手里则可以带来超额利润,该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