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255再铸鼎-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绝大多数益都兵都是第一次见识火炮,刚看到的时候还没几人认出来,但等它们真正开炮的时候,铁弹或石弹在益都军阵中制造出一片残肢断臂,益都士卒们立刻回想起了一度制造了几晚噩梦的传说中的火炮的恐惧。

    自从东海人取得了几次大胜之后,这东西的名声也流传了出来,在邻近东海的益都军中流传尤广,士卒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点。而且由于口口相传的信息失真,传说中的火炮威力比实际上的还要大多了。

    虽然火炮的射速很慢,实际上也并没杀伤多少人,但是那种巨响、那种无法抵挡的威力,和传说中的威势结合在一起,立刻产生了巨大的士气打击效果,益都军阵开始骚动起来。

    这时宋军的心态反而安稳了,原地不动静待火炮发挥。他们的炮兵操作很慢,得一两分钟才能打上一炮,但反正自己无事,等上这么一点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炮弹一发发打过去,益都军也越来越不稳。后方的田都帅急了,决定赌一把,加快了擂鼓的节奏,命步兵们快速进军。而这就不免让队形更乱了。

    宋军指挥官边居谊见状,立刻命令停止炮击,全军保持阵型缓慢前进。

    看了双方的阵容,林宇叹道:“大局已定了。”

    果然,双方前阵甫一交战,就产生了一边倒的态势,宋军越战越勇,益都军节节败退。

    李涛摇着头苦笑道:“自己用的时候觉得理所当然,但现在看别人用,才知道这战争之神的名号果然不是虚的啊。就这几门破炮,就能产生改变局势的效果未来的战争,不可小看啊。”

    另一边,田都帅知道今天已经事不可为,只得鸣金收兵,在马军的掩护下和背后火炮的轰击中,扔下上百具尸体,缓缓退回了涟水南城去。

    而宋军也没急着追击,而是前行了一段距离,找到一处险地,就地扎营,等待后续军队到来。

    等田都帅回到涟水南城,灰头土脸跟李璮一报告,李璮立刻就意识到了不好。而且田都帅的那些“银甲劲弩、炮火喧天”的描述,让他想起了传说中的东海军,一股强烈的危机感袭来。

    几天后,李庭芝主力到达,将南城三面围住,一边打造冲车等传统的攻城器械,一边将新到的重型火炮拉了出来,轰起了筑成没多久的城墙。

 第231章 城破

    1260年,9月7日,涟水南城。

    “嗖!”

    伴随着一声划破空气的啸声,一块大石头自涟水南城城头飞出,跨越宽阔的护城河,划了一个大弧线出来然后很不争气地落在了地上,连个人影都没砸到。

    因为最近的宋军都在城外一里外,就是再大的投石机也够不到啊!

    李涛透过望远镜,看着城头上一名将领气急败坏的样子,哈哈大笑了出来:“哈哈这回回砲还是我们给李璮的吧?没想到这么不顶用,我们没想到,他们也没想到不知道李璮现在感受如何了,啊哈哈。”

    林宇挠了挠头:“怎么你一副奸商嘴脸,知假贩假还有理了。还是好好看看吧,这可是第一次火炮真正轰击城墙,数据珍贵无比啊。”

    正说着,宋军那边的炮兵已经对着一门巨大的铜炮祭拜完毕,开始装填了起来。过了一阵子,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枚足有十斤重的铁弹自炮口中疾驰而出,在众人的注视下,一头撞到了巨大的城墙上!

    咣!

    涟水南城新筑,并未包砖,炮弹砸在东南的这面城墙上南城依河而建,并非正南正北坐落,立刻就有不少新土哗啦啦抖落下来,同时又有一大片浮尘飞上了天。

    令人心悸。

    林宇大张着嘴往那门炮看过去:“乖乖,这神威大将军了不得啊!”

    “神威大将军”是扬州现在铸造出的最大的火炮,重两千五百斤。再大也不是不行,不过炮匠觉得再做大的话,工艺上就有不小难度了,产能上得不偿失,而且现在他们对火炮形制也没吃透,所以不建议一味求大。现在这型巨炮一共铸了三门,有两门都拉来了涟水南城,现在就大发神威了。李庭芝也认可了这个提议,鼓励他们继续精研火炮。

    李涛拍着手掌道:“果然,重炮肯定是有用的,我们也得抓紧搞出来啊!嗯,不过扬州铸的这些炮还是搓了些,我们回去得好好精研才行。”

    林宇点头道:“这两门大炮确实够猛”但他又指向另一侧的一批大大小小的火炮,“可那些就太杂了。”

    神威大将军虽好,但毕竟只有两门不够用,这次攻涟水,李庭芝把之前铸造过的大部分火炮都拉了过来,大大小小,口径各异,给后勤造成了很大困难,现在攻城又都摆了出来。

    李涛摸了摸鼻子:“我之前给李庭芝提了个简易,让他别搞这么杂,只造两型炮。一型是一千斤级别的“平虏将军”,可以野战;另一型就是这两千五百斤级的“神威大将军”,好攻城。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林宇摇摇头:“无所谓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我们还是按自己的节奏搞就行了”

    “轰轰”

    他们的谈话被新的炮声打断了。不光两门重炮,其余小炮也先后开炮了,轰轰隆隆打得甚是热闹,一时间战场上全是巨响,震得人耳膜疼。

    但是宋军将领士兵们无不心怀期待地享受着这些巨响多美妙的响声啊!以往攻城,无不旷日持久,得冒着箭矢滚石金汁攀登城墙。如今居然只在城外坐等炮轰城墙就行了,多么轻松!

    不过这打得乒乒乓乓轰轰隆隆的,烟尘大作,但城墙一时也看不出塌的迹象,反倒是

    “轰!”

    一门火炮旁的炮兵操作失误,多装了火药,结果这门炮直接炸膛了,火焰延伸出去,又点燃了炮药,闹得损失惨重。邻近的兵丁四处奔逃,逃远了又回头磕头,军官们过了好久才敢上去弹压,又过了好长时间才恢复了炮击。即使恢复了,也吓得炮兵们不敢装太多火药,炮弹的威力减了不少。但总归比起投石机还是强多了。

    林宇和李涛无奈地对视了一眼:“有的等了。”

    9月9日,涟水南城。

    炮击已经持续三天了,如今轰隆的炮声仍在不断传来,城头土石飞溅,脚下城墙直颤,士兵们一万个不愿登城,但将领们害怕宋军趁机攻城,仍逼迫他们轮流上城守着。好在炮弹都瞄着城墙打,罕有能正好擦着城头打过来的,上面虽然吓人,但真正的伤亡倒也不多。

    城中一座高墙大院中,各路传令兵进进出出,李璮一脸铁青,处理着各方传来的坏消息。

    在李涛等人嘲笑李璮的时候,其实李璮就在城头站着,毕竟主帅必须在前线才能了解第一手信息。但是炮弹能打上墙头之后,他不能置于险地,便撤回了城中遥控指挥。这种崭新的作战形式让他很不习惯,实际上也无法做出有效指挥,只是在近处坐镇稳定军心罢了。

    现在,李璮对着墙上一张挂着的写意地图,不断比划着,试图找出破局的办法,但一无头绪。

    前天,他曾命守军出城反击,但没想到形势与以往的守城战截然不同守军只能从狭窄的城门出城,极易成为火炮的活靶子,即使冲出了城门也无法整队,更别说去进攻已经修好了营地的宋军了。总的来说,竟比野战时的局面还要惨,不得不只能龟缩城中待变,看能不能等宋军攻城时再给予迎头痛击。

    但这龟缩固守看来也不是个好办法,白白挨炮击,如今已经是第三天了。

    听着一声接一声的炮响,李璮烦闷地骂道:“又来!宋人的火药用不完的吗?”

    “轰哗!”

    突然一声与往常极不相同的巨响从东南方传来,然后就有一大片哗啦哗啦的声音,甚至还伴随着微微地震的感觉。

    李璮立刻感觉大事不好,三步并作两步窜出了门外去然后就发现果然大事不好了!

    东南方的半个天空都被扬起的尘土填满,有如沙尘暴来袭。在这漫天沙尘之中,大量惊呼和哀嚎传来,不知是出了什么状况,但一看就知道不会是好事!

    李璮心脏直跳,立刻命人取来盔甲开始披挂。

    很快,一批传令兵急急忙忙跑来,向他报告了一个坏消息:东南方的城墙塌了!

    城外,扬州方面军大营。

    轰隆的炮声中,李庭芝淡定自若,正把玩着手中的一门火炮模型。

    当初扬州铸匠试着仿造火炮的时候,一开始为谨慎计,先用铜铸了几门巴掌大的小炮出来作为样品。虽然小,但填入火药弹丸,引火发射,威力也不下于寻常的重弩。李庭芝对这些小炮颇为喜爱,之后又让炮匠重新铸了几门,好好装饰了一番,作为他的私人玩物,带在身边,时常拿出来把玩。

    现在,听着帐外的炮火,他心情正愉悦,哼着小曲,左手拿着小炮,右手拿着一门东海弩,把两者凑到一起,若有所思的样子。

    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传来,李庭芝立刻站了起来,面带喜色,出营张望,果然看到北方涟水南城笼罩在一片黄土之中,周围的士兵也大张着嘴,看向那边。

    不待他前去炮阵问询,手下爱将边居谊便面带喜色骑马疾驰而来,在他三丈外下马跑来,抱拳说道:“禀制置,两门神威大将军大发神威,轰塌了敌城东墙!事不宜迟,属下斗胆,愿领一支精兵趁机夺城!”

    “好!”李庭芝大喜,拍手叫道。

    力量足够大,砖头都能飞上天。扬州火炮的设计虽然比东海火炮差了几个层次,但是这两千五百斤的铸造能力可是东海人望尘莫及的,硬生生用规模堆了巨大的威力出来,甚至可以说比龙吟炮都要威猛了。

    涟水南城城墙新筑,并未包砖,主体的夯土也未固结,在神威大将军和多门普通火炮持续了三天的轰击之下,终于承受不住,轰然垮塌了下来。东海人也立刻记录下这一场景,以供日后参考。

    这等大好机会如何能放过?李庭芝立刻对边居谊下令道:“你选锐士三百,携轻炮两门,以布蒙面遮蔽风尘,即刻登城!”

    边居谊立刻领命前去。

    李庭芝又召集诸将,一边继续炮轰,一边对西北、西南两面城墙发起佯攻,牵制城上守军,自己亲率生力军待命,准备在边居谊登上城墙之后见机扩大战果。

    一时间,城下墙头锣鼓喧天,守军也知道危机时刻到了,纷纷做好了防御准备。

    边居谊点齐了三百锐士,都是身披轻便札甲、胸前额外装备了东海银甲,腰挂短刀,背负东海弩,手持长枪的全能士兵,也就是李庭芝新组建的“武锐军”。

    自从李庭芝有了火炮,便开始有了军事变革的想法。火炮威势虽猛,但实际杀伤力并不大,主要用来动摇军阵。但当军阵动摇之后,需要有一支精锐力量进一步将其撕开。一般来说,这工作应该是重骑兵干的,可是他并没有那么多重骑兵,正巧又见到了东海人的先进军械,便着手组建一支精锐步兵。

    他所采购的那五千套胸甲和东海弩,便是干这个用的。只是现在还没齐,这次便只装备了一千五百人,暂编成一支“武锐军”。人虽不多,在之前与益都军的对阵中却已经发挥出了重要作用,现在边居谊就可以直接从中调用过来。

 第232章 夺城

    1260年,9月9日,涟水南城。

    不久后,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