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正!”洪少尉见状,立刻对新编军整起队来。
洪少尉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带兵很有一套,这么一声吼,立刻就震得苦力们瑟瑟发抖,胸挺腰直。陆秀夫对他很放心,留下一个铁道排弹压,带着另两个铁道排将车阵打开一个缺口,出门列阵防御。
此时西边来的两队骑兵已经接近。前方的六名东海骑兵清楚地见到了友军,更是快马加鞭,朝车阵冲来。而后方的追兵也不甘示弱,同样加速追赶。一开始,双方还差着一公里多的距离,现在已经接近五百米了。
但还好,终究是赶上了。
眼看友军骑兵疾驰而至,车阵缺口处的两个排突然左右分开,让出通路,将他们放了进去,然后紧接着又闭合起来。
这两个排的铁道队士兵手持上了刺刀的风暴枪,排成两个标准的三行阵,就这么堵在缺口之前,紧盯着来袭的蒙军。
蒙军骑兵见自己追击的目标逃进了车阵里,渐渐停了下来,但却仍不死心,稍过片刻又分成了三队,一队继续向车阵前的步兵奔袭过来,另两队在后待命。
“预备”陆秀夫看着远处踩着烟尘奔腾而来的几十名骑兵,咽了一下口水,高举手中的白虹手枪,发布了预备命令。
火枪手们前排下蹲,中排左腿前支略一俯身,后排把枪架到了中排的肩上,三排火枪一齐前伸,手指离开扳机,做好了击发的准备。
这队蒙军骑兵依然在奔驰着,看来他们的情报共享工作很不充分,并未知晓这个奇怪阵型的威力。反而纷纷抽出了弓箭,准备来一次传统的骑射扰阵。
陆秀夫不断估算着骑兵的距离,等到骑兵冲到百米附近的时候,果断打响了手中的手枪,发布了射击命令:“放!”
“砰砰砰!”
接令之后,一连串枪声立刻响起,左翼排的二、三行火枪一齐发射,二十几枚铅弹激射而出。当即就有好几骑被打翻在地。
这时蒙骑尚未反应过来,仍向前冲了一段距离,瞄准起来也更容易了随着陆秀夫的第二声“放”,右翼排的两行又打响一轮射击,更多骑兵落马,阵型一下子乱了起来。
然而骑兵迅猛,已经没有装填的时间了,士兵们开完枪之后,就立刻将刺刀向前伸出,抵抗可能的冲击。
好在蒙军也不是铁打的,被两轮铅弹打懵之后就停止了冲锋的势头,转头向后撤回去。趁这个机会,蹲着的第一行也瞄准目标各自射击,又留下了几骑。
到现在为止,这队蒙骑已经折损三分之一还多了。这让后面的两队惊异无比,一时不敢上前,也给了东海军装填弹药的时间。过了一会儿,弹药装完,陆秀夫见蒙骑仍没有再次进攻的意思,干脆分批命人撤回了车阵中,又封闭了缺口。
蒙军这才如梦初醒,绕到车阵的侧面,远远地将车阵看守了起来。
不幸中的万幸,敌军毕竟只是骑兵,没有攻坚的能力,即使只是大车连成的车阵也足以拦住他们。但他们在外面这么一站,临一营也没法撤出去,只能固守。
没过多久,蒙军似乎仍不死心,下马取了步弓,分散开来,往车阵这边逼来。
陆秀夫留下少量苦力看守马匹,把剩下的苦力派到了车阵内圈,也不干别的,就把四米长矛向外伸着,威慑外面的马。又把两个排的铁道队分散到苦力旁协守,剩下一个排在中间待命。铁道队员们也不搞什么齐射了,就各自瞄准自由射击,一时间逼得蒙军无法接近,只能在远处把羽箭抛射过来。
他终于得了空闲,找到了之前救下的那六个骑兵。这六人已经下了马,在一名少尉带领下,聚集在车阵的一角,对着外面的蒙军打着枪。
陆秀夫一个箭步冲上到车前,冲着外面远处的一名游骑开了一枪,也不管中了没有,直接背靠车阵蹲了下来,一边装填着弹药,一边对旁边那个丢盔卸甲的骑兵少尉大声问道:“你们到底是哪个部分的?这些鞑子是怎么被你们引来的?”
第323章 敌至
1262年,7月2日,小暑第20日,宁阳县。
那名骑兵少尉转身探出头去,啪啪两声把手中的霰弹枪打空,然后坐了回来,也不去装填弹药,就拿出身侧的水囊咕咚咕咚灌了一大口,然后仰头靠在大车上说道:“周安宁,骑三营的,刚从汶上县那边侦察回来情况不好!连片的蒙军正从汶上县过来,兵力至少有三万!这是重要情报,我必须带回去不可。中尉,这次靠你了!”
说话的同时,他手上也没闲着。话音刚落,他就抬起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装填好了的霰弹枪,转身又砰砰打出两发独头弹,一名蒙兵应声倒地。然后他立刻把头缩了回来。
紧接着就是“嗖嗖嗖”一阵箭雨回应了过来。此处是下风向,箭借风力,射得甚远,啪啪打在了车上,但也仅此而已了。
周安宁正欲再次装填,结果一摸袋发现弹药已经空了,于是就放下枪,继续给陆秀夫讲解起了细节。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对战争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当前这个时代,情报侦察的主力就是轻骑兵。每场战役,双方主帅必须向外洒出大量的侦骑,既探查敌方的军情,也要绞杀对方的侦骑防止己方军情被对方获知。
拥有更强的轻骑兵的一方,无疑就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而弱势的一方也不会毫无所获,聪明的主帅可以从侦骑消失的方位和频率大致推算出敌军的动向。但如果完全没有侦骑,那可就抓瞎了!战场就如同被迷雾遮罩了一般,连敌军有多少人都不知道,这还怎么打仗?
拥有大量骑兵的蒙军,在这个领域中占据了巨大的优势,相反缺乏侦察能力的宋军,常常因此在野战中陷入被动即使到了鲁中这块地方,情况依然也没有多大改善。按脱的骑兵将己方的布置遮蔽得密不透风,而夏富只知道有一部庞大的蒙军在运动,对具体的兵力、兵种、布置等等却一无所知。
这样下去,自己这边无疑会在战略上处于极大的劣势,所以高正冒险派了一批骑兵,也就是周安宁所在的连,向西深入敌境,探查蒙军的情况。这本来也不算多危险的事,东海骑兵已经在北边的遭遇战中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而且他们普遍装备望远镜,有侦察距离上的优势,所以以常理评判,风险应该不大。
结果没想到,周安宁他们闯入蒙军游骑密集的汶上县附近之后,看到的情况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连天盖地的蒙军正在向东行军,前前后后大概得有几万人,数不清的骑兵在两翼护卫。周安宁他们当时以排为单位行动,虽然遇到同等数量的蒙骑并不惧,一路过关斩将看到了大军的全貌,但并不意味着遇到十倍敌兵的时候还能安然无恙而蒙军真的派了十倍的骑兵过来围剿他们了!
于是他们就只能夺路而逃了。
而东海骑兵在马术这项上一向不占优势,纠纠缠缠很难摆脱蒙军的追击,一路上不断损失着人手,逃起来慌不择路,偏离了宁阳城的方向,眼看着就要被蒙军追上了。还好后来遇到了一座小桥,于是排长亲自带了一半人在桥上阻截,派副排长周安宁带着剩下的人继续逃跑。
他们的英勇行为面对数量绝对优势的蒙军所能争取的时间并不多,但是还是足以让周安宁发现这片山区,然后就遇到了陆秀夫他们。
这时,一个骑兵排就只剩下半个班了。
陆秀夫听了他的简述之后,很是钦佩,扔了一把备用的风暴枪给他,说道:“行了,到了这就安全了,他们攻不进来的。我刚才已经发了信号弹,援军马上就会到。”
有了喘息之机之后,各种愤恨一下子涌上了周安宁的心头,他用通条极为用力地将枪管里的弹药捣实,紧接着抬枪翻身站了起来,大吼了一声:“我们骑兵从来就没损失过那么多兄弟!”然后就把枪口朝蒙军对准了过去咦,怎么走远了?
蒙军围着这个车阵转了半天,徒劳无功,还损失了不少人,指挥官意识到了不对,将队伍撤到了二百步之外,重整起了队形。
“他们这是要干嘛?难道要冲阵?这不是作死吗?”周安宁疑惑地看着他们,但很快发现了不对,蒙军集合后下了马,去对面的树林里收集起了干柴,“鞑子这是要放火!”
他们没带什么攻城器械,拿这车阵没办法,只能试着火攻了。
“黔驴技穷。”陆秀夫摇了摇头,“射箭都搞不定,火把又能扔多远?但也不能就任凭他们在外面搞事,太被动了,得主动出击才行”
他拍了拍周安宁的肩,站起身来,语气突然变得严肃:“周少尉,你的人怎么也是个士官吧?接令!”
周安宁打了个激灵,带着自己的五个骑兵立正排成了一行,行了一个军礼:“请指示!”
“我现在拨一百名预备役给你,你给我带出一个十行方阵来,能行吗?”
周安宁听清命令之后,洪亮地叫了起来:“保证完成任务!”
陆秀夫点了点头:“好了,事不宜迟,赶快行动吧。”然后迅速从周边的苦力中点了一百人出来,交给周安宁。
“向右看齐!”“齐步走!”
这一百人都是平时训练时表现相对好的,陆秀夫曾经当过教务长,对营中士兵的表现一清二楚,轻易就把这些还能用的人挑了出来。结果证明他的眼光果然不错,五个骑兵一人带了两横队,周安宁在一旁指挥,三下两下还真排成了一个过得去的正方长矛阵。
在危机之时,陆秀夫迅速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将手中的兵力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这百人方阵为基础,加上两个排的正规士兵,离开车阵在外列阵,主动迎敌;第二部分是抽调了一批民夫,他们从大车上卸下任何能用的容器,在地上挖起了土,准备随时扑灭火灾;第三部分则由剩下一个排的正规士兵带领,在车阵内部继续组织防御。
“好,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在士兵们有序地行动的同时,陆秀夫也在四处巡视,大吼着鼓舞军心,“蒙军不可能停留多久,只要坚持几个时辰,我们就赢了!”
“杀!”
说话间,车阵外的方阵传来一声巨吼。这却不是他们对陆秀夫做出回应,而是周安宁见手下的方阵兵精神萎靡,按照陆军传统带领他们大吼一声,以提升斗志。
手持长矛的预备役士兵们狂吼过后,把手中的四米标准炽炎矛往地下狠狠一拄,激起一片烟尘,不管精神振奋了没有,至少气势是足了。
与此同时,两个排的铁道队士兵手持上了刺刀的风暴枪,排成两个标准的三行阵,呈纵队站到了长矛方阵两侧。
陆秀夫让人封闭了车阵,又将阵内交给洪副营长指挥,自己从大车上翻了出去,来到方阵前,抬枪指着西边的蒙军集群,大吼道:“那帮家伙头脑不清楚,还以为自己是猎犬,要把我们当猎物一般玩弄呢!简直愚蠢!我们这就打过去,让他们知道厉害!等这一仗赢了,我们就有底气了,从此就让那些整天鼻子翘到天上的步兵们知道,我们铁道队才是陆军真正的精锐!”
“杀!”士兵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能大吼以对,士气更盛。
事不宜迟,陆秀夫刚做完动员,就取出一枚铜哨有节奏地吹起来,带着方阵向西边的蒙军集群移动过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