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铅弹和发射药包裹到了一起。不过,这个包装纸可不是普通的纸,而是用硝酸处理过的硝化纸,有易燃和低残留的特性,因此可以不用拆包,直接将整枚定装弹都塞进枪膛里。击发时,火帽的强力射流可以直接将硝化纸引燃,从而引燃内部的火药,燃烧完成之后也几乎没有杂质残留,不会影响下一发射击当然,“几乎没有”的同义词就是“有少量”,而且黑火药本身的残渣是免不了的,所以几发之内没问题,射多了还是得清膛。
硝化纸包装的好处显而易见,省却了撕咬纸包倒入火药的过程,提升了射击速度。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的话,把弹药填入枪管之后还是要用通条把它捅到底,整个装填过程仍不可避免要消耗十几秒的功夫,改善并不显著。所以,武备组又减小了铅弹的尺寸,让整个纸包弹的直径比枪膛小不少,留出足够的游隙,使得子弹可以轻松滑入枪膛底部,免去了捅的步骤,整体装填速度就大大加快了但这又带来了威力不足的问题!
可想而知,用了小一号的铅弹,不但燃气会大量地从铅弹与枪管之间的缝隙之中漏出去,导致威力下降,铅弹在枪管中的跳动也会更剧烈,射击精度大打折扣。相比提升的那些射速,这个问题似乎要严重得多,总体看来得不偿失。所以武备组绞尽脑汁之后,提出了一个跨时代的解决方案:扩张弹!
红头弹中的铅弹,不是正统的球形,而是像一个羽毛球,头部为半球形,占据了大部分质量,尾部为圆柱形,内部是中空的,外部还刻了一系列斜线凹槽。这样的一枚异形铅弹击发之后,燃气冲入中空的尾部会使柔软的铅壳向外扩张,整体直径扩大,与枪膛更好地拟合,既消除了漏气,也缓解了无序的跳动。从最终实验下来的结果来看,这种新型铅弹不但完美地解决了威力下降的问题,而且还更进一步,威力和精准度都双双上了一个层级!
武备组众人对此又惊又喜,一顿分析之后得出了结论:威力之所以上升,是因为扩张弹的闭气效果更好,子弹充分地吸收了燃气的动能,所以初速提升了,而且长条形的扩张弹比同直径的球形弹要重一些,所以存速也稍好一些;而精准度之所以上升,是与炮弹加了弹托之后弹道会改善同一个道理,铅弹做成这种前重后轻的形状,飞行中就不易前后翻滚,射击精度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经实测,风暴枪使用普通铅弹射击百米人形靶的命中率约55,在松木板中的穿深约95;而换用新型扩张弹后,这两个数值分别提升到了71和127!
简直是革命性的进步!
可惜红头弹的诞生时间太晚,受限于硝化纸和扩张弹的产能,没法装备太多。即使是这样的大战,一个士兵也只能配发八发,只能在关键时刻用,平时用的仍然是传统纸包弹。不过这也够了,毕竟硝化纸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残留,连着用个五六发也该清膛了。
而现在,就是这个关键时刻了。
敌军离己阵不过七十米,要是奋力奔跑的话,十多秒就到了,按传统方式装填弹药已经来不及,但是对于红头弹来说完全够用。短短几秒钟过后,士兵们就完成了红头弹的装填,纷纷抬起了枪做出了预备射击的姿势
不过对面的蒙军却让他们失望了。
要是17世纪之后的职业士兵,在这个距离承受了一轮火枪齐射而不溃散的话,接下来肯定就会选择趁敌人装填的这段时间继续冲锋了。但现在是13世纪,这些蒙军只不过是基础的大头兵,接触不到什么军中机密,对火枪这种恐怖的武器还是第一次见识,对它根本没有足够的认知,也就不会有“这东西装填很慢,趁这时候冲上去就赢了”的想法,所以在被一轮精准的射击打傻了之后,只会继续傻傻地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眼睁睁地看着对面装填子弹,直到看到他们又把火枪抬了起来,可怕的刺刀和黑洞洞的枪口直指着这边,才突然醒悟过来,认识到了灭顶之灾真正到来了,精神完全崩溃,“哇!”的一声喊了出来,再也没有继续面对这一切的勇气,纷纷掉头逃亡,然后就是
“放!”
7:34:00a
宏亮的命令声从战列线各处一齐响起。
不仅是第二营,整条战线上的其他军官也喊出了射击指令,因为对面蒙军的大部已经进入了一百米有效射程之内,阵型也已经摇摇欲坠,这时再不开火,敌人就得跑了!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一连串枪声瞬时响起,整道战列线的第一行士兵先后站着打响了手中的火枪,灰白色的硝烟顿时从战线上升腾了起来,形成了一道白色的烟墙。
最靠近这道烟墙的蒙军刀盾手一大片一大片地应声而倒,而刚才已经吃过一轮铅弹的那支残兵由于距离更近,伤亡格外惨烈,虽然这次只吃了一排枪,但是又有近百人伤亡!
后排的蒙军弓箭手恐慌下开始无序地抛射起了羽箭。这个距离没什么准头,威力也不大,但由于箭手的基数够多,视觉上还是有如雨般的箭支落了下来。这些箭大部分落空,小部分落在东海军的头盔和肩甲、板甲上,发出叮当的响声,只有极少数以幸运地角度钻入了皮肉,造成了伤亡。
然而东海军巍然不动,继续执行着自己的职责。
7:34:05a
“乙行,向前两步走,预备走!”
又是一道命令传来,一营二连一排三班的上等兵殷阿牛完全理解了自己的职责,手持火枪从前方正在装填红头弹的战友的右侧走上前去,将早就装填好但到现在也一枪未发的风暴枪抬到了肩头,做好了射击姿态。
他的左臂刚才被羽箭撕了道口子,但他毫不在意,继续稳稳地端着枪。此时,他的心中只有荣誉点数和即墨老家里等他回家换了顷田就成亲的青梅竹马,他的眼中只有照门中的二鞑子!
“放!”
死二鞑子,去死吧!
命令传来,殷阿牛暗骂了一句,然后立刻就狠狠地扣动了扳机。火枪在他的肩头猛地一撞,枪口喷出的硝烟顿时遮盖住了前面被他瞄准住的那个蒙军的身影,也不知是死了没有?或许是死了吧
7:34:13a
“预备”
听到预备命令,刚刚装填完红头弹、越过战友走到前排的三营三连一排一班的列兵翟红一激灵,匆匆用左手食指把枪口内侧的灰擦去一圈,然后把枪抬了起来。
这是老兵教给他的一个小技巧。
风暴枪的火帽号称击发率在95以上,相比燧发枪自然是高了不少,但这也意味着仍然有近5的概率无法击发,甚至比后世绝大部分手游的出货率都高了。
对于单次射击来说,哑弹是小概率事件,但放在上千人的大阵中,每次总得有几十个倒霉蛋打不响。而战场上人太紧张,经常脑子一片空白,全凭练出来的机械动作上弹开火,很多时候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枪里的子弹没打出去,然后就多装了子弹导致炸膛,轻则伤手,重则毁了半个脑袋。因此而负伤的士兵在全部伤亡案例中都占了一个不小的比例,甚至比直接战斗伤亡的都多。
所以军中就自行发明了不少防止重复装药的秘技。就像翟红刚才做的那样,把枪口擦过之后,等下次装填的时候,若是看到枪口内部是干净的没有药灰,那就说明上一发没打出去,别装了赶紧想办法清膛吧。
第三营正好位于战列线的正中央,翟红没法像老兵那样保持镇定,抬起枪时手还有些抖。他随意一瞄准,就圈中了对面一个正在张弓搭箭的弓手,箭头似乎还指着这边,既然如此,“那就是你了!”
“放!”
后面大鼓重重一槌,前线军官也发布了射击命令,翟红急不可耐地扣动扳机,铅弹啸叫着向前奔去。
他身边的战友也一同击发。由于这次轮射的一横行全部装填了红头弹,所以命中精度要比上一轮的普通铅弹好很多,上千枚铅弹先后没入前方蒙军军阵中,瞬间倒地了二三百人!
7:34:18a
“乙行预备开火!”
第五营营长赵宝财上尉发布射击命令之后,看看前方惊慌的蒙军,又看着自己营的这道相比其他友军前出了三四米的横阵,为自己的英明决策感觉有些得意。
刚刚甲行开火的时候,他看到对面已经压不住阵脚,就感觉该加把劲了。以这样的射击频率,两军接近的速度实在太慢,恐怕等把对面都打崩了,自己这边也近不到五十米内。于是他直接命令乙行行进中装填,一边往前走着一边装子弹。这个动作在战时做起来难度不低,但现在装填红头弹省略了不少步骤,所以麻烦倒也不大。这么一来,等乙行准备好开火的时候,他这个营就比别人靠前了不少,占据了先发优势。
前方仍然有箭支偶尔飞过来,大部分落空,少部分命中战列线中的士兵。其中又有大部分落在头盔胸甲或者非致命处,只有极小一部分命中关键,造成了减员。而东海士兵们士气高昂,轻伤的继续前进,重伤的尽量蜷缩在地上,后面的战友越过他们,准备用手中枪为他们报仇。
7:34:27a
“啪啪啪”
甲行开完火后,第六营乙行又开始往前动了起来,由于右边第五营的偷跑,他们也开始学着玩起了行进中装填。
乙行的标兵,一连一排一班的班长,朱二九中士,一边熟稔地踩着鼓点前进,一边取出一个火帽,正要装到枪上,耳边就传来了营长的大嗓门:“他奈奈的赵宝财,走那么快,朱二九,你也快点,跟上他们!”
朱二九大声应了令,然后稍微放大了步幅,整个营也随着他加速前进,终于在几秒后的预备射击时,与偷跑的第五营平齐了。
7:34:32a
第一营三连三排一班的陈家和下士抬枪瞄准,却意外地从准星中看到了他上一轮中瞄准的那个黑胖子的尸首,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他打死的。不过这只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他很快就选择了一个新的目标,然后在开火指令声中扣动了扳机。
按说,几十米外,敌人长得都差不多,不该对谁有特别的印象,陈家和之所以特别注意到此人,实在是因为他长得和自己家乡的一个恶霸有些像。
陈家和是登州栖霞县人,家里靠山,田地不多,主要靠进山打猎为生。去年,村里一个姓李的恶霸受县里一个议员老爷的支持,当上了村长,开始强迫村民用山货交税,陈家和的父亲气不过,与他起了冲突,最后吃了亏,只能举家迁到了莱阳县去避祸。
他家在莱阳并无依靠,家里也不富裕置办不了什么田地,父亲只能带着三个儿子去附近的煤矿采煤维生呃,说实话,虽然脏了点累了点,但其实收入还不错,就算扣掉房租也比当初在栖霞打猎赚的多。不过陈家和并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今年东海国去莱阳征兵,看到东海兵神气的衣甲,又听说了当兵的优厚条件之后,他不二话就报名了。
也是命中注定他适合这一行,入伍训练过队列接触了火枪之后,或许是因为打猎时练出来的射术基础,他迅速展现出了神枪手的潜质,成绩在训练营中名列前茅,然后被优先选中补充入了第一营。之后,他在战事中大显神威,军衔飞一般地提升,当时攻打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