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了,反了!”
“杀鞑,杀鞑!”
戏台之下的严家军,听到他们的领袖呼喊出造反宣言之后,非但没有震惊,反而陷入了狂喜,立刻齐声高喊出了同样的口号,然后不约而同地调转枪口,向背后的蒙古骑兵杀了回去!
“死鞑子,去死吧,去死吧!”
一个面色仍然稚嫩的少年士兵用矛一下子捅入了一个猝不及防的蒙古骑兵的胸口之中,仍然觉得不够解恨,抽出腰间的短刀冲上去在他身上劈砍了起来。
在他身边,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着。陷入狂热的严家军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杀了同样数量的蒙古骑兵一个措手不及,后者中有不少还在懵逼的时候就莫名其妙被戳死,死得也是憋屈。等到大多数人清醒过来的时候,时机也已经晚了,一方列阵而战,一方却是一盘散沙,虽然是骑兵但是根本没速度,这怎么能打?
若是换几天之前,告诉这些汉家士兵说他们能打赢两千蒙古骑兵,他们是打死也不会信的。几十年的积威已经在他们心中深深种下了蒙古铁骑不可战胜的思想钢印。在这个钢印加持下,若是背后有真蒙古大兵助阵,那么就算骑兵不参战,他们的战斗力也会自动涨三分,相反要是对上了蒙古铁骑,那么不用打腿肚子就先软了。
而现在,这个增益效果正好反了过来与其去对面撞东海军的刺刀送死,还不如回头打鞑子呢,打赢了就可以投降了,投降就不用死了!
在严家军高涨的士气之下,蒙古骑兵被杀得节节败退。原先在步阵后面督战的那些下马骑兵成为了第一批牺牲者,后面观战的那些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情急之下,不少骑兵翻身上马向村外逃去,然后就遭到了村外东海骑兵的掩杀
这一系列变故发生得太快,看得外面围观的东海人那是一个目瞪口呆。不少人佩服地看向了谢光明的方向,暗中竖起了大拇指。谢中校这一招玩得实在是高啊!
而谢光明本人却同样大张着嘴大瞪着眼,陷入了震惊状态。他本来只是随便试试,就想着给蒙军造成一点混乱和戏剧效果,没想到最终的成效竟然如此拔群!
他旁边的李南山情形也好不到哪去,不过他家教比较严,很快就闭上了嘴,然后崇敬地看着谢光明,问道:“谢兄,既然严万户已反,我们是不是尽快杀进去帮他们一把?”
谢光明从腰间掏出水壶,咕咚咕咚喝了两口,然后指着村中混乱的战场说道:“都打成一锅粥了,我们进去不是添乱吗?还是在这里给严忠范压阵吧,我看好他,肯定能赢的。”
第342章 正向溪堂欢笑
1262年,7月13日,立秋。东平路,顺城。
东平府,唐郓州,又改东平郡,又号天平军,宋改东平府,隶河南道,金隶山东西路。著名的水浒传,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这片区域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水脉充足而不泛滥,既有大块平原可以耕作,又有多种矿产可供开采,从春秋战国以来便被广泛的开发,人口密集、物产丰盈、文教兴盛,出了不知道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是自古以来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之一。
然而,自从靖康年开始,金军南下,黄河屡次决口,包括东平在内的中原大地便开始遭受起了无尽的苦难。金末,金、蒙、宋、起义军四方大打麻将,连绵的战争更是极大地摧毁了这里的元气,那个人杰地灵的东平府不见了,只有一个荒无人烟、军阀割据的凄苦地方。
直到元太祖十五年1220,东平本地的军阀严实投降蒙古大军,并且带领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浚、滑等数十州县、三十万户居民加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这里才算是安顿了下来。
从此,严实接受成吉思汗的分封,在这片广大的区域建立了东平行尚书台金朝机构,源自魏晋,简称行台,是尚书省的外派机构,职能与后来的行省类似,共领州县五十四,一跃而成蒙古治下一大世侯。
严实此人背宋投蒙的行为先不去评判,但他在东平行台励精图治,推行休养生息、恢复生产、鼓励文教的政策,使东平等地迅速恢复了元气,这一点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严实死后,其子严忠济继承他的权位,又改行台为路总管府,成为了“东平路管军万户总管”,依然管理着这一片区域。
严忠济继承了严实的政策,在他的治理下,虽然东平行台要向蒙古汗廷承担沉重的军事和财政义务,但依然欣欣向荣地发展着。境内农业发达,各类纺织业、陶瓷业等手工业几乎恢复了宋时的水平,文教事业也重建了起来,境内涌现出不少大儒,甚至后来还培养出了王祯这样擅长机械之学的人才。东平路也因此成为了与益都、济南并立的山东三藩之一。
严忠济本人既有文治,又在征战岁月中攒下了厚重的武功,在东平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史书评价他“仪观雄伟,善骑射。统理方郡凡十一年,爵人命官,生杀予夺,皆自己出。”
也正是因此,朝中大臣称其“威权太盛”。中统二年,也就是去年的1261年,忽必烈将他召还京师,命其弟严忠范取代了他的职位。
当初严实得到的是一个破烂的东平,而四十年后留给严忠范的则是一个富裕、文明、强大的东平,还有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和历史的岔路
如今,这条岔路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东平路治所,顺城。
两日前,东海舰队经过这座重镇的时候,城中还是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而今日,这座大城却三门大开,街市之中张灯结彩,迎接来自东方的征服不,解放者。
当时,东海军将严忠范和按脱等人及数千蒙军围困在小村之中,严忠范临阵起义,生俘按脱、郭侃等一干将领,并且带领部下砍瓜切菜一般战胜了剩下的蒙古人。
虽然还是有一些蒙军逃脱了,但是东海军也没太在意。他们要逃的话只能向北穿越密林爬过大山才行,要是真有命逃出去的话,那逃就逃吧。正好,东海军也需要亲历者去散布自己的威名呢。
事后,严忠范押着按脱等人,跪在谢光明、范龙城、符凯伟和李南山一干人等的面前,痛哭流涕地诉说着蒙古人的暴政和自己的心酸以及坚定的弃暗投明的决心。
东海人自然是假装信了,然后事不宜迟,谢光明留在当地收拾残局,而范龙城和符凯伟则带着骑兵和一营步兵,叫上严忠范一起,乘船骑马沿着汶水一路顺流疾奔,在当日就赶到了东平城下。
那时候,东平守军见到严忠范亲自带着凶神恶煞的东海军前来开城,那是惊得一个目瞪口呆,当即开始怀疑起了人生总管怎么造反了?
按理说应该当场开门,但是事关重大,他们也不敢决断,只好把守城的严忠嗣叫了过来。
严忠嗣之前在行山口守关,虽然被东海海军击溃,但是逃跑起来没什么阻碍,转了一小圈就回到东平城接管了防御。他看到自己的弟弟居然投敌了,当即气得破口大骂,指着鼻子指责严忠范不孝,辱没了严家忠义的传统家风。
而严忠范更是火冒三丈,他早就怀疑自己这个哥哥对自己袭爵不服,有夺权的倾向,如今看到这个表现更是实锤了。你区区一个万户居然敢质疑我这个总管的起义决定,这不是摆明了要造反吗?!还有没有上下尊卑了?
于是,严忠范立刻向东海天兵求援。而后者也不含糊,符凯伟立刻命人从船上卸下好几门火炮,运到城下对着城墙上轰击了起来。正好,舰队准备充足,还有组装式的攻城冲车,一并运了过来,随着炮火开始了攻城。
城上的守军看到这样子完全傻了眼,这是唱的哪一出?
但他们很快就想明白了,城上城下都是严家老爷,老爷们争位关他们这些大头兵什么事啊?干嘛得冒着大炮拼命啊?所以就在一旁袖手旁观了起来。
严忠嗣独木难支。当初他随按脱回到东平的时候,被按脱玩了一出移花接木,他自己的兵被严忠范带去出征,而他则领着严忠范的兵在后面防守。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遇到现在这个情况就恰好导致了他无兵可用,只能眼睁睁看着城门被夺下,然后无力回天,带着少数亲兵从西门夺路而逃了。
如此一来,东海军便雄赳赳气昂昂进入了这座历史名城之中。城头变幻大王旗,从此东平便换了主人啦呃,没这么简单。
东平的收复,标志着一个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从此,至少是在版图上,京东路的大部分都回归到了宋朝势力的旗下,赵昀可以理直气壮地跪在太庙中,告慰祖宗说“朕已经收复了京东”了!
这个事件,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是可以堂而皇之在史书上占下不少篇幅的。但正是因此,更需要慎重应对。
东平此地的处置,严忠范此人的处置,都得让人好好头疼一番。但是,首先,这收复东平的光荣,也得让友军分润一下。
当严忠范投降的消息传到后方,夏富和青阳梦炎等宋人听说了,当场就坐不住了,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在场呢?于是立即抛下俗务,带少量亲兵轻装向东平赶过去。
夏富是武将,自己骑马很快就到了,而青阳梦炎是文官骑不了马,乘着马车要慢不少,昨日傍晚才到东平。不过他文官面子大,与其它人商议了一番之后,决定在今日立秋这天举办一个入城仪式,三军联袂入城,标志着东平城正式被我皇宋收复啦!
“今,百姓箪食壶浆,夹道相迎王师”
东平城内,城北最大最为奢华的那处宅邸之中,严家家庙里,严忠范一身华服,跪在祖宗灵牌前,摇头晃脑地读着祷辞告慰祖宗。在他身边,还有几个弟弟和子侄辈,同样穿着礼服,深深埋着头跪在那里。
这也是今天入城仪式的一部分,严忠范现在起义归正了,自然要跟祖先们好好诉说一番。“我大宋”以孝治天下,合法性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他面前,不仅严家各位先祖列于其上,连他二哥严忠济也被新做了个牌子放了上去。呃现在他反了,远在京城的严忠济自然也凶多吉少,提前祭祀一下也没什么问题。
“儿子带领严家重归大宋治下,祖宗回归王土之中,泉下可慰矣”
严忠范声音洪亮地读着临时赶制出来的祝词,与其说是读给祖宗听的,不如说是读给周边的东海军和宋军诸人听的,不过文句狗屁不通,听得人昏昏欲睡。
“老夏,”谢光明听得实在不耐烦,戳了戳身边的夏有书,说起了悄悄话,“你觉得,我们得怎么处理这严忠范才好?”
夏有书之前在东海号上,昨天走水路赶了过来。现在战时状态,东平等计划外的新占领地区都实行军管,他就作为军委会的代表暂时领衔处理东平方面的事务。他叹了口气,说道:“老谢,你可真是给我们出了个大难题啊。”
谢光明尴尬地一笑。
当初他逼反严忠范的时候,觉得自己实在是英明神武,运筹帷幄一句话逼反敌方大将胜过千军万马这真是爽爆了,简直可以写了啊!
但是事后一想,我这干的是什么破事啊直接杀进去全抓了不是一了百了?现在留着此人,牌坊立起来了,反而杀也不是放也不是,简直是个烫手山芋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