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255再铸鼎-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狄柳荫眉头一挑,这中间可操作的空间可就大了,立刻回复道:“敢不从命”

 第471章 东隅岛

    1264年,9月7日,鲸海。

    这个季节海上风向多变,刚刚还是西风,走出去没多远就变成了南风。

    烈焰级追云号上,二十多个水手在动力中心奋力转着绞盘,牵动绳索,将三面帆的帆向顺时针转过一个角度,适应了新的风向,整条船依然以八节左右的航速向东行进着,在深蓝色的海面上留下了长长的航迹。

    舰桥上,北冥公司的赵虎子读过最新的航行数据,赞叹道:“果然,烈焰级的航行性能还是要比顺风级高上一截啊,啧啧,真是好船。”

    他身边的潘学忠笑道:“不用急,现在新船不断下水,我看不用几个月,就得把你召回远洋舰队去了。”

    赵虎子咧开了嘴:“但愿,但愿吧。”

    烈焰级是阔马造船厂的重点项目,多条产线同时开工。第一批次的逐日、追云是前年底下水,去年底又下水了紫电、青霜,今年中陆续建成乘风、破浪,目前已经有六艘了。这样下去,海军的校级军官没几年就不够用了,像赵虎子这样的资深军官早晚得上去。

    也是因此,完成远洋探险归来的逐日、追云二船就不参加今年冬的第二次远航了,而是在本土检修休整,顺便进行本土防卫和训练。潘学忠休假了几个月之后,领到了一个简单的任务,即带着追云号和一小批海军陆战队,去帮助北冥公司在鲸海上开拓。正好,当年的捕鲸队就是他带着的,可以说渊源深得很。他先去了瀛山岛,在那里与赵虎子汇合,然后一起继续深入鲸海,如今已经航行六日了。

    随着船只的航行,一座岛屿逐渐出现在东方的视野中。潘学忠拿起望远镜看过去,见此岛北、南两侧都是山,中间反而低平,就对赵虎子问道:“这就是东隅岛了吧”

    赵虎子点头道:“对,东隅岛。当初我们探到这里,发现它偏居东方海上一隅,所以就起了个名字叫东隅。虽说后来跟上面的土人一问,打听到此地的土名是可以写作汉字佐渡的,但也叫习惯了,就这样了。”

    东隅岛是日本北部位于鲸海之上的一座大岛,去年北冥公司在鲸海上探索,走着走着就发现了它。这让当时的赵虎子等人很是惊喜,既然在鲸海上有这么个地方落脚,那么处理起鲸鱼来可就方便多了。

    潘学忠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我们东海人发现的岛,爱怎么叫怎么叫,关上面的土人什么事“这岛的条件倒是不错,南北高山可避风,中间又有港湾平地,作为捕鲸的基地倒真是个好地方。对了,上面的土人跟日本人是一样的吗”

    赵虎子说道:“是一样的,他们自称原本是日本国的贵人,甚至还有宗室,因犯了错才被赶到这岛上来的。”

    潘学忠眉头一皱:“有些麻烦啊。”

    赵虎子说道:“倒还好。至少他们通文字会种地,比鲸海北岸那些真野人好打交道多了。而且他们还有些穷讲究,我们带来的货物在当地销得出去。”

    潘学忠一笑:“那倒还好咦,他们这穷乡僻壤的,买得起我们的货么”

    赵虎子摇摇头:“谁知道呢,反正能卖,赚了不少金银。或许是他们真是贵人出身,还有些家底积蓄吧。而且岛上也不是真穷僻,能种水稻,产的米口味不错,我们常买。还产一种厚纸,是用岛上特产的一种榆树皮和某种开红花的纸药做出来的,品质相比一般的日本纸倒也不算多么出众,不过颜色、纹路和质感很是独特,一眼就能看出不同来。现在本土不是在搞银行吗四海行就专门收购这种纸用来印钞,用于防伪。”

    潘学忠若有所思地点头道:“还不错,不过纸钞之事关系重大,恐怕不宜操之于他人之手啊。”

    不久后,追云号接近了东隅岛,驶入了岛西山下的一处挂着“北冥渔业公司东隅岛驻地”牌子的临时港口中。

    当初北冥公司找到东隅岛时,与当地人曾引发了一些争端,但最后还是得到了解决,在一处无人山地设立了营地。到现在也就一年时间,营地规模不大,陆上用原木、石头和土堆了一个小堡,内部有居住的木楼,海上有两条长长的木栈桥。除此之外,还修了一条通向东方平原地区,也就是当地人居住生活的区域的道路。

    此时,一支捕鲸队也刚刚归来不久,正在港内停靠着。一条十多米长的大鲸鱼原本被一艘闪光级拖着,现在被公司雇佣的当地人像拉纤一般拉上了岸。另一边,还有一艘改造过的顺风级“木船”,用船上的木制吊机将船内的小鲸鱼吊运出来。

    在岸上,石头堆成的“分解场”中已经拉过去了一条小鲸鱼,正被雇工们分解着。鲸皮小心地剥离出来;皮下脂肪切成块,用小车拉到另一处熬成鲸油;鲸肉鲸下水也切块拉走,腌制成肉干;鲸肠子洗净分层保存下来;柔软的鲸骨有大用,同样会小心切割保留下来。

    石台子上,血水和体液横流着,与已经结成黑斑的旧血一同染成红红黑黑黄黄绿绿的一片,臭味冲天,吸引了一片蚊虫苍蝇,看着直令人反胃。与之相对的是,浸润在这臭气中的雇工们却甘之若饴,他们通过这份工作获得了珍贵的铜钱,每天下工还可以把边角料带回去吃,可比以前的日子好多了。

    这套流程潘学忠当年见得多了,早已熟悉得很,并不奇怪。但令他意外的是,港中不但有这些捕鲸队的船,还有十几艘外来商船,是干嘛的

    “怎么有这么多商船”他对赵虎子问道。

    赵虎子看了一眼,说道:“跟着我们过来的吧。我们的捕鲸船都是专门改过的,舱位占了不少,自己往回运货不划算,就把存货堆在岛上,雇商船运回去。哦,我之前不是说岛上有买有卖的吗或许他们就是看到生意好做,就呼朋引伴来多了。”

    说完,他又捏了捏下巴:“不过平时也没这么多今天这么多,或许是等鱼的。”

    “鱼”潘学忠奇怪地问道:“鲸鱼吗”

    赵虎子笑了笑:“不是,是鲑哎,我一会儿请你吃一顿,你肯定就明白了”

    稍后,潘学忠和赵虎子上了岸,在北冥公司驻地沐浴更衣,然后用起了饭。

    待到用饭之时,潘学忠才明白赵虎子说的是什么。

    “美味”他拿着筷子,迫不及待地又夹起一片鱼脍,在辣根油里沾了沾,塞进嘴里,“丰润鲜美,浑厚连绵实在是美味啊”

    在他面前,放着两份鱼肉,皆是透着白色脂肪纹路的优质红肉,一份用油稍稍煎过,洒了盐粒,另一份则未经烹饪还是生的,只是片成鱼脍,保留了原始的滋味。不管是哪一份,都鲜美异常,咀嚼吞噬皆是无比享受实在是难得的美食

    赵虎子也从自己的餐盘中夹起一块熟肉吃了下去,然后问道:“怎样,潘老哥,比起寻常河鱼海鱼,都要高上一筹吧”

    潘学忠依依不舍地把口中的鱼肉咽下去,道:“的确,真是不同凡响。此鱼叫鲑鱼是吧你们是从哪找到的”

    赵虎子向身后指了指:“在鲸海北边常有鱼群汇聚,秋冬时节更是汹涌向北。我们有时捕鲸无所获,就会捞几船鱼回来,横竖不能空手。这些鱼品类繁杂,各有滋味,而这鲑鱼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肉块肥美,数量也不少,堪称特产啊。”

    潘学忠听他说着,又吃了几块,最后问道:“你之前说外面的船是等鱼的,等的就是这些鱼”

    赵虎子点头道:“对啊。本来这些鱼的美味只是我们公司中人品尝过,后来用盐稍腌了一些带回了临安,被商城的吴子力吴东家发现,做成鱼宴宴请临安豪富,顿时引发了轰动,一鱼千金难求。此后商船来往东隅岛,便会尽量带些鲑鱼回去,如今正是渔获季,那些商船便等到了现在。可惜,生鱼易腐,他们带回去的只能是腌鱼,味道总有些折损。想吃真正的美味,还是得来这东隅岛。”

    潘学忠笑道:“那好啊。有鲸、有鲑鱼、有米、有纸、有人,这东隅岛大有可为啊”

    赵虎子竖了个大拇指:“那以后就要多仰仗老哥了”

    饭后,酒饱饭足,潘学忠本欲喝会儿茶就去屠宰场上视察一番,结果刚烧开了水就接到报告:“少校,外面有人递了拜帖,说是日莲上人来访。”

    “日莲上人”潘学忠端着茶杯,有些惊奇,“这岛上还有和尚”

    赵虎子倒是慎重起来,说道:“这个日莲上人有些来路,我们当初能在岛上落脚,跟他也有不小关系,最好还是见他一见。”

    “哦”潘学忠有了兴趣,“我记得你说过当初当地土人闹过事吧,难道跟他有关系这日莲上人是个什么和尚”

    赵虎子摸了摸鼻子:“说来奇怪,他是个被幕府流放的妖僧。”

 第472章 妖僧

    1264年,9月7日,日本国,佐渡岛。

    佐渡岛,自数百年前便是日本国流放犯人的地方。虽说是“犯人”,但一般小偷小摸作奸犯科之人是轮不到这个待遇的,能被送来佐渡岛的,大多是与日本朝廷和幕府的作对的人。而有能力与当权者作对的,自然也不会是一般人,而是日本的贵族、皇族,乃至真正的天皇,大多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

    不过,即使同为失败者,也是分派系的。前前后后、不同派系的流放者们在岛上分散居住,其中位于岛西八幡神社旁边的,就是一家与幕府关系相对和缓的“周坊”家人。

    周坊町再往北,还有一处“野泽町”,居住的是“平民们”岛上本无平民,但早年被流放过来的贵族经过长年生活,坐吃山空、穷困潦倒,自然就被新流放过来的生力军压迫,沦为了平民。这些平民地位较低,但更放得下架子,种田捕鱼、伐木淘金,都是一把好手。

    过去,平民们也只能做这点粗笨工作了,收成有相当一部分都要被“贵族”们收走。但是从去年以来,一帮“宋人”乘大船而来,在岛上拓地建屋、雇佣本地人过去处理渔获,平民们的生活境地就好了许多。

    如今,野泽町西边的山林中开出了一条窄长的道路,与更西方的北冥公司驻地连接了起来。现时正有不少穿着粗陋短衣的平民挑着扁担在路上来来回回,送去稻米,换回鱼下水、铜钱或新奇的小商品,带回家中,或者发卖到岛上其它地方。

    在道路的西侧,北冥公司驻地门口,三人正站在一处树荫下,等待着。其中一人披着青色朴素僧袍,头顶新剃过,光亮亮的,露出顶上的戒疤。另外两人则是传统的武士打扮,腰间都挂着刀,却没有剃成标志性的月代头,只是寻常把头发扎起来。毕竟月代头特意把头顶的头发剃光是为了避免战时散发遮蔽视野,而这些“武士”已经不再有战斗的需求,也就不用在意这一点了。

    和尚平心静气地等待着,其余两人则有些不耐烦的样子。

    等了许久,门终于开了,其中一名武士抬头望去,却见门中出来的不是那些“东海人”,而是两名年轻女子。

    “还没回应呢”他嘟囔着,有些不满。

    这一开口就憋不住了,他见出门二女肚腹皆有微微隆起,便随口问道:“是借到种了吗”

    二女面露喜色,略一行礼,道:“托您的福,是借到了呢。”然后便轻快地顺着山路往东去了。

    又等了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