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255再铸鼎-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集市上,各家地摊已经开张了起来,卖烤肉串的,卖糖葫芦的,卖发糕的,卖成衣布匹的,卖各种小玩意的,卖艺的,卖身的,应有尽有。还好,段石刚吃了一顿白菜饺子,肚子里有货,能够抵挡住各种香味的诱惑,径直去了更西边,进了莒县新城中,来到了东海储蓄银行在这里设立的一处装修大气的支行中。

    这家支行是东海储蓄银行西南分行下属的莒县支行,虽然名头很大,但实际上是跟着密州往这边修路的工地一路搬过来的,直到新城这里才固定下来。毕竟现在东海体系内最大的用钱项目,就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地了。

    刚才给段石他们发薪的“账房”,有两个就是银行职员。最初,工地发薪,都是给条子让工人们自己去银行领钱的,不过莒县这边的工人没经过新思维的冲击,对这种方式很是不能接受,阻力很大。没办法,后来工地只能请银行过来,现场发给工人们钱币,然后再让银行自己去吸引他们存钱。

    一般来说,新来的工人对银行都是很抵触的,总觉着把钱放进去换几张纸片不够安心,宁愿把钱自己留着,最多去银行把银币换成铜钱或者反过来。而像段石这样的“资深”工人,则更乐于接受这种新鲜事物,毕竟工地上鱼龙混杂,就算把钱贴身带着也不够安全,反而存进了银行就安全多了,还有利息可拿呢。

    段石可是听人讲过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说隔壁连云郡有个工地遭了贼,一间帐篷里被人放了迷香,十二个工人里面有十一个被掏了个精光,只有一个人因为把钱存进了银行而躲过了一劫也不是躲过一劫,他的存单都被偷了,但是去银行挂失之后钱还是回来了,反而因此逮到了拿着存单来试图冒领钱的劫匪。这个故事有模有样,细节非常清楚,也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反正段石是信了。

    段石进了这家刚装修起来还没多久的银行网点,瞅了一眼几个柜台背后的柜员,往其中一个柜台前一坐,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存单和刚到手的那枚银币,说道:“朱秀才,麻烦你给我把钱给存了。”

    段石是老主顾了,对面的朱姓储蓄员也认识他,当即笑道:“段小哥又发了财了啊,真是令人羡煞啊。怎么,是活期还是定期?”

    段石想着年底还会再发笔奖金,日子不至于太紧巴,为了忍住这几日可能遇到的诱惑把钱省下来,他忍痛说道:“定期,给我存一年的!对了,一年息还是五分吗?”

    本来东海储蓄银行是不给利息的,毕竟帮你存钱,不收保护费就不错了,还想要利息?但是其他几家商业银行成立之后,尤其是周弘文经营的那家立信银行做起来之后,坏了行规,开始用利息揽储,于是储蓄银行无奈也就只能跟进了。

    朱储蓄指指大堂一边挂着的牌子,道:“对,一年期的没甚变化,还是五分对了,官府新近发行了一批国债,年息八分,你可有兴趣?”

    “八分?”段石一下子提起了精神,“这国债是甚东西?”

    “国债嘛,便是官府借的债。这不咱们东海国跟日本国起了战事吗?大军出动讨伐日本需要钱,可是等收税再供应就晚了,便发行了这国债券,先募钱发兵,等来年有了收成再还钱。”说着,朱储蓄从抽屉里取出一张一元面值的国债券来,递给段石看了一下

    段石不识字,最多能辨认出那个“壹元”来,剩下的也看不明白,朱储蓄便指着上面给他解释道:“喏,一年期国债券,丙寅年阳历12月1日兑付,利息8”

    段石狐疑地问道:“这个意思我是明白了不过,官府跟我们这些小民借钱,上面要是不还,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朱储蓄哈哈一笑,说道:“要是不还,下次不就借不了了?这次是打日本那么个小国,发借个几十万的国债就够了,才几个月的税钱,肯定能还上的。要是不还,坏了信用,万一鞑子打来了,要上百万的军费,那时候借债没人借怎么办?所以,不用担心,肯定会还的!而且,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嘛。我听说,日本国是有不少白银的,官府借了钱,夺了银子回来,还钱肯定是绰绰有余的;而我们这些国民,自己不能上阵杀敌,但买国债也是与国出力的一种方式嘛,一年后得了利息,不也是分享了国家的收益?这便是家国一体啊!”

    听他这么大义凛然地一忽悠,段石只觉得热血上涌,把巴掌往桌子上一拍,说道:“好,这国债我买了!”

    这段时间内,像段石这样的事例,在东海各家银行的各处网点中还在不断上演着。不过,虽然精神可嘉,但像他们这样的小储户一元两元地认购国债,就是再过半年也卖不出去多少。实际上,东海国管委会此次为应对日本事态而发行的这批总额为五十万元的国债,绝大部分仍然是由各家豪商和权贵认购了的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啊!

    管委会倒真不是缺这五十万了,虽然财政是赤字,但商社可是盈利的,只要把来年的预算压缩一下,再跟商社要一笔特别税,那么五十万还是能挤出来的。只是,压缩预算,或者挪用利润,意味着把本来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者研发、产能提升的资金挪到了战事上来,也就意味着东海人为了日本人而被迫放缓自己的步伐这凭什么啊?

    所以,还是发行国债,用额外的钱来解决日本战事吧。

    同时,这也是对国债运行机制的一次检验。管委会并不是第一次发债,之前就为了救市而发行过“特殊时期专项基金原始兑换券”,后来还把它变成了一个长期债券项目,用来支持大规模基建项目“千里路计划”。但这个“金原券”是特意淡化了政府色彩,还是用了货物作为抵押的,而现在所发行的国债,则是真正的完全赤裸裸地为了政府行为战争而发行的无抵押债券。如果它可以顺利发行,那就意味着“东海国”这个实体的信用成功建立起来了,而且证明了它有能力借助金融手段进行一些超出常规的操作。

    现在看来,这个考试还算成功。五十万元的国债很快就卖光了,似乎完全没有探到市场的底,将来大有可为啊!

    在这个过程中,东海国刚诞生不久的银行业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他们建立了一套初级的遍布国内大部分州县的汇兑和结算网络,并且与各家大户取得了联系,来自各地虽说大部分还是在胶州这个核心地带募集的的资金才能迅速汇聚到中央市来,支撑东海军的军事行动。

    嘛,虽说如此,但其实真正支撑军事行动的,还是东海商社多年来建立起的后勤体系。这个后勤体系虽然已经改组成了总后勤部,进行了货币化结算改革,各项物资的调动都是通过货币交易来进行的,但实际上,它的本质还是物资的流动,而不是货币的运用在后世,一千万元和等值的大米似乎是等价的,前者运动起来还更方便些,但在现在这个时代可不一样。一个银元可以买一石粟,但不等于十万元能买到十万石,而到了敌境,就算你有一百万元,也不一定能买到十万石粟,你必须亲自把这十万石搞到手才行,而这就很难用钱来解决了。

    国债换到手的这五十万元,大部分是用来给军人们发饷的总参谋部对日本行动计划投入最多六千人的海陆军,这六千人出了海就得按战时标准供应薪资,一个月就算全在日本睡觉也得五万元才行,而一旦打起来有了战功和抚恤那就更海了去了。通过荣誉点数系统和授田代饷,薪资可以节省一些,但也不能太省,毕竟,什么“近代军事制度”吹得震天响,其实都是扯淡,充足的饷银才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啊!

 第489章 不忘初心

    1265年,11月21日,日本,石见国,江津。

    “别看了!”韩松拍了一下林宇的肩,后者正在眺望着东方的海面,虽然那边一片风平浪静什么都没有,“都入冬了,这季节哪来那么多台风?再看也看不出什么来,快到了,让你的人准备起来吧。”

    林宇打了个,若能从穷困的石见国转封去富庶的尾张国,那可真是发达了。但随后又立刻转成了疑惑和忧虑:尾张虽好,但它位于畿内和关东之间,是东西交锋的必经通道,自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倒幕军真的能打到那里去吗?就算能打过去,难道又能真的打倒幕府?若是不成,尾张国可就成了交锋前线了啊!

    眼看着石见国现在因为银矿有了些起色,若是丢了这里反而换到一块战乱地带上去,那不就成大傻瓜了吗?

    再说了,东海人让我去尾张,是安的什么心,难道不是想着独霸石见的银矿?这可不等等,如果他们非得来抢,难道我能抵抗得住?

    罢了,唐人有句话说得好,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啊。

    他又看了看韩松背后那一排高大的“武士”,咽了一口口水:“好,好!我这便召集武士,参加倒幕军。只,只是,在将军转封之命下达之前,我家尚需履行石见国守护之职”

    韩松哈哈一笑,转怒为喜,笑着说道:“那是自然嗯,我军也不便长久叨扰,不过因为倒幕事业,还需要在石见国停留几日。我听说此地东北有仁摩、大森二地,伊东君便将此二地让与我军如何?”

    伊东转念一想,回忆起了韩松所说的这两个地名。它们位于江津以东、大田以南,是两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仁摩靠海,大森靠山,中间有一条小河相连,没什么产出,好像也有些银矿,不过也只是石见国无数银矿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他没怎么心疼便同意了:“好,好,我这便回去,将此二地的地头委任于韩君!”

    韩松心中狂喜,但面上却没表示出来,只是淡淡地点头道:“那便有劳伊东君了。”

    成了!石见银山到手了!

    实际上,石见银山的潜力在此时尚未发掘出来,虽然也已经有小规模的银矿开采,但这样的小银矿遍地都是,根本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所以伊东守才会轻松把它让出来哦不对,应该说,所以他才会无意中明智地做出了正确的抉择,轻松保住了地位和性命,不然真的死抱着银山不放的话,那就不是情谊能解决的问题了。

    韩松刚才所说的“大森”,就是石见银山旁边的一座小城,或许只能被称作小山村,现在没什么名气,但是地理位置很重要,西边紧邻银山,同时又临近两条小河,一条向北在仁摩町出海,一条向南汇入江之川,可谓银山的出口。后世的德川幕府就在这里设立直辖的御所,用于控制银山。

    现在东海军只要取得了仁摩、大森这两个地方,就能开始对银山进行大规模开发了!

    多年的梦想,终于达成了这也算是不忘初心了吧。

 第490章 恶党

    1265年,12月9日,日本,伊予国。

    “啊哈!”

    人送绰号“矮张”的张贵顺势往地上一伏,来了一招“滚地刀”,手起刀落,将一名比他还矮的日本武士的右腿砍断,然后又滚了两圈自然站起身来。

    虽然手刃了一个敌人,但他却暗道不好,因为在他们几个张姓兄弟周围,有更多的日本武士包围过来了!

    他甩干钢刀上的血迹,往背后的“竹园张”张顺身边靠拢过去。两人背靠背相互掩护,张贵问道:“老大,这下怎么办?”

    张顺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