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255再铸鼎-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散安置到本土、南宋和海外各地,人一散就掀不起什么水花了。

    “是这样?”这个条件在时宗听来有些意外的宽厚,毕竟他们北条家对于失败的政敌都是“族诛”的,比如上次的三浦家就是。“离开日本,是指去哪里呢?”

    “两个选择。”韩松举起了手指,“要么,就去中土,老老实实做个富家翁,十年之内不能离开,十年之后就随你了;要么,就去南洋,或者西洋到了那里,你们依然可以自己做城主,甚至建国,只是这就要靠你们自己打拼了。”

    找个破岛子或者陆上孤岛把这些日本人扔过去也不错,虽然不能对他们进行严密控制了,但他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是能把蛮荒之地开发出来,对于东海商业网络也有助益。

    北条时宗一愣:“南洋?西洋?是你之前信里说过的那些地方吗?”

    “是啊,其实那边虽然热了点,但潜力是很大的比如说在日本论贯卖的香料,在那边只是随手可摘的树叶。”韩松顺口鼓动起来。

    他这么一说,不但时宗,就连出家人日莲和尚都有所意动。韩松看着这位大光头,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这位大师,天竺您知道吧?”

    日莲双手合十,说道:“天竺是佛法诞生之地,老衲自然知道。这天竺可是有什么事吗?”

    韩松严肃地说道:“大师可知道,天竺现在佛法衰退、外道横行,已经不复为佛国了?”

    听了这话,日莲和北条时宗都是一惊:“什么,竟有这事?”

    韩松把手一拍,说道:“对啊!两位可都是笃信佛法的吧,在此末法之世,怎么能不挺身而出呢?时宗,我看你也别犹豫了,年纪轻轻当什么寓公啊,就回家收拾一下行礼,带着你家人都跟我上船,去天竺,我帮你们画出个地方了,建立佛国!这位大师,您也纠集弟子,跟着时宗他们一起过去,弘扬佛法,让天竺回归正途,这可是无上功业啊!”

    “善哉。”日莲上人一听到“无上功业”,精神一下子抖擞起来了,转身就对北条时宗说道:“北条大人,这可是悲事变喜事的大好事啊,您还是从了吧?”

    “啊?”北条时宗被一阵忽悠,已经一脸茫然的表情,“好,啊,天竺佛国?”

    韩松哈哈一笑,指着大营说道:“好了,让他们快投降吧,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第503章 1266日本锁国

    1266年,2月18日,日本,平安京。

    洛都大内,院厅之中。

    日本朝廷和院厅的文武大臣排成两行,与全副武装的东海精兵站在一起,伸长着脖子围观着院厅中央一处棋桌。

    棋桌两旁,分别坐着日本的“最高权力者”太上天皇和来自东海国的、陈远琪两人。

    在他们身旁,还有两个东海画师正在奋笔记录下这幅画面。

    “陈君,张君”上皇拿着一份汉文写就的条约,激动地对面前的陈远琪和两人问道:“这,这可是真的”

    这份条约,自然就是关于这次战争的最终条约了。

    1265年底发生的这场日本战争,最后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收尾了北条时宗在得到了韩松“天竺建国”的许诺后,“带着”第一快速反应营和无数被冒险者协会许诺了关东封地的江湖好汉杀回了关东,先是回到镰仓“劝服”了北条家人,又在关东平原进行了大扫荡,清除了诸御家人封建势力。

    而另一边,天皇朝廷收到前线战报后,也被东海军的雷霆手段吓了个心惊胆寒天照大神保佑,这些人都是杀神啊之后再也不敢拿捏什么身份,乖乖做出了一副任君采拮的姿态,生怕东海人不耐烦了换个听话的上来。要知道,持明院可是落到了他们手里呢

    然后,今天就是最终签约的日子,作为日本朝廷的实权代表,上皇就拿到了这份条约。不过他之所以激动,却不是因为里面充斥着对他不利的不平等条款,恰恰相反,是因为里面写的太过公道,几乎与当初他与陈远琪达成的共识并无二至,甚至连传授炼银技术这点都没变,这简直太惊喜了

    陈远琪咳了一下,说道:“自然,当初我们不都说好了吗怎么能失信呢。只是关原一战,我们又收了不少功臣,这就有劳朝廷把他们安置在关西了。”

    “要的,要的,”上皇连忙点头,不就几个守护几十个地头几百个庄园嘛,跟大位比起来算什么“关东那边,自然也是任凭东海处置。”

    陈远琪点点头。他们东海人对关西的烂地一向是没什么兴趣,只要有超然的地位就足够了,为此还是扶持一个薄弱的朝廷维持统治的好,只是需要给他们掺点沙子。

    旁边的见正题说完,微微一笑,又开口说道:“上皇大人。战争这么就结束了,从此东日两国便又恢复了和平,可以正常交流了,真是可喜可贺啊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场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呢”

    上皇一凛,这是什么意思,战争不是你们挑起的吗但他当然不能这么说,于是正色答道:“是因为北条家不识抬举”

    “正是如此”一拍手,但随即又把身子往前探了过来,用怂恿的语气说道:“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日本的人心浮动啊”

    “人心浮动”上皇对这个论点倒是赞同的,但是你们这些外人不正是人心浮动的源头之一吗由你们说出来是什么意思

    深沉地说道:“正是因为人心浮动,商人求财,武士贫困,民人进城,这才导致社稷的根基受到了损坏,幕府因此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啊”

    上皇一头雾水,但还是顺着说道:“请张大人放心,朝廷以后一定不会犯北条家的错误”

    “不,”伸手摆了摆,“北条家目的是没错的,只是手段错了他们想的不错,外面来的诱惑那么多,日本的人心不就浮动了吗所以一定要把国门锁上才对。朝廷以后想长治久安,也须得重拾锁国之策才对啊。”

    啥

    上皇的眼珠子差点都要瞪出来。幕府要锁国,你们打了过来,结果打完之后又要我们锁国

    你要说要不要锁国,以上皇的想法肯定是得锁的当年列祖列宗锁了那么多年国,不就关起门来过得好好的那平清盛一开国,后来惹出了多少是非这国,不锁不行啊

    但是,这东海人要我锁国,又是安的什么心思

    他看着笑呵呵的胖脸,又看向旁边同样笑了起来的陈远琪,又挖空心思回忆这些日子搜集来的东海情报,突然产生了一丝明悟,于是试探着说道:“锁国自然是要锁的,从此之后,关西便片帆不得下海,也不允外国船舶来访只是,朝廷也不可完全不知外事、不通有无,这便有赖于东海国了。”

    和陈远琪哈哈一笑,对击一掌,果然,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啊

    从宏观角度来看,闭关锁国当然是有损国家利益和外商利益的。但问题也要辨证地看,虽说大部分人受损,但也有一部人得益,那便是在锁国策下依然能开展海贸的人。比如明朝时的海盗、清朝时的广州十三行,在封闭的环境下却赚了个盆满钵满,身家千万。而东海大会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可想而知,随着炼银技术在日本的传播,白银产量一定会迅速提升起来。而若日本继续开放,那东海商社虽然能从中赚到不少,但绝大部分还是会被其他海商赚走。可一旦日本锁国就不一样了,在锁国策的加持下,日本国内的白银会像气球一样快速膨胀起来,而只要把握住了这个气球的出口,那么白银想落到哪个口袋里还不是动动手的事情

    当然,他们也不会做得这么绝,真把外商全拦了,对谁都没好处。在计划里,瀛山公司只是会稍微控制一下日本海贸,把瀛山和关东作为两个贸易口岸,以促进两地的发展。海商愿意来还是随时可以来,只是贸易要服从东海人的指挥,而且必须用东海银元结算。货币霸权可是比短期利润更重要的权力。

    把条约一摊,又拿出一份附加条款放了上去:“正如您所说的,只要授予瀛山公司一点小小的特许经营权,日本就可以、并且应该锁国了”

 第504章 此岸

    1266年,2月28日,此岸郡,镰仓县。

    “此岸郡”是全体大会前不久批准成立的一个行政区划,也是继本土八郡、辽东郡和西洋郡之后的第11个二级行政区域。

    它的辖区包括整个关东平原和周边的关隘险要地区,目前尚处于军管状态,未来一段时间会由瀛山公司代管现在瀛山公司可膨胀了,业务范围扩展到了瀛山岛、此岸郡、日本海贸和“东海御家人”管理四大块,职权甚至超过了经营已久的江南工作组,人员也开始大肆扩招。当然,这只是初期为了效率不得不放权,等到事情走上正轨之后,全体大会那些人一定会眼盯着把这些权力一点点撕咬下来的。

    此岸郡的市中心已经预定建设在关东平原的核心位置,但是具体的地点还没确定下来,自然也没有开工。东海人的办公地只能暂且先设在幕府经营已久的镰仓,虽说有些碍手碍脚,但是办法得当的话,也有助于压制宵小、扩张权威。

    镰仓西南海岸的由比滨上,东海军修建了一处临时码头和简易棱堡,作为他们在此地的临时基地。大会授权范龙城在这阶段负责整个关东地区的军管事宜,一面要压制本地势力,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协助“东海御家人”,也就是在关东各陆地孤岛分到了领地的协会好汉们,帮助他们在领地建立威望,还要为以后的建设打下基础。担子也不轻啊。

    不过范龙城的骑兵也正适合这行。关东从数百年前就被朝廷用作养马地,还引入了大陆优良马种,到现在为止马匹存量也不少,骑兵在这里不缺马用,反过来说快速行动的骑兵也正适合控制这块广袤的土地。而他本人也相当喜欢这个工作,征服日本,移文易种什么的,不正是最令他这种极端民族主义者热血沸腾的事吗

    现在,他新官上任,也急乎乎地把火烧了起来。

    “这是最后一次有人给你们翻译”

    日光之下,范龙城穿着亮闪闪的全套盔甲,大声宣告着,说完一句,旁边的翻译官就给他翻译成日语。陈远琪也在一旁看着。

    陈远琪已经预定在军管结束后代表瀛山公司接管关东地区,现在来给范龙城做个助手,也是提前熟悉一下环境。

    在台子之下,来自整个关东地区的大大小小数百个有力御家人恭恭敬敬地坐着。他们其中有一部分是攒够了积分换到了封地的“东海御家人”,也有一部分是倒幕时表现不错的关西武士,但更多的还是原先就在关东有封地的日本贵族。最后这批人在这次战争中给幕府出力不多,所以东海军也没太好的理由把他们清理掉,又不好直接撕破脸硬抢,否则逼得他们蜂拥上山打游击那可就玩脱了。所以只能暂且把他们拉拢过来,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把局面稳定下来,以后再拉一派打一派,推恩守坟,慢慢收拾。

    现在,场上的新贵和旧势力们表现就截然不同。新贵们一副扬眉吐气、回到了娘家的感觉,而旧势力则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生怕这位“新将军”看他们不顺眼就给他们来个“流放”听说之前去了关原的那些大佬们都被发判海外了海外,那多吓人啊

    范龙城看着他们的表现,又继续说道:“从此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