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炼成生铁的。但是季国风不这么想,他认为莱芜煤铁双丰,发展潜力不是五龙河这边能比的,本就应当发展成大型煤铁基地,至于安全问题在不断膨胀的东海军力面前,根本不是问题。只是政策上一直放不开,前几年借着改革权益分配的机会,在那边设立了一条炼钢产线,但是后续的扩大就不批准了。而随着五龙河对于煤铁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莱芜那边用于铁矿和煤炭等初级采掘业的产能比重又快速回升了起来。所以季国风现在抓紧每一个机会游说股东们解开对那边的限制。
孙长天耸耸肩,说道:“有道理,不过我倒是无所谓,你们有这功夫,不如把精力放在扩大产能上,在哪边增产不是增?这么下去,月产万吨的目标哪年能到啊?”
季国风自信地说道:“这个好说,我们煤铁复合体的闭环已经完成,以后可以自我增殖,只要投资给足了,扩产是很快的!”
“煤铁复合体?闭环?”孙长天一脸懵逼,“什么意思?”
季国风指了指河上那一排大水车,说道:“之前的炼钢产能,是我们用外力强行催生出来的,产能因此也受到这些外力的限制。而这几年的技术突破,尤其是蒸汽机和煤气相关技术的成熟,使得这个煤铁复合体彻底完成了闭环。
蒸汽机摆脱了水力的限制,使得从采矿到机械制造这一系列环节的产能都得到了提升。而蒸汽机的制造和使用也只需要煤和铁,这就意味着更多的煤铁反过来又能部署更多的蒸汽机,整个产业进入了良性循环。同时,煤气解决了高能燃料和夜间照明的问题,使得这个复合体可以持续工作。剩下的就是自然发展的问题了,体系自己就能不断增长壮大,要担心的,反而是原料和运力能不能跟得上,所以这个体系最好还是建在煤铁产地附近。”
孙长天摆摆手,说道:“听上去不错算了,这还是你们专业人士操心吧。走,我们还是去厂子里看看吧。”
说完,他便朝厂区走去了。季国风耸耸肩,也跟了上去。
大铁厂的规模已经今非昔比,占地面积已经不亚于寻常的小城。地上为了运输方便铺设了蜘蛛网般的钢轨,为此厂区又在各关键节点配置了安全员,以防不熟悉情况的人走错了地方发生事故这种事故是经常有的,要知道现在厂区之大,即使是厂里的工人也很可能不熟悉隔壁片区的情况。
两人在厂内几名高级安全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新建成的四号高炉附近。
四号高炉虽然是新建的,但是并没有盲目扩大规模,而是延续了三号高炉的成熟技术。虽说如此,参数在当前来看也相当惊人了。它容积15立方米,光这一个炉子每天就可以生产10吨铁水,足以让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炼铁工坊汗颜。为了供应这个炉子所需的原料,炉旁有一整套的铁轨和起重机组成的系统,用于往内里添加焦炭、铁矿和助剂。除了这个,还有三个35平方米的蓄热式热风炉,利用高炉顶部产生的煤气和外部输入的水煤气为热源,将外来空气加热到八百度以上,之后再送入高炉,便可显著提升高炉的工作效率。为了驱动这些磅礴的空气,足足使用了六台新星150作为鼓风机的动力其实现在有一台180就够用了,但考虑到冗余度,六台小机器就算坏了一两台也不影响工作,而一台大机器万一出了故障,整个系统都得停下来陪它,所以并没有更换的计划。
两人到达的时候,车间里正好要倒铁水了。车间主任看到了季国风,只来得及匆匆打了个招呼,便跑到隔壁一个小房间前,恭敬地敲了敲门,说道:“石大匠,该出水了,麻烦您出来看看。”
“知道呢,别催。”话音刚落,门就主动打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从里面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与普通工人截然不同的精良浅黄色制服,细节处还用了红线描边,左手拿着一个一看就贵得吓人的人头大小的钟表,随手放到了身后的徒弟手上,整了整衣领,说道:“我可一直看着时间呢。主任,走吧,别耽搁了正事。”
然后没走两步,这个“石师傅”就看到了季国风,一下子换上了一副笑脸,问候道:“季东家,您过来了啊!”
季国风笑着挥挥手,说道:“哈,石师傅啊,随便来看看。你不是要看颜色吗?别耽搁了,赶紧去吧!”
“好嘞,您慢看!”说完,石师傅便背着手,带着徒弟往高炉那边去了。
这看得孙长天是目瞪口呆,等他走远后,连忙对季国风问道:“老季,那是谁啊?怎么这么牛?等等,那衣服是不是六级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扫地僧?”
工业部现在把技工分为八级,大部分普通工人都是一、二级,三级就算熟练工了,而六级工则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再上面的七、八级就是传说中的神仙级了。
季国风哈哈一笑,说道:“这石师傅可了不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一眼就能知道铁水温度如何、成分有没有偏差。这些东西我们现在没有仪器能检测,质量把控可就靠这些神人了,他看上这么一眼,可就是一块银元入手呢。”
石师傅全名石镇子,原先是招远县的铁匠,早年来了五龙河大铁厂做工。或许是因为之前打铁时积攒了不少经验,又或许是天赋使然,总之他学习了钢铁成分等基础知识后,在辨识铁水上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目测的结果几乎与最终检验的结果相差无几。这种能力对于缺乏检测手段的东海工业来说极为珍贵,于是他的工级接连提升,待遇也水涨船高。呃,不客气地说,在一部分工业口股东的眼里,他的价值可比大会里某些股东还要高得多呢。
当然,有类似能力的也不止他一个,其他高炉还有炼钢线也需要类似的“扫地僧”坐镇。工业部也在试图用标准化的训练体系与图表对比来量产这样的工人,不然这么大个体系怎么撑起来呢?拜此所赐,现在大铁厂的质量控制已经不再像几年前那样听天由命了,而是可以主动控制碳含量等一系列指标,虽说仍不精确,但也是个巨大的进步了。
归根到底,工业生产是“人”在生产,纵使到了21世纪,工程师和工人的素质影响都不能从生产过程中完全摒除呢,更别说现在了。正是因为有着石师傅这样的一个个技艺高超的工人,东海工业体系的根基才得以建立起来,各种奇思妙想才得以在他们的手上实现,不然就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季国风又给孙长天讲了几个这种“神人”的例子,说话间,石师傅就收工回来了。路过的时候,季国风又跟他打起了招呼:“石师傅,这锅怎么样啊?”
石镇子说道:“还行,应该是53到55,杂质少,可以进平炉。”
季国风由一竖大拇指:“那好啊,你辛苦了!”
石镇子连忙朝他一摆手,说道:“哪里哪里,您才是辛苦”说完,就又回了他那个小屋去了,这洒脱看得孙长天是啧啧称奇。
第524章 煤铁复合体 下
1266年,6月8日,金口市,五龙河大铁厂。
过了一会儿,两人上去瞅了一眼铁水,便跟着鱼雷罐去了下一级的平炉车间。
鱼雷罐是一种纺锤形的铁水容器,用生铁铸造,内部铺设了耐火砖,容积大、开口小,有利于保持铁水温度。现在这个盛着上千度铁水的容器就放置在铁轨上,由几个工人小心翼翼地推着,两人远远地跟在了后面。
一边走着,季国风一边介绍道:“这平炉可是我们近年来在炼钢技术上一次显著的改进啊。之前的转炉虽然原理简单、产量也大,但有个致命缺点,就是会让大量空气残留在材料中,对性能影响不小。而平炉就没这个问题好吧,我知道有些人对性能参数不感兴趣,只关注产量,但性能提高了,相同的工件就可以用更少的钢,变相提高了产量。
平炉还有个好处是适应性强,不一定非得是铁水,什么废钢啦生铁啦甚至铁矿石啦都可以扔进去炼,只要事先计算好成分就行了。哦对了,这个好处延伸下来,就是我们可以比较稳定地控制碳含量,不用像之前那样听天由命了。”
孙长天略一思考,问道:“既然如此,那当初你们为什么不直接上平炉,而是先用了转炉呢?”
“技术条件不够啊。转炉虽然有缺陷,但是引入空气除碳是个放热反应,可以自然保持温度。而平炉没那么剧烈的反应,就必须从外界引入热源才行,还不能是一般的热源。这个热源问题直到煤气技术成熟才解决,所以有了煤气之后,我们紧接着就上马平炉了。哦对了,顺带一提,历史上平炉原本是用来炼玻璃的,后来才用作炼钢,但我们这边就反过来了,有了炼钢平炉之后,技术才扩散到玻璃厂那边,他们用了这个才能批量生产平板玻璃。”
孙长天听了这个一下子打起了精神:“原来平板玻璃是这么来的,这个可真厉害了啊!”
季国风撇了撇嘴,合着你们这些俗人只知道关心能赚钱的玻璃,对真正的技术一无所知啊!
说着,两人就来到了平炉炼钢车间。同高炉车间一样,平炉炉体只占了车间面积的一小部分,如同一个棺材一样躺在车间中央,周围则是大面积的蓄热室和换气道。
此时尚有一炉铁水在冶炼,鱼雷罐运抵之后没有直接上工位,而是运到了保温室里。搬运工与车间负责人办完了交接,后者拿过了成分检验报告,马上就召集人员计算起了下一炉的配比。呃,季国风就在身边,他们流着不知道是热汗还是冷汗,计算得格外认真,计算尺和算盘一起上,反复验算了三遍才停下来。
负责人身穿带有金色描边的白色制服,是个四级工程师,在东海工业体系里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了。身边那几人至少也是戴着高级肩章的二级工程师,这意味着他们经过了标准化的工业教育,是难得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虽然在车间里要忍受严酷的工作环境,但在外面却是标准的有社会地位的高收入人士,可是婚介市场上的抢手货。
不久后,负责人小跑着把计算好的成分表拿过来给季国风过目。季国风随意拿过来瞥了一眼,上面写铁水若干,碳含量12的废钢若干,优质铁矿石若干以及除磷用的石灰石、白云石若干。这位前工业部长心算了一下,没什么问题,便把单子还给了他,说道:“我就是来随便看看,不干涉你们的工作流程,不用拿给我看。”
负责人心中吐槽,但脸上还是陪笑着跑回去了,张罗工人准备起了物料,又跑到出炉口待命的工人面前宣讲了一遍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过了一阵子,当前这炉钢水出锅了,根据墙上的生产计划牌,这应该是一锅低碳钢鉴于当前可怜的加工能力,目前生产的钢材大部分都是碳含量偏低的,这样无论是锻造还是切削都能省不少力气。至于强度和硬度的问题则只能靠后了,再说了,就算强度再低,也比其他地方普遍使用的熟铁和生铁强多了。接下来,这锅钢水大概会送去辊轧车间,轧制成某些板材或者型材。
之后,工人们便把新的物料按次序加进了炉子里,又操纵了几下,一台原始的无牌号蒸汽机带着阀门转动了起来,进气道内部风道转换,煤气和热空气涌进炉内。平炉内部主体是一个略带倾斜的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