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又亲自试了试填煤的手感,便出了门,往后面的蒸汽机舱走去。锅炉舱和蒸汽机舱是不通的,必须出门后,从两侧的狭窄通道绕过去才行。他们在中间挤了大约五米,便看到了一个小门,移开之后,便挤进了蒸汽机舱之中。
这里倒是出乎预料的宽敞,从锅炉尾端到螺旋桨传动轴接驳处,足有近五米的长度,但只在中央位置建设了一座约两米长的铁架台,蒸汽机就安置在这上面。再加上此时头顶尚未封顶,可以直接看到天空,更是给人一种“开旷”的错觉。
梁恩有些心疼地说道:“怎么留了这么大片空间出来,这不是浪费吗”
秦晋耸耸肩:“我们这是标准动力单元,总要留下升级空间的嘛,现在要是紧凑了,以后要安装更大的锅炉和机器不就抓瞎了再说了,留出空间来,操作和检修也方便。”
陈文倒是点了点头,同意他的说法。
梁恩吁了口气,走上前去,观察起这台传说中的“洪流170”来。
洪流170的四台汽缸采用了水平对置的布置方式,左右各两个,共同驱动中央的一根动力轴,两两对撞可以互相抵销横向应力,使得运行更平稳。但其实这些汽缸并不完全对称,整体略成一个“凸”形,这是因为两个汽缸各需要一个曲轴,而曲轴之间总有一定距离,所以两者的中心线并不能完全重合。理论上这种布置形式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弯曲应力的,但这个应力由铁架台承担了,问题不大。由于横向空间受限,同时单动式汽缸没有汽缸盖的限制,所以汽缸的连杆曲轴采用了类似于内燃机的短摇臂摇摆式设计,使得短短两米多的空间就足以摆的下这四个汽缸。
这台机器之前跑过一阵子,目前摸上去仍然是温的,表面还有一层油水混合的薄雾,沾染了光洁的表面。头顶上,一根不算很粗的蒸汽管道从锅炉那边延伸过来,到了这边分成四股,分别连接到四个汽缸上。由于需要考虑到船上的颠簸,管道关节处都是用了有挠度的铜质波纹管连接,光这几个东西就耗费不少。还有几根排气管,直接直着通到了天上。
梁恩蹲下来,摸了摸铁架台上的沥青和木屑缓冲片,对秦晋问道:“秦工,你这一系列设计,都是为了减震吧”
秦晋听了,面露得意之色:“当然不然的话,要是随便把这些机器往船上一摆,光震就把船震散架了。像我这样,外面钢骨架,内部铁架台加上缓冲物,蒸汽机还用水平对置,三管齐下,这船平稳得很,开起来几乎感觉不到这是艘蒸好吧,感觉还是能感觉出来的,只是这种震感很舒服,不是恼人的那种。”
梁恩眉头一皱:“只是这么一套下来,死重可不少啊。”
秦晋拍了拍铁架台,说道:“没办法,为了确保参数,只能把冗余往多了做了。不过以后一点点改进,总能降下来的。别的不说,就说外面那铁骨架,我觉得你们下次造船的时候,完全可以直接嵌进船体里去,这不就省了一堆木料了”
梁恩眼前一亮,说道:“秦工,英雄所见略同啊”
秦晋正要跟他互相吹捧一下,旁边已经摸到后面传动轴位置的陆平叫了起来:“秦,你这边是怎么连接的啊”
蒸汽机的中心轴后侧连接着一个飞轮,也就是一个沉重的铸铁轮子,是一个储能部件,可以平滑蒸汽机的动力输出曲线。对于单缸蒸汽机而言,飞轮是必备部件,因为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在端点处会形成“死点”,必须靠着飞轮的转动才能推动它继续下一个冲程。而洪流170的两组汽缸之间存在90度的相位差,使得两两之间可以相互帮助越过死点,并不一定需要飞轮。但是为了平滑输出的考虑,还是装上了一个,不过比新星180用的那种大飞轮要小得多,直径只有一米,也是为了适应狭窄的船舱。
梁恩也走了过去,低头一看,这飞轮上每隔一段弧度还用螺栓固定了一些小铅片,每处的铅片数量略有不同,应当是用来调整动平衡的。看到这个,他不禁又佩服起了秦晋手下的那帮工程师来,这可不是个简单活啊。
秦晋也嚷嚷着走了过来,说道:“这都看不明白那边不是有根杆吗,往下一拉,就把那根套轴撑过去了,然后轴端面上的摩擦片抵在飞轮上,两根轴不就连起来了”
蒸汽机的中心轴和螺旋桨的传动轴是直接轴对轴摩擦接驳的,中间没有经过变速机构。因为洪流170的额定转速是每分钟90转,正好是螺旋桨的高效区间,不需要变速调节,结构越简单就越不容易出问题。只是这么一来,对于同轴度要求挺高的,不知道能不能经过实战检验。
“哦”陆平观摩了一阵子,大概理解了原理,又用手按了按那根木材质的传动轴,说道:“嗨,想当初我们建的天轴工坊,用的不就是这样的木轴到头来,有了蒸汽船,还是用的木轴啊。”
秦晋一下子心疼了起来:“别按那可是呃,算了,你也按不坏。这么长的钢轴,五龙河那边可加工不出来,只能先用木轴了。不过这可不是一般的木头,而是从南洋运回来的铁力木密度比水还大,坚硬无比,性能可不比一般的铁差,功率过千之前都足够用了。嘛,它还有个好处,是天然有水润滑性,尤其是跟青铜相性极好,沾水之后几乎没有摩擦力,还能起到密封作用。也就是说,这么一根铁力木轴,加上青铜轴套,就解决了大部分水下螺旋桨的密封问题。类似的组合,一直用到二十世纪呢。”
这蒸汽船有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功率变大之后,再沿用人力船的外挂式螺旋桨就不行了,必须在水线之下开洞把传动轴伸出去,而这就带来了漏水的问题。还好,这个书上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参考,解决办法从机械装置到材料改良都有,铁力木青铜的组合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案。铁力木沾水之后,体积会略微膨胀,并且会分泌出油质,产生自润滑效应,这就意味着这种硬木制成的轴在下水后会自动膨胀把孔堵住,同时又可以转动自如,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呃,当然,略微的渗水还是会有的,但这就好解决了,在船内对应位置再设置一个油水箱,定期把渗进来的水抽出去就行了。
到了传动轴这里,就是动力单元的末端了。再后面是第五段艉部,尺寸开始急剧收缩,项目组在这片三角区域又设置了一处水箱,几乎把底部空间都塞满了。顶上倒是留了一块,以后甲板封闭后可以加装一套抽风装置。现在水箱里面正装着水,也没法拆解开来看下面船壳上的传动轴出口,所以参观就只能到这了。
从头到尾这么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他们对这艘船的结构也大致了解了,便又回到了舰桥上。又指指点点了一会儿,锅炉水也补给完了,船员和工程师三三两两回到了船上,请示过了秦晋之后,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今天的第三次试航。
第531章 驱逐舰 下
解开缆索后,两组船员分别去了船头和船尾,各操起一柄大橹,将船推离了码头。
橹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操船工具,由桨演化而来,兼具桨和舵的作用。它的原理类似于鱼类的摆尾,在低速条件下,是效率最高的推进工具。当初,来自后世的股东们没有见过这东西,对其很不以为然,然而试过之后很快被它折服,之后基本每艘船上都会备上几具。长条状的橹挂在舷边不占空间和吨位,但需要小范围挪动的时候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甚至能完成原地转身这样的高难度动作,在港区活动的时候尤为方便。极端情况下,要是舵坏了,还能用橹应急一下,总之是非常实用的一种宝贝。
过了一会儿,船划出了浅水区,秦晋看时机差不多了,就从舰桥上探出头去,对着后面底舱中的几个工程师大喊了一声:“好了,开车吧!”
他刚收回头来,陈文就吐槽起来:“等等,秦兄,你们就这么指挥的?就这么随便喊两嗓子,也太草台班子了吧,将来底舱一封,你怎么办?”
秦晋不耐烦地摆摆手:“这刚开头,不就是草台班子吗?后面自然会上指令系统的,急什么。之前电信组来问过船的进度,我趁机就把这部分塞给他们了,也别什么都想着让我搞定。”
他们讨论着有的没的,而动力单元中的人已经忙碌起来了。
锅炉舱中,一个三级工程师检查了一下各项仪表,然后在一个表示工况的转盘上把指针转到了“1”的位置上;旁边两个二级工紧接着就上去打开了圆筒锅炉底下的炉膛,确认了一下里面的煤炭和灰渣数量,就往里面撒了一点煤粉,又用打火机点燃了一块木头扔进去引燃起来。
煤炭逐渐燃烧,产生的浓浓黑烟先是沿着炉排一路向后,熏烤了一遍圆筒锅炉的底部,又在后部转入圆筒内部的两个小烟道之中,向前走了一遍回头路,用余热继续加热锅炉内部的水,最后才向上排入烟囱之中。片刻之后,黑烟就从烟囱中冒了出来,股东们饶是已经带上了口罩,也忍不住向后躲避了过去。
呃,机器并没有因此动起来,而是一直烧了许久,两个锅炉工不时查看一眼炉膛,好几分钟才添一铲子进去。两人因纪律约束不敢聊天,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锅炉上的仪表,而上面的数值也没多大变化,真是又热又无聊。过了好几十分钟,直到上面几个大佬从日本聊到了别失八里都快有些不耐烦了,蒸汽压力才达到了足够的水平,可以开动了。
三级工程师灵活地从走廊钻进了动力舱里,跟领头的一个穿着金边制服的四级工程师汇报了一下,后者又对着秦晋喊了一声,得到确定答复后,才带手下们动了起来
其实也没什么需要操作的,只要打开阀门,让蒸汽通过来,然后喊两个人把飞轮顺时针一转,主轴带动正时用的曲轴连杆控制四个气缸的气门有节奏的开闭,蒸汽依次流入不同气缸中,机器就动起来了。
陈文看到这个场景,又吐槽起来:“秦兄,你们这么操作是不合规的,太危险了!人就在飞轮旁边,船上又这么晃,万一卷进去怎么办?”
秦晋说道:“我知道,不过这不还没完全体吗?等到甲板封闭之后,这上面会加一个操作台,所有机械操作都间接进行,但现在不是没有么,只能先凑合了好了,抓紧了,要动了!”
飞轮转速越来越快,等达到了每分钟三十转后,工程师便不再继续加大通气量,而是准备开车了。两人按着接驳杆往下一压,铁力木传动轴的一个轴套便向前运动,顶部的摩擦片与飞轮接驳,被飞轮带着转动起来。而这么一转,轴套中的一处凹槽便自然滑到了轴上的一处卡榫上,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被固定下来。如此,蒸汽机带动飞轮,飞轮带动轴套,轴套带动传动轴,传动轴带动螺旋桨,螺旋桨搅动水流,推动整艘船动了起来。
“哈哈,动了,动了!”虽然加速度极为轻微,但看到船身在不挂帆不摇橹的情况下与周围的水体发生了相对运动,陆平还是忍不住叫了出来,眼眶中甚至还泛出了晶莹的泪花。
这一刻,难闻的煤烟味和脚下微微的振动已经不算什么了,甚至说,这些缺点反而是工业的象征,是力量的象征!
随着螺旋桨的推动,船体不断加速,离心式速度计上的指针不断上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