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水堂和湖沙帮在本地各留了二十余帮众驻守,在湾内伐木盖房,种了一点土豆和蔬菜。骨嵬岛上气候严酷,半年寒冬,只能种一季,但是土地很是肥沃,这一季出产也不少,不但足够这些留守人员自己吃,还能为每年来捕鲑的大队人马提供一部分补给,也算不错了。但是这点供应量相比北疆开拓特遣支队的七百多人来就显得杯水车薪了,因此潘学忠来看了一圈后,也没跟他们买什么粮食,只是补足了水,再让船员和士兵们轮流上岸活动活动,准备休整一阵子,等明天就再次出发。
不过不买粮食,买点别的总是可以的。刘恒信与潘学忠商议了一番之后,找到刘平行问道:“刘堂主,你们这有多余的木炭没?能不能卖给我们一点?”
现在北疆支队最宝贵的就是燃料不但两艘蒸汽驱逐舰是耗煤大户,将来想在寒冷的黑龙江流域站稳脚跟,过冬的燃料也是必不可少的。舰队中的运输船已经携带了大量煤炭,还都是精选过的优质平滦煤,不过哪里会有人嫌手里的资源少呢?抓住任何机会补给燃料是必须的。
刚才他已经看过了,梅乡内陆是取之不竭的森林,也已经有了砍伐的痕迹,取得木炭并不困难,不然铁牛帮这些人在这里怎么过冬?就在刚刚,海边还有人在煮盐呢。刚刚救了你们一命,买点木炭总不能推诿吧?
不过没想到,刘平行居然真的露出了令他不快的犹豫表情:“呃,那个,中校,我们这木炭也不多啊”
刘恒信顿时面色不愉,刚要发作,就从对方口中听到了一个令他惊喜的消息
“不过我们这有不少煤,不知道行不行?虽然烟味大了点,但挺耐烧的。”
刘恒信立刻转怒为喜:“什么,你们这里有煤?”
刘平行看到他露出了喜色,暗暗松了一口气。木炭好烧而味小,煤炭则相反,一向都是前者要贵些,他本以为刘恒信会更偏好木炭,还为梅乡拿不出木炭而有所担忧,没想到对方反而更喜欢煤炭,这可真是正好了。
“是啊,我们在这里挖冰窖的时候偶然挖出来的,当初还耽搁了不少挖窖的功夫,不过也亏是有这些煤在,我们的帮众才能受的住骨嵬岛上的寒冬,那可真是冰坚似铁的冷啊,都不敢在外面撒尿的”
这些年,鲸海上奔波的渔民们,在向中原送去越来越多鲑鱼的同时,也在探寻更好的保存鲑鱼鲜味的方法,毕竟鲜货和腌货的价可是能差出一个数量级的。而经过了几年探索,他们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办法,那就是冷冻!
这个时代当然没有电冰箱,但也有变通的方法,那就是在冬天大量取冰存放入地窖之中封好,等到需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而在寒冷的骨嵬岛上,冬季气温低至零下几十度,寒冰这种资源是最不缺的,只要在夏季开挖地窖,冬季取冰存入,就可以存到来年的捕捞季取用。届时在快船上设置专门的保温舱,内装冰块,外裹棉被,刚捞上来的鲜鲑鱼装进去,一直运到江南冰都化不完。而这种冰鲜鱼在最大程度上保存了口味,也就能卖出远超腌鱼的高价。
铁牛帮黑水堂拥有梅乡这个基地,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风口,在去年就开挖冰窖,也不知道是运气坏还是好,总之是挖到了一条煤矿矿脉,只能换个地方再挖。但也正是因此,使得留守人员能采煤过上温暖的冬天;也正是因此,使得他们这下发达了
刘恒信听他讲完来龙去脉,狂喜乱舞,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你们这下发达了!现在有多少煤?三元一吨我们敞开收购,只怕你们挖不完!呃,对了,你们能挖多少,要不要我们调点人来帮忙?”
“三元一吨?”听到这个价格,刘平行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那条矿脉埋藏很浅,一个壮汉一天自己就能挖一吨煤出来,而这就是三元了,这不等于挖钱吗?“好好好!我们现在差不多有三十不,五十吨!够用吗?”
他们据点里的存煤量并不多,毕竟矿脉就在旁边,需要用煤的时候随便去挖就行了。但现在有钱可赚,只要给手下们一人一吨一元,不,五十分,在几天内挖出五十吨煤来不是轻轻松松?
刘恒信一愣,这一路过来大部分时候都在用风帆,煤炭消耗不大,真要有五十吨的话,他们还没这么多舱位能装呢。不过不要紧,多多益善嘛。“好,你们先划个货场出来堆着,我先付定金给你,等我们去把奴儿干城拿下了,就过来拉煤!对了,我看你们这梅乡孤零零的也不是个事,等日后管委会将这一片纳入建制,肯定能给你们一个编制!”
1255再铸鼎
第579章 黑龙江上 五 奴儿干
1269年,6月25日,黑龙江,奴儿干。
“原来如此,这奴儿干城还真不好对付。”
松花江号上,潘学忠放下望远镜,看着东方特林山上的奴儿干城,皱起了眉头。
几天前,他率领北疆支队到达了黑龙江口,在入海口处北岸的一处高地上建立了营地。那个地点大约在后世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附近,现在已经有少量吉里迷和水女真人聚居生活,由于地处入海口的优越位置和地势较高不怕洪水的特点,被东海人不客气地看中,准备建设成他们未来在东北海区的主要基地,也就是预定成立的黑水郡治所所在。
实际上庙街这里不是很适合用作港口,因为河流入海口处水体含盐量低,容易封冻。但是在冰天雪地的外东北,即使是高浓度的海水也会结冰,所以也不差这点了。
舰队这次带来了充足的建材,准备在庙街建设一个六棱形的大型围屋黑龙江这里不会有有火炮的敌人,所以暂时也不需要浪费建材建设棱堡,有一处早期风格的围屋型堡垒就够了。
不过围屋也不是一天能建成的,所以潘学忠把事情交给手下,自己带着两艘江级和两艘星火级,搭载了一批部队,继续溯流而上,来到了上游的奴儿干城。
自庙街沿黑龙江溯流而上约百公里,可以发现一条大河自西而来,汇入黑龙江。此江即“亨滚河”后世阿姆贡河,在它的河口对岸有一处高山“特林山”,奴儿干城便建于此山之上。
奴儿干城始建于唐时的渤海国,历经辽、金,现在是蒙古朝廷在东北地区的两大城池之一另一个是南方的哈州。不过此城并非一座传统的人口自然聚居形成的城池,而是一座完全的军事要塞,建在险峻的特林山上,周边全是茂密的山林,几乎没有平地,黑龙江直接沿着城下的悬崖峭壁冲过,易守难攻之至,实在不是个善茬。
两艘江级和两艘星火级在奴儿干城下游弋着这时候就能看出蒸汽船的巨大优势了,两艘江级靠着螺旋桨在水中横行霸道毫无顾忌,星火级却需要不断寻找风向折线前进引发了城中人的注意。城寨里面响起了鼓声,原木结成的城墙上开始有人探出头来,还有听不懂的呼喝声传来。
潘学忠拿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敌情,心中列了几个方案后,叫来两个向导,问道:“奴儿干城里有多少兵?”
这两个向导很有意思,一个是铁牛帮派来帮忙的,能比划着跟土人交流几句,另一个是庙街当地的吉里迷人,能比划着跟外人交流两句。呃,实际上鸡同鸭讲起不到什么作用,但现在条件有限,只能找这么一个组合凑合一下了。
两人比划了一下子,那个吉里迷人张开两个巴掌,伸出十根手指,嘴里念念有词,一连比划了好几下。
潘学忠头疼地一拍脑袋:“几十?上百人?算了,反正就这样了,打打看吧。”
蒙元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忽必烈虽然在中原已经够焦头烂额的了,但仍未放弃对这些边角地区的统治,这几年稳步把自己的官僚和领主派遣到了这片海疆区。不过本来这一带也人烟稀少,没什么反抗力量,因此所谓的统治也就是派人插个旗的事。
至元元年1264,奴儿干城附近臣服于朝廷的吉里迷人报告对面骨嵬岛上的骨嵬人跨海来袭,忽必烈一度下令出海征讨,但因为这边实在是抽不出人和船来,最后还是作罢了。这么来看,奴儿干城的实力有限,有个几十兵力百数壮丁也就差不多了。
潘学忠让向导们下去呆着,又叫来了山地步兵营的金熙中尉,问道:“金中尉,你觉得怎么打合适?”
这次北疆支队共携带了五百陆战兵力,其中海军陆战队和山地步兵各三个连,金熙就是其中第二山地连的连长。他对自己连的实力非常自信,指着特林山说道:“城两边不是各有两条山路吗?我们两个连左右夹攻,天黑之前肯定把城拿下了!”
潘学忠没他那么自信:“但是这山路这么窄,旁边林子又密,纵使我们有枪也打不远。城中守军有地利优势,他们节节反击,你们怎么办?”
金熙露出了不屑的神情:“提督,你是瞧不起我们是不是?我们兄弟们终日训练,比这还险的山林都出生入死过了,还会怕那些蛮人?你就等着看吧!”
他的自夸倒不是夸张,山地步兵营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常年在山地活动的山民,既有汉人,也有来自辽东的女真人、来自日本的猎户和来自南方山中的黎人苗人,参军之后更是严格训练,在山林之中如履平地,无论是单兵战斗力还是团体协作能力都是顶级的。
潘学忠终于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陆上指挥我就交给你了。另外,山路离水不远,我们在船上能够提供火力支援,你们不要吝惜,该呼叫支援的时候就叫!”
金熙一拍胸脯:“你就好好看着吧!对了,中校,最好能把真陨星多拨给我们点”
“好,尽管拿去。”潘学忠突然一拍脑袋,做了个“停”的手势,“等等!你先别去!”然后转头对指挥室内的一个单独隔出来的角落问道:“石尔茂,中央塔有回信了没?”
这处“通信室”中,石尔茂少尉正指挥着手下的两个准尉对着一台电报机敲敲打打着什么,听到潘学忠的问话,立刻打了个激灵,站起身来行礼道:“报告提督,我们正在把奴儿干城的绘画传真回去,尚未有回信!”
江级作为当前东海商社最先进的舰船,不仅在于先进的蒸汽动力,还在于她搭载了划时代的短波无线电系统!
好吧,划时代其实不太算得上,因为它使用了不少不可再生的从后世带来的电子元件,只能制造有限的几台,无法大批量复制。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细小而强大的人类文明结晶,才使得现在的北疆支队能够跨越两千五百公里的距离,与远在本土的中央塔取得通信。也正是因为有这种远距离通信的手段在,才使得全体大会可以放心地派出这么一支没有股东坐镇的支队。随着摊子越铺越大,这种事以后会越来越多。
历史上的早期无线电系统,为了追求远距离通信,往往建设高大的天线,使用极大的功率发射长波信号。因为理论上电磁波波长越长,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传输到更远的距离。但实际上这种长波通信耗费极大,成效却不彰,性价比很低,难度却很高。但后来实践中偶然发现,理论上传输距离很短的短波信号,却经常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去。这是因为大气层中存在着电离层,短波信号抵达这一层时就会像碰到了镜子一样被反射回去,这就突破了地球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