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地如此。”
所以,当初辽朝宁愿把汉民放到辽河上游草原地带垦田,也不愿意在辽河下游的湿地开荒,实在是斗不过大自然。但也正是因此,使得上游的草原生态被破坏,退化成沙漠,进而使得辽河携沙量增大,下游逐渐淤积,海岸线前进,也使得淤积的湿地抬高形成适宜耕种的平原。这便是所谓的沧海桑田啊!
但这种变化要到明朝时才比较明显,就现在来说,辽河下游仍然是千里泥沼,并不适合通行。一般来说,想从关内前往东方的辽东半岛和高丽半岛,需要先从锦州沿着山脉向北行进到广宁府后世北镇市,再向东通过辽河中游有一定开发基础的地区前往辽阳府,再继续沿着千山山脉旁边的稳固地块前进,或者在山林中沿着河流冲刷出的山谷地带前进。因此,广宁、辽阳两座城便有如一座桥两端的桥头堡一般,分别成为辽西、辽东最重要的城市,后世辽宁便以此二城为名。今年忽必烈下令的时候,让各部先去广宁府集结,再继续东行至辽阳,便是因为实际上只有这么一条道路可行。
一队契丹骑兵拦住了这批汉军,一人出队,用生疏的汉话问道:“你们是哪家的部下?”
当初塔察儿由广宁移镇临潢府之后,广宁府就转而由辽王耶律古乃统辖的东辽国镇守。本来历史上忽必烈设立东京总管府的时候,趁机夺了辽王的权,耶律古乃也不明不白地同时死了。但这个时空,既然汉地世侯们并未除权,东辽国也就依然稀里糊涂地存续了下来。这次,他们作为地主,自然要好好招待客人们。
汉军中为首一员小将指了指军中高耸的“李”字旗,说道:“看不懂字吗?我们是滦州李家的人!我们好不容易出关作战,还不快拿酒肉来好好招待?”
世侯们散居各地,若是每家都出兵齐聚辽东,那等调度完不知道得用几个月了。所以一帮人一商量,决定主要由燕地的世侯多出一点兵先赶去辽东,而其余地方的世侯则出钱出粮出装备补偿他们,根据情况逐渐把东西运过去。因此,靠的最近的李家军便首先抵达了广宁。
契丹骑兵不耐烦地摆摆手:“我们广宁也没什么余粮,朝廷调令没看过么?我们只给蒙古大兵供粮草,你们汉军得自带干粮!没粮的话,等到了驻地就自己去买吧!”
李家小将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刚要上前给他点颜色看看,就被后面的主将喊住了。“纪璘,罢了,我们带的粮也够用,不要生事,先去驻地吧。”
小将没办法,只得对契丹人一抱拳,说道:“带路吧。”
契丹骑兵“哼”了一声,一挥马鞭:“跟我来!”
时间到了十一月初,进入了大雪时节,天上果然也一阵接一阵地下起雪来。土地变得黑一块白一块,小型的河流也普遍封冻,虽说辽河、大辽河等大型水脉仍未完全冻死,河水夹着冰流淌着,但总的来看,辽东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经可以畅通无阻了。
此时,广宁府已经聚集了自草原南下的各部三千余骑兵和从关内来的两千多汉军,算上本地本就有的契丹步骑兵,总兵力也过万了。这股力量相比主帅头辇哥计划的数量还不到一半,不过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集齐这么多,也堪称神速了。
头辇哥本来准备再等一阵子,至少有个五千汉军,这样攻城拔寨、运输粮草就万无一失了。但他却不能再等下去了,因为从辽阳方向传来急报,东海贼居然不在盖县乖乖等着他们去讨伐,反而主动出击,一连拔了顺安、汤浅、澄州后世海城、鹤野鞍山附近,现在已经兵临辽阳城下了!
辽阳是东京总管府所在,不可不救,所以头辇哥就决定提前发兵,与沈阳的高丽兵共同前去救援辽阳城。
“咳咳,”轮椅上的耶律古乃咳嗽了两声,他虽侥幸逃过了政治斗争,但毕竟当年中了两弹,救回来之后身体也垮了,现在只能算作苟延残喘,“大王,此去辽阳二百余里,东海贼一向诡计多端,当心有诈啊。”
头辇哥却比较有信心:“嗬,辽王,你是被他们打怕了吧?广宁到辽阳二百余里,可他盖县到辽阳不也有二百多里?现在他们久顿城下,正是强弩之末,等我大军一到,与城中守军里应外合,还不能把他们打个大溃?即便不成,但他们有二百里粮道,我只需遣一部骑兵断其后路,他们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又能坚持几时?”
他见耶律古乃仍一脸凝重,眉头一皱,转头对旁边的一个年轻人问道:“乃颜,你说是不是?”
乃颜正在旁边吃着一罐糖水黄桃这是辽王府贸易得来的珍品,现在各地军将汇聚,自然要拿出来招待贵客,令贵客们赞不绝口听到问题后一愣,随意摆摆手道:“呃,头辇哥说的是,那便依你吧。”
忽必烈让他家出兵,却不让他指挥,而是派了头辇哥来,这本身就让他很不爽了,哪里会好好配合?现在只等赶紧打完,好去高丽发财了。
头辇哥对他的态度很不爽,但要依赖他手下的兵,也不好发作,只好站起身来说道:“那好,事不宜迟,这就吩咐下去,让各部好好准备,明日就出发!”
1255再铸鼎
第589章 围点打援
1269年,11月11日,辽阳。
一名猎人从辽阳城南的龙鼎山的山林中钻了出来,左右看了一眼,没发现人迹,又学了两声鹰啸,然后就看到三个身穿冬季迷彩服的山地步兵从诡异的地方现身,朝他的方向走了过来。
猎人放下心来,对后面用土语招呼道:“到了,都出来吧!”
话音刚落,很快就有更多的山民从山林中露出身形来。呃,光看外表,倒不一定能看出他们是本地人来,因为他们穿着东海军制式的红色棉大衣,戴着皮帽子,特征并不明显。但看他们在山林中矫健的身姿,肩扛背负着大包小包的重物依然健步如飞,那肯定是常年在当地生活的没跑了。
迎上前去的徐成济中尉看到这队山民用简陋的工具搬来了不知道多少吨的物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拉着那个领头的猎人说道:“辛苦你们了!我军这次在辽阳的胜利,有一半都是你们的小推车和扁担搬过来的!”
上个月底,四野在盖县登陆后,打出了一次长达百公里的“闪电战”,一下子把战线推进到了辽阳城下,但也产生了长达百公里的补给线其实前者没什么好吹的,这百公里内几乎没有什么守军,只不过是一段长途行军而已。而后者的难题是显而易见的,这百公里内也几乎没有什么道路,行军极其艰难,也亏得后方的战略后勤旅给力,才让这个野战旅顺利抵达了辽阳。这还是入冬后地面冻硬了,难以想象,要是明年开春化冻之后,在一片泥沼之中该如何前进这就是拿破仑和希特勒曾体会过的味道了。
在最初的一段日子,补给没什么问题。反正四野的战术是“围点打援”,对辽阳城围而不攻,每天就象征性打上几炮,消耗不大。也就是人吃马嚼消耗不少粮草,但这些也可以就地征集辽阳城周围有不少村屯和庄园,刚收了不少粮食,粮仓都是满的。东海军甚至不需要抢,直接拿白花花的银元去买就可以了,当地物价很低,只要出到每石一元的价格,庄园主和地主们就会热情地主动送过来卖,甚至还能顺便卖他们点商品回收一部分现金。这个价格不但比用后勤系统运过来便宜,也比劫掠更便宜抢劫看起来没成本,但会导致本地人的反抗,即使不反抗也会把粮食藏起来,为了找到这些存粮就要耗费不少人力,综合看来得不偿失。
所以,后勤部门也就是输送不多的弹药、副食和其他消耗品就可以了。战略后勤旅紧急征购了一批“平安”越野马车,就算路难走,但应付这个数量级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最近几天,西北方出现了陌生侦骑,应该是广宁方面元军的前锋部队到了。为防止他们突袭后方的补给线,战略后勤旅就修改了策略,物资先运输至辽阳南方的鹤野基地,之后一部分由军队护送运输,另一部分雇佣山民走山路送到辽阳城下。元军的骑兵就是再神出鬼没,总不可能跑进山里去吧?
东海国在辽东半岛多年经营,与山民们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在兴州那边发出号召之后,各部落踊跃报名帮忙。人力搬运自然不能与马车相比,但人数够多,依然抹平了这个劣势。在他们的帮助下,物流通道依然通畅,四野虽然是在敌境作战,却有了主场一般的优势,随军记者已经创作了好几篇相关的雄文回去登报催泪了。
猎人紧紧握住徐成济的手,说道:“你们来的好哇,只要能把蒙古人赶走,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徐成济感动地热泪盈眶,赶紧掏出一把军票这个可以在后方换取各种东海商品,包括在寒冬之中极为珍贵的厚棉衣塞给猎人,然后说道:“放心吧,我们东海国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的。按政策,从此之后,你们部落每年可以选派五十人移民到我国,以后就可以安心生活了!哦,对了,今年也算!”
这个“回报”实际上可真够狠毒的,是活生生地从他们那里抽丁减口啊!不过猎人却并未察觉,或者即使察觉了也毫不在意能去富裕的东海国生活,还在这苦寒之地坚守个毛的传统啊?!
他立刻乐呵呵地掏出一个小包:“好好好,小伙子,这是我刚顺手采的灵芝,你拿回去补补身子”
“轰!”
突然间,北方的一声巨响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他们下意识转过头去,原来是围城部队每日例行的炮击开始了。
几辆隶属于后勤营的越野马车到达,装载这些刚到的补给品,徐成济又拍了拍猎人的手,说道:“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公元前,燕国拓地至辽东,在千山山脉西部、太子河南岸修筑了襄平城。此城也就是辽阳城的前身,自此一千五百年以来,此城此地就一直是辽东地区的中心城市。辽朝将此地设为“东京”,金朝因之,直到现在的蒙元仍然习惯性地沿袭了这个称呼,可见其重。
金元之交,辽东人口大量灭绝,荒芜千里,现在辽阳府是少数几个有人气的地方之一,约莫有三万丁口,放在别处不算什么,但在这周近着实不少了。
这座重镇,从月初开始就被有如神兵天降一般的东海军义勇师第四野战旅给围困了起来。哦,围困这个词不太对,因为他们人数不够,辽阳城又足够大,哪怕站成单排也不够围城,只是在城西和城北扎了两个营地,连门都没去堵。但即使是这么单薄的兵力,城中守军也不敢妄动,因为东海军的火炮和铁骑实在是可怕。他们稍一出城,就有一轮炮弹砸过来,然后铁甲精骑过来一顿砍杀,大半兄弟就葬送在外面了。所以,现在他们只敢缩在城中,偶尔趁夜色送一批信使西去广宁府报信,倒也撑到现在了。
但他们能撑到现在,主要原因还是四野并未真正攻城,只佯攻过几次,探查城内兵力布置。四野真正的目的是围点打援,吸引元军主力来救,趁机决战。他们已经从各种渠道探知,如果东北元军完全集结,足可凑齐两三万的兵力。毕竟是多年后的首次大战,为尽可能扩大胜机,必须在敌军完全集结前主动出击才行。不过辽东地区交通困难,两处要点之间动辄相距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